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之膝蓋上長草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新華社北京8月24日電 8月24日,《新華每日電訊》發表題為《一“梅”紮根高原播綠 半生只為暗香徐來——林科專家張錦梅與高寒幹旱“硬碰硬”,堅守初心選種育林30年》的報道。

“種樹就像養娃娃。不管基礎優劣、環境好壞,只要用心關註它、研究它、呵護它,排排樹苗也能長成大片森林。”

從一粒種子到一株樹苗,在細心呵護下,茁壯成長、枝繁葉茂、開花結果、樹苗成林。這個撫育成長的過程,對張錦梅來說,既是源源不斷的驚喜,也是30年來的不懈堅守和執著探索。

如今漫步西寧:舉目遠眺,南北山綠蔭蔥蔥,仿佛森林海洋;偶然一瞥,棵棵楊樹挺拔俊俏,像衛士般守衛著高原古城。這些青藏高原上的綠色“奇跡”,與張錦梅有著密切關系。

一“梅”紮根高原播綠,半生只為暗香徐來。

30年來,在高寒幹旱、植樹困難的青藏高原,56歲的共產黨員、青海省西寧市林業科學研究所所長張錦梅始終與惡劣自然環境“硬碰硬”——

年均野外作業200余天,先後育苗上千萬株,為提高造林成活率費盡心血;常年野外風餐露宿、甘於寂寞,選育出一批楊樹、丁香良種,用歲月年華澆灌出青藏高原叢綠,充分詮釋“堅守初心、無畏挑戰、無私奉獻、綠滿高原”的青藏高原林業科研精神。

在西寧市林業科學研究所育苗基地,張錦梅在查看丁香的開花情況。圖片均由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吳剛攝

“十年不行再十年,找對路子總能造活林”

“青海好青海好,山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這句俗語,描述出青海長期以來的自然生態環境狀況。

從小聽這句話長大的張錦梅,如同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萬千居民,對樹木和花卉的熱愛與執著,與生俱來。

地處長江、黃河、瀾滄江“三江之源”的青海,是我國重要生態屏障。由於高寒少雨、紫外線強、蒸發量大,青海高原部分地區常年植被稀少,加上貧瘠的土壤、光禿禿的山丘,狂風卷起沙塵,滿目都是黃土、黃沙,成為國內植樹造林難度較大區域之一。

“小時候刮風下雨,我都要跑到果園,撿地上掉落的樹枝。”張錦梅回憶,不管多細、多短的枝條,她都會一根根收集,揣進懷裏當寶貝。“外地人可能很難理解,可當時我的想法很簡單:這棵樹長這麼大,太不容易了。”

張錦梅1965年出生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在她的童年記憶中,目之所及都是一片土黃色,野外見到一棵樹、一朵花都是不容易的事兒。“可能因為名字帶‘梅’,註定我和林業要結下一輩子的緣分。”

秋天看到一棵樹雕零、一朵花雕謝,第二年開春,張錦梅都要回到原地,看看樹和花是否依舊還在。

“冬天時間長、氣溫低,大部分植物都很難熬過。”張錦梅說,那時候她就覺得,能在高原上生存下來的一花一草、一木一樹都特別不易。

“在這片土地上種出‘顏色’,就這麼難嗎?”帶著不甘,1985年張錦梅進入青海省農林學校學習農學。

學習之余,看著西寧光禿禿的南北兩山和城市少得可憐的“花花草草”,張錦梅給自己打氣:“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這片土地變綠變美!”下了決心的張錦梅全身心紮進知識海洋:在圖書館反復閱讀植物學相關書籍,實習課跟著老師在田間和林地實踐。

畢業後不久,她被分配到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出於對植物的熱愛與熟悉,4年後她被調到西寧市西山林場擔任技術員,負責楊樹優良品種的選育和造林。此時,西寧正開展南北兩山綠化,西山林場是重要的種苗供應基地。

從種莊稼到育樹苗,從農業轉向林業的張錦梅起初有些不適應。“相比農業數千年傳承下來的精耕細作,林業相對糙得很,那時大家都只是挖坑種樹,有啥種啥,不求質量,更不考慮適地適樹種植。”

在張錦梅眼裏,麥子今年種下去,收完就看不到了,樹苗種下去後照顧到位,就會一直存在。“有苗不愁長,種樹就像自己育娃娃一樣,小樹苗也能長成大森林。”

初到西山林場,面對惡劣的自然條件,從小在青藏高原出生長大的張錦梅也不禁皺眉。剛到林場的張錦梅也一度望“樹”興嘆,看著樹苗種下去幾個月,也看不出啥變化,她不禁嘆氣,“這樹苗啥時候能長大?”

