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見蛇纏繞住身體周公解夢查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一部近日在央視和B站播出,

獲得豆瓣9.8高分的紀錄片《綠色星球》,

讓中國觀眾驚呼大開眼界。

熱門短評紛紛寫道,

“天吶,這也能拍出來?”

“超高的攝影技術,

讓原本靜止的植物世界變得靈動起來,

便是本片最為驚奇所在。”

這部BBC最新的植物紀錄片,

用獨創、前沿的攝影技術,

讓觀眾進入到植物世界內部,

它們的生活看似安靜低調,

其實激烈如動物世界。

大衛·愛登堡和紀錄片團隊在拍攝中

影片由96歲高齡的“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

英國國寶級人物大衛·愛登堡爵士擔任解說,

他已有十多年沒擔任現場解說,

這次卻跟著攝制組跑到世界各地。

整部紀錄片耗時4年,走遍27國。

一條視頻連線制片人魯伯特·巴林頓,

采訪了這部紀錄片的創作故事,

“我們自然歷史部已經26年沒有拍攝植物紀錄片,

疫情之後,人們更加感受到自己和自然世界的連接,

這是一個好時機,

人們願意聽聽植物的故事。”

編輯 倪蒹葭 責編 陳子文

隱秘的植物世界第一次如此細膩靈動展現在我們面前。

中國的塔克拉瑪幹沙漠,極其幹旱少雨,胡楊卻能成片生長,因為它們的根系在地下相連,一棵樹獲得了水分,會分享給其他的樹。

清澈的水下,整個河床都能照射到陽光,植物光合作用,釋放出人類和動物所需的氧氣,像滋滋作響的香檳,比宮崎駿的童話世界還美妙。

為了生存奇招百出,櫻花林一般的虹河苔,莖分泌出自然界中最強效的黏合劑,附著在巖石上。

表面平靜的湖泊是水生植物的修羅場,亞馬孫王蓮揮舞新芽,金戈鐵馬地踏平競爭對手。

熱帶雨林更是一個環環相扣的戰場。

攝影機跟隨切葉蟻的軌跡深入地下5米,數以百萬的螞蟻切割樹葉來餵養真菌,作為回報,真菌生長出微小的蘑菇餵養它們……而被切割葉子的樹為了活下去,開始分泌毒素反擊。

人類世界中,人們在河邊種下印度榕,引導它們的根系形成有生命力的橋梁,強韌無比。

紀錄片《王朝》劇照

《綠色星球》

五年前,魯伯特·巴林頓擔任制片人的另一部紀錄片《王朝》,以動物的視角,展現動物之間如同莎士比亞戲劇般的奪權、復仇、團聚。這一次,《綠色星球》從植物的視角,展現植物為了應對不同環境的挑戰,所發生的合作、鬥爭、延續後代等精彩故事。

如果深入了解,植物的世界其實如同動物或者人類一樣,富有智慧和戲劇性。在B站彈幕中,不少觀眾已然把它當做了劇情片來看,“亞馬孫王蓮這段拍出了恐怖片氛圍”,“像《阿凡達》裏的星球”……

《綠色星球》幕後工作照

“選景、運鏡、氛圍、主持、文案、OST全都一流,看呆了… 每一種生物都好厲害,能為我們拍出這樣偉大作品的人類也好厲害”,豆瓣幾乎清一色的好評。

“拍完這部紀錄片,我對植物的看法完全改變了”,魯伯特·巴林頓說,“原來它們應對挑戰的策略是這麼精妙復雜,而精美的自然系統正被破壞,每一處都脆弱珍貴。”

大火是森林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南非森林大火通常10—15年發生一次。這時,在地下休眠的火百合(垂筒花)會被喚醒,破土而出,成為火後廢墟上的第一縷生機。當其他植物開始生長,火百合又重回地下休眠,這是它的生存策略。

然而,如今氣溫逐年上升,氣候越來越幹燥,導致火災加劇,可能燒壞土層,燒毀所有種子,火百合也面臨艱難博弈。下一個10年,它能否再蘇醒?

