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中見烏龜寓什麼數字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膘,肥肉也。

對這個字最形象的解釋方法,就是伸手抓一把自己肋排以下、大胯之上、俗稱腰子的地方,那種柔韌松軟而又彈性十足的罪惡觸感,便是“膘”最完美的詮釋。在苗條占據全球審美界絕對主宰地位的今天,人們對膘避之唯恐不及,更遑論主動貼上去。

但人類就是這樣一種奇特的物種,一面在健身房裏忍受各種滿清十大酷刑般的健身器械折磨,花吃紅燒兔肉的錢吃兔子才吃的蔬菜沙拉,那種艱苦卓絕的凜然神色,大有與肥膘不共戴天之勢;而另一面,嗞嗞冒油的烤串、咕咕冒泡的啤酒、哢哢酥脆的炸雞,當然還少不了自欺欺人的半糖加料特大杯奶茶,在“你愛我,我愛你”的誘人旋律烘托下,哪一樣不勾人冒著長膘的風險開懷大嚼?

縱使大快朵頤之後,站上體重計罪惡感會陡然而生,再度毅然決然地衝進健身刑房中與肥膘揮汗對決。但膘一如佛法中的業報一般,萬事皆空業不空,如影隨形,如膘隨身。

貼秋膘就要吃螃蟹,熱播電視劇《玉樓春》中辣目洋子飾演的吳月紅正在吃一只大閘蟹。

人與膘之間相愛相殺的矛盾,卻可以在秋天到來之時得到完美的解決。秋風寒涼給了人充足的理由加厚衣裳,炎炎夏日被迫袒露在外的肥膘,也可以順理成章地藏進重重秋衣之中,不為外人所見。“貼秋膘”也就自然而然,成了國人充實自己口腹之欲最順乎天道人情的堂皇理由。更何況在鼓吹傳統文化復興的今天,“貼秋膘”還稱得上是一個其來有自的傳統——盡管這個傳統著實不算太古老。它不過是晚清北京一位旗人讓廉在《春明歲時瑣記》提過一句:

“立秋日,人家亦有豐食者,謂之‘貼秋膘’。亦有以大秤稱人,記其輕重,或以為有益於人”。

如此算來,“貼秋膘”作為一項傳統,至今不超過二百年的歷史。但在這個“民以食為天”的國度裏,任何日子都可以成為吃喝的理由。秋天當然也不能獨善其身。因此,就算沒有傳統加持,讓肥膘在秋衣的遮掩下放縱地生長一回,又何樂而不為呢?

本文出自《新京報·書評周刊》9月10日專題《過秋》的B04-05。

「主題」B01 |過秋

「主題」B02 | 聽秋聲:讓我把又一年歲月,養在罐中夜夜聽

「主題」B03丨穿秋衣:蘆花衣、紙作被,棉袍在身鬥秋寒

「主題」B04-B05丨貼秋膘:至愛至恨肥膘,至涼至熱清秋

「文學」B06-B07丨三島由紀夫的異世界

「訪談」B08丨陸曄:“可見”,是社會身份建構的第一步

夏天太苦,秋天進補

“人到夏天,沒什麼胃口,飯食清淡簡單,芝麻醬面(過水,抓一把黃瓜絲,澆點花椒油);烙兩張蔥花餅,熬點綠豆稀粥……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補償夏天的損失,北方人謂之‘貼秋膘’。”

以善於說味聞名於世的汪曾祺,在《貼秋膘》一文開篇的寥寥數語,可謂給貼秋膘找足了理由,而且也暗合“貼秋膘”傳統的由來。《春明歲時瑣記》中之所以要在貼秋膘之後,加上一段“以大秤稱人,記其輕重”的習俗,正是因為炎夏苦熱,人體損耗不少,所以在夏季最熱的入伏日先稱上一稱,到了立秋再稱,算算這一個夏天究竟折損了多少肥膘,以便秋天再找補回來。

汪曾祺:你想吃什麼?我寫給你看啊。

圖片出自《汪曾祺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2019年1月版)。

古人對肥膘心心念念的執著,在今人看來多少有些不可思議。畢竟,體檢時醫生對內臟脂肪和血液三高的諄諄告誡,足以讓人對肥膘退避三舍。減一斤肥膘,增半斤肌肉,體重能一夜之間掉秤十斤,不知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渴望。承載著構築強健肌肉和發達大腦的蛋白質才是眾人趨之若鶩的明星,而脂肪的魅力已經低到令人發指的地步,除了讓人體型臃腫膨脹惹人譏笑之外,幾乎別無他用,只配扔進垃圾堆。而它偏偏又如此固執,像狗皮膏藥一樣對人死纏爛打,想甩也甩不掉。

