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大全夢見找挎包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清明時節,多少滬上人家,又將扶老攜幼,沿京滬線迤邐向北,去往蘇州、無錫、常州等地祭掃先人。

上海縱有萬般熱鬧,很多老人家百年之後,還是偏愛故土的青山綠水、溫柔襟懷。比如我的外公外婆,生前便議定要回老家——常州武進。

於是,清明返鄉掃墓便成為春節團聚以外另一個闔家動員的年度重點項目,也化作烙刻在心底的家族印記。

久了,每年自有一套規制流程:誰家負責統計人數買火車票,誰家專門烹制供奉菜肴,管果品鮮花的那一家,不能忘記功德林的素鴨、沈大成的青團,還有外公最愛的老酒香煙。然後,一大家子浩浩蕩蕩,下了火車再坐長途汽車,熱熱鬧鬧走在春日的鄉間。 最是一年春好處,行到江南趕上春。

只是,雖說“蘇錫常是一家”,但和其它煙柳繁華地相比,常州似乎存在感不強,欠些嫵媚,不夠奪目。以至於很久以來,對這半個故鄉總覺得淡淡的。經由時間的鉤沈,種種概念方漸漸由模糊化為清晰。

30年前,小小的我跟著外公第一次去常州。外公牽著我,我背著一個小紅挎包,包裏藏著一小瓶外公的寶貝老酒。綠皮車緩緩地開,外公慢慢地咪著老酒,我在旁邊開心地嚼著花生米。到了常州,我們穿過一條條後巷,走過一座座高高的石拱橋,去尋舅媽教書的學校。舅舅舅媽是當年的上海知青,無法回城便在原籍紮了根。舅舅在上世紀90年代初趕潮流出了國,舅媽帶著表哥繼續留守。上海的親眷們便常常去看他們。那時,梳著羊角辮的我看啥都新鮮。表哥家有個院子,院子裏有樹還有井。早點去吃蟹粉小籠包,一群戴白帽的胖阿姨團團坐著剔蟹粉,真的有好多蟹。吃完早點去集市,有名的嫩豆腐,師傅是從大缸裏一塊塊舀出的!舅媽塞給我好多吃的,我們上了火車,她和表哥還在車下揮手。

隔著30年時光的濾鏡,從前的常州如“煙籠寒水月籠紗”般朦朧。外公離開很久了,我總能夢見自己跟著他快活地走在水邊的老巷子裏,周圍是早春的暖陽和水墨畫般的老房子,耳邊還留著泠泠水聲。或許懵懂之間,我已從京杭大運河上跨過?或是穿越了盛宣懷瞿秋白趙元任周有光們住過的青果巷?

20多年前,舅舅捧著外公骨灰,歸故鄉。外公長眠的山頭,能望見大片綠色的田地、幾抹油菜花的嫩黃,撲面而來是泥土的芬芳。葉落歸根,化作春泥更護花。從此以後,我們一遍遍走這上山的路:從鎮上需拐幾個彎,過幾座橋,跨幾條溪,路上還有處宅子,墻上刻著詩書繼世……

再後來,闔家踏春的意味更濃了。每年參加者都會在鎮上的集市裏買些時令貨帶回上海:碧綠生青的水芹、剛出來的春筍、手工做的厚百葉、白胖胖的本地年糕……鼓鼓囊囊幾大袋,回到上海再行分配。於是乎第二天各家各戶必有一大鍋的腌篤鮮,那是春天的味道。

我在北京念書時,好些年沒去常州。有年正逢沙塵蔽日,窩在宿舍的我忍不住給踏春的家人們發短信:“你們在幹嗎呀?”表哥回復道:“在回上海的火車上,你媽和我媽在進行保留節目——揀芹菜。”想象那開在春天的綠皮車,不覺莞爾,心情大好。

初春的色調還多變化。有年掃墓居然趕上下大雪,正是魯迅筆下“滋潤美艷之至”的江南的雪,漫山遍野晶瑩的白色,是“隱約著的青春的消息”。等我們頂著風雪爬上山,連鞋底都被白雪蕩滌地一塵不染。剛學完《嶽陽樓記》的小表弟望著雪景,由衷地感嘆:真是“心曠神怡”!眾人皆笑。待回到上海,卻是雪落無痕,一時恍如隔世。後來每每心念“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雪”。

一年年春去春又回,歲月不居人漸老。孩子們在春天裏長了起來,不知不覺間“綠葉成陰子滿枝”,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清明出行方式從慢車到快車、動車、 高鐵,又變成自駕。而常州也從記憶中的“慢城”變成現代化的都市。城市大開大合,有著千篇一律的高鐵站、高架橋、大廣場,很不江南。從前舅舅舅媽給我們買大麻糕、蘿蔔幹的店鋪難覓蹤跡,再也沒吃過那樣好的點心。

孩子們忙了,掃墓踏青有時變成老年旅行團。父母們更悠哉悠哉,十年如一日光顧同一家鎮上的老飯店,把采購好的菜蔬存在店裏,再慢慢踱上山去。回家說些趣聞:鎮子熱鬧多了,人也多了,今年去晚了就沒買到百葉;高鐵站附近空空蕩蕩沒處可逛,想買常州梳篦都找不到;還有高鐵太快了,坐上去一歇歇就到了,都沒空揀菜……

年年走過的鎮子也變樣了。誰也沒想到,那個叫焦溪的古鎮(現為武進區鄭陸鎮焦溪古村)還存有800間、35000平方米明清、民國老房子,2014年入選了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那些我們不曾探訪抑或視而不見的老街、老巷、老房子,老河、老橋、老井、老樹,都在等待開發。或許不久的將來,我們要買門票才能進去了。

但願常去的那家老飯店到時還在,還能點一大盆常州特色的“大燒百葉”。店家有時問:你們從哪裏來?我們說:從上海來,但我們是常州人。

客從何處來?卻知故鄉事。江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春。對今人來說,客舍似家家似寄,倒是常態了。

前年清明,如今定居海外的表哥發來消息:去看爺爺、親娘(常州話奶奶之意),代我說幾句話,我很想他們。今年春天,表哥剛添了一個可愛的小女兒,湊成一個“好”字。我說:“如果寶寶們的太爺爺能看到,不知該多高興。”

表哥說:“真的。下次掃墓的時候大家都把孩子帶去吧”。嗯,一起踏江南春,一起尋來時路。

欄目主編:孔令君 文字編輯:陳抒怡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雍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