周公解夢夢見砍院內樹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現代考古工作者普遍有一共識,在中華大地上,如果說哪個省的文明古跡遺留在地表上的最多,那就是唯一的山西省。而山西留有古跡最豐富的地方,莫過於五臺縣。

本人六次前往五臺縣及五臺山,每次到五臺後,覺得眼前古建築目不暇接,不知該先前往哪處參觀。退休後的兩次五臺之行,近四十天參觀筆錄,將五臺重點名勝細細說來。

南禪寺大殿在山西五臺縣城西南10多公裏的李家莊西測。寺坐北向南,有山門、龍王殿、菩薩殿和大雄寶殿等主要建築,圍成一個四合院形式。創建年代不詳,大殿平梁下保存有墨書題記,足證重建於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晚唐時武宗“會昌滅法”,佛寺大都被毀,南禪寺地處偏僻,幸免毀壞,是我國現存最古的唐代木構建築。

大殿面寬進深各三間,單檐歇山式屋頂,殿前有寬敞的月臺,柱上安有雄健的鬥栱,承托屋檐,殿內無柱,四椽伏通達前後檐柱之外,梁架結構簡練,屋頂舉折平緩,說明我國唐代建築技術已有很高水平,而且已普及到偏遠山村。

大殿內有佛壇,寬8.4米,高0.7米,壇上滿布唐代彩塑。形體、衣飾、手法與敦煌唐代塑像如出一轍。主像釋迦趺坐於束腰須彌座上,手式作禪宗拈花印。兩側及前面有弟子、菩薩、天王、仰望童子,以及撩蠻、佛霖等共計十七尊。各像面形豐滿,神態自若,服飾簡潔,衣紋流暢。塑像大多有蓮花座,唯撩蠻、佛霖和仰望童子赤足踩地。各塑像雕造精巧,手法純熟,是我國唐塑中的佳作。

寺內的龍王殿為明隆慶三年(公元1569年)所建,其余殿宇為清代建築。唐塔在山西五臺縣佛光寺東山腰和西北塔坪裏,共七座,其中四座為唐塔。

解脫禪師四年(公元824年)建,手法古老,形制特殊,為唐塔中所罕見。塔為方形,兩層,總高約10米。其座束腰須彌式,塔身中空,正面有券拱門,塔內上部為疊澀藻井。塔剎有剎座覆缽及受花,寶珠已不存。

無垢凈光塔在寺東山腰,天寶十一年(公元752年)建。平面八角形,束腰須彌座,塔身殘壞,塔內出土的漢白玉雕像有佛、菩薩、弟子、金剛等。都是建塔時原作,比例適度,面形豐滿,線條流暢,是優秀的藝術品。

誌遠和尚塔在寺東山腰,會昌四年(公元844年)建,八角形基座,上砌圓形覆缽式塔身,形體秀美,西向辟門,塔剎殘壞。這種形制的唐塔,為國內孤例。

大德方便和尚塔在在寺東山腰,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建。平面六角形,通高4米,西向辟門,塔剎殘壞。門外北向嵌有塔銘刻石,記錄詳細。

唐代以前我國古塔多為方圓兩種形制,六角或八角形者頗為少見,佛光寺墓塔恰好彌補了這一缺陷。東大殿在山西五臺縣佛光寺內東向山腰。雄偉古樸,居高臨下,俯瞰全寺,為寺內主要建築。

根據殿前石幢刻字與殿內梁架上題記核證,東大殿於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在彌勒大閣舊址上重建。

殿前基址甚高,有片石砌築,其上築以臺基。殿身面寬七間,進深四間,單檐四阿頂形制。前檐當中五間安有大型板門,兩盡間及兩山間安直欞花窗,便於殿內後部采光。殿內外柱上有古樸的鬥栱承托上部梁架和深遠翼出的屋檐。天花板將梁架分為明伏(露出的梁架)和草伏(隱藏的梁架)兩部分。梁枋嵌削規整,結構精巧,局部還保存有早期彩繪痕跡。殿頂全用板瓦仰俯鋪蓋,脊獸全為黃綠色琉璃藝術品。一對高大的琉璃鴟吻矗立在正脊兩側,使殿宇更加壯觀勁健。

