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臉盆大魚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我們相信,這個物種在長江中,依然存在……”這是2003年鐘倩的紀錄片《搶救大白鱘》結尾的一段話,當時她作為中央電視臺農業節目的記者,參與了那次搶救白鱘報道,也是為數不多見過白鱘最後一面的人。

鐘倩保存著當年的報道。本文圖片 受訪者供圖

1月6日,鐘倩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當時的紀錄片實際是準備徹底跟進的,“從搶救白鱘,到將來能夠再次找到它,再到人工繁育成功,一起做個紀錄片,因此遲遲都沒有播出。”鐘倩說,2003年1月份片子拍完到2003年底,一直都沒有找到白鱘的消息,所以當年11月把紀錄片放出來後,就給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尾。

“可惜,生活不是劇本,沒有我們期盼的峰回路轉、圓滿結局。”鐘倩說。

從2003年1月底見到白鱘,到2020年新年之初聽聞白鱘滅絕的消息,鐘倩表示,這些年她一直在等著一條消息,或者說等著一個結論。

搶救大白鱘

鐘倩回憶道,2003年,一則《四川宜賓江域,有漁民誤捕長江大白鱘》的消息震驚全國。“長江裏上一次發現活體白鱘還是1993年,整整十年之後,這條野生白鱘的出現給科學家撕開了一線光亮:通過標記放流、跟蹤這條白鱘,我們可以找到它的洄遊產卵場,再通過采集授精,實現人工繁育,由此保住該種群。”

鐘倩保存著當年的報道。

“這是一條完全可行的路徑!”鐘倩表示,大家熟悉的中華鱘,就是通過這個方法成功地保護了種群,成為現在各大水族館裏都能看到的大型魚類。

鐘倩說,當時臨近春節,自己退了回家的春運火車票,和攝像一起飛往了重慶,輾轉趕到宜賓。“來自武漢的中國水產科學院長江水產所的危起偉教授已經早一天到達,正在長江實施搶救。”

鐘倩回憶,她記得很清楚,2003年的春節是羊年春節。

通過現場采訪,鐘倩了解到,誤捕白鱘的人叫劉雲華,是四川宜賓南溪縣的漁民。那天一條3米多長的大魚突然撞進他的大網,他看到大魚在水中撲騰的“長鼻子”,直覺是一個珍稀魚種,第一時間撥通了當地漁政站的電話。當地漁政部門馬上意識到事件重大,一邊向上級專家、主管部門匯報,一邊組織實施搶救。

鐘倩說,白鱘身上有大約8厘米長的傷口,在救助轉移時,為保證白鱘有活水呼吸,漁民們用臉盆一盆盆地對白鱘澆水,持續幾公裏的水路。1月24日夜裏,安頓在網箱囤船裏的白鱘開始“翻肚皮”,還趕在路上的專家危教授電話指示:必須人工幫白鱘扶正身體,才能保住它的正常呼吸。

“正是因為1月24日這一夜,幾個漁民輪番在齊腰深的江水中扶正魚體的努力,25日上午,危教授他們趕到現場的時候,這只受傷的白鱘已經恢復魚鰓張合,甚至可以進食了。”鐘倩說。

鐘倩告訴澎湃新聞,當時宜賓市南溪縣開了頒獎會,鼓勵漁民的上報行為。不過,她現在跟漁民沒有再聯系了。

鐘倩保存著當年的報道。

白鱘放流

“我和攝像趕到現場的時候,已經是白鱘放流的時候。”鐘倩說。

此前,危教授對白鱘做了認真檢查:3.53米、150公斤、雌性、25歲、體內已經有數萬顆魚卵。“專家證實這是一條罕見的特大白鱘,也是近10多年來,長江首次出現的活體野生白鱘。”鐘倩說,因為從來沒有人工飼養白鱘成功的先例,危教授當即決定,縫合傷口、盡快標記放流、實施跟蹤。

鐘倩和同事們用鏡頭見證了白鱘放流的全過程——眾人用白帆布擔架輕輕擡起網箱囤船中的白鱘,在白鱘背鰭部縫合了一個聲納發聲儀,再緩緩打開擔架放入江中,白鱘扭動著尾巴,沒入長江中。

“整個過程,只有8分鐘,時間:2003年1月27日15:38分。”鐘倩說,她就這樣看著白鱘消失在長江中,但今天想來,是這樣消失在這個星球上。

鐘倩說,監測船跟聲納發聲器的有效距離是兩公裏,所以白鱘到哪兒,船就到哪兒。監測船上的設備能聽到聲納傳來的嘟嘟嘟的規律聲音。那天白鱘放流之後,一直在四川宜賓南溪江段上下幾公裏距離來回遊動,監測船也在這個範圍裏來回跟蹤。

“假如這次跟蹤白鱘能有結果,假如能夠成功地發現白鱘的產卵基地進行人工繁育,假如日後成功挽救住這一古老物種,誰又能說今天我們的經歷不是歷史呢?”這是2003年鐘倩在采訪日記中寫下的話。

鐘倩保存著當年的報道。

再見,再也不見

“一次夜間的跟蹤監測中,這只白鱘突然加速逆流而上,進入長江主幹道激流段,監測船在緊追中觸礁,差一點船毀人亡,信號就此消失。”鐘倩說,事情發生在2003年春節期間。

鐘倩告訴澎湃新聞,她當時在現場,“晚上很嚇人,突然魚改變方向就跑了。”但是對專家來說,跟蹤白鱘的那麼多天時間裏,這並不是第一次信號消失。“偶爾會消失幾個小時,又能找到,當時大家都不覺得從此真的就找不到了。”

鐘倩向澎湃新聞表示,船修好之後,危教授還加大了船量,從上遊和下遊往中間找,都沒找到。“我們又跟了幾天還沒找到,就先回去了。”鐘倩說,後來又打聽過尋找白鱘的消息,據說是一直沒找到。

“當時的方法應該是跟蹤這個魚,找到它的產卵場。”鐘倩告訴澎湃新聞,白鱘在三四月份產卵,當時剛見到白鱘時,它的卵還不成熟。如果2003年能夠跟蹤找到白鱘,等卵成熟的時候再取出做人工繁育,或許就能保護這個品種。“路徑是可行的,像中華鱘就是用這個方法,人為保護了這個物種。”

鐘倩保存著當年的報道。

鐘倩說,其實在2002年12月還在江蘇南京長江口發現過一條白鱘,他們準備參與報道。“當時危教授也趕去了,但白鱘傷勢太重很快就死了。”結果一個月之後的2003年1月,長江上遊又發現了一條白鱘。“當時我還想這魚不是很珍貴嗎,怎麼這麼快又發現了。”鐘倩感嘆道,誰能料想這就是最後兩條被發現的白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