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到跳傘周公解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前天夢見考試掛科、昨天夢見高空跳傘、不知今晚還會有什麼樣的夢境在等待我的加入~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每晚都有做夢這件事,反正小編25年的有記憶的人生中唯獨在六歲那年的某一天是眼一閉一睜,哇!天就亮了。每每到晚上都似乎在過另一種人生有沒有,小編身邊的朋友都對我這種每日一夢的狀態感到驚奇呀,不知道在看文章的各位人有沒有人和我一樣呢?經常有人說晚上做夢是說明睡眠質量不好,難道小編臉上的兩條大眼袋就是這樣而來?

那我們的夢到底是從何處而來?

做夢這件事一直像謎一樣的存在,有的心理學家說夢境反應欲望(哇哦,那我的欲望會不會有點多)有些病理學家說這代表身體的健康狀態,還有也小網頁說夢境是運勢的預兆,等等信息有點多到底誰說的對?夢到底是怎麼產生的?

其實所有大腦正常的人都會做夢而且是每天做夢哦,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不做夢,當然還有一部分是因為早晨醒來時把昨晚的夢忘掉了,一般大部分晚上會做3-6個夢,每次5-20分鐘,當睡眠狀態處於REM和NREM的時候都有可能產生夢境。

那什麼是“REM”“NREM”呢?

人的睡眠分為快速眼球運動睡眠(REM)和慢速眼球運動睡眠(non-rapid eye movements,NREM或slow wave sleep,SWS)兩種。它們兩個輪流上崗執行睡眠任務,換個4、5次班,天就亮了。   兩個睡眠衛士各有特征。一般認為,NREM是永遠的先鋒及勞動模範,總是它迎接我們進入每一個新的睡眠周期,總是它值時間最長的那班崗(一個完整的睡眠周期最少90分鐘,NREM持續時間將近80%)。而眼球的快速運動和做夢則是REM的兩大特征,也是這兩個睡眠衛士名字的由來。

所以說做夢是正常現象,是睡眠良好的標誌,並非像某些人所說的“睡眠不好”哦,無夢的睡眠不一定是好睡眠,在你為做夢而煩心的時候,就已經有科學家指出“有夢的睡眠更利於大腦健康”。而心理學家甚至認為,做夢是一種無意識的知識重組活動,能激發人的創造力。

人做夢的原因科學家們還存在很多分歧,沒有達成一致。在這裏為大家總結了一下主流的理論:

1. 願望實現。任何夢,不管有多恐怖,都是一種願望的實現。

2. 神經元脈衝的副產品。腦幹的活動大腦邊緣系統的刺激,加上情緒、感知和回憶造成了夢境的副產品。

3. 把短期記憶編碼為長期記憶。大腦無時無刻都在記錄,包括在睡覺時。夢境就好像是大腦的內存,在把短期記憶搬到長期記憶時用來作為臨時儲存的地方。

4. 回收站。做夢會把當天產生的無用的思想清空,用來儲存更多有用的。把冗余的信息清空,只留下重要的記憶。

5. 鞏固學過的知識。如果在學習新知識後做夢,人們記憶得會更牢。

6. “裝死”機制的進化結果。研究發現動物在裝死和人在做夢時有很高的相似度。做夢時,大腦幾乎和清醒時一樣工作,但不一樣的是,與動作聯系的多巴胺和機體活動是完全休眠的。這個和動物在受到威脅時裝死的機制非常類似。

7. 威脅模擬。做夢的生理功能就是為了來模擬受威脅的情形並且演練對應方法來應對威脅。那些做了這些夢的人在各種困境下存活下來的概率就會更大。但是這個理論並不能解釋那些“好”的夢境。

8. 解決問題。睡眠中的大腦內部鏈接比醒著時更迅速,在解決問題上面也更有效率,所以人們也常說“sleeping on them”。

9. 夢的達爾文主義。上面說的在夢中“解決問題”可能就是一種達爾文過程,夢就是各種想法的自然選擇。

10. 用象征性的關聯來處理痛苦的情緒。這種理論說夢更像是一種治療而不是進化,我們並不是激進地選擇最適宜想法或情緒,而是把這些想法和情緒放在一個更廣的心理情景中。通常來說,大腦會把情緒和一個象征聯系到一起。比如一個火災幸存者會夢到在海灘上被潮汐卷走,夢裏顯然不是重復夢境而是重復了那種情緒。如果情緒更多,那麼夢境會越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