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很多人給玉米苗施肥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1978年3月18日,一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

會標是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手書的幾個大字:

全國科學大會。

86歲的郭沫若是被人推上主席臺的。這時離他告別這個世界還有不到三個月時間。

本來不讓他參加。可郭沫若說:我是科學院的院長,科學大會一定要去。由於一再堅持,中央特批他參加半個小時的開幕會。

人民與科學一起熬過了十年。可歷史不會一直倒車,真理總會回到少數人手中。

鄧公入主中央,第一步就是給科教人員平反。因為他說過:貧窮不是社會主義,並認定突破口在科學技術。

由此,中央決定開一場全國科學大會,將全國的科學家都集中到北京來,在人民大會堂裏為他們正名。

北京的會議很多。為了不影響科學大會的召開,國務院辦公廳親自發文:3月14日—4月5日期間,各部委不在北京召開會議,外賓如無合同的推遲來華。

他們住的賓館都貼出了紅紙:

敞開供應茅臺酒,一瓶8元,一杯8角。

郭沫若為這屆大會親自寫了講話發言稿,本來打算自己朗讀。後因為身體實在不行了,才不得不由播音員代讀。

講話中說:我們民族歷史上最燦爛的科學的春天到來了。

因為這句話,這屆大會被稱為“科學的春天”。

開幕式結束後,身邊的人們都勸郭沫若休息。可郭沫若堅持不走,要聽完鄧公的講話。

鄧公講道:

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

在這句話說出來之前很多年,知識分子一直是挨批鬥的一部分。

臺下很多人都哭了。中國農科院院長金善寶哭著說:我 82 歲了,從今天開始要當 28 歲來過。

有個33歲,來自工程兵部隊的軍官也哭了。幾年後,他下海創建了一家公司,名叫華為。

隨著各種各樣的報道和宣傳,全國人民都知道了科學的春天。

小朋友們都被父母教育說:長大了你要當科學家。

科學一下子成為了全民追捧的風口,似乎現代化很快就會到來。

可是,在上一個風口裏,人們喊的還是:高貴者最愚蠢,卑賤者最聰明。

參與大躍進大煉鋼的和追捧科學的,就這樣變成了同一批人。

在大會召開的消息公布後,不到一周的時間,中科院就收到全國各地郵來向大會獻禮的五百多件禮物。

其中有科學論文,有設計圖紙,還有近百種祖傳的中醫秘方。

01

科學的春天成就了一篇全民爆款,那就是徐遲寫的《哥德巴赫猜想》。

《人民文學》為了響應全國科學大會,找到了擅長寫報告文學的浙江人徐遲,請他寫一篇報告文學。

這篇報告文學的主人公必須是科學家,而這位科學家需要積極向上,不肯屈服,雖不是工農子弟兵卻又有著革命精神的。

在篩查後,他們選擇了青年數學家陳景潤。

陳景潤長相文弱,身材消瘦,在文革中經受了磨難卻依然繼續研究。更關鍵的是不久前剛解決了哥德巴赫猜想的1+2難題,實現了歐美都沒有做到的突破。

為了描述陳景潤的專註,徐遲寫他在走路思考問題時一頭撞上大樹,反問是誰撞了自己。

這個例子很快成為了無數小學生作文中的優秀素材。

用現代話說,《哥德巴赫猜想》一舉成為了70年代末的全民爆款。人民日報和光明日報等大V紛紛轉載,陳景潤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科學英雄。

可問題在這篇文章出生前就存在了。

徐遲在向陳景潤咨詢何為哥德巴赫猜想時,陳景潤以為徐遲能聽懂自己在說什麼,於是講了一個多小時,而徐遲沒聽懂也沒有打斷。

導致的結果就是,徐遲在文章裏用簡單樸實的初中數學講了一下何為哥德巴赫猜想。

文章發表的時間,正是大批知青返城,痛感時光浪費的時候。

這些50後和60後們在本該學習知識的時候下了鄉,好不容易回到城裏,這時候社會高呼的口號又成了“為實現四個現代化而讀書”,和“科學知識是第一生產力”。

隨著《哥德巴赫猜想》和陳景潤的爆火,中科院數學所很快就接到了以麻袋為單位的來信。

信有薄有厚,每一封都是民間數學家們破解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

數學所拆開這些來信,審讀證明,認真回信,告訴他們證明是錯的。

在看了幾千封信,發現沒有一封有哪怕起碼的數學常識後,數學所就學乖了。

後來,一聽到是關於哥德巴赫猜想的來信,他們幹脆扔在收發室不管。

除了寫信,還有人不斷的去數學所拜訪,目的是親自匯報他對於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過程。起初數學所也派出研究員跟他們探討一下,後來也拒絕了這種行為。

