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夢見鐵鍋銅勺周公解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來源:河南日報網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大明

時下,正值春耕春管的關鍵時期。“春管”這個詞,一般人可能會感覺陌生,但種地的行家都知道,它全稱是“春季田間管理”。聊起這個話題,自然繞不過“糧食”二字。在我省,有這樣兩個縣城:它們歷史悠久,上古時期已有先民居住;它們都曾是全國超級產糧大縣,也都曾是貧困縣,又在同一天——2019年5月9日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這兩個縣城,就是濮陽縣和太康縣。

濮陽縣位於我省東北部,地處黃河之濱、豫魯兩省交界處。夏時,這裏稱昆吾國,戰國時因在濮水之陽始名濮陽,秦嬴政七年置濮陽縣,之後朝代更疊,曾沿用“澶淵”“澶水”“澶州”“開州”等名稱,民國時復稱濮陽。上古時期,顓頊、虞舜及其部族曾在此繁衍生息,開啟華夏文明;春秋衛國在此建都長達388年,孔子以文化人,十年居衛,促成禮儀之邦。中華張姓、柳姓源於此地。1987年,在縣城發掘出距今6400多年的蚌塑龍形圖案,轟動中外,被稱為“中華第一龍”,濮陽因此被譽為“中華龍鄉”“華夏龍都”。

太康縣位於我省東部,地處華北平原南部。公元前21世紀,夏王太康在此築城定居,秦嬴政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始置陽夏縣,屬潁川郡;唐屬河南道淮陽郡,明、清屬河南開封府。縣境內已發現的古城遺址有方城遺址、槐寺遺址、陶母崗遺址、劉莊遺址、馮異臺遺址、玉皇閣遺址等,現存有太康陵、仲康陵、陳子禽陵、高子羔陵、扶樂城漢墓等古墓,墓磚上的文字清晰可見。在當地文廟,有全國罕見的立體龍雕。太康道情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太康道情劇團被譽為“天下第一團”。

有糧的地方自然就有美食,有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百姓的日常生活裏也就多了不少獨特的煙火氣。在這兩座小城走走逛逛,和當地人聊聊歷史、談談當下,也不失為一種別樣的詩意。

濮陽·濮水小鎮 王思剛 攝

濮陽縣——

春風蕩漾話龍城

文:肖平

楊柳吐綠春又回,陌上誰家紫燕飛。九曲黃河潤龍鄉,滄桑厚重著豐碑。

這裏,是“中華第一龍”出土的聖地。1987年,濮陽縣西水坡水庫動工現場,左青龍、右白虎的蚌塑龍虎圖案橫空出世,石破天驚,“龍都”之名從此誕生,載譽神州。

王思剛 攝

這裏還是顓頊遺都、帝舜故裏。衛國都城高城遺址深埋於地下,瑕丘廟會延續千年,香火鼎盛。

這裏走出過名相呂不韋、兵家吳起、賢臣汲黯、“和聖”柳下惠,燭照千年,輝映八方。城南的濮陽濕地公園,還有秦始皇跑馬修金堤的金身銅像,威風凜凜。

在濮陽縣古十字街,中心閣、四牌樓古樸典雅,周邊店鋪裏的商品琳瑯滿目。走在一塊塊磨得溜光圓滑的青石上,可以想見當年的車水馬龍和盛世繁華。

本報資料圖片

四牌樓是明清風格的代表性建築,閣頂以全木構成,扣榫嚴緊,四角各有鬥拱相托,琉璃熠熠生輝。頂脊有八只蹲獅,栩栩如生。四角各有小獸下垂銅鈴,風吹鈴響,別有韻味。四面各有巨大的匾額,北曰“北門鎖鑰”,南為“河朔保障”,東書“顓頊遺都”,西寫“澶淵舊郡”。四牌樓已經成為老城的文化品牌和厚重的歷史象征,如果來了老城不去看一看四牌樓,實屬遺憾。當置身熙熙攘攘的人群與當地百姓摩肩接踵時,名吃“王五輩壯饃”那焦香的味道撲鼻而來,你一定會感到饑腸轆轆;還有“六百居香腸”“渠村黑驢肉”等名吃傳承千年,歷久彌香;油條、豆沫、胡辣湯、“呱嗒”、餛飩、涼皮等地方小吃,同樣香津可口,讓人回味無窮。