一次同事帶她上山,查看前期栽種樹苗的生長情況。爬上山頂,張錦梅只看到一片膝蓋高的荒草,“同事撥開草叢,才看到一株株瘦矮的枯樹,誰能相信這竟是種下去快10年的樹!”

環境嚴酷,種樹方法更落後:基地能繁育的林木僅楊樹、榆樹、沙棘等10多種;剛育出的苗無論質量好壞,全部裸根苗移栽上山,成活率極低;工人種樹照搬種莊稼的思維,挖坑種樹不封坑,澆樹就有裂縫,加之氣候惡劣,造林立地條件差,導致“年年種樹不見樹,次次栽樹老地方”。

“成活再難,植樹再累,也必須得有人幹。”剪短長發、面朝黃土,張錦梅一頭紮進林場,“十年不行再十年,找對路子總能造活林”。

剛開始育苗,就遇到挫折。張錦梅負責的第一批楊樹扡插苗,冒出綠芽、長勢良好。可出圃時,超過60%的樹苗,根都被害蟲咬光。

害蟲只能靠手工撿幹凈,不然很難根治。帶領工人,夜晚提燈,翻開土層,忍著惡心,張錦梅將小拇指粗細的活蟲從土裏一只只撿起,收集處理,“平均一畝地裏能撿出近400只蟲,撿了3年才把蟲害控制住”。

上山指導工人掘土、挖坑、栽苗、封坑;種苗嚴格分級,選出良株後必須帶土移栽;繁育品種少,就從外地引苗試種,觀察是否適應高原氣候;針對不同品種,探索不同繁育方式,找出最適宜的培育方法……

現在,西寧南北山森林覆蓋率從7.2%提升到79%,濯濯童山早已叢叢綠蔭,城區街巷花團錦簇,老一輩人印象中的荒寂與蒼涼,消失在歷史長河中。這一切背後凝聚著張錦梅和團隊30年的心血。

烈日灼曬、寒風凜冽,她每年野外作業超過200天,不在山上種樹,就在苗圃育苗。平均每天徒步10多公裏,一雙鞋最多兩三個月就穿壞。腳掌磨出水泡、長出老繭,每月要用刀片刮下厚厚一層,走路才不硌腳。

褪去柔弱青澀,昔日“小姑娘”成為高原綠化“女強人”。張錦梅先後和同事一起引進上百個樹木花卉品種;探索出楊樹等8個品種的育苗移栽技術規範,造林成活率超過85%,並編制成為地方標準;累計育苗上千萬株,種苗供應與繁育技術覆蓋青藏高原各地。

在西寧市林業科學研究所育苗基地,張錦梅(右)和同事在查看丁香的開花情況。

“培育適宜高原樹種,這是天大的事”

“國家要求加強種質資源建設,我們有著切身的教訓與感受。”經歷太多樹種在高原“水土不服”,張錦梅深感加強青藏高原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的重要性。

30多年前,由於青海高原本土植物品種、數量有限,開展綠化需要從外地引進。大量樹木、花卉品種必須經過引種、栽培、馴化,驗證適應高原特殊氣候後,才能推廣種植。

然而,此前引進花卉樹木開展綠化時,由於缺乏有效規劃,引進樹種“多、亂、雜”問題逐漸顯露。大量外來樹種連適應性都沒有通過驗證,就被盲目引進種植。不僅景觀效果不好、穩定性差,養護成本還高,導致了資源浪費。

“有的地方出現好幾種不同的樹,有的高大茂盛、有的低矮枯槁,看上去亂七八糟。”張錦梅將這種現象形象地稱為“四世同堂”。而更令她擔憂的是,一些地方曾盲目引進北方地區常見的河北楊大量種植。“剛種下去成活率高、樹形優美,但不到3年就大面積病死。”