東大殿內佛壇寬及五間,滿布彩塑三十五尊,比例適度,軀體自如,面形豐滿,線條流暢,都是唐代作品,五百羅漢則為明代補塑。各間皆有主像一軀,分別為釋迦摩尼佛、彌勒佛、彌陀佛及普賢、文殊二菩薩。主像兩側及前面各有肋侍菩薩和供養菩薩,並有侍者牽引獅象。佛壇兩角,有金剛侍立。壇上還有施主寧公遇坐像和主特修建的願誠和尚像。

東大殿規模宏大,氣勢磅礴,是我國現存唐代木構建築中的經典作品。五臺縣文殊殿在佛光寺內前院北側,金天會十五年(公元1137年)建。

寺面寬七間,進深四間,單檐懸山式屋頂。形制特殊,結構精巧,是金代以前我國古建築中少見的一例。寺檐下補間鋪作斜栱寬大,猶如怒放的花朵,具有遼金建築的特征。

為擴大殿內空間面積,前後兩槽均用長跨三間的大內額。後槽在內額與內額之間用斜材傳遞負荷,構成近似人字柁架的屋架,為我國古建築中所罕見。殿頂脊中琉璃寶剎,是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燒造,形制秀美,色澤渾厚。殿內佛壇上塑文殊菩薩及侍者塑像六軀,面相秀潤,裝飾富麗,是金代的雕造遺物。殿內四周墻壁下部,繪有五百羅漢壁畫,是明宣德間的作品。

在文殊殿的東南側有座祖師塔,是北魏孝文帝時創建佛光寺的初祖禪師塔。塔身古樸,用青磚砌築,高約8米,平面六角形,兩層。第一層中空,正西面開門,門上有火焰式券栱假門,側面雕破子欞窗,頂部置有覆缽、蓮瓣及寶珠。無論外觀形制,局部裝飾和細部手法,均屬北魏遺構,這是佛光寺創建時期保留至今的唯一實物。佛光寺在山西五臺縣城東北20多公裏的佛光山腰,早前文殊菩薩來此招喚十八羅漢聚會,常被昔人觀到有佛光閃現,便建佛光寺。

佛光寺順山勢建造,坐東向西,三面環山,唯西向低下而疏豁開朗。到處松柏蒼翠,殿閣巍峨,環境清幽。

據傳北魏孝文帝一日夢到金光充滿宮殿,醒後問侍從可否看到,眾說沒有。文帝疑光輝定有天照之意,托人解夢。宮中一文官為山西五臺一帶人氏,向帝報稱:“吾鄉有一佛光山,昔人早前常見,鄉人便建有寺宇,稱曰佛光寺。”文帝聞曰,便定起程觀之。孝文帝471年,一行隨文帝至五臺,觀數日並未見光。喚來當地一人尋問,該民曰他曾多見山腰耀眼之光閃現,時辰以晨或傍晚多現。文帝聽之,即命修建寺院,在原寺周圍擴大寺宇,於孝文帝499年形成規模。

到了隋唐時期,觀佛光者月萬,並傳到日本,專有日人遠渡重洋至此觀光,從此旅遊參觀便稱為“觀光”。

唐增建彌勒大閣,寬七間,高約32米,在原文殊殿之後。唐武宗於會昌五年(公元845年)禁止佛教,寺宇被毀。到宣宗繼位後復佛法,至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重建。

現存六角形祖師塔,形制古樸,是北魏留下唯一遺建。山腰的東大殿,雄偉壯觀,為唐代所建,前院文殊菩薩大殿為金代所建。其余山門(即天王殿)、伽藍殿、萬善堂、香風花雨樓及廂房、窯洞等建築,皆為明、清重修。

