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到別人在刺繡周公解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澎湃新聞記者 高丹

7月13日,絲路雲裳傳統衣韻文化論壇暨故宮出版社新書《雲裳華儀:畢紅清代服裝藏珍暨原創作品集》發布會在北京中國政協文史館舉行。

《雲裳華儀》選取古典服飾收藏家畢紅珍藏的清代宮廷服裝60余件、京繡紋樣110余幅,通過圖片和相關研究文章,從我國傳統服裝的樣式設計、面料襯料、色彩搭配、刺繡紋樣、線色針法、制作工藝、文化內涵等方面入手,展現京繡技藝及中式傳統服裝之美。

《雲裳華儀——畢紅清代服裝藏珍暨原創作品集》內頁

《雲裳華儀——畢紅清代服裝藏珍暨原創作品集》內頁

傳統服飾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畢紅認為,中國傳統服飾更註重人的形體、膚色、妝容等與服裝的協調搭配、功能性與藝術性兼顧融合,更註重人、服裝、自然、環境的整體和諧。歷代傳統服裝品種豐富,尤以宮廷服裝為各品類之首,從面料到刺繡,制作精致,工藝精湛。尤其宮廷刺繡,紋樣、染色、織繡、設計、成做等方面都充分體現了卓越的制作技藝、精工細作的工匠精神。

作為傳統織繡工藝代表的京繡,更是令很多專家學者深深著迷。京繡又稱宮繡,多用於宮廷服裝服飾,因融合了全國各種優秀繡工技法,又將自身特點發揚光大而獨樹一幟。宮繡在繡品顏色、圖案紋樣方面講求“圖必有意,紋必吉祥”,在刺繡的針法運用上以盤金、打籽、平繡、圈金為主,繡品講究平、光、齊、運、和、順、細、密,韻味高貴華美。京繡以用料講究、技術精湛、格調典雅而聞名,被工藝美術界稱為“燕京八絕”之一,京繡制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雲裳華儀》作者畢紅現為北京工美大師、北京“京工巧匠”,北京大學考古文博院青年導師,北京服裝學院客座教授。畢紅師從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黃能馥、國家級非物質遺產項目蘇繡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蔣雪英。畢紅帶領團隊,不斷致力於京繡及傳統織繡工藝的傳承與發揚。為研究京繡技藝,畢紅將清代宮廷造辦處承辦制衣的流程以及特點整理出來,通過一針一針拆解收藏的氅衣、魚鱗百褶裙、馬面裙等研習古法技工,掌握了“繡、緄、鑲、擠、縫、盤扣”等京繡相關傳統服裝的制作技藝。

畢紅自1997年開始收藏古典服飾,收藏了近千件清代宮廷與貴族的古典服裝,《雲裳華儀》一書中,畢紅對於清代服飾的工藝細節以抒情筆觸寫道:“兒時的記憶裏,呢子料是難得的奢侈品。長大後的喜好中,打籽繡是指尖縈縈繞繞的熱愛。清代的呢多是進口自荷蘭的哆啰呢,打籽繡了滿身愜意翻飛忸怩作態的鳳蝶,醉人的翠綠、嬌嫩的鵝黃、動心的紫,走到哪裏,不多看兒眼,都是遺憾。”

活動現場展出的畢紅收藏的古典服飾

《雲裳華儀》一書中也拆解並講述了古典服飾中的工藝細節,如“雲邊”部分,作者寫道“無論宮廷還是民間的服裝上多有雲邊裝飾。清代滿族蒙古族的服裝多是緊身窄袖,漢人的女裝多是寬衣肥袖,而同時代卻鮮有體型健碩的女子。雲邊在服裝上的作用,除了裝飾,還有調節視覺效果的功能,尤其是裝飾了深色雲邊的服裝,會將服裝腰身線條收窄。”

古典服飾的雲邊

“我喜愛雲肩,或許是喜歡用復雜的手工技藝表達如意雲紋有序的美感,或許是對看過的四合如意雲肩上精湛繡功的神往,抑或是對帶著十八鑲六角雲肩的好奇,抑或是對大小相間八方如意雲肩難度的挑戰……”

清光緒年間 粉紅色暗花緞繡花蝶團瑞禽紋襖 繡著松鼠的雲肩

清代紫色團花回紋暗花緞襖

畢紅在20多年間也專註於清代宮廷服裝以及織物繡品的收藏與宮繡研究,致力於搶救、挖掘、保護清代傳統服裝服飾的織繡紋樣、古法制衣技藝,以及收藏級刺繡紋樣和服裝的原創設計。

書中,她也討論了“復現”傳統工藝之艱難:帶有雲肩的衣服,是絕對完全無法敞著紐扣的。雲肩在衣服上講究的是“畫有數、成有度、拼有形、合有意”。這裏既包含了數學公式,也涵蓋了韻律和節奏的相輔相成。數據決定美態、工藝決定品質,不管你的工藝多好,制作手法多麼炫目與復雜,領口處第一個扣子如果不扣,形立刻成了“變形”。就這一個技術,其實是由無數個前期數據推斷整理決定的。

對於馬面裙的制作工藝,畢紅寫道:“諸多裙中,我對魚鱗百褶裙莫名地崇拜。一是制作難度大,二是穿著的效果確實不是其他裙能比的。直到今天,我依然保留第一次采用古法制作魚鱗百褶裙的繪制、實驗、整改和最終方案的全部步驟。……素百褶裙,耗時也要達數月之久,由此可見復雜程度之一斑。魚鱗百褶基於素百褶上,又格外增加雙褶跳捏定合的工序。顧名思義:每兩條褶道必須通過跳一倍的長度斷距,同距相間處起捏,鄰褶相縫,交互等距定點,手工針線做兩或三針的縫制整理。而褶縫的寬度,講究得愈發讓人目眩神迷。通腰至擺,褶縫經過計算,腰間以細褶發散狀行至裙擺處。制作完成的魚鱗百褶穿著者自己就能體會裙擺在步伐行動時,擡腿落腳,使得裙擺帶動百褶形成波光粼粼的效果,鞋面每次托起裙擺,仿佛有風吹動了荷塘中的蓮葉一樣。”

服飾上刺繡細節

服飾上刺繡細節

為新書作序的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苑洪琪是宮廷及傳統服裝服飾研究領域著名專家。發布會中,苑洪琪說,我國的傳統服裝是紡織、印染和服飾文化的綜合載體,是民族文化瑰寶。散落在民間的古代服裝,更需要搶救、整理和收藏。

責任編輯:梁佳

校對:欒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