生長了3000年的巨杉林,因為氣候變化,水源不穩定,看似堅不可摧的巨人顯露脆弱的跡象,10%的巨杉在近幾年消失。

“我們覺得現在是制作植物紀錄片的好時機,也是一個重要的時機。植物對於我們的未來是多麼重要。”

以下是魯伯特·巴林頓的自述。

我們BBC自然歷史部已經26年沒有拍攝植物紀錄片。到今天,科技有了很大進步,我們對植物又有了許多新的理解。

《綠色星球》的核心概念是,以我們人類的時間尺度來看,植物世界顯得很靜止,但如果通過延時攝影、細節展現這些新的技術,可以讓它們的行為靈動起來,表達植物的時間尺度。這是之前從來沒有人做過的。

延時攝影,展現莖的水分結成冰花

我們做了一年的前期調研,和科學家、生物學家聊他們的課題,研究了上千個故事,大概50個裏面才有一個入選,最後每集選了約10個小故事,比如植物如何爭鬥、吸引傳粉者、捕捉昆蟲。

大衛·愛登堡爵士,聽到這個項目後,很樂意加入,他已經有十多年沒有擔任現場解說了,近年他都是在節目的開頭、結尾出現一下。這次他和我們一起旅行,雖然90多歲了,一樣精力充沛。

總共有五集,我們每一集的主題是植物如何應對環境的挑戰。第一集熱帶雨林,然後是水生世界、荒漠、四季更疊、人類世界。

面積縮小的熱帶雨林

燈蝠花

這樣分集是希望觀眾能產生沈浸感,好像潛入了熱帶雨林1個小時。在第一集,熱帶雨林豐富的動植物之間依存的關系很明顯,昆蟲與鳥相關、與樹相關,這個戰場的生存鏈十分緊密,因此也脆弱。

今天雨林面積越來越小,如果燈蝠花數量太少,以花蜜為食科式長舌蝠將不見蹤影,而沒有了它們,燈幅花也無法繁殖。

大衛·愛登堡爵士和泰迪熊圓柱掌

在荒漠這集,植物要應對的挑戰是獲得水、防止動物偷水。塔克拉瑪幹沙丘中,鏡頭緩緩拉出,看到一整片胡楊林,像一個超現實的畫面,我覺得這是整個系列最美的畫面之一。

在亞利桑那州,當地人讓我們千萬別靠近泰迪熊圓柱掌,荒漠中最危險的植物。它們看起來有一層光滑的皮毛,但那是非常密集銳利的刺,每根刺都像玻璃碎片,是為了阻止動物來偷水喝。

我們想讓大衛·愛登堡把手伸進去試試有多危險,給他準備了一副很厚的幾乎可以防彈的手套,但是他伸進去後,還有一根刺穿進手套,刺中皮膚。他疼得叫喊一聲,非常專業地繼續講解。

最後一集《休戚與共》,講述人類身邊的植物,在我們居住耕種的土地上,如何處理和它們的關系。

人類種糧食時,會消滅那一帶多種多樣的植物,替換成單一的莊稼,世界上有400種植物因此消失。人們也開始尋找方法,讓莊稼的周圍保持植物多樣性。

在肯尼亞,每年成千上萬的樹木遭到砍伐,人們想出一個能持續發展的方法——挑選本土植物的種子混合木炭粉做成種子球,孩子們以遊戲的方式用彈弓射出去,重建大片的森林。

龍腦香科植物結出種子

紀錄片《王朝》是從動物的視角審視世界,我們覺得讓人們對植物產生興趣的方法,就是從植物的視角來審視環境、看待地球。

比如說,在熱帶雨林中,成千上萬棵龍腦香科植物,每隔近10年,就會結出種子,問題是當種子飛落,野豬們會來吃。從動物視角,這是尋找食物的故事,而從植物的角度來看,這是繁殖後代的故事。為了延續後代,龍腦香科植物的策略是:所有樹會在幾乎相同時間成熟,導致種子過多,野豬吃不完,種子終於獲得機會生根發芽。

植物的生活充滿創造力和活力,只是我們從來沒有講述它們的故事。

獨創的延時攝影器材

我們部門拍過很多動物主題的紀錄片,與動物相比,拍攝植物要困難得太多,因為植物生活在不同的時間尺度上。一個動物的行為發生在幾秒鐘,一個植物的行為可能要花好幾個月。

這一次,我們獨創了一種新的延時攝影技術,去捕捉植物的行為。

我們團隊的成員聽說有一位退休軍事工程師克裏斯·菲爾德,他十多年前看了《地球脈動》,著迷於其中的延時攝影,於是就自己在車庫裏研究植物延時攝影。花了10年時間,搭建了一臺用機器控制的延時設備,可以設定程序,穩定地讓相機往任何方向移動。

