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手持鐮刀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生物多樣性大會)雲南哈尼梯田“趕溝人”:傳承千年世代守護“山神水”

中新社紅河10月2日電 題:雲南哈尼梯田“趕溝人”:傳承千年世代守護“山神水”

中新社記者 韓帥南

金秋時節,位於雲南省元陽縣的哈尼梯田喜迎豐收。一早,高公後扛起鋤頭、手持鐮刀,溯水源而上。沿途,看著金黃色層層疊疊的梯田,向稻田中帶著孩子一起抓魚的鄰居打招呼,高公後露出笑容。

圖為9月17日,航拍阿者科村。 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

阿者科村位於紅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遺產核心保護區。高公後是阿者科村中的“溝長”,也被稱為“趕溝人”,負責維系梯田中的水源暢通。如果將哈尼梯田比作一幅最美的詩意中國水墨畫,那麼高公後就是這幅畫的“研墨人”。

高公後一路上清理著水渠中的樹葉、垃圾,查看梯田水源情況,工作細致認真。他也說不清“趕溝人”這份職業在當地傳承了多少年,只是曾聽長輩說,“哈尼梯田存在了多久,趕溝人就存在了多久”。

圖為9月17日,梯田間的高公後。 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

1300年前,哈尼族人幾經遷徙來到哀牢山上,靠著勤勞和智慧,將莽莽大山鑿成一幅壯麗的田園水墨畫卷。哈尼梯田由森林、村寨、梯田、水系構成的“四素同構”自然生態循環系統中,水流是其血液,溝渠就是血管,缺少了正常輸水,整個系統將無法正常運轉。

“哈尼族人將這流淌的水稱之為‘山神水’,這是我們對水的尊敬,也體現著哈尼族人與大自然之間的密切聯系。”高公後解釋說,按照村中的傳統,趕溝人由村民按照正直公正、責任心強的標準推選而出。千年哈尼梯田的存續和發展,“趕溝人”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與保護“山神水”一樣,哈尼族人早在千百年前就達成了保護森林的共識。當地村民也會選舉出護林員,像愛護眼睛一般保護森林。

圖為9月17日,“趕溝人”高公後(前)扛起鋤頭、手持鐮刀出發。 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

但哈尼梯田的千年傳承並非一帆風順。此前,曾遭遇過高山森林砍伐、半山村寨“蘑菇房”消失、外來物種(小龍蝦、福壽螺等)侵襲梯田等問題。針對哈尼梯田農業和景觀的破壞,當地政府及有識之士做過大量工作,如退耕還林、建立自然保護區、進行基本農田保護、制定梯田保護條例等。

“四素同構”自然生態循環系統中的“村寨”同樣發生過問題。以阿者科村為例,2018年,該村一半勞動力外出務工,村落空心化趨勢嚴重。而當地旅遊接待散漫無序,村內環境臟亂差。

同年,當地政府邀請學者在深入調研後編制《阿者科計劃》,幫助當地村民開發旅遊產品、開展營銷,並幫助村民修繕傳統的蘑菇房,改善生活環境。

“現在有不少年輕人願意回到村子裏。我們在種水稻的同時還在田裏養魚、養鴨。旺季的時候,旅遊也能給我們帶來不少收入。”高公後笑著說起村裏近年來的變化。

“等我老了,做不動了,我就把趕溝人這份工作交到更適合的村民手上。”54歲的高公後不善言辭,但他已下定決心,要將這體現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哈尼梯田一直保護傳承下去。(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