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兄弟當廚師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新華社北京2月2日電 題:從西餐廚房到冬奧賽場 壓雪車司機戎戈濤的進擊之路

新華社記者董意行、楊帆、盧星吉

有這樣一份工作擺在27歲的戎戈濤面前——需要晝夜顛倒,需要面對孤獨和危險,可能做了三年還難以滿足生活支出。

但這份壓雪車司機的工作,是他所愛。

從北京的西餐廚房到國內的頂尖雪場,放下面包,迎風踏雪,他努力成為中國壓雪車司機中的佼佼者。如今,他和團隊已經站上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舞臺”。

迷茫中初識

談及戎戈濤走進“雪圈”的緣由,就不得不提及單板滑雪運動員張嘉豪——此前因為獨自衝擊北京冬奧會參賽資格而小小地火了的那個北京小夥。

戎戈濤和張嘉豪是高中同學。戎戈濤學習西餐烹飪專業來到一家五星級酒店工作。突然有一天,戎戈濤接到張嘉豪的電話,問他“要不要一起去滑雪”。於是,在北京南山滑雪場,戎戈濤體會了“自學成才”的人生第一滑。

一次滑雪就上癮。為了能有時間滑雪,戎戈濤先是被張嘉豪“騙到”一家酒店面包房做同事,夜裏上班、白天滑雪,以至於“上班工作就變成了休息時間,每天做著面包都犯困,站著都能睡到點頭”。最後,戎戈濤和張嘉豪走了一樣的路,這對“面包兄弟”都辭掉工作踏上冰雪之路。

入行以後,戎戈濤幹過滑雪教練,做過公園跳臺維護。唯一的問題是工作一天,沒有自己的時間滑雪,這讓他感到迷茫。一次偶然的機會,戎戈濤聽說有一份手工維護跳臺和坡障道具的工作,早晚各維護一次,白天就可以有時間滑雪,就去嘗試了。

“有時夜裏幹活比較冷,能到零下30多度,我們就輪流上車休息暖和一會兒。看著老外在壓雪車裏放著歌、吹個口哨,穿一短袖幹活,覺得這件事特酷、特帥。”戎戈濤說。

多番努力下,戎戈濤慢慢有一些機會去接觸壓雪車。戎戈濤說:“我本來就喜歡這種大型機器,操控感真實而有力量,覺得這個行業特別適合我,特別喜歡。”

熱愛中堅持

很快,戎戈濤再次遭遇現實衝擊:他想通過學習培訓成為一名真正的壓雪車司機,但在中國,這個行業並沒有完善的學習和培訓體系。只有個別進口壓雪車品牌的培訓機構相對正規,但也只是簡單的理論考試,通過後會頒發證書,沒有更系統的培訓。

對雪場來說,選擇直接可以上手幹活的師傅,比花時間培養年輕人更劃算。每年雪季開板,盡早搶出開門迎客的時間,取決於壓雪車司機的水平。

只能自己想辦法,第一步就是找師傅。

戎戈濤說,2017-2018雪季,幾經懇求,他成功拜師一位中國司機,花了一段時間跟車學習操作車輛、維護公園等。隨後他又各種軟磨硬泡,從一位又一位師傅身上學藝。

通過不斷練習和工作,戎戈濤漸漸掌握了壓雪車的操作技能,到了2018-2019雪季,他終於有了開著壓雪車馳騁雪場的機會。

但為了能有更多工作機會,戎戈濤輾轉在北京、河北、吉林、黑龍江……哪裏能開上壓雪車,他就毫不猶豫地跑過去。上夜班,修機器,沒時沒晌還又臟又累,跟之前“高大上”的酒店行業相比,似乎有天壤之別。

對於戎戈濤父母來說,最初他們完全無法理解兒子的決定。但因為這件事讓兒子特別快樂,也不在乎物質條件,後來父母逐漸想通了。“現在他們挺支持我的,我也就更有動力堅持下去了。”戎戈濤說。

孤獨中收獲

近兩個雪季,戎戈濤能夠制作公園、制作跳臺,也有了更多工作機會。

不過和很多壓雪車司機不同,戎戈濤真的愛滑雪。“我自己制作出公園、跳臺,然後自己去玩的時候,整個流程我都摸清楚了,可以把腦子裏想象的東西變成現實。我曾經無數次做夢,也常常琢磨這公園怎麼做,這種感覺特別好。”戎戈濤興奮地說。

興奮的同時,戎戈濤也對這個行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中國的壓雪車行業自己可能還行,但和國外的“老司機”相比就差得遠了。

“中國冰雪行業還在進步、發展過程中,目前對於我來說,還是學習更重要。”戎戈濤說。

北京冬奧會的工作人員從三年前就開始招募和培訓,而戎戈濤三年前才接觸壓雪車。等他技術相對成熟的時候,已經快到冬奧倒計時100天了。戎戈濤多方打聽,了解到壓雪車團隊人選已經定下。

絕望之外,他沒有放棄努力。他靠著實力自薦,最終加入冬奧會壓雪車團隊。“感覺就跟做夢一樣。”戎戈濤說。

目前,戎戈濤正在張家口賽區雲頂滑雪公園場地工作。但是,由於資歷尚淺,他在本次冬奧會並沒有機會去制作比賽場地,而是負責用壓雪車搬運場地設施等後勤保障工作。但在戎戈濤看來,有這份經歷就已經知足。

“可以看到國外專家們的制作進度,學到了很多。更何況,能參加北京冬奧會的工作,本身也是一份榮譽。如果不是因為身處冰雪行業,我可能這一輩子都不會接觸冬奧會。這次冬奧會之旅,也是我職業生涯以來的最大收獲。”

張嘉豪和戎戈濤這對曾經的“面包兄弟”,如今一個成為職業運動員,在鏡頭前肆意潑灑青春,一個成為專業技師,在冬奧幕後默默堅守。

“北京冬奧會真的是由很多‘雪粒’堆積起來的,並不是某一個厲害的人就可以搞定的。我想,北京冬奧會只是我的起點。”戎戈濤信心滿滿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