這意味著可以做到,鏡頭運動是常速的,但是拍攝的內容卻是延時攝影,我們好像在用植物的時間尺度看世界。

我們和菲爾德合作,將這套設備改裝成一個更加小的版本,能帶到野外環境去。熱帶雨林中的切葉蟻搬運樹葉就是用它拍攝的。

我們用程序控制相機,讓它沿著切葉蟻的行蹤,以7000個不同機位捕捉圖像,拍攝過程中,如果一滴雨落在鏡頭前或稍微晃動一下,整個過程就得重新開始,兩周來,每天醒來拍螞蟻,睡覺,夢見螞蟻,睡醒,再拍螞蟻……

棚拍亞馬孫王蓮生長細節

有些植物的行為,在野外拍攝幾乎不可能,但我們不想放棄,於是在攝影棚完整搭建一個生態系統。

世界上大概只有一個人能做到這件事,就是Tim Shepherd。他透徹了解延時攝影,也很懂植物。為了拍攝亞馬孫王蓮的生長細節,他要在英國的攝影棚裏,搭建一個巴西濕地的生態系統。

亞馬孫王蓮新芽

這非常非常困難,必須準確把控溫度、濕度、光線,植物之間才會自然地發生相互作用,重現它們在野外的生長軌跡。我們拍攝到了亞馬孫王蓮生長出新芽,揮舞著新芽清掃障礙,主宰水面,這些細節在野外很難取得。

Tim還重建了菟絲的生態系統,菟絲是一種寄生植物,沒有樹葉,只是綠色的線,它們為了獲得生存空間長得很快。它的生長過程不可能在野外拍攝,因為有太多不可控因素。

種植了一個生態系統後,在延時拍攝中,你能清晰看到它們如何在蕁麻叢中搜尋,它在聞每個植物的味道,找準哪個富含更多營養,立刻纏繞上去,吸取養分,吸夠了再伸出觸角纏繞下一個,直到整個蕁麻叢被菟絲覆蓋。

攝影和收音的視角都盡可能貼近植物

片中的音樂也在帶領觀眾走進植物世界。音樂的創作過程大概花了兩年,收音師做了很多植物視角的錄音,當你把麥克風放在葉子上,聽風在吹,跟你站在一米遠錄音,是完全不同的聲音,一米遠那是人類視角的聲音。

我們把自然聲融入到音樂中,有時把音樂當成自然聲來用,兩者沒有明確界限。不像動物紀錄片,壯觀的場面會配上大型的樂曲,當植物遇到麻煩、掙紮,音樂是很微妙的,我們不想讓聲音掩蓋畫面。

所以我們需要找到合適的平衡,讓觀眾對植物的聲音世界有一種感受,反映出植物世界的美麗、奇妙和奇異。

意識到海草的重要,人們開始保護種植它們

拍攝之前會有擔心,覺得植物紀錄片容易沈悶無聊,但目前在各國播出之後,包括中國的觀眾,反響都很好,引起許多討論。

自從疫情封鎖後,英國人更願意在家中種植物,園藝植物銷量暴增,人們更加感受到自己和自然世界的連接。

拍完這部紀錄片,我對植物的看法完全改變了,植物的策略精妙復雜,和動物一樣,它們互相爭鬥、合作以獲得自己想要的。

森林中的菌絲示意圖

科學家做了近20年研究,最近他們確信在溫帶森林中,樹木之間其實通過地下的菌絲在交流,互相傳遞營養、傳遞信息。比如一棵樹在臨死前,它會把所有的營養通過菌絲網絡傳遞給身邊的樹,一棵樹遇到危險,它也會告訴其他的樹,整個森林都在溝通當中,這是很了不起的新發現。

拍攝之後再走進森林,我知道了這棵樹可能和那棵樹在聯系,這完全改變了我的看法。

當我去野外拍攝,有一種從城市社會中解脫出來的感覺,一切都是完全自然的。但我也越來越意識到,這些自然是多麼脆弱珍貴,沒法不註意它們周圍遭到的很多損害。

這部紀錄片,希望能傳遞一些不太為人所知的植物價值,比如植物如何創造氣候、防止洪水,它們能讓雨降落更慢,暴雨後就不會出現那麼大的水流,以及如何為動物創造生存環境。從心理的角度來看,人們待在植物身邊,血壓心率都會變低,會讓人更加愉快。

美洲豹帶著寶寶回歸

在巴西有一個畜牧場主人,那片地原本是熱帶雨林,但是被清理變成了荒漠,他們重新種了樹,只是種了樹,其他植物、動物就自己回來了。這說明我們只要給植物條件,它們就能重建消失的生態系統。

對於解決我們面臨的氣候、生物多樣性雙重危機,植物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我們給它們機會,它們就能幫助我們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