但很少有人意識到,為何肥膘如此討人嫌,但你的身體卻又如此維護它。肥膘就是脂肪。人體在儲存脂肪時做得特別盡心盡責,你隨便吃點兒什麼東西,它都會盡心竭力地將它轉化為脂肪。縱使你把自己餓得半死,身體中最不肯分解的也是脂肪。每一磅脂肪相當於普通人兩天攝取熱量的總和,即使餓上一周,消耗的脂肪也不過3.5磅,而且身體寧願先把你視若拱璧的肌肉推出來消耗,也不願把你恨之銜骨的脂肪取出來浪費。不僅如此,當你的身體發現你故意在餓它逼它減脂時,它還會對你的欺騙施以最嚴酷的報復——你無論吃什麼它都會盡快轉化為肥膘以免再上當受騙,於是你又蹭蹭胖了幾斤。

《脂肪:文化與物質性》,[美]克裏斯托弗·E.福思 / [澳]艾莉森·利奇 編著,李黎 / 丁立松,版本:新知文庫 | 三聯書店,2017年3月版。

人體之所以對肥膘如此偏愛,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人類的生存本能。生活在肥宅快樂水和炸雞薯片時代的新一代人類,已經淡忘了肥膘在過去的數十萬年中對人類的生存和進化做出了怎樣的貢獻。在漫長的冰河時代,人類的始祖必須要在冰天雪地裏窮盡腦力和體力尋找食物,來抵禦刺骨的寒冷和嚴酷的饑餓。無人知道寒冷何時結束,也沒人能肯定下一頓飯究竟在何方。因此,人體必須儲存足夠多的能量以備寒冷饑荒所需。肥膘可以說是最純粹的能量,它儲存在皮下不僅產生了類似秋衣保暖的作用,還可以在最緊急的狀況下分解成能量讓人存活。

而且,盡管今天的人覺得肥膘纏在身上是沈重的累贅,但如果捏一捏,就會發現它像真皮水床一樣柔軟舒適。當人類祖先被劍齒虎追得連滾帶爬時,肥膘還能保護他摔得不至於太過慘烈。

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人體逐漸形成了一套固定程式:寒冷與饑餓並存,為了抵禦饑寒,必須儲存肥膘。秋節既至,天氣轉涼,人體感知到寒涼迫近,理所應當就發出養膘的指令。這個時候去貼秋膘,正是人類有意識地在順應人體的生存本能,而不僅僅是個大吃二喝的堂皇理由。

李安導演的《飲食男女》中全家人一起吃飯的場景。

早在“貼秋膘”這個詞誕生之前,古人就已經意識到秋天到來要找機會大吃一頓。古代中國在秋天有兩個重要的節日,一個是秋分,一個是秋社,都與吃喝有關。秋分的主要活動是祭拜月亮,所謂“秋分於殿庭之東,西向而拜月”。秋社的主要活動則是祭祀社神,“社者,五土之總神”。秋分祭月要用“羊彘特”也就是羊豬牛三牲。而祭祀掌管土地的社神,其目的是為了報答神庥,賜予豐收,也就是所謂的“豐年祭”,所以除了殺牛祭祀之外,還要大擺筵席,飲酒食肉。

祭神犧牲的肉自然也不會浪費,在象征性地給神靈看過聞過之後,便會切割分塊,由眾人分享。就像南梁時代《荊楚歲時記》中所記載的那樣:“秋分以牲祠社,其供帳盛於仲秋之月。社之余胙,悉貢於鄉裏,周於族。”直到北宋末年,《東京夢華錄》中還記載秋社風俗,“各以社糕、社酒相賫送貴戚。宮院以豬羊肉、腰子、妳房、肚肺、鴨餅、瓜姜之屬,切作棊子片樣,滋味調和,鋪於飯上,謂之‘社飯’,請客供養。”