“三江之源”建設綠色長城,究竟應該以鄉土樹種為主,還是外來樹種為主?這讓張錦梅陷入了沈思。

經過長時間的試驗,張錦梅研究發現,河北楊在海拔超過2600米的多數地區,由於土壤熱積溫不夠無法正常生長,“高原環境特殊,必須培育適宜樹種,這是天大的事”。

相較於一年一茬甚至多茬的農業育種,由於樹木生長慢、育種時間長,林業育種的育苗、試驗環節,一個周期至少要3至5年,甚至更長。尤其是在青海,要求樹種能適應當地自然環境:夏天熱不死,冬天凍不死,春天旱不死。“林業工作者辛苦一輩子,選不出一個良種,太正常不過。”

青海楊是青藏高原上的本土樹種,抗旱耐寒固沙效果好,但因分布散落、牛羊啃食,處於瀕危。得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巴隆村的楊樹溝,還有一片樹齡200年左右的天然青海楊,張錦梅和同事立即動身前往。

“從村裏到楊樹溝途中有段沙漠,只能徒步穿越。”找到零星散布的青海楊後,張錦梅趕忙做標記、采種條、采花序,“紫外線太厲害,大家臉上都針紮般疼。連車裏的幾個蘋果,都曬得像被開水煮過。”

采集種條只是育種第一步。張錦梅采集的青海楊枝條,先要經過3輪無性繁殖扡插,選出優勢種苗單株擴繁,再進行扡插繁殖、區域試驗,待成熟開花,才能選出良種。“一切順利至少要8年,開展花粉雜交的有性繁殖,至少還得再等兩年。”

2005年,張錦梅前往海西州格爾木市考察選育樹種。蚊子通過撕爛的褲管鉆進腿裏,腿上叮咬的疙瘩密密麻麻。更意外的是,出差途中還遭遇翻車,坐在副駕駛的她鎖骨骨折,受傷嚴重。

送到醫院後,由於鎖骨骨折處理難度大,不能用鋼釘石膏固定,張錦梅只得把右臂掛起,讓鎖骨自然恢復。“綁起來之後,整個右手都不能動,連握拳的力量都沒有了。”張錦梅說,到現在她的右鎖骨都比左邊要高。

醫生要求她至少居家休息3個月。但兩周後,“吊著”一只胳膊的張錦梅又出現在苗圃。

家人和同事勸她多休養一陣,可張錦梅放不下400多畝育苗基地和正在進行的選種試驗。“選種觀測不能斷茬,否則容易前功盡棄。”張錦梅寬慰家人和同事,“雖然手不能動,但腿腳是好的,每天下地看看苗木,自己也安心。”

經歷近10年的繁育和比對,張錦梅終於選出“樹幹通直、生長量大”的青海楊良種,並探索出“大樹采穗、單采單繁、無芽扡插、當年初選、次年復選”的選育方式,將楊樹育種周期縮短3至5年。

“好苗子必須盡快推廣種植。”想起林場裏一排排新生的楊樹苗,張錦梅鎖骨骨折剛愈,就連夜回到辦公室,寫申請,打報告,“建立育苗基地,一刻都不能耽誤”。

不到3年,張錦梅帶領團隊先後建立了楊樹良種繁育、城鎮綠化大苗培育和花灌木培育3大規模育苗示範基地。育苗生產總規模達到57.3公頃,培育各類花卉苗木品種30余種,年生產各類花卉苗木50余萬株、楊樹種條100余萬根。

眼下,這批在基地栽植培育的青海楊良種已在柴達木盆地、西藏阿裏等地推廣種植,築起一道道防風固沙、美化高原的“綠色長城”。

張錦梅所在林場也被授予“全國質量信得過苗圃”“全國特色種苗基地”等稱號,獲批為國家重點楊樹良種基地,成為西寧市主要骨幹示範苗圃。團隊先後選育出西豐楊、小葉楊、青楊雄株等一批良種,明顯改善青海楊樹品種退化等問題。

長期從事楊樹育種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究員樊軍鋒,曾與張錦梅多次合作選育樹種。“和張所長共事多年來,她真不是一般的能幹,而且特別能吃苦。”樊軍鋒說,張錦梅在生產、育苗方面的豐富經驗,都是靠兩條腿跑出來的,“引種、擴繁、推廣,一個個項目接著做,每個環節都是自己帶隊幹,無處不體現她對林業的熱愛和情懷。”

在西寧市林業科學研究所育苗基地,張錦梅在查看丁香的開花情況。

“丁香靜靜開,暗香滿城來”

“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仿徨。”詩人戴望舒一首《雨巷》,帶著愁緒描繪丁香,傳遍大江南北。

