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女人夢見一大盆鮮血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我們很多人都幻想過,一鏟子下去挖出數不清的寶貝,而現實當中有沒有這樣的案例呢?挖出一大堆無價之寶……

1970年的時候,西安碑林區何家村的一位村民,一鏟子下去挖出大陶翁,等於是一鏟子下去挖出大唐風華,裏面裝滿了皇帝禦用的金器、銀器、玉器、每一件都精美絕倫。

兩個大陶翁,一個大銀罐裏,裝滿了各種金銀文物,占了我國出土的唐朝金銀文物一半以上,而且件件都是宮廷頂尖寶物,價值不言而喻。

我們疑惑,是誰在唐朝的時候,埋下了這批無價之寶呢?而且如此重要的東西埋在這裏,後來為何沒有取走呢?

(鴛鴦蓮瓣紋金碗)

而本期文章要帶來的內容,便是忠心臣子為皇帝藏寶,卻因一場誤會被皇室殺害,大唐遺寶埋沒千年!

一,工地挖出一千多件珍寶

而這一切,要從1970年10月5日說起,西安的何家村正在大搞建設,一片繁忙景象,鏟子盆子手推車,發出勞動者的美妙旋律。

工地上,人們揮動鐵鍬,用汗水滋潤腳下的工地,有人負責拉土,有人負責挖地基。

可有一位挖土的工人,在往下挖了不到一米深的位置時,只感覺鐵鏟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明顯挖到了磚頭或者陶器之類的東西。

隨著土層被清理,裏面露出來一個大陶翁,打開上面的蓋子之後,只看到裏面金光閃閃,裝滿了各種金器和銀器,看得人眼珠都轉不動了。

有人大喊說出寶貝了,而工地的領導趕忙過來查看,立刻封鎖現場,層層上報領導。

(金絲編成的團花)

陜西省領導則派出文物專家,去往碑林區的那個工地勘察,人還沒有到地方呢,就得知陶翁裏的金銀文物,帶有明顯的龍形紋飾,意識到極有可能是皇帝禦用之物。

專家為了盡快抵達那個出寶物的工地,所以文物專家調來陜西省博物館唯一的一輛轎車,加足馬力奔向何家村。

當專家看到那個大陶翁之後,當場就被驚呆了,幸虧現場保護得好,這種級別的文物如果丟失一兩件,損失不堪設想。

陶翁的最上面,是一塊雕刻精美的玉石,下面則是滿滿當當的金銀器皿,有碗、有盆、有盒……上面雕刻著精美絕倫的圖案。

陜西文管部門,以發現陶翁的位置為中心,朝周圍勘察發掘。

洛陽鏟留下密密麻麻的圓圓洞口,一圈又一圈地向周圍蔓延,在距離陶翁很近的地方,在距離陶翁不遠的地方,再次傳來陶器的聲音,哢嚓哢嚓的,讓人內心興奮。

專家小心翼翼的,挖開了表層的土壤,在跟陶翁同樣深度的地方,又挖出來一個大陶翁,上面覆蓋著一層白銀渣滓。

因為洛陽鏟在上面打了一個洞,可以清楚看到裏面裝著水,水上飄著金箔。

在一堆雕刻精美的寶石上,站著十二條排列整齊的小金龍,活靈活現仿佛要飛出來一般。

發掘出兩個大陶翁之後,考古專家又發掘出一個小銀罐,裏面不僅裝著價值連城的金銀寶物,還裝著一件鑲金獸首瑪瑙杯,如今已經被列為陜西歷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國寶鑲金獸首瑪瑙杯)

為什麼說,工人一鏟挖出了大唐風華呢?

二,窺見絲綢之路的繁榮

因為何家村遺寶,共出土了一千多件珍貴文物,每一件都是皇帝禦用,除了各種皇家日常生活用品之外,還有三十九種國內外不同的流通貨幣。

日本、波斯、東羅馬等等等,是世界錢幣歷史上的一次空前發現,跨越地域最廣、涉及國家最多。

錢幣證明了唐朝時期的經濟繁榮,而且還發掘出了“粟特”也就是今烏茲別克斯坦,帶到長安的罐形帶把銀杯。

從羅馬帶到長安的高足銀杯,波斯帶到長安的八曲長杯……

(鏨花摩羯紋海棠形金杯)

