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夢到螞蟻變異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開篇

夢是光怪陸離的,在夢中所發生的一切真實且荒誕。

有人說:夢是自然進化的謬誤,是上帝造人時的過失;有人說:夢是揭秘生活的密碼,是對往後生活的預言;有人說:夢是人生的另一部華彩樂章。

亞裏士多德第一個把夢納入心理研究,他推斷,夢會透漏出一些人在清醒狀態下很難察覺到的身體和心理上的變化。

弗洛伊德在此基礎上通過對大量夢境的分析,完成了《夢的解析》一書。他認為夢是願望的滿足,夢就像我們為自己留下的寶貴陣地,用比較安全的方式讓人接近自己的欲望。

下面,我們一起跟隨弗洛伊德進行科學解夢~

夢是什麼?

1、夢是我們現實中經歷過的事物。

不管夢的多離奇,它從不會脫離現實世界;

2、夢的素材:

往往是一些偶然的細節和瑣碎的片段;最近發生的有重要意義的事件,變形後呈現在夢中;對我們有很大意義的早期事件,經常以現在比較熟悉的細節來表現。

3、夢的理性力量會壓抑深層本能:

睡著時,身體卸下防備,但還有個看門人(殘存的理性),將特別本能的東西壓抑著。

於是夢就會把深層的欲望變形成我們完全不認識的樣子。

4、夢與神經錯亂是具有類似屬性:

康德說:“瘋子是醒著的做夢人”

叔本華也有名言曰:“夢是短暫的瘋狂,而瘋狂則是長久的夢”。

夢的本質?

1、夢因欲望而起,是欲望的實現

夢通過隱秘的方式表達人們被壓抑的本能,那些內心當中一直等待被滿足的強烈需求。

舉例:在夢中打了現實生活中很討厭的某個人;夢見起床刷牙洗臉擠地鐵;夢見自己有超能力,夢見拯救世界;夢見死去的親人...

2、夢是有偽裝的

既然夢是欲望的實現,為什麼有些夢讓我們焦慮、痛苦,不安呢?弗洛伊德說,那些顯露出來的痛苦和焦慮,只是表象。我們真正的欲望,偽裝在表象之下。

案例:弗洛伊德有一名女患者居然夢到自己15歲的女兒死了。在夢裏,女兒的屍體被放置在一個木箱中。可是現實中,沒有母親會希望看到這種情景。原來,這名女患者當年懷著女兒的時候,根本沒做好當媽媽的準備。她甚至用拳頭猛擊過腹部,顯然一點也不歡迎孩子的到來。所以,夢見女兒的死亡,其實滿足了她多年前的欲望。

真正的欲望讓人理智上難以接受或面對,因此我們選擇壓抑這些欲望。而這些被壓抑的欲望,會在夢裏經過偽裝後呈現出來。

如何解夢?

知道了夢是什麼以及其本質是欲望的實現之後,夢又是通過何種手段來加工素材並構建故事的呢?下面將從形成夢的手段上展開分析,便可以逆推出其想要表達的真實含義。

1、夢的運行機制

轉移作用:在夢中,對某個人或某件事的看法會被轉移到別的人或事物身上,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躲避心理稽查(殘存的理性)。

案例:一個女孩在夢中夢見與學校的女校長大吵了一架,到了最後甚至差點演變為打架,但是在現實中,女孩與女校長並不熟悉,也沒有任何交集,更不要說吵架打架了。最後通過解析,我們了解到,事實上,女孩是把對母親的不滿轉移到了這位女校長的身上。

凝縮作用:夢境中,我們經常看到兩種不同的因素融合在同一種物件中(人或物),這就是一種最明顯的凝縮。思想所代表的因素,會在人記憶中尋找具有共同因子的因素,作為夢的素材帶入夢境,這些素材,很大程度上是多種類似因素的集合體,也就在夢中呈現了凝縮現象。

潤飾作用:將夢中種種尖銳的看似不合邏輯的內容元素連接進行鈍化處理,使得矛盾的情感可以共存,現實中不合邏輯的情況可以自然而然的出現,而夢者並不感覺出明顯的問題。

為了方便理解,網上搜到了一個的比喻如下:

它們就像三個協同合作的築路工人。

“凝縮作用”是原料搬運工,他從夢者不同的生活經歷中篩選采集各種各樣的元素,並把這些元素的材料沒有規律地傾倒在地上,形成一部分並沒有多大聯系夢“內容”的路基。

“轉移作用”則是路面整理工,他參照著夢的圖紙,有時用一塊與圖紙所畫內容不同的材料替換圖紙內容,有時又用變形、變異的材料的布局組合代替圖紙內容。

而“潤飾作用”是壓路工,他用強大的力量碾壓過由前兩位同事處理過的夢的材料,讓原本沒有聯系的材料組合在了一起,讓原本詭異的夢的內容顯得和諧。

這三種作用,用篩選、調整、連接的方法,造出了世上本不存在的故事。

2、解題的關鍵細節

夢中是否缺失了什麼重要材料?

案例:一位來訪者夢到小時候家裏的廚房,夢中自己替代了母親,做著媽媽每天做的事。熟悉的場景下,缺少了最重要的父母。後面通過交流發現,她渴望衝出家庭的禁錮,可悲的是,她一直沿襲著媽媽的想法和做派。

夢中是否有象征的表達,如象征符號。

舉例:做夢人會選擇與隱意有關的象征物。比如,隱意是在房間裏走動,可能會用樓梯來象征。長形物體被看作男性生殖器的象征;箱子、盒子、壁爐象征女性生殖器。

夢是想象的,但是情緒是千真萬確的。

人在夢中體驗的感情強度,不亞於清醒時的感情強度。