自宋代以降風行全國的中秋節,更是被稱為“月餅節”,高碳水、高糖,自然也更容易轉化為高脂肪的月餅,乃是這個節日的主角。單吃月餅顯然也不足以烘托中秋節日氣氛,月餅之外,瓜果魚肉也是必不可少的節日佳肴。就像福建同安的中秋節,當地流行的薌劇如此唱道:

“八月十五是中秋,土地公伯仔在做壽,有的擔豬腳,有的提燒酒。”

今年的網紅月餅,由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特供,又被稱為“精神餅”,吃完倍兒精神。

秋季開吃的貼秋膘習俗,不僅是在中國,在歐洲,古羅馬詩人維吉爾的《農事詩》中提到,每年秋天,人們會祭祀西爾瓦努斯神,西爾瓦努斯既是森林原野之神,也是畜牧與農業的保護神,在西爾瓦努斯節上,農人會用首先收獲的葡萄、谷物和牛奶向神靈祭祀,在祭祀後的盛宴中大快朵頤。

直到中世紀,8月1日仍然被稱為“收獲節”(Lammas Day),這個古老的節日是盎格魯-撒克遜人耕作土地與維持生活的四季循環中重要的一天,它是人們可以用新收獲的糧食制作第一條面包的那天。14世紀的詩歌《農夫皮爾斯》中,農夫皮爾斯這樣給自己打氣:

“我一定要撐到收獲節,我希望那時我的谷倉裏就有糧食了,然後我可以想吃什麼就吃什麼。”

秋膘也嫌貧愛富,恃強淩弱

啊啊啊~~~我好怕怕,不要吃我呀!

“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對已經脫離匱乏時代,進入過剩時代的現代人來說,他們恐怕很難想象,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中,吃,這個人類生存的最基本行為,曾是過去成千上萬普通人夢寐以求的至高渴望。大多數人長期處於營養不良的狀況。在歐洲,平民百姓主要仰賴粗糲的面包和稀粥菜湯過活,中古時代的一首兒歌很能概括這種生活:

“豌豆湯,涼又熱,算算九天過去了。”

因此,歐洲的童話故事,譬如《格林童話》《鵝媽媽的故事》等等,主人公最大的奢望就是“每人每天各有一個蛋糕”或是“白面包和一只雞”。他們夢想的極樂天堂是“金黃酥脆的烤乳豬背後插著刀叉,跑過來招呼道:來吃我吧!”而當他們遭遇饑荒時,就會像《漢斯與格萊特》裏窮夫妻所做的那樣,“有一年收成很不好,饑荒嚴重得了不得,這一對窮夫妻決定拋棄他們的孩子”。

吃飽是僥幸,而饑餓不僅是常態,更可以說是一年中必經的階段。夏天雖然看起來陽光燦爛,萬物欣欣向榮,但對平頭百姓來說,夏天卻被稱為“饑餓的間歇”,尤其是即將步入秋天之前的夏末,饑餓更會如約而至。農夫皮爾斯在等待秋天收獲節的饑餓中悠悠睡去時,忍耐女神來到他的夢中,指給他看窮人為度過饑餓的盛夏所遭受的苦難,他們把最粗糙的麥麩、幹癟的豌豆和蠶豆碾碎,做成救命的面包。

為了增加飽腹感,農民還會往裏面摻上灌木籬笆上長出的野草和秕子。盡管這種面包常常被混入了一種著名的迷幻劑:發黴黑麥中滋生的麥角酸(LSD),食用之後會讓人神魂顛倒、手足無措,甚至歇斯底裏,倒地斃命。但他們還是不得不忍受著喉嚨被砂紙打磨的痛苦咽下這些有毒的面包,因為他們已經沒有肥膘可以耗到貼秋膘的收獲節了。

16世紀尼德蘭畫家老彼得·勃魯蓋爾繪制的《農民之舞》,表面上看起來農民們載歌載舞,一派歡聲笑語,但背後卻隱藏著一個悲傷的原因:農民們跳舞並非因為歡樂,而是因為食物中毒導致的精神錯亂。為了充饑,他們不得不將能找到的一切糧食甚至是草籽做成面包,其中包括發黴長出麥角的黑麥,這些麥角中含有的麥角酸,是強烈的致幻劑,會讓人頭暈目眩,神經失常,跳舞不止,有些人甚至在饑餓與舞蹈中倒地身亡。