接觸的植物種類越來越多,但張錦梅對丁香始終情有獨鐘。

丁香是適宜高原種植的園林樹種,其耐寒、耐旱、耐瘠薄的特性特別適宜青海的土壤和氣候。隨處可植,容易成活,還能盆栽和瓶插。作為市花的丁香在西寧栽植歷史悠久。

中學時代,張錦梅想象中的丁香,就如同詩中的江南場景,美麗又婉約。

張錦梅第一次見到丁香花,還是1985年在西寧讀書時,在人民公園遊玩時的一場偶遇。“當時突遇變天,烏雲密布的天空就像要崩塌下來。我跑到屋檐下躲雨時,突然聞到一股清香。”

張錦梅轉頭一看,正是一棵丁香樹。“大雨從天而降,夾雜著黃沙。風雨中,丁香依舊靜靜地盛開,潔白的花瓣,猶如高原天空的雲朵。”

多年過去,回想起當時情景,張錦梅“除了震撼,還是震撼”。

“在環境優越的地方,她生機勃勃地成長,綻放生命的絢爛。在條件艱苦的環境,她也能頑強地生存,展示生命的堅韌。”張錦梅說,丁香耐寒、耐旱、耐瘠薄,象征著高原居民獨特的精神氣質,也鼓舞著自己一直堅持與丁香“為伴”。

1998年,張錦梅調入西寧市小橋苗圃工作,負責在480畝的苗木基地上培育造林優質苗。在那裏,她結識了西寧市的林草專家劉更喜。

劉更喜在丁香花的引種馴化、栽培管理和推廣應用等方面,具有獨到的見解和豐富的經驗。一有時間,張錦梅就向他虛心請教,和他交流栽培心得。

“青海寒冷幹旱,而很多丁香品種卻能在高原生長、繁育。因此,選育和保護丁香品種,對於增加適宜青海氣候的林業物種,顯得尤為重要。”熟悉青藏高原的水土光熱等自然條件,張錦梅將選育、栽植丁香當作“最重要的事”。

如果說外地引進丁香品種,是為豐富高原植物種類,那麼繁育和保護更多丁香品種,則有更深遠的考慮。

很多野生丁香品種面臨著瀕危甚至滅絕的風險。“受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影響,稀有的丁香品種往往生長在立地條件差的野外。結種後如沒有生存的土壤,便無法生根發芽,甚至面臨消失的危險。”一想到這些,張錦梅就急得整夜睡不著。

“不同的丁香品種,擁有不同的基因,大自然中存在很多觀賞價值高但結種難的野生丁香。建立丁香種質資源庫,能更好地保護和利用丁香種質資源。”張錦梅說,通過組培、嫁接方式繁育野生丁香,提取野生品種的優質基因,就能雜交培育出抗寒、抗旱、抗病蟲害、花期較長的丁香品種。

2013年,擁有20多年林業工作經驗的張錦梅,被選派到西寧市林業科學研究所,負責西寧市乃至青海省林業新技術的開發和研究。

每到丁香開花季,張錦梅便和同事前往青海孟達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甘肅連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地,尋找天然野生分布的賀蘭山丁香、花葉丁香和國家瀕危保護植物羽葉丁香。

“羽葉丁香花色淡粉紅,是我國特有的丁香品種,由於繁殖力弱、生長緩慢,在天然環境中幾近滅絕,被列為國家瀕危保護植物。”青海孟達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林業中級工程師彭瑜介紹。

2015年,在甘肅連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尋找羽葉丁香期間,張錦梅在爬坡時不慎滑倒,眼見要撞到怪石嶙峋的石頭山,她緊握住身邊的蕁麻草才穩住了身形。

不一會兒,蕁麻草毒性發作,張錦梅的手掌上布滿白色水泡,疼癢難耐。“當時一心想著要找到羽葉丁香,就抹了口唾沫,雙手搓搓,繼續上路。”張錦梅說。

終於,在一處石縫中,張錦梅和同事們發現了兩株野生羽葉丁香。強忍著手上的疼癢,她用手扒開一塊塊厚重的巖石,從一棵被石頭壓彎的丁香植株上,截取了一段樹枝,連同收集到的種子一起,小心翼翼地帶回西寧。“那一晚,我終於睡得踏實了。”

當時,全國可供借鑒的丁香的系統組培案例很少。張錦梅團隊經過兩年攻關,將收集回的羽葉丁香,采取嫁接、組培、扡插等方式,破解組培樹苗栽植難題,成功培育出第一批羽葉丁香組培苗。