根據發現文物的位置,陶翁位於唐朝時期的,首都長安興化坊的位置,明顯是皇帝本人使用的東西。

這是近代歷史上第一次,發掘出數量如此之多的唐代珍寶,在考古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要是在以前,能找到一兩件唐朝絲綢之路的文物,就已經振奮人心,而今找到了一大批,這為研究大唐商業,提供了豐厚的歷史資料。

望著琳瑯滿目的文物,我們心神沈入其中,仿佛聽到了古代的駝鈴,看到古代的商人跋山涉水,到達長安,拜見唐皇。

整個唐朝時期絲綢之路的特點文物,都集中在了何家村的陶翁裏,這讓專家內心很興奮。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都會將這種存放在地下的金銀寶物,稱之為窖藏。

可何家村的陶翁,因為出土文物數量多,而且又都是無價之寶,所以專家將其稱之為:何家村遺寶。

這可以看出,古代上層社會,在制作這些生活用品的時候,是不計成本的。

筆者在這裏舉例來說:老家具為何值錢呢?古代大地主,在女兒出生的時候,就開始制作嫁妝。村裏的工匠,農閑的時候去地主家打嫁妝,能換來幾鬥糧食果腹。所以這種家具的質量,是完全可以想象的,不計耗材結實耐用,十幾年才做出一堂家具。

地主家都是如此,皇家更勝一籌!

唐朝等級制度森嚴,唯有三品以上的官員,才可以用黃金和白銀打造餐具。

而宮廷所使用的黃金白銀食器,一般是出自於中央金銀作坊院,理念是將器皿盡量打造完美,讓唐朝皇帝用的高興,而不是節省開支。 

更關鍵的是,這批唐朝文物,解開了大量的考古之謎。

就拿楊貴妃的香囊舉例,自從楊貴妃死後,唐玄宗思念伊人,所以讓手下去找楊貴妃的屍體,最終在馬嵬坡找到。

可屍體早就腐朽了,只剩下一個香囊保存完好。

考古專家很疑惑,香囊難道不是裝著香料的絲綢小包嗎?為何屍體都腐朽了,香囊卻保存完好呢?

通過何家村遺寶,才知道香囊在唐朝的時候,民間采用絲織制作,而皇家則采用金銀制作。

大陶翁當中,便裝著一件葡萄花鳥紋銀香囊,乃是宮廷貴妃的必備生活用品。

外面是圓球,裏面則類似於陀螺儀的原理,無論外面的金球如何轉動,裏面裝在香料的香盂,始終是保持在平衡的狀態,不會露到衣服上。

專家通過研究何家村遺寶,還發現了唐朝煉丹的器物,有一整套裝丹藥的器皿,由此可見唐朝皇帝喜好食用金丹。

只可惜迷信害人,前後六位皇帝,被金丹活活毒死。

而最關鍵的問題是,誰在唐朝時期,將這批無價之寶,埋藏在了何家村呢?

剛開始的時候,考古專家懷疑是章懷太子、連同豳王李守禮,將寶物埋藏在了何家村。

可隨著考古專家的深入研究,認為並非章懷太子,而是尚書租庸使劉震。

三,涇原兵變,遺寶起因

關於此事的詳細經過,要從唐朝第十位皇帝唐德宗李適說起,要從涇原兵變說起,這是唐朝的一大災難。

李適是唐明皇的重孫子,少年時期經歷了安史之亂,在山河破碎當中到處流亡,自幼驍勇善戰。

唐明皇二十歲那年,擔任天下兵馬大元帥,跟叛軍展開激戰,可謂是青年從軍武力超群,一代傳奇英雄,鮮衣怒馬保家國。

安史之亂平息之後,李適在皇家子弟當中風頭無二,獲得了皇帝賜予的丹書鐵券。

到779年,李適這位兵馬將領,登上了他夢寐以求的皇帝寶座,史稱唐德宗。

不得不說,李適心有宏圖大誌,頗有安家定國平天下的雄主英風,他的優點是打壓宦官,重用天下文臣武將。

可缺點也是如此,那些耿直的文臣武將,雖然深得皇帝器重,但卻不通人情世故,這為接下來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這起悲劇,其實可以理解為,文官不懂人情所引發。