拒絕方法是:出了十道高中知識的數學題,然後把答案給門衛師傅:

如果還有人上門說自己解決了哥德巴赫猜想,那就讓他解一下這幾道數學題,全解出來了就可以進所裏討論一下。

問題解決了。

02

1966年,初中畢業的遼西農民張文在村頭的大喇叭裏聽到了列寧、恩格斯、黑格爾等人的名字。

這些名字,從此註定了他的一生。

十八年後的1984年,張文給大哲學家馮友蘭寫了一封信。

信裏是這麼寫的:我是一個初中畢業的農民,一個哲學愛好者……我現在發現有很多哲學問題不可解,您能不能幫我買點資料?

沒多久,一摞哲學經典真的從北京郵來了。不久,馮友蘭女兒馮宗璞還給他寫了一封信:我爸爸現在身體不好,眼睛也近視,需要一個幫他讀報的人……你願不願意過來?

於是,這個全縣唯一訂閱幾種哲學雜誌的農民來到了馮友蘭身邊,負責給他念《參考消息》,這一念就是六年。

在馮友蘭去世後,張文離開了北京,回到老家開始寫屬於自己的哲學書。

十幾年後,這本書寫出來了。它叫《語法詞項概念的綜合與分析的辨證邏輯》。

為了出這本書,老張不得不去貸款,信用社說需要親屬擔保。小舅子直接警告各個親戚:誰都不準給他擔保,不許支持他鼓搗這玩意!

老張毫不氣餒,他認為:

歷史上搞哲學的大哲學家基本都是命運坎坷,經受很多阻力最後才研究成功的。

哲學就是這樣,康德,尼采,叔本華都是終身不娶,黑格爾45歲才結婚!跟他們比,我吃的苦還不算多!

老張名片上的頭銜是:

東西方藝術家協會思維藝術研究會(美)副主席兼高級研究員、北京人文大學沈陽文學苑特約研究員兼任《人文大學報》特約記者、《語法詞項概念的綜合與分析的辨證邏輯》一書作者

如今,這本書在孔夫子上還能買到。其中一家二手書店的推介語是:

馮友蘭助手、“農民工哲學家”20年的求索

你一定想不到,這本書的支持者還真不少。

2005年它印了第一版,之後在06,08,09年又重印了三次。

我翻開這本書,看到其中一行寫的是:

因為以第一級的賓詞相同的復合命題中的主詞概念的直言判斷為前提的語法詞項概念之間的綜合推論的轉化傳遞關系與以最高一級的賓詞相同的復合命題中的賓詞概念的復合判斷為前提的語法詞項概念之間的分析推論的轉化傳遞關系是互為前提和結論的。

共有111個字。

我的同事呂蓓卡讀完差點窒息昏倒。她喘著大氣說:

以後俺們少林寺招聘,首先要看應聘的能不能一口氣讀完這句話。

心肺功能不好的一律不中。

03

2016年2月,美國兩個天文臺宣布:在愛因斯坦提出引力波概念的100周年後,引力波被首次觀測到。

理論上存在的引力波通過實驗被證實,這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勝利。

但在有些人看來,這也是我國的勝利。是雙贏。

他們在微博上翻出了一段視頻。

那是2011年,遼寧著名民間科學家郭英森參加天津衛視《非你莫屬》節目的現場,親口說出了引力波三個字。

要知道,這塊大地上,科學水平上一次的飛躍,還是2003年範德彪開彪哥解夢館,給遼寧省帶來了奧地利國的精神分析。

只有初中學歷的郭英森之前是在撫順煤氣廠做木匠,後改行管道維修工。

在1994年8月的一個夜晚,他相信自己看到了UFO,由此成為了UFO研究者;又果斷地轉到物理學,開啟了科學生涯。

在這檔求職節目裏,郭英森很誠懇的說:希望在座的各位高瞻遠矚,讓中國成為20世紀真正的創新型國家。

一邊說著,他拿出了他的構思圖,告訴在座的各位老板:

我發明了幾個新理論,這些東西合集到一塊,就會產生新科學。

一旦應用,未來的各種車輛都可以不用車輪了。

人的生命可以無限延長,你就是一個活神仙。

……

在郭英森自我介紹時,節目下方的滾動欄裏寫著的是:德雲社春晚,精彩不間斷。

一句話還沒滾完,主持人就打斷了他。

不僅如此,老郭還被臺上的老板,臺下的觀眾狠狠的嘲笑了一把。

節目嘉賓方舟子更是告訴老郭,你那根本就不是科學。

所以,這次美國宣布發現引力波後,這條微博下面的評論都是:無恥的主持人,打壓科學家,你憑什麼不尊重別人的夢想,世界欠他一個諾貝爾獎這類支持老郭的聲音。

老郭從此還得了一個外號:“諾貝爾哥”。

寫黑道往事的孔二狗和陷入中年危機的姚晨都轉發了這條微博,連官方號的法制晚報也轉發了。

老郭其實並不孤單。

早在幾十年前,老郭就經常給國內各大科研機構寄信,呈上自己研究多年的論文和材料,而各機構也經常熱情地回函給他。

比如1998年,國防科技大學政治部給他的回信裏這麼寫道:

郭英森同誌:

您好

為您的精神所感動。

您隨函寄到的材料及論文,我們已按嚴格的手續呈至校首長,送到有關專家處閱讀。他們都為您的新發現新成果表示慶賀,尤其對您來函中字裏行間所流露出的崇高的愛國熱情所感動!

但苦於我校不開設這門專業,專門從事著這方面研究的人員幾乎沒有,也不可能因此而在較短的建立起這門學科。

鑒於此,我們將您的函件退回。在我校規模和學科建設方向不能滿足您的要求的情況下,您是不是可以與北大,清華等有深厚基礎的院校建立聯系,發展您的事業。

此致 軍禮

今天我們不得而知,郭英森到底給國防科大寄去了什麼。他自己也從來不說。

只能查到,一年前,他在我國著名科學權威刊物《飛碟探索》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標題是:

《外星飛船動力物理學原理》

04

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保質期。

上節目的2011年,可謂是郭英森的命運轉折之年。

他作為民科的第一次出名,就是那年拉橫幅在北大清華的校門前打擂臺。

橫幅上寫著:賣肝賣腎,為爭諾獎。

北大物理學院一個叫雷弈安的副教授和老郭聊了幾句,告訴老郭:你這是謬論。

老郭告訴雷教授,啊不,雷副教授,你的物理學是錯的。想看明白我的理論,得按照我的物理學來。

同在2011年,我國民間科學界還發生了另一件大事:上海交大一座教學樓拔地而起。

它叫:廖凱原樓。

廖凱原是印尼華人,有紐約法學院(NewYorkLawSchool)的法律博士學位。

需要看清的是,這個紐約法學院並不是紐約大學(NewYorkUniversity)法學院,就像哈佛並不是哈爾濱佛學院的縮寫。

它是紐約州的私立學校,在全美的法學院裏排到一百以外。而且這個法律博士也不是真的博士,僅僅是專業學位,準確說是修課式碩士學位。

1989年,廖凱原和妻子合夥買下了一家軟件公司的下屬部門軟件屋,並將其改名為國際軟件屋。

借著互聯網風口,這家軟件公司越幹越大。如今一年的營收是45億美元,換算成人民幣315億元。

如今廖凱原與妻子已經離婚,但他成為了這家軟件公司的非執行董事,和百分之四十的幹股。

2005年到2011年,他通過基金會,先後向北大政府管理學院、北大法學院、清華和上海交大各捐了一棟教學樓,都用自己的名字命名。

沒過幾年,廖凱原就得以在清華和北大開課教學,而且這門課還算學分。

清華一個學分,北大為了贏隔壁學校,給了這門課兩個學分。

開課的題目是:《中國法律思想史專題:在法治和天命的框架下》。

看起來波瀾不驚。

可他的學術發布會題目是《軒轅反熵運行體系2.0》,就算愛因斯坦活到今天也得一臉懵逼。

下面這張圖,是廖凱原在北大宣講《軒轅反熵運行體系2.0》時,使用的PPT:

同是到北大打擂的民科。

一個站在校門外賣肝賣腎,一個站在講臺裏發號施令。

所以說啊,有錢真的是可以為所欲為的。

05

時代在發展,祖國在進步。跨入網絡時代後,民間科學家們的手段也越來越多。

從給各大科研機構寫信,被動的等待答復,進化成了主動出擊。

從年齡上,可以發現,還是那一批人。

這是國家知識產權局的一份專利申請。

可惜的是這麼厲害的專利,居然被國家駁回了。身為專利的發明人,東北人李海波十分不服。

李海波大概是民間科學家之中學歷最高的質疑,80年代就大學畢業,雖然學的是俄語。

但這不妨礙他把古玩市場上看到的一副太極八卦圖跟飛碟聯系起來。更不能阻擋他通過睡覺,做出了這項偉大的發明。

2010年,李海波闖蕩北京,租了個沒有陽光和廁所的小房間。他決定在這裏研發他的飛碟,方式就是睡覺。

想到頭疼就睡覺,無意之間醒來就有靈感了。我就把問題列成單子放在床頭,睡了半年多之後,“太極飛碟”的設計就成型了。

除了太極飛碟,他們的研究還涉及到農學這種為國為民的領域。

這位發明者丁紫波,是一位1964年出生的農民。用他的話說:

一次,他與父親四處托人想買低價化肥,沒想到,還是買了高價肥。那時,丁紫波就產生了發明一種不用施肥的農作物的念頭。

當然他的研發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眼裏沒有成功,所以他後來還試圖研發量子稻,量子超級稻,補腦稻和量子農作物。

除了這二位,其他的民間科學家也不甘落後。

這家神奇的公司,是一家動漫公司。

此方法可總結為:蒸完桑拿,用醋泡澡。

申請人是廣西的。聽說廣西有個叫巴馬的地方,靠賣礦泉水都賺翻了。

這位宋國強老師可能是在吃燒烤,喝啤酒吃大蒜的時候返老還童了。不過也解釋了為何現在東北有這麼多的精神小夥。

我細細的看了配料表。

如果真的經常吃這種由肉豆蔻和山姜,丁香等香料混合的藥丸,能不能返老還童我不知道。

但要是火化了,肯定會很香。

06

這幾天,新一屆諾貝爾獎評選的消息在各種刷屏。一個又一個的獲獎科學家賺足了全世界的眼球。

不知道,中國千千萬萬的民間科學家群體,那一代被大煉鋼鐵和科學春天激勵過的人,是否能有朝一日,金榜題名。

北京師範大學有一位名叫田松的教授,常年跟民間科學家打交道。用他形容其中一位的話說:

我發現這是一個刻苦的人,一個愛思考的人,一個勇於為事業獻身的人,一個對自己所獻身的事業幾乎一無所知的人。

太刻薄了。

我想,一個人有夢想並為之奮鬥一生,大概也是幸福的。起碼,他記得自己這輩子做了什麼。

這樣,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恥。

不知為什麼,我又想起了那位馮友蘭的助手,來自遼西的農民老張。

前些年,在一次接受采訪時,老張說了自己最大的願望:

獲得諾貝爾哲學獎。

記者告訴他:諾貝爾並沒有哲學獎。

老張不肯認輸:這個哲學獎可能是沒有,但社會學獎應該是有的吧。

他說,想把這本書推向全社會,再找人翻譯成外語,拿到國際上去。

我拿著《語法詞項概念的綜合與分析的辨證邏輯》問了我的同事,七八國英文張口就來的will,能不能幫忙翻譯。

will翻了一下書,說:

不行,我怕辱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