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和鬼做生意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我國有本奇書,雖是難登大雅之堂,但卻流傳甚廣,這本書就是《周公解夢》,是一本流傳在民間的解夢之書。在這本書中列舉出了種種夢境,並對夢預測吉兇;這是古人對夢境的一種詮釋,是古人對夢文化的一種研究。

夢文化是中國古代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人都要做夢,夢與生俱來,隨死而去,伴隨一生。做夢不分貴賤、不分長幼、不分尊卑、不分男女、不分中外,只是夢境內容不同而已。

對於夢的神秘,古人認為這是一種對事物現象的提前預兆,是鬼神對自己的一種暗示,並深信不疑;通過對夢境的解讀,就可以避兇化吉,遇難呈祥。

周公

西周時期,著名的政治思想文學家以及軍事家周公旦(姓姬名旦,亦稱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采邑在周,故稱周公)著出了《周禮》一書。這本書也一直被奉為儒家的經典,在書中就已經提出了夢有六大類:正夢、噩夢、思夢、寢夢、喜夢、懼夢。

到了東漢,哲學思想家王符著書《潛夫論》,在書中專門列有《夢列》一篇,對於夢的闡述更是十分全面。王符提出了“十夢論”,具體將夢劃分為直夢、象夢、精夢、想夢、人夢、感夢、時夢、反夢、病夢和性夢。王符認為,對夢的占蔔不會超出這個範疇。

隨著時代的演變,夢境的文化越來越豐富,古人根據夢的內容又增加了5類:籍夢、因夢、寄夢、轉夢、鬼夢;這時的夢分為了十五類。

到了唐朝,民間開始流傳出了《周公解夢》一書,並借用了周公之名;至於原作者是誰,已經無從考證。這是一本古代屬於玄學方面的書籍,雖然沒有什麼科學根據,但是卻在社會的各個階層之間流傳很廣。

到了明代,進士陳士元集歷代諸家大成,對夢的學說經過潛心研究,又將夢歸納整理分為九種:氣盛之夢、氣虛之夢、邪寓之夢、體滯之夢、情溢之夢、直葉之夢、比象之夢、反極之夢、厲妖之夢;此時,我國的夢文化已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那麼,《周公解夢》和周公又有什麼關系呢?

周公解夢

東周春秋末期,孔子作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對西周開國元勛又是儒學先驅的周公充滿了崇敬和仰慕之情,周公也成為了他心目中最向往的人物。孔子對西周的政治制度非常尊崇,認為國治民安;於是一心就想恢復周禮。孔子在周遊列國的這段時期裏,便經常夢見了周公。

《論語·述而》記載了“夢周公”這樣的一個典故:孔子在列國推行自己的理想和主張,處處碰壁後,此時已經年邁體衰,嘆息道:“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言下之意就是孔子已經衰老,好久沒有再夢見周公了。

作為儒家先賢,孔子不復夢見周公一事在以後的儒家文化裏經常地出現,周公也就不可避免地與夢聯系了起來。做夢,也就成為了"周公之夢",或者是"夢見周公"。

夢是一種奇異的現象,做夢的經驗,也是人所共有的。但是無論古今中外,人類對夢的了解,卻始終還是一個謎;即便是到了現代的文明社會裏,也仍然有著很多人對夢的諸多迷信。但不可否認的是,《周公解夢》是古人對千年夢文化的總結,也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文化遺產。[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