寺內還有唐代塑像、壁畫、石幢、墓塔、漢白玉雕像等。

值得一提的是,兩座石幢是佛光寺中我國唐代佛教藝術的精品。石幢為平面八角形,一在東大殿前,為唐大中十一年造。一在前院當中,為唐乾符四年(公元877年)造。

佛光寺在唐代佛教發展極盛時期,觀光者日千,它是我國古建築中的傑作,在世界建築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佛光寺中的文物,也是我國唐代佛教藝術的精華。在山西五臺縣城西南的善文村,有座延慶寺大佛殿。這裏四周環山,寺居盆地,佛殿分外醒目。寺史無文獻可考,原有規模不詳。

寺前有北宋景祐二年(1035年)石幢一座,四層,高約7米,上鐫刻陀羅尼經,證明在宋代已有此寺。寺內建築多為清式,僅大佛殿是金代原構。大佛殿寬三間,深六檐,單檐歇山式屋頂,檐頭用五鋪作鬥栱,梁架用月梁式六檐伏,其上不用四檐伏,而用駝峰式,再加鬥栱墊至平梁,平梁上用叉手,兩端釆用長跨兩椽的通托腳,是我國古代建築史上少見的結構形式。

在城東的松巖口村,有抗日戰爭時期白求恩工作過的舊址,是白求恩在條件十分簡陋的情況下,親自設計,並參於施工,將村內的龍王廟改建成了臨時戰地醫院。有手術室、消毒室、醫務室、洗滌室等設施的外科病室,使受傷戰士救治成活率大大提高,被晉察冀軍區譽為白求恩模範病室。

在1940年被日本侵略軍燒毀,1974年按原貌重建。並建有白求恩紀念室,展出有白求恩用過的實物和生前圖片等。

在院子中心有7米多高的漢白玉題字塔一座,正面鐫刻毛主席《紀念白求恩》一文,其他三面分別刻徐向前、聶榮臻、薄一波的題詞。尊勝寺為五臺山南門道上的巨剎,在山西五臺縣城東北方向的西峽村山峪。

相傳唐代印度僧人佛陀波利在此拜見文殊菩薩,隨之建寺。始建於唐,宋代重修,民國時期又予修聳。

寺區古木參天,建築瑰麗。寺前影壁磚雕精巧,寺內殿宇樓閣皆備,一連五進院落,逐級向上,層疊有數。左右設經樓禪舍,規模宏偉,布局嚴謹。

大雄寶殿臺級高聳,建築富麗。無量殿全部磚構,雕造精致。藏經閣二層,四周回廊,勾欄環繞,木雕雀替剔透玲瓏。閣側有兩座九角崇樓分峙左右,副階周匝,翼角翚飛,秀麗勁健。樓內下層供十二圓覺菩薩,上層奉四方佛,面目清秀,比例和皆。最後為塔院,萬藏磚塔矗立,十三級,高約45米。四周高山環繞,塔院古柏蒼勁,相映成趣。

寺內還有北宋大中祥福二年(公元1009年)石幢一座,雕造甚佳。觀音洞在五臺山臺懷鎮南邊棲賢谷囗巖畔。原為達賴朝山禮佛誦經之所,蒙藏僧侶入山,多要到此參拜。山巖石洞中塑觀音菩薩像,故稱觀音洞。

寺區流水潺潺,綠柳成蔭。始建於明,清代重修。寺居山麓,三院橫列,中院為佛殿,偏院為禪堂僧舍。登山40米處,築有香積佛殿,小巧玲瓏,清雅幽靜。其上崖石聳峙,石級崎嶇。百余米處,劈山鑿石,建有觀音殿三間,纖巧奇麗,鑲嵌於壁間,內祀觀音、文殊。殿後石洞,滴水成泉,清洌味甘,可供飲用,洞內亦奉觀音。寺周風景秀麗,夏秋清幽宜人。廣仁寺又名十方堂,在五臺山臺懷鎮北隅羅睺寺東側,是蒙藏喇嘛朝拜五臺山時居住之所。