古代中國的夏秋之際同樣難挨。盡管中國農人長期對稻麥的馴化,已經可以兩年三熟或是一年兩熟,但夏秋之交,卻也是青黃不接之時。農人不僅要冒著天災絕收的風險,還要肩負沈重的賦稅。原則上,天災發生,朝廷會下旨蠲免賦稅,然而地方官員為了政績匿災不報的事情屢見不鮮。17世紀清代松江文人董含在《三岡識略》中記載了一場發生在夏末秋初的天災,1689年9月10日到12日,松江“連日暴風,晝夜不息。風之所向,禾盡偃,農人大恐。至季秋三日,時久旱,忽天氣郁蒸,不雲而雷,苗盡枯,木棉豆花,俱於數日內脫落”。這一年的收成,“有全荒者,有及半者,有每畝收止一二鬥者”。

災情如此嚴酷,主政的蘇州巡撫洪之傑為了討取正在南巡途中的康熙帝的歡心,不僅匿災不報,反而從鄰近的句容縣取來一束青苗,號稱是“嘉禾”祥瑞,請人繪制成《嘉禾圖》呈送給康熙帝,邀功請賞。盡管對這位地方主政官員來說,將天災化為祥瑞,讓他得以加官晉爵,但對松江的百姓來說,嚴酷的夏天之後,則是更加殘酷的秋天。

夏災秋荒的慘劇如此頻發,因此,也就不必奇怪《趙五娘琵琶記》這樣的時調小曲會四方傳唱。這位自名趙五娘的琵琶歌女,原本也是有家有室的普通百姓,只因:

“夏季裏荷花香陣陣,連遭饑荒苦萬分,巧媳婦難做無米飯,窮極無奈把糧請。請來糧米只好敬雙親,自己吃糠奴盡孝心,婆婆錯怪奴葷腥吃,兩老咽糠命歸陰。

秋季裏來正秋涼,死公婆無錢買棺方,兩手空空無法想,傷心嚇剪發賣銀兩。手托青絲跪道旁,苦苦哀求淚汪汪,可憐少有慈悲客,幸遇張公發善良。”

更有許許多多的災民,在寒冷的秋風中,為了得到尺布蔽體禦寒,為了得到鬥粟茍延殘喘,不得不鋌而走險。如清末一位文士所觀察到那樣:“夫人一日不再食則饑,饑則為餓殍,試之盜劫,則不免於橫屍?夫民豈樂為橫屍哉?饑驅之也”。

描繪光緒年間丁戊奇荒中饑民場景《樹皮草根剝掘充饑》,出自《鐵淚圖》:“岸頭挑盡無名草,樹上磨光未死皮。日食萬錢者,盍分一杯羹?”

20世紀四川作家李劼人筆下的“兵大伯”陳振武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在陳振武二十三歲零三個月時,“周遭二十六縣皆鬧大饑荒”,這場八月初秋洶洶襲來的饑荒有兩個原因,一是官府用寓禁於征的方式欺騙農民廣種鴉片,一面鼓勵播種鴉片,一面又借機罰款,最後又強征鴉片作為捐稅軍餉。天災也應時而至,大旱不雨。

陳振武是陳家老三,他本有“一肩頭蠻力,身材也高大,又不吃鴉片煙”,但吃力氣活,卻只能讓他勉強“一天就只好吃三頓小菜煮飯”。中秋前後,秋荒形勢越發嚴重,終於,在農歷八月二十三日那天,陳振武看到“形勢不佳,心想蹲在家裏,只有餓死一條路,倒不如出去闖去。”再一看身邊的一個老娘和兩個半成人的妹妹,都餓得神魂不定的,尋思道:

“到底是顧不得她們了……就把我餓死,她們也沒有一點好處……不如悄悄溜他娘的,免得大家難過。”

陳振武有三條路可走,或是繼續打長工,但機會渺茫;或是當逃荒乞丐;再就是加入四川縱橫城鄉的匪幫。但他最後陰錯陽差,在成都一家茶館裏歇腳時,看到一個征兵的尖角旗:“想我橫豎是沒處吃飯的,管他啥子隊,吃糧當兵去。”

於是,在九月初五日下午,陳老三遂由逃荒的加班匠搖身一變,變成了一位正式的“丘八大爺”陳振武。他不必再托著碗滿街喊:“善人老爺,鍋巴剩飯”,而是在被長官扇慣了巴掌之後,學著去扇曾經像他一樣的平頭百姓的巴掌。在當兵的這一年冬月二十幾日,這位三個月前“只求有飯可吃,及至一吃可飽,飽而常飽”的人,吃上了自他吃糧以來,頭一次吃上的肉。