嘗完美味,不妨聽聽流傳千年的“清官懲貪”故事。明朝時有一位官家少爺,倚仗權勢欺男霸女、魚肉百姓,無法無天,老百姓告來告去,歷任官員都拿他沒辦法。說是他家祖上救過朱元璋,有免死金牌,這世上“沒有殺他的刀,也沒有捆他的繩”。告到禦史侯英那裏,侯英就派手下四下查訪,將此人罪狀一條條收集起來,並命令手下挖一個大坑,把此人推到坑裏,一人一把土埋了,既沒有用刀也沒有用繩。能工巧匠在此建了四牌樓,據說也是為了鎮惡驅邪。

傳說終歸只是傳說,但一代代老城人信以為真,對四牌樓充滿敬畏。逢年過節時,便有許多人來此地祈求四牌樓屹立永存。

穿過四牌樓,折向北走大約八九百米,可以看到老城人引以為傲的明代八都坊。這裏的牌坊幾經風雨,曾經腐蝕嚴重,如今已被修繕一新。八都坊建於明朝萬歷年間,為濮陽籍官員紀著、侯英、李玨、史褒善等八大名臣共同建立。據說,當時坊之南北各有兩個下馬坊,文官路過下轎,武官路過下馬,皇帝到此也得龍行三步,足見這些名臣的威望。

到了老城,還有一個地方必須去看看,那就是禦井街的回鑾碑。公元1004年,北宋邊境不寧,遼國進犯中原,兵臨城下,直逼東京汴梁。在宰相寇準勸說下,宋真宗禦駕親征,親自上城擂鼓助威,士氣大振,一舉打退遼兵。為了休養生息,雙方議和,訂立了“澶淵之盟”,換來了邊境安定團結百年之久。

穿越千年時光,濮陽老城裏的種種歷久彌新,飄散著城市變遷的煙雲,記錄著割舍不斷的往事……

二月二,祭黃河

文:劉小江

祭祀黃河的傳統,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據《竹書紀年》記載,黃帝、帝堯、帝舜、帝禹都曾祭拜過黃河,堯禪位於舜時亦曾舉行隆重的黃河祭祀儀式。在濮陽,這一傳統也有著悠久的歷史。

濮陽·公西集村祭黃河儀式一瞥 劉小江 攝

濮陽縣渠村鄉的黃河岸邊,有個公西集村,祭祀黃河已有千年歷史。每到二月二,公西集村家家戶戶都會蒸花糕、置辦祭品,比過年還隆重。上午9點整,祭祀隊伍從二賢祠啟程,前有雙龍及鑼鼓開道,幾十位女村民端著花糕、供品隨行,四個男村民擡著祭桌,上面擺放著豬頭大供、龍王神像,後面則是五彩龍旗壓陣。

供桌安放在黃河岸邊,供品依次擺好,大家三拜九叩,祈福黃河保一方平安,最後祭品沈入黃河。整個祭祀儀式莊嚴古樸,一招一式富含文化韻味,仿佛讓人穿越到了上古時代,深深感受到黃河文化的魅力。而祭祀中的“獻玄圭”“沈祭品”等,更是上古祭祀黃河文化的活化石。