始建於清朝,布局嚴謹,建築秀麗,山門、天王殿、鐘鼓樓、中殿、後大殿、配殿、廂房等皆完整。

中殿本名三寶殿,四周圍廊,前設享亭,重檐歇山式,內供宗喀巴、藥師、釋迦摩尼三像。四周壁龕,供佛像千余尊,故亦稱千佛殿。

後殿五楹,單檐懸山頂,前檐廊屋一間,內設天花藻井,殿中供彌勒佛及宗喀巴像,兩側依壁做成經櫥,存清版藏文佛經一百零八卷,完好無損。

各殿結構規整,雕造精細,彩飾帖金,富麗堂皇,其中享亭雕刻工藝最佳。黛螺頂在五臺山臺懷鎮東向山巔,距臺懷垂直高度約400米。背依東臺高峰,面臨臺懷盆地,遠眺五臺峰頂隱約,近覽山內寺院如畫,地勢高聳,風景秀麗。

寺內古柏參天,山花爛漫。寺址規模不大,布局緊促,有牌樓一座,石獅一對,山門、中殿各三間,左右配殿、正殿各五楹。殿內供菩薩五軀,神態各異,象征著五個臺頂不同形象的五尊文殊。寺內石刻,有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禦制黛螺頂碑記,及五十一年登黛螺頂題詩。萬佛閣在五臺山臺懷鎮塔院寺東南處,舊為塔院寺屬廟。

始建於明代,清朝重修,規模不大,布局完整。山門向南,二門向西。

萬佛閣位居寺內東隅,面寬三間,二層三滴水,歇山式屋頂,上下兩層塑佛像萬尊,故名。

閣身前檐兩層皆施廊柱,設勾欄憑依,外觀壯麗雅致。閣上懸有明代銅鐘一口,重約3500余公斤。寺內西南處,有藏式佛塔兩座,高約4米,青石雕造,體積不大,形制秀美,為寺中精品。

寺內北隅建有亨亭一座。龍王殿三楹,重檐歇山頂,四周圍廊,內塑龍王坐像,彩飾如新。殿身雕刻富麗,自柱礎、雀替、欄額、鬥栱、栱眼、裝修等,均用龍、鳳、獅、麒麟、花卉、人物等圖案剔透鏤刻而成,絢麗多彩,雕工純熟,堪稱完美。

按照常規慣例,龍王神不居佛寺,當地相傳五臺山龍王威靈顯赫,不安其位,寺廟不寧,故在此建殿宇祀之。

殿對面有戲臺一座,供酬神演戲之用,五臺山六月廟會,即以此為中心。獅子窩琉璃塔在五臺山臺懷鎮西南隅山腰。據《清涼山誌》記載:“相傳昔人在此見萬頭獅子遊戲,有頭獅子被文殊乘騎,必在當空,正對於此,人們建寺祀之,名曰文殊寺,俗稱獅子窩。”

該寺始建於明萬歷十四年(公元1586年),前有石獅子一對,內有琉璃高塔,後為佛殿、配殿和禪堂。現寺宇殘毀,琉璃塔獨存。

塔平面八角形,十三級,高三十五米,基座石質,束腰須彌式雕仰覆蓮瓣。塔身中空,可登至五層。塔身外表全用黃綠藍三彩琉璃飾,除脊獸瓦壟外,周身鑲嵌琉璃佛像約萬尊,故又名萬佛塔。各像側面雕刻有施舍者姓名,即有太監、內官監,也有商賈、平民。極頂塔剎在仰蓮花座上設風磨銅寶珠一枚,風力摩擦,光澤晶亮。五層內鑲有琉璃塔鉻一塊,是直隸真定州王慶孫等人於萬歷二十七年燒制。秘密寺也稱秘魔寺,因秘魔法師在此講經,得此名。在山西五臺山臺懷鎮西南三十多公裏維屏山的秘密巖,寺以巖為名,在繁峙縣巖頭鄉境內。這裏松柏蒼翠,山巖險峻,風景奇麗。據《清涼山誌》記載:“秘密寺在西臺外秘密巖,巖谷幽深,隱者星布,唐木叉和尚於此藏修,始建寺。”