盡管這個秋膘貼得著實晚了些,但卻勾起了他更大的貪欲。有道是“飽暖思淫欲”,他調戲一個帶孩子獨自趕路的婦女,敲詐一個違反官方賭博禁令的賭徒,甚至開始自己設賭局,敲詐勒索。在之後的軍閥混戰中,這位從但求一飽的逃荒者躍升為頓頓吃肉貼膘的“兵大伯”,在軍隊的洗染下逐漸喪失了自己質樸的本性,他跟隨長官同袍一同摧毀村莊,強奸婦女,劫掠城市——他強奸的婦女中,或許就有像趙五娘那樣因秋荒不得不逃荒賣唱的可憐女子。他們本應同病相憐,但如今卻成了被害者與施暴者。

1917年,在路邊吃飯的勞工,西德尼·甘博拍攝於四川安縣。

如果說饑餓讓人為了生存不擇手段,但飽足反而更讓人道德淪喪,為了保住堆積一身的肥膘犯下種種劣跡和罪行。在這個被饑餓和戰亂雙相虐待的可悲世界中,唯有身上的肥膘是可以隨身攜帶的東西。在餓死與吃肉之間,陳振武選擇了吃肉,而吃肉的代價則是讓其他人血肉無存。陳振武身上的每一兩肥膘都是榨取底層百姓僅存的油脂,而他自己也曾是被人榨取油脂的底層百姓——這或許解釋了為何秋膘總也落不到貧苦百姓的身上。秋膘是如此嫌貧愛富,也是如此恃強淩弱。

陳振武也曾想要脫身,他想帶著自己趁亂搶來的戰利品離開,到成都當個小販糊口度日。但他很快發現,自己身處的是個難以逃脫的荒誕輪回:他過夜的小鎮旅館的老板向民兵隊長告發了他,民兵隊長則用逃兵處刑為威脅對他進行敲詐。為了活命,陳振武只得將自己搶來的不義之財雙手奉上。他再一次一無所有。但當旁人問他打算做些什麼時,他的回答還是“回去當兵”——他重新跳回這個荒誕的輪回漩渦:忍受長官的巴掌,去扇平民的巴掌,被長官榨油,又去百姓那裏吮脂。而他的目的,不過是本能地養肥自己寶貴的秋膘而已。

吃肉,貼膘,天涼好個秋

我來看看,一會兒是誰想吃我呀?

吃肉,是古代平民百姓心中最強烈的執念。梁山好漢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快活,軍帳將士擊牛宰羊,割彘鬥酒的豪爽,不知成功地吸引了多少人趨之若鶩,踏上落草為寇與負甲為兵的同途異路。盡管靠這種手段吃肉毫無疑問是肥膘險中求,但吃肉的誘惑力如此之大,實在讓人甘願為了臍下腰間柔韌回彈的油脂出生入死,在所不辭。畢竟“樂歲終身飽”這種事在平民百姓眼裏都是奢望,更何況是“衣帛食肉”,非得是聖天子王道治下七十歲老人的非常福利了。

因此,貼秋膘的至高境界就是吃肉。畢竟,再沒有什麼比吃肉養膘效果最好,質量最高。而對中國百姓來說,時值秋節,貼膘肉類最堪代表的,當屬羊肉。

“晝寢乍興,輖饑正甚,忽蒙簡翰,猥賜盤飧。當一葉報秋之初,乃韭花逞味之始,助其肥羜,實謂珍饈,充腹之余。銘肌載切,謹修狀陳謝伏惟鑒察。謹狀。七月十一日,狀。”

圖為五代楊凝式的《韭花帖》,釋文見正文。

楊凝式歷仕梁唐晉漢周五朝,官至太子少師。身處殘唐五代之亂世,頗懂得出入進退之道,書道也是一流。但這位五朝元老,卻願意為朋友致贈的一盤肥羊和韭菜花,“正兒八經地寫了一封感謝信”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韭花帖》,讓千年後的老饕文士汪曾祺“讀之如今人語,至為親切”。