為啥是二月二?說起來,這與一則神話傳說有關——很久以前,公西集村和大閔城一帶的老百姓打魚種稻,日子過得都不孬。有一天,不知道從哪兒飛來一條黑龍,橫行霸道,呼風喚雨,不是淹莊稼就是衝毀村莊。有一年的二月二那天,東邊走來一個白胡子老頭,身穿黃袍,慈眉善目,東瞅瞅西看看,走走停停。走到二賢祠大門前時,他停下腳步,對守門人說:今天我來趕廟會咧,咋都不見人啊?守門人說:老爺爺你是不知道啊,自從跑過來一條黑龍,俺這裏的日子就沒法過了,廟會也沒法辦啦。老頭說:我有辦法把黑龍攆走,今天落黑兒前,你們從廟裏裝一布袋香灰和七只老公雞放到黃河邊,擺成七星的形狀就行了。村裏人將信將疑,按照吩咐在黃河邊擺放祭品,躲在遠處一棵大樹的後面觀看。不一會兒,只見黃河上空電閃雷鳴,一條巨大的黃龍和黑龍打鬥起來,越鬥越激烈。巨浪滔天,驚天動地,最後一聲炸雷,黃河恢復了平靜。第二天,人們跑到黃河邊,只見地上血跡斑斑,只有一件黃袍子放在那裏……大家把黃袍子恭恭敬敬拿回村裏,又集資建了一座龍王廟。從此,這一帶平安無事,廟會的香火也越來越旺。而每年二月二祭黃河,也成了村裏的老習慣。

平日裏,75歲的村民申玉合東奔西跑,為遊客和參加研學遊活動的學生們宣講禮儀、做示範,忙得不亦樂乎。他說:“這些老禮儀都是上輩人傳下來的,到了咱這一輩,得繼續把它傳下去,老傳統不能斷。”而68歲的申洪朝當過多年村長,退休後負責二賢祠的管理和祭黃河活動安排。為了宣傳黃河民俗文化,他積極撰寫資料,擔任講解,起早貪黑地為公西集村的黃河文化品牌建設忙碌著。今年的祭黃河活動,他又成了大忙人……

河水滔滔,奔流不息。精彩的黃河故事,還有很多很多。

太康·渦河岸邊 尚國軍 攝

太康縣——

玉皇廟的紅色記憶

文:王在禮 盧全華

太康縣遜母口鎮葉崗村是個較大的集鎮,也是一座古寨。村西門裏和南門裏之間的寨壕邊,有個古老的玉皇廟,大殿坐北朝南,勾檐挑角,琉璃瓦覆蓋,柱上盤龍惟妙惟肖。周圍的白楊樹高大挺拔,院子裏花團錦簇,蜂蝶飛舞。這座廟宇的故事,還是值得說說的。

明朝時,葉崗出了個名人叫馬天官,曾被皇帝請去教育子孫。多年後告老還鄉,他奉命整修葉崗玉皇廟。該廟當時占地數十畝,有七十多間建築,園內廣種奇花異草,遍栽古樹名木,頗似一處官家園林。鬥轉星移,雖幾經興廢,這玉皇廟連同馬天官的故事竟也延續下來,為葉崗群眾津津樂道。廟裏那口水井,據說也是馬天官重建玉皇廟時為了汲水澆花所掘。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這口井仍是清泉湧流,淡淡的槐花香味沁人心脾。葉崗西門裏到南門裏一帶的群眾都吃這口井裏的水,正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1938年下半年,日寇進入太康境內,經常下鄉掃蕩。一次,日軍突然攻破葉崗東門,全村男女老幼都被驅趕到玉皇廟裏,人群裏也有一些未及撤退的遊擊隊員。男女分開,各占一邊,日軍命令村民領人,沒人認領的就是遊擊隊員。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幾位葉崗人主動認領遊擊隊員而舍棄了自己的親人,無人認領者均被殺害……

那一時期,我淮太西縣抗日根據地創始人薛樸若也在這一帶戰鬥過。一次,他經過葉崗,在遜母口南地遇到敵軍,發生戰鬥。葉崗民兵隊奮勇向前,掩護薛樸若撤退。民兵隊隊長劉玉堂身體強壯,見情勢危急,背起受傷的薛樸若一口氣跑了五六裏地,甩掉了敵人。看來,這座玉皇廟不僅有著神奇的傳說,更有那個年代軍民團結、魚水情深的感人故事。

毀於戰亂的玉皇廟於2016年4月重建,竣工後,當地村民演出大戲五晝夜以示慶賀。現在的玉皇廟占地約300平方米,廟宇三間,廟碑三塊,每年六月初一是廟會日。雖沒有了昔日的規模,可它在新時代有新氣象。玉皇廟文藝隊每逢農歷初一、十五和三六九日都演出,每年正月初九、三月三都唱戲起會,舉辦文藝匯演和物資交流活動,場面十分熱鬧,令人流連忘返……