相傳秘密巖為文殊大士受記五百神龍潛修之所,馬祖後水泰禪師法嗣居此,人稱秘密巖和尚,手持木叉,又稱木叉高僧。

秘密寺始建於唐,歷代重修,原建規模甚大,有茅篷三十二處,現僅存前院、中院、後院、西庵、中庵幾處。

前院有天王殿、東西兩廂及正殿五間,內供三世諸佛脫沙貼金像,南北藏經閣五楹。中院配殿及正殿五間,內置文殊菩薩及十八羅漢。後院部分殿宇殘壞,北閣五楹尚存。西庵禪堂內奉毗盧、文殊、普賢三菩薩像,高約1米,塑工尚佳。中庵包括三聖庵、觀音洞、金佛樓三處。三聖庵奉釋迦摩尼、老子、孔子三像,孔子像已丟失。觀音洞三層八間,內奉石雕貼金接引佛一尊,高有7米,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造。

寺外有龍洞,洞外石龕雕帶劍文殊菩薩,龕旁雕佛像兩軀,皆為明代物件。旁邊有甘露泉源,川流不息。泉前是七佛崖,雕造佛像兩層,上層七佛高約50厘米,下層七層高約1.5米,初考為元代所制。

寺前還有金代石幢、磚塔兩座,一為木叉祖師塔,為唐代所建,明代修聳,六角四層,高約10米。一為玄覺大師塔,是五代北漢天會七年(公元963年)建,六角兩層,雕蓮花瓣和花榕門窗,體形不大,玲瓏小巧,是精美佳作。

近年來,縣鄉政府和寺院在景區內修繕了部分殿堂佛像,鋪設了上山朝拜龍洞的石階,還在路徑險要處設置了護欄、抓環。當你手抓鐵環,腳登懸空而架晃悠悠的鐵索,提心吊膽,小沁翼翼緣壁而行在通向龍洞的壁崖窄道上時,不由自主會想起恒山古棧道上的驚險。普化寺在五臺山臺懷鎮東隅山麓。創建年代不詳,明清重修,民國初年又增建玉皇閣一座,故又稱玉皇廟。

寺區林蔭蔽日,溪流潺潺,松風水月,景色優美。寺前影壁磚雕精致,仿心觀音菩薩雕工尤佳。

寺內有天王殿、大雄寶殿、三大士殿、玉皇閣及兩廂樓廊。左右還有禪堂、僧舍、呂祖閣等建築。玉皇閣位居最後山腰,已殘壞,其余保存完好。天王殿五開間,四周雕鏤花卉、人物和佛傳故事,內塑大肚彌勒佛、韋馱和四大天王。大雄寶殿寬深各五間,四周圍廊,歇山式屋頂,坎墻上磚雕滿布,檐下木雕柔麗。殿內塑像甚多,正面為釋迦摩尼、文殊、普賢華嚴三聖,前側有護法金剛,背面為彌陀、觀音、大勢至西方三聖,兩側塑十八羅漢。殿後檐明間設板門一道,兩側各塑菩薩一軀,左為老文殊,右為大悲觀音,各像衣飾柔麗,神態自然,文殊菩薩塑為男性老年裝者甚為罕見。竹林寺在五臺山臺懷鎮西南6公裏竹林寺村西側。據《清涼山誌》記載,唐代高僧法照在此化竹林創寺,故名,歷代重修。

寺內除磚塔外,原有山門、天王殿、鐘鼓樓、配殿、廂房、正殿、禪院等建築。日本昭和十七年,天臺法孫末享金鋼子上阪泰山和尚曾撰刻“圓仁慈覺大師禦研鉆之靈跡”漢白玉石碑一通,矗立寺內。後寺宇殘壞,布局和基址清晰可辨,漢白玉石碑和高塔完好無損。

塔為樓閣式,明弘治年間建,嘉靖時重修。平面八角形,五層,高約25米,正南面開門,各層雕有鬥栱和塔檐,檐下又雕鬥栱和倚座,椽飛清晰,瓦壟顯著,各角銜有風鐸,隨風作響,聲聞四野。鎮海寺在五臺山臺懷鎮南5公裏山腰,此處兩山夾峙,中峰頗為秀麗。寺側清泉長流不息,名曰海底泉。相傳此泉即為海眼,龍王九子貪戀民女,橫溢成災,文殊發覺降大鍋鎮之,後人於此建寺,名曰鎮海。