多年來,唐朝有一個很大的隱患,那就是各路節度使位高權重,威脅到了中央朝廷的安全。

尤其是黃河下遊的,那些個封疆大吏,手裏握著重兵,表面上臣服皇帝李適,可一旦觸及核心利益,就會跟皇帝叫板。

更有甚者,節度使的位置,父親死了傳給兒子,這麼重大的事情,居然沒有上報朝廷。

李適自認為是一代雄主,他想挽救大唐王朝,經過三年的整治之後,認為國家休養生息有了財力,可以削減各路節度使的權利。

然而真正開戰之後,唐王朝的國家官方軍隊,卻打不過下面的節度使,敗仗接連不斷。

公元783年,也就是建中四年,剛剛過完除夕夜沒多久,淮西的叛軍李希烈,打入了唐朝的汝州,也就是今天河南的臨汝。

淮西叛軍又分兵,一路直取鄭州,並且獲得了多名封疆大吏的支持,讓李希烈謀反稱帝。

這時候再反觀德宗李適,他派遣哥舒曜,率兵一萬多人,去跟李希烈交戰。

從哥舒曜的名字便可看出,他這個家族的赫赫威名,那首《哥舒歌》傳唱西北,北鬥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哥舒是突厥姓氏,說白了就是歸化的胡人,而唐朝素來重用這些歸化將領。

到八月份,當哥舒耀的一萬多人,一路打到河南襄城的時候,被李希烈的三萬兵馬包圍。

因為哥舒耀襄城告急,所以李適決定從甘肅的涇原調兵,也就是今天的甘肅涇川。

時間是農歷的10月2日,涇原節度使姚令言,率領五千兵馬,冒著大雨出發,任務是去為哥舒耀解圍。

從地圖來看,涇原的兵馬從甘肅走,則會路過當時的唐朝首都長安,再加上大雨傾盆,所以士兵勞累不堪。

涇原的將軍和士兵們,都以為自己冒雨出征,走到京城的時候會得到賞賜,所以雙腿走得賣力,期待在長安吃一頓好的。

可誰知,涇原官兵到了長安附近之後,吃得卻是一般般。

負責接待工作的長安官員名叫王翊,他領了皇帝的旨意,犒賞涇原官兵的時候,卻僅僅拿出粗茶淡飯而已。

這讓涇原官兵勃然大怒,摔碎了那些普通的飯菜,而且大罵朝廷招待不周,直接引起了士兵嘩變。

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於是有人從中挑撥,說大家夥要去戰場拼命,卻吃得是這般粗茶淡飯,長安的瓊林庫和大盈庫,有數不清的金銀財寶,大家何不自己去去取?