太康·村子裏的壓水井 尚國軍 攝

胡辣湯配肉盒

文:魏新永

太康縣王芋頭街西頭兒有幾家小吃。路南有羊角包子、炸糖糕,路北有胡辣湯、豆沫、鍋盔、炸肉盒和水煎包。路南的是“走客”,不停留;路北的是“留客”,店家準備些小桌小凳,規整排著。三三兩兩的顧客坐下,大聲報:“胡辣湯三碗,不加醋。”“豆沫一碗,水煎包五個。”然後聊著天等著端過來。也有心急的、架子小的,站在湯鍋前等店家盛好,自己端到桌子上。

王芋頭街熬胡辣湯的就那幾家,全城婦幼皆知,馬家最出名。想在外吃早點,喝胡辣湯的都直奔馬家。生意就是這麼怪。馬家人會說話,人也勤快。他們淩晨三點就起床,點火燒水,洗大骨頭熬湯,骨頭都是羊骨頭。下鍋時加些老湯、大料,再放些羊肉,一直熬到羊肉熟爛、骨頭酥,一鍋白絲絲的湯熬出來算是半成品。然後加些面粉、粉芡,放些黃花菜、海帶絲、粉條、蔥姜、胡椒、黑木耳,再點火熬制成品。怕糊湯,一個人拿著大銅勺不停攪拌。

天微亮時,馬家的胡辣湯就已盛在大木桶裏等客來。白瓷花邊碗,一摞摞安穩地躺在木案上。賣湯的馬老二心情好,喊幾聲:“熱哩!剛出鍋的胡辣湯!”有時候不喊,喝湯的排隊呢,顧不上喊。胡辣湯講究的是辣,加些香醋、麻油,得勁。莫嫌羊肉少,加點錢,可以多放點。加錢的不多,隨大流,多幾片少幾片無所謂,喝湯哩,又不是吃肉。

除了馬家的,還有遜母口的,也有打著招牌說是西華逍遙鎮的,具體誰也不去考證。喝湯的說哪家的好,哪家的就是正宗的。正宗二字,在人的心裏。

外地人的早餐桌上,常有油條、油饃頭之類,而在豫東一帶,很多人喜歡吃肉盒。在太康,李家的肉盒算是比較出名的,個兒大、皮薄、餡多。人都說老李厚道、實誠,老李笑呵呵地說,做生意嘛,就得這樣,不然咋招客人呢。

魏新永 攝

老李的鋪子,也開在王芋頭街。好肉盒這口兒的,都要停留,吃幾個肉盒,喝碗熱湯,養胃。鋪子前支起爐竈,竈上架著生鐵鍋。一大早,老李倒滿一鍋油,點火溫油。老李的媳婦五點就起床泡粉條、剁肉餡了。和好的面,在簸籮裏醒的白白胖胖的,上了案子。分面團、搟面皮、包肉盒,都是內當家的活計。老李站在鍋前炸肉盒,招攬客人。客人坐下來,報上數量,老李劈裏啪啦,把肉盒十字分身,端到客人面前。未拿起竹筷,熱騰騰的香味已鉆入鼻孔,引出饞蟲來。

肉盒好吃與否,全靠餡子。老李調餡有講究。他把羊肉洗凈、剁碎,加入秘傳的大料,還有生抽、老抽,拌勻後加入蔥姜末,將高湯泡好的粉條切碎,加入熱油、鹽,再攪拌一次,最後淋些芝麻油。這些工序,都是他們兩口子完成。他解釋說:“怕別人不舍得加料,砸了生意。”他還神秘地指指心口:“關鍵在這裏,誰舍得放油,誰家的就好吃。那些油啊,要天天換新的,要是舍不得,只顧省錢,會好吃嗎?”

有幾年時間,我調到新疆工作,饞胡辣湯和肉盒了,尋遍了幾條街也找不到。碰到豫東的老鄉,講起家常來,也常常提到家鄉的這些小吃。遠行更思鄉,這鄉愁裏,少不了那些美食的味道啊。

版面制圖:周鴻斌

《河南日報》2021年3月19日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