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夢夢到榆樹周公解夢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山西省晉中市昔陽縣大寨村一角(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晨光 攝

新華社太原7月10日電題:從土裏刨食到還田於林——中國標桿鄉村大寨綠色“蝶變”奔小康

新華社記者

提起現在的生活,85歲的李毓明笑得合不攏嘴。這位山西省晉中市昔陽縣大寨村村民,經歷過童年的饑餓、青壯年時的土裏刨食,如今享受上了村裏的分紅、福利和對老年人的額外照顧。

作為一個曾經自然條件惡劣的小山村,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大寨村因開山造梯田發展農業而聞名全國,成為中國各地學習的榜樣。

遊客在大寨村參觀。新華社記者 楊晨光 攝

如今的大寨村已經不再依賴農業。通過發展生態旅遊等產業,村民們都已經過上了小康生活。2020年大寨村集體經濟收入2300萬元,人均收入達到2.6萬元。

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宣布,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

李毓明坐在電視機前收看了中國共產黨向世界宣告這一歷史性成就的直播。他激動地說:“在我小時候,做夢都不會想到能過上這麼好的日子!”

和中國各地的無數村莊一樣,幾十年間,大寨村見證了中國人從吃不飽到溫飽有余,再到實現小康的巨變。

在李毓明的回憶中,他的童年是在饑餓中度過的,“榆樹皮、樹葉、麩皮都吃過”。

正是為了解決溫飽問題,大寨村村民從1953年開始開山、填溝造梯田,把零散的耕地連成片。這種田地極具特色,在山坡上由上往下一層層排開。人們把石頭從山上挖出來,在每一層土地邊上壘起石堰,以防止水土和肥料流失。

年輕時的李毓明參加了村裏的開山造田,那份辛苦他至今仍記憶猶新。“一開始全靠一雙手,後來才有了一臺手扶拖拉機,早上4點鐘就開始幹活,一天要幹十幾個小時。”他說,靠著這些人造梯田,他才養大了4個孩子。

對於爺爺年輕時經歷的這些艱辛,30歲出頭的李振江只能從爺爺的回憶中去體會。靠著在當地旅遊公司工作和經營兩家紀念品商店,李振江一年收入超過了10萬元。

中國共產黨一直將“三農”問題視為重中之重。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依靠農業科技和嚴格的耕地保護政策,以及農業機械化的大規模推廣,2020年中國的糧食產量達到了66949萬噸,讓中國人將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如今,大寨村民不僅不用再開墾梯田,反而開始對過去千辛萬苦開墾出的梯田進行退耕還林。從空中俯瞰,大寨村已是滿目蔥綠。

山西省晉中市昔陽縣大寨村的梯田(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晨光 攝

“現在大寨梯田大約還剩500畝,已經退耕300余畝。”大寨村幹部李海濱說,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大寨要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

過去20年,大寨先後投入1億多元進行村莊基礎設施建設,當年的農業標桿已經變成中國美麗鄉村的一張“新名片”。2019年,大寨村入選第一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當年還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認定為國家森林鄉村。

曾經有約1000萬人,包括130多個國家的25000多名外國人來到這個“樣板村”參觀。現在,來的人依舊很多,卻幾乎都是遊客,最多一年高達30萬名。

依托良好的生態和高知名度發展起來的旅遊業,是現在大寨的主導產業。旅遊收入已經成為大寨村530口人的主要收入來源。李振江和他的父親李祿祥,都在村裏的旅遊公司工作。

“在大寨,每一戶村民都在旅遊公司有股份,每年每戶分紅3000元,每人可以發1000元福利。此外,60歲以上老人每月發200元,70歲以上老人發300元。”73歲的郭鳳蓮說。這位“鐵姑娘”是大寨的標誌性人物,她不僅參加了造田運動,還一手創辦了大寨集團。在今年“七一”前夕,作為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她受到表彰。

“粗放的發展模式是不可持續的,必須要下決心走綠色發展之路。”郭鳳蓮說,大寨先後關掉了煤礦、水泥廠等多家20世紀90年代起創辦的企業。

大寨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的生活變得越來越舒適。

和幾十年前爺爺那輩人只能住在簡陋的窯洞中,每天需要砍柴、挑水不同,李振江和父親現在住在村裏早在十幾年前就統一建起的樓房裏,享受著集中供暖、供水、汙水統一處理等便利生活。

“村裏有幼兒園、中小學、老年日間照料中心,還有各種活動設施,綠化又好,生活真的很舒適!”李振江說,正是這些吸引他放棄在北京打工,回到家鄉發展。

山西省晉中市昔陽縣大寨村大寨學校(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晨光 攝

發生在大寨村的綠色“蝶變”,同樣也發生在中國的城市裏。中國城鄉面貌巨變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背後,是中國經濟連續多年的快速發展奇跡,體現著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中國GDP突破100萬億元,人均GDP連續兩年超過1萬美元,建成了包括養老、醫療、低保、住房在內的世界最大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養老保險覆蓋接近10億人,醫療保險覆蓋達到13.6億人。

“在特定的社會政治背景下,大寨是對人與自然關系探索的一個有趣案例。”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教授伍思揚說。在一名中國學生的帶領下,2018年他踏足這個在中學時代就聽說過的著名中國山村,進行了3天的參觀。

李振江現在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話有了更深的理解。“發展旅遊是大寨的未來,我們會愛護這片森林,因為守護好這裏的生態,就是守護好我們的飯碗。”李振江說。(記者呂夢琦、陳夢陽、張逸飛、解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