涇原部隊才剛剛走到浐水,也就是八水繞長安之一的浐水,就不肯再往前行走,有挑事的人搬出大鼓,敲著要回軍。

節度使姚令言,當場被嚇了一大跳,趕緊勸涇原官兵莫要魯莽,這是殺頭的罪名。

可官兵不聽姚令言勸,非但沒有停止鬧事,反而還架起了長戈,頂在了姚令言的身上威脅。

在這極度危險的局勢下,姚令言趕緊派出速度最快的手下,去長安匯報情況。

李適得知此事,他本就是行伍出身,擔心此事危及京城,於是一邊派人去慰勞涇原官兵,一邊派人死守京城,尤其是各個管錢的庫房,可千萬看好。

這便是涇原兵變,猶如一把尖刀,捅向風雨飄搖的大唐王朝。

皇帝李適派出去的使臣能力不行,要給涇原的官兵每人2匹絹帛,說了一番安撫的話。

可能是話不到位,又或者賞賜太少,涇原官兵得知此事,內心的怒火非但沒有平息,反而越燒越旺,當場滅殺了使臣。

隨著長安城破,李適又再次下命令,給涇原官兵20車金帛。

但為時已晚,涇原亂哄哄的叛軍,已經殺入京城,開始燒殺搶掠。

這時候,李適則派出唐朝禁軍,認為可以平定亂軍。

誰知道,所謂的大唐禁軍,早就不是當年所向披靡的王者之師,而是張嘴吃空餉的酒囊飯袋之輩。

隨著亂軍入城,大唐禁軍竟然一哄而散,沒有任何人去阻止亂軍。

涇原叛軍很快就殺入了宮廷,李適一看大事不妙,趕緊帶著身邊的妃子和兒子,在大臣的保護下,順著後門逃走。

唐皇宮被亂軍占領,各種金銀細軟,被軍士搶奪一空。

四,劉震逃走失敗

而當時,的租庸調官名叫劉震,說白了就是負責國家稅收,辦事處位於長安的西明寺附近,也就是今天的何家村。

劉震趕緊卷起各種金銀綢緞,用二十匹牲口拉著,想要以最快的速度逃出長安。

在諸多昏庸的中晚唐官吏當中,劉震的能力其實很不錯,他想到自己可能會被亂軍搶劫,所以將金銀細軟當中較為貴重的東西,直接帶在了身邊。

劉震想出城,可城門口把守的士兵也不傻,一眼看出此人官職不低,於是禁止劉震出城。

形勢危急,劉震帶著妻子回到何家村,他急中生智,找來了兩個大陶翁,將值錢的寶貝放在陶翁裏,然後挖個坑埋入地下。

但有很多件寶貝過於貴重,劉震時間緊任務重,於是又找來一個銀罐,將寶貝放在了銀罐裏。

做了較為簡單的防腐處理,也就是後來看到的,上面那一層銀紮,然後將銀罐子,埋在了地下。

在劉震看來,涇原兵變是烏合之眾,等王師啥時候打來,長安便可以恢復平靜,到那時候再挖出這些寶貝即可。

這時候,再看另外一邊的皇帝李適等人,王貴妃將傳國玉璽,包裹在了自己的衣服裏,急匆匆跟隨皇帝離開了宮廷。 

(何家村遺寶:金筐寶鈿團花紋金杯)

因為叛軍殺到,所以宮廷裏的官員和王子王孫公主,大部分都沒有來得及逃走。

而真正逃走的李適等人,太子親自在殿後,普王李誼則帶兵殺出,前後五百多人逃出重圍。

宮廷被洗劫,而涇原姚令言,意識到事情鬧大了,而他本人又沒有能力阻止。

思前想後,姚令言對著亂哄哄的軍士說:“今眾無主,不能持久。朱太尉(即朱沘)閑居私第,請相與奉之。”

於是乎,那個被軟禁的大軍閥朱沘,被亂軍給擡了出來,當做此次造反事件的頭領。

緊接著,大批忠誠於李適的皇帝逃出長安,追上了皇帝的車駕之後,說朱沘做了叛軍頭領,後患無窮。

有高官站出來,說朱沘不會造反;而李適也天真地想著,朱沘會迎接皇帝回宮。

實際上,朱沘已經趁亂造反,而且展露出了他大軍閥的能力,於是想拉攏各路官員。

以司農卿段秀實為例,雖然失去兵權多年,但依舊緊鎖家門,不願意見叛軍。

叛軍則翻墻而入,秀實無奈之下,被劫持到了宮裏。

朱沘趕緊安排宴席迎接,而秀實則開口大罵,要求朱沘平定叛亂,迎接皇帝回宮。

秀實奪過象牙笏板,猛砸朱沘的額頭,打得是鮮血淋漓。叛軍一衝而上,則亂刀殺死了秀實。

緊接著,朱沘謀反,想推翻唐王朝,於是登基稱帝,自命為“大秦”皇帝。

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奉天之難”乃各路軍閥勾結,又因涇原兵變而引爆,打亂了李適的全盤計劃。

之前提起的哥舒曜,因為糧食耗盡,無奈之下退到了洛陽,以至於李希烈打下襄城。

五,官兵誅殺判臣,劉震被冤殺

所謂的“大秦”建立之後,另外一邊藏了寶貝的劉震,位置非常的尷尬,正常來說一死了之,可他如果要是死了,誰將寶貝獻給皇帝李適呢?

劉震思來想去,於是決定暫時先臣服叛軍,於是就做了“大秦”的官員,正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先保住性命。

(國寶:鎏金鸚鵡紋提梁銀罐)

正如同劉震所猜測的那樣,皇帝李適很快就重整旗鼓,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打回了長安城。

德宗李適王者歸來,立刻就著手處置那些“大秦”的官員,其中就包括了劉震。

另外一邊的劉震,心情非常興奮,想著將寶物獻給李適,結果不等他去皇宮,軍隊就已經殺到了門前。

劉震根本就沒有機會解釋,妻子也沒有機會解釋,官兵擡手就舉起了戰刀,殺害了劉震夫妻二人。

這便是“何家村遺寶”的前因後果,從藏寶便可看出,劉震死之冤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