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大全查詢夢到異豬在圈裏的簡單介紹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編輯導語:時代更疊之中,消費群體也呈現出代際的變化,而正在成長起來的Z世代吸引了眾多關註,甚至不少品牌開始向Z世代靠攏,以求獲得這一群體的註意力。本篇文章主要講述了Z世代下的異寵熱,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一起看看吧。

養異寵的小主們應該明白:與寵物的“連結與關系”不能只是新鮮感。

“朋友總問我弄個蜥蜴不害怕嗎?我反復告訴他們,這叫做守宮。”

“爸媽總擔心我養刺猬會傷到自己,其實沒事啦!”

與幾位年輕人聊起他們的“異寵”,一方面有些新鮮和好奇,一方面有些為他們的“三分鐘熱情”擔憂。

如果將時間倒回2年前,彼時“王校長”早就用一只柯爾鴨點燃了社交媒體上的異寵熱:2萬元的白色鴨子寵物,火速出圈,一顆可孵化的鴨蛋漲至2000元整。

隨後諸如藝人程瀟養蜥蜴、宋茜養香豬、鄧超孫儷養長毛兔等引發的名人效應,更使得這股“異寵熱”愈演愈烈。

當下的Z世代年輕人,早就不止於成為貓星人、汪星人的小主,轉而從鼠蛇蜥蜴甚至黃金蟒等異寵身上尋找新鮮感。

但是,這股風潮下的隱憂,他們能否感受到?

一、沈迷異寵的AB面

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21年中國寵物內容價值研究白皮書》,滿足用戶獵奇心態的異寵內容受關註度逐漸上升,寵物類型盡管仍以犬貓為主,但類型已經開始向多樣化轉變。

更多一線城市居民和90後因為身份和個性原因養水族或異寵,多類養寵成趨勢。

來源:網絡

與此同時,年輕人所追求的異寵帶來的“新鮮感”也帶來另一個結果——異寵相關產業被激活,進而也會帶出一系列可能產生的問題,供人深思。

孫媛(化名)想要養刺猬的心由來已久,早在大學期間,就被一些UP主的視頻種了草,但寢室的空間有限,她只能暫時以“雲吸寵物”的方式度過了大學的最後兩年。

畢業有了自己的小屋後,孫媛直接第一時間從網上“領”了兩只刺猬回家。

她擔心刺猬到家時會不適應,甚至提早一周為兩只小寵物準備好了溫箱、幹糧以及新鮮的面包蟲。

她還特意強調了“領”這個字,“不能說買,要用領”,言語之間透露著溢出的欣喜。

父母調侃孫媛是反常規,“養個貓狗都可以,為什麼要選這種奇怪的動物?”

她卻覺得這種長相可愛的爬行動物,有靈性,比起貓狗體型小,可以放在桌子上。養得足夠熟後,還可以像貓狗一樣聽話。

“關鍵是養刺猬的人真的很少,在朋友圈裏顯得獨樹一幟”,想到和刺猬互動的種種美好瞬間,孫媛陷入其中——但美好多數情況下都是短暫的,取而代之的是養異寵帶來的繁瑣。

來源:孫媛的朋友圈

孫媛“領”來的是一公一母(杏色和原色)兩只刺猬,賣寵物的商家告訴她,刺猬膽小、喜歡夜行、需要一直開著溫箱,“我就按照賣家說的一直放在溫箱裏養著,很誇張的!每個月電費都300塊,我都感覺我養的不是刺猬,養的是吞電獸。”

為了享受異寵帶來的“呆萌”瞬間,孫媛要付出的還不止高於“刺猬”身價2倍之多的電費,“成年之後,公刺猬每晚淩晨都會在溫箱裏跟著母刺猬跑,邊跑邊叫,嚶嚶嚶的聲音著實沒想到”,但畢竟已經養上了,只能硬著頭皮忍下去。

半個月後,母刺猬“甜甜”的肚子大了起來,溫箱本來就不大,墊在下面的尿不濕每半天要更換一次,孕期的甜甜要攝入足夠的食物,一不夠就會叫,孫媛經常要半夜起床為甜甜加餐。