眼下,在西寧林科所的智能溫室內,空氣清新,溫度宜人,一株株羽葉丁香幼苗吐露枝葉,茁壯成長。

在張錦梅和一批林業專家們的努力下,西寧林科所基本建成全國唯一的丁香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目前保存有103種丁香,其中可繁育的69種。

作為西寧市市花,西寧每年在大街小巷種植丁香超過百萬株,丁香苗木存量超過750萬株,占西寧市區花灌木栽植總量的70%。西寧作為國內丁香繁育品種較多、種植面積較大的城市之一,成為名副其實的“丁香之城”。

在西寧市林業科學研究所育苗基地,張錦梅在查看丁香長勢。

“每天和林木相處,靜心感受別樣浪漫”

近年來,張錦梅身邊不少同齡同事陸續轉崗,省市一些林草單位想把她調到機關。獲得“全國三八紅旗手”“昆侖英才·青海高原工匠”“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等諸多榮譽的她,依舊春種樹苗、夏做實驗、秋測數據、冬做規劃,帶著年輕人選種育苗,“和林木相處,也是一種浪漫”。

在同事眼中,張錦梅總是風風火火。碩士畢業後進入西寧林科所的滿麗婷,經常跟張錦梅野外作業,“有一次,西寧一些油松群落葉尖發黃、枯死率近30%,張所長馬上帶隊去現場。”

提取土樣、分析“病竈”,張錦梅查出病因是“土壤鹽堿大、病蟲害嚴重、建築垃圾多”,隨即開出“多種豆科植物改善酸堿度,移除枯木減少蟲害,挖走垃圾局部換土”的藥方。

經過3年的培育,油松逐步恢復生機,微風拂過,沙沙作響。“樹木動態變化周期長,治病更要對癥下藥,才能見效快。”張錦梅說。

“爬上海拔三四千米的山地,多數人累得氣喘籲籲,她每次都衝在最前面。”滿麗婷說,張所長常年以身垂範、無私奉獻,她是年輕人的榜樣,也是高原林業工作者的典範。

“在青海,像張錦梅這樣堅持30年投身一線做科研工作的人還有很多。但張錦梅不僅自己身體力行,將論文寫在大地上,還為青海林業事業培養了一批人才。”青海省林木種苗站站長殷光晶曾是張錦梅的老同事,回憶起和張錦梅共事的幾年,“培養人才”是她提到最多的詞。

跟前輩們一樣,張錦梅希望將林業精神一代代傳承下去。在她的主持下,西寧市林科所近年來新招錄了6名研究生。從小橋苗圃開始,張錦梅培養的年輕人,如今已經成為青海各地林業部門的主要骨幹力量。當問起今後的打算,臨近退休的張錦梅給出了答案:“把接力棒交給下一代人。湟水河流域的治理、南北兩山森林的長效經營都需要年輕人來做。”

“她跟我說過很多次,如何把老一輩的精神傳遞下去,是她目前最關註的問題。”對張錦梅幫助年輕人的做法,樊軍鋒深有感觸,為了在艱苦的青藏高原上留下年輕人,張錦梅“整天到各個部門要項目、要資金,主要是為青年人創造一線科研實踐的機會”。

如今,張錦梅每年都要帶隊前往青海玉樹、果洛等海拔超過3500米的林場,選育適應三江源高海拔的樹種。臨近退休,卻依舊如此“拼命”,讓家人們心疼不已。

“每次母親上玉樹果洛,都頭疼得睡不著,但下一次無論怎麼勸,照樣攔不住。”在女兒眼中,張錦梅一直都是個“工作狂”,風風火火一輩子,一刻沒有停過,“她總是說,現在建設美麗鄉村,多選育些適合高海拔的樹種,就能為三江源村莊多鋪點綠。”

張錦梅坦言,深夜無眠時偶爾也會自問:“自己是不是活得太簡單?”最美好的青春時光,都用在育苗選種上,風吹日曬、皮膚粗糙、雙手長斑、灰頭土臉,幾乎沒穿過裙子和高跟鞋。

“第二天看到林蔭翠綠,就渾身釋然。”張錦梅說,自己與惡劣環境“硬碰硬”的這些青春年華,換來高原林木的新貌與生機,自豪感油然而生。“用歲月澆灌出叢叢綠林,這是我們履行的使命和收獲的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