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見自家的竹林長了竹筍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編者按:從深海到高山、從沙漠到雨林,地球的每一處都有植物的印記。歲月流變、氣候變遷、地質運動、生境更疊,植物歷久彌新、在不斷演化中保持著多樣化的世界。中科院之聲與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聯合開設“花花萬物”,在這裏,我們關註植物的生存、競爭、繁衍、死亡,展示自然界的奇特多姿,解讀生物的萬千氣象,探索神奇的生命秘境,致敬這無聲無息又蓬勃多姿的世界。

竹聚成海,歲寒不雕;與生活契合,物為我用;與文化交融,水墨載道;與藝術相通,豪邁淩空;與人相伴,氣節高堅。竹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與我們的衣、食、住、行有密切的關系。

在國人的印象中,不管是什麼樣的竹,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空心。正如有很多詩句所提到的:“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未出土時先有節,便淩雲去也無心”等。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並非所有的竹都是空心的。在竹類植物中,有數種竹是“實心”的。

實心竹並不是某一個物種(品種)的名字,凡是實心的竹類植物均可被稱為實心竹。那麼,這些竹的實心究竟是什麼呢?其實,這些竹的“實心”叫竹腔壁,每一種竹都有竹腔壁,只不過實心竹的竹腔壁比普通的竹要厚,擠壓了竹內部的空間,所以看上去像實心的一樣。這些實心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等竹長大變粗後,也有可能變為空心的。

木竹(圖片來源: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

水竹(圖片來自網絡)

長大後的水竹(圖片來自網絡)

除了實心竹外,大部分竹類植物都是空心的。中國是世界上竹類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全世界約有1500種竹類植物,我國就有753種(含22種引進竹);此外,我國還有194個種下分類群(包括56個變種、134個變型、4個雜交竹)以及數量眾多的栽培品種。我國的竹類物種數量為世界之首,而且竹類形態更是千差萬別。

比如,我國南方一些地區生長著一種方竹,它們的竹竿不是我們常見的圓形,而是呈四方形。方竹的竹節帶有小刺枝,很好辨認。方竹也因其形狀奇特、清秀挺拔、竹筍鮮嫩味美而深受人們喜愛。

方竹(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數據庫)

再說說竹節,我們常見的竹節一般為橫式,但有一種竹的竹節完全不同,其竹稈基部或中下部的節間異常短縮、膨大,並且節間歪斜,竹節節文交錯,交互連接成不規則相連的龜甲,因此也被叫作龜甲竹。龜甲竹是一種十分優良珍稀的觀賞竹種,現僅在我國湖南、浙江、江西等少數省份有小規模的引種和栽培。

龜甲竹(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數據庫)

竹類形態的多樣性是進行竹分類研究的基礎,是在其漫長的歷史演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竹的用途也非常廣泛,北宋蘇東坡就曾感嘆:“食者竹筍,庇者竹瓦,載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書者竹紙,履者竹鞋,真可謂不可一日無此君也”。

竹之書:始於竹片、成於竹簡的中國書籍

作為中國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書籍形式,竹簡第一次把只屬於上層社會小範圍流傳的文字變為大眾傳播工具,也正是竹簡的出現,才以形成百家爭鳴的文化盛況,通過挑選出合適的竹材料,先後進行斷竹、削刮、殺青、書寫、刪改、編串等一系列處理,即可制作竹簡。

竹簡(圖片來源:長沙簡牘博物館官網)

竹之景:無竹不園的造景材料

竹因其四季常青,桿挺拔俊秀,婆娑搖曳,筍精巧玲瓏,從秦始皇時期就開始逐漸成為我國園林造園史上不可多得的造園材料。唐宋時期的平泉別墅、竹裏館,明清時期的拙政園、圓明園等均有以竹林為特色的景點。直到今天,各地存留的古典園林中,依然處處可見竹的風姿。

蘇州拙政園的竹景(圖片來自網絡)

竹之材:體清質堅,天然環保的建築良材

竹材作為綠色天然生物質可再生資源,生長周期短、產量高、使用壽命長、同時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我國從古至今都有著使用竹材做建築材料的習慣。在盛產竹的地區,許多當地傳統建築就是竹建築,尤其在少數民族眾多的雲南,以竹作為主要建築原材料的傳統民居有傣族、景頗族、 德昂族、 傈僳族等。漢武帝的甘泉祠宮,宋代大學士王禹偁在《黃岡竹樓記》中自造的竹樓等都是歷史上註明的竹建築。

國外竹建築(圖片來自網絡)

竹之味: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中國人食筍的歷史久遠。在眾多古籍資料中均有對筍和吃筍的記載:像《周禮》、《本草綱目》、《山家清供》、《調鼎集》、《隨園食單》等,在元代《雲林堂飲食制度集》中,還有醋筍法。腌篤鮮,油燜,清炒,涼拌,炒肉,紅燒,燉湯,炒臘味……一粒春筍,變幻出了千百種烹飪方式和吃法,總有一款能滿足你的味蕾。

竹筍菜肴(圖片來自網絡)

參考文獻:

1.史軍義等.中國竹類多樣性及其價值.世界竹藤通訊.

2.古代竹簡的歷史.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公眾號.

3.劉夙彪.植物文化賞析.河北大學出版社.

來源: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來源:中科院之聲

來源: 人民微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