等到母刺猬生下4只小刺猬後,孫媛漸漸開始力不從心,甚至生起了想要送人的打算了。

盡管有一些猶豫,孫媛在春節前夕還是將6只刺猬打包送到了一位並不怎麼熟悉的朋友家裏,留下幾句囑托,便離開了。

孫媛的閨蜜因為家裏養了守宮和雪貂,一定程度上能理解她的困擾。

但當孫媛提出自己想嘗試養一只豹紋守宮的時候,閨蜜連忙攔住她,讓孫媛別急著下手,可以空閑時到她家裏先過個癮,最後再決定——“我後來自己也覺得新鮮勁兒一過,就……有點嫌麻煩了,可是人總會想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特別點兒的寵物,可能以後還會養別的吧……”。

因疫情影響不能赴美留學的阿玲(化名),因為家境不錯,沒看上普通小寵物,而是在去年暑期買了兩只柯爾鴨。

她發現電商平臺和諸如閑魚之類的二手交易平臺上,都有異寵商家在出售或者轉賣,“買之前也看了一些攻略,都說容易進坑,只能像開盲盒一樣碰運氣,看評論辨別。”

這種被王思聰帶紅的寵物鴨,目前均價近萬元,高利潤的驅使下,某些商家還會動用“貍貓換太子”的手法。

圖源:網絡

為了見證柯爾鴨成長的全過程,阿玲帶回家的不是幼鴨,而是兩只已經受精並等待孵化的鴨蛋,賣家稱之為“極品蛋”。

為了這兩只鴨蛋,她又額外購買了家用的孵化器、保溫箱、暖燈等一系列裝備,每天拍照記錄孵蛋日常。

為什麼要買柯爾鴨作為寵物?阿玲的回答很直接:“因為想和別人不一樣”。

家境優渥的阿玲不用為五鬥米折腰,日常生活就是與一群“金貴的閨蜜”隔空較勁兒。

“在我的朋友圈裏,大家對柯爾鴨、守宮或者黃金蟒這類寵物比貓狗更感興趣。因為養貓養狗太普遍了,”阿玲說道。

遛寵物鴨時不經意拍到的花園、草坪,才是阿玲購買柯爾鴨的奧義所在。

當然阿玲自己也明白——價格不菲的柯爾鴨,在生活習慣和普通鴨子沒什麼區別,也不會跟貓狗一樣養成定點上廁所的習慣。

但是,這個寵物帶來的“精神回饋”很足。

二、異寵致富路背後的亂序

根據孫媛和阿玲等寵物玩家的觀察,以及對《2021年中國寵物內容價值研究白皮書》的數據分析,青睞異寵的大多是90後,尤其是95後為代表的Z世代年輕人。

這一點,也得到了幾位異寵商家的證實。

今年35歲的黃晨是算是上海較早一批的異寵玩家。十年前剛參加工作不久的他,還住在自家老公房,而倉鼠幾乎是那時除了貓狗之外最熱門的寵物。

此後幾年,他先後從養松鼠到養鼯鼠、龍貓,再到守宮和束帶蛇、牛蛇,市面上火過的各類異寵他幾乎都有過飼養經歷。

現在他通過業余時間在家中專門飼養異寵,更準確的說法是用來繁殖,“一方面我是自己喜歡,另一方面也可以賺一些零花錢。”