直到今天,秋風起時,肥羊和韭花的搭配,仍是老北京人貼秋膘的至味雋品。將韭菜花腌了磨成濃綠色的醬汁,加在調好的麻醬裏,再滴上幾滴豬肝紅的腐乳,配上熱氣騰騰的火鍋。切得齊齊整整的碼得狀如層巒的羊肉片端上來,硬是在深秋寒涼中辟處一桌溫暖。

民國時代的美食家唐魯孫筆下的涮火鍋講究非凡:“一定要用銀炭把火扇旺,發出一股子濃郁的炭香,迎風襲人,比用酒精瓦斯爐子都來得夠味兒”,下肉也必定是“羊肉、羊肝、羊腰子”,涇渭分明。

“鍋子扇好端上來,也不過是往鍋子裏撒點蔥姜末、冬菇口蘑絲而已,名為起鮮,其實白水一泓,又能鮮到哪兒去。所以會吃的人,吃涮鍋子必定先要一盤鹵雞凍,堂倌一看是內行吃客,這碟鹵雞凍,凍多肉少,而且老尺加二。喝完酒把剩下的雞凍往鍋子裏一倒,再來涮肉,就夠味啦!”

紀錄片《沸騰吧,火鍋》裏的老北京大銅鍋。

唐魯孫筆下的涮羊肉令人垂涎神往,能與之比權量力的貼秋膘羊肉,唯有烤肉方可分庭抗禮了。盡管涮羊肉有聞名古今的《韭花帖》坐鎮,但烤肉,卻被認為更具有老北京貼秋膘的精髓。汪曾祺在《貼秋膘》裏徑直寫道:“北京人所謂‘貼秋膘’有特殊的含意,即吃烤肉。”

烤肉的香氣馥郁濃烈,比起涮羊肉的一團白煙,當然更具風味。林海音在《秋的氣味》中回憶昔年“秋天在北方的故都,足以代表季節變換的氣味的,就是牛羊肉的膻和炒栗子的香了”。在炙子上烤羊肉的風味,尤為惹人神往。“過了絨線胡同,空氣中便傳來烤肉的香味,那是安兒胡同口兒上,那間低矮狹窄的烤肉宛上人了”:

“矮而胖的老五,在案子上切牛羊肉,他的哥哥老大,在門口招呼座兒,他的兩個身體健康明亮的兒子,在一旁幫著和學習剔肉和切肉的技術。炙子上煙霧彌漫,使原來就不明的燈更暗了一些,但是在這間低矮、煙霧的小屋裏,卻另有一股溫暖而親切的感覺,使人很想進去,站在炙子邊舉起那兩根大筷子。”

《天下味》,唐魯孫著,版本:理想國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5月版。

但無論是涮羊肉,還是烤羊肉,貼膘吃肉,都是秋天裏平頭百姓的樂趣所在。整年的辛勞,不見葷腥的日子,挨過了汗流浹背的苦夏,就指望著收獲的秋天能慷慨賜予自己幾天適口充腹的享受——這也是一年辛勞應得的報償。就像汪曾祺筆下吃烤肉的人,“大火烤著,外面的衣裳穿不住,大都脫得只穿一件襯衫,足蹬長凳,解衣磅礴,一邊大口地吃肉,一邊喝白酒,很有點剽悍豪霸之氣”。

牙齒慷慨地咬下一大塊肉,酣暢淋漓地順喉而下,小說裏的綠林好漢,傳奇中的英雄豪傑,在這一刻靈魂附體。管它這一口有幾千大卡的熱量,胯上腰間又會長出幾兩肥膘,求的只是這一時的豪氣痛快——哪怕之後要在跑步機上狂奔兩個小時,哪怕打著消化不良的飽嗝還要加班準備客戶的訂單,哪怕在深夜的街邊攤吃完最後一串烤肉又要熬夜趕這篇《貼秋膘》稿子——哪怕這僅僅是終年辛勞之中的片刻歡愉。

但就在貼秋膘的這一瞬間,我是這個涼薄秋天裏最火熱的主人。

不是每個人都能坐在熱氣騰騰的火鍋邊,不緊不慢地吃著涮羊肉貼秋膘。這兩張照片拍攝於昨天淩晨的城市街頭。有的人只能深夜路邊的燒烤攤上吃幾串燒烤撫慰多日加班加點的辛勞,而有的人,連貼秋膘的本錢也無從談起。“頓覺眼前生意滿,須知世上苦人多。”

照片為本文作者拍攝。

撰文|李夏恩

編輯|宮照華

校對|薛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