鎮海寺清代建造,內有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禦制碑文。寺前坡道崎嶇,現存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大佛殿、宣教殿、左右配殿等。各殿佛像俱全,皆為清朝所塑。寺南側為永樂院,清章嘉活佛的住所,院內石雕十五世章嘉佛塔,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造,傳為金頂玉葬。塔周雕佛傳故事,上部為四方佛像。周設廊屋,畫十大明王和十二圓覺菩薩。十五世以後,歷代章嘉皆到此避暑,蒙藏教徒朝山禮佛,多要到此,瞻仰活佛。廣宗寺在五臺山臺懷鎮北側營坊村山腰。背依靈鷲峰,面臨臺懷諸寺,規模不大,布局嚴謹。

明正德初年為生民祈福,遷中相韋敏建寺,鑄銅為瓦,賜印令其護持。清代曾予補修。山門三楹,內設木制龕閣,供大肚彌勒佛像。左右鐘鼓樓高聳,檐角翠屏,格外醒目。

院內配殿廂房整潔,大佛殿位居正中,殿為銅瓦蓋頂,俗稱銅瓦殿。其後的藏經閣和禪院,為坐禪及誦經之地。銅瓦殿面闊三間,重檐歇山式,比例和諧,結構規整,格扇欞花,雕造工精,內外彩飾富麗,琉璃脊獸襯以銅瓦古色,別具風格。殿內供三世諸佛及十八羅漢,龕閣精致,裝飾鮮艷。圓照寺古稱普寧寺,在五臺山臺懷鎮顯通寺左邊。明永樂初年有印度僧侶寶利沙者來到中國,詔入大善殿,封圓覺妙應輔國光範大善國師,賜金印、旌幡,入臺山寓顯通寺。宣德間坐化,火化後分舍利為二,一送都西建寺曰真覺,一留臺山普寧巷下建寺曰圓照。明宣德年間重建,清朝重修。

明永樂時,西藏佛教格魯派(黃教)祖師宗喀巴大弟子蔣全曲爾計到五臺山傳揚佛法居此,為黃教傳入五臺山之始。

寺前有石獅一對,山門三間,掖門兩道,天王殿、大佛殿、塔院、藏經閣及其殿內塑像俱全。大佛殿五開間,重檐歇山頂,殿宇梁架規整,檐下彩飾帖金。殿內塑三世佛、脅侍菩薩、帝釋天、大梵天、護法金剛等。佛像高大,比例適度,衣紋流暢,面目清秀圓潤,神態端莊嫻靜,在五臺山諸寺中塑工最精。

寺後塔院凸起,有廊屋環繞,中建白色喇嘛塔一座,塔基方形,四角各建一小塔,五塔共峙,主塔最高,明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建,為印度高僧寶利沙者舍利塔遺存。碧山寺又名普濟寺,俗稱濟茅篷,在山西五臺山臺懷鎮東北方向的北臺山麓,是五臺山最大的十方禪處。

寺區林蔭蔽日,水流潺潺。相傳始建於北魏,高僧法聰禪師曾在此講經。明成化年間重建,清朝又重修。規模宏大,殿宇壯觀,建築以牌坊、山門為前哨,方丈、禪堂、賓舍、香積等套院為兩翼。中線分為前後兩進,前院有天王殿、鐘鼓樓、毗盧殿、戒壇殿及東西配殿、廂房。後院地勢凸起,設垂花門、藏經閣,左右為經堂香舍。前院多為單層殿堂,後院全為重檐樓閣,雕造精細,別具一格。

殿宇中塑像均為清朝重裝,內中心石壇寬大,壇上塑釋迦摩尼像,前面又置印度雕造的漢白玉佛像一軀,結跏趺坐,高約1.5米,雕工細致,姿態莊嚴。兩側置脫沙像十八羅漢,裱裝精細,神情各異。藏經閣底層塑觀音像一尊,眉目清秀,姿態端莊。寺內有明成化、正德、嘉靖間碑刻,記事甚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