來源:網絡

他一直在社交媒體上自己錄制異寵Vlog,實現種草、購物、銷售一條龍。

黃晨表示,異寵們的外形乍一看並不如貓狗可愛,也沒那麼上鏡,因此在視頻錄制過程中需要不斷“手動”調整它們的動作和狀態。

為了給家養異寵提供合適的生存環境,黃晨要做的準備極多。

他舉例,要飼養一只在爬寵圈流行的豹紋守宮,首先需要準備一個專業的爬寵飼養箱、加熱墊與溫控器,常備餵養守宮的飼料——蟋蟀、面包蟲、蟑螂、乳鼠。

養寵物蛇還需要定期給蛇洗澡,清理其身上的鱗片、異味,防止皮膚病、寄生蟲的產生。

號稱兼職養寵的黃晨,本質還是一個“生意人”,愛好背後是他自己的一套致富經。

他告訴懂懂筆記,以體型比較大的牛蛇舉例,一些品相和花紋比較好的價格要2-3千,賺得也都是一些“辛苦錢”,“如果算上前期的投入,估計在一千多一點吧”。

因為還有正式工作,黃晨只在朋友圈或貼吧發發小廣告,多數客源還是靠朋友和老客戶的互相介紹。

他最直觀的感覺是2021年年中開始,爬寵銷售情況逐漸升溫,“現在也是這樣的狀態,比如2020年賣最好的龍貓和豚豬,慢慢的由於各大短視頻平臺有以爬行異寵為內容主打的博主出圈後,開始帶著一撥人轉移了風向。買的人年齡也越來越小,21年開始基本上90%都是98年以後的。”

他的“兼職生意”一直做得不錯,但是在半年前,黃晨養著的7只龍貓種貓因傳染病死了4只,“養時間久了之後我自己也會感覺累,也分不清楚到底是喜歡還是為了賺錢,看到它們掛掉了我心裏也沒啥感覺,就是想著千萬別傳染給其他寵物。後來找了在線的寵物問診,確定一下問題,萬一有什麼事情,我之前收的定金都要退回了,可能還要虧一些。”

黃晨遇到的問題在異寵物圈裏並不少見,盡管隨著異寵熱,許多寵物醫院中有不少都組建了異寵專科,但因為市場需求有限,加之許多商家和愛好者們想著節約成本,因此異寵醫院的覆蓋度、專業度都仍有欠缺。

線上咨詢是大多數異寵主人會選擇的方式,根據京東健康2021年的數據顯示,雙十一期間針對龍貓、刺猬、烏龜等異寵的在線咨詢單量環比增長了23倍,即便如此,寵物醫療仍舊是異寵未來逃不開的一個關鍵問題。

實際上,寵物的疾病和安全衛生問題不止於線上賣家,幾年前撈到第一桶金的貓咖、狗咖店主們,在轉身投向異寵咖啡館的懷抱後,也面臨著不少類似的問題。

線下異寵店在一二線城市出現。線下異寵店也以爬寵為主,不止提供異寵售賣,有的還會提供寄養、互動體驗等服務。

以上海某“浣熊館”為例,在大眾點評上單人票價為158元。

據了解,春節期間該店也一直處於營業狀態:不大的店面,4只小浣熊分散著,來“擼熊”的也都是年輕人。

“店主說3月份會有新的水獺和臭鼬寵物引進到店裏,但那種形式其實沒辦法停留很久,空間很小,大部分人可能就是擼完就走,工作人員可能也是害怕出事兒,一直會提醒我們摸的時候還是要註意下尺度,”去過浣熊店的吳明留下這樣的評論。

異寵咖啡館除了考慮異寵的生存問題外,還需要謹慎對待人與動物之間的交互(隱患)。

如貓頭鷹、刺猬、倉鼠、蛇都是夜行動物,而以人類作息為準的互動時間,對動物來說可能是苦不堪言的折磨,容易引發各種疾病。

此外,還有業內人士指出,動物咖啡館中存在的寄生蟲、傳染病等衛生問題,至今仍沒找到有效的監管辦法。

年輕人進到寵物咖啡館、休閑場所裏消費,知否想到過類似的問題?

店家又是否事先考慮過類似影響寵物生活習性的問題,以及寄生蟲和傳染病的隱憂?

三、結束語

上述幾位年輕人或許代表了大部分Z世代年輕人對異寵的態度,他們追求個性、不乖馴,希望和別人不一樣,可有時候他們也會忘了——寵物與主人之間的“連結與關系”並不應該只是簡單的“新鮮感”三個字。

如果不能長期堅持飼養,那麼小主們三分鐘熱情後的厭倦與拋棄,對異寵的傷害可能會比對貓貓狗狗更大。

愛好者對異寵的好奇與喜愛無可指摘,但要將曾經居住在野外生活的異寵豢養在家裏、咖啡館中,異寵主人和商家及整個產業鏈條顯然都需要有更多的耐心與付出。

畢竟,這是一條生命!

作者:潘弗尼;編輯:秦言;微信公眾號:懂懂筆記

本文由 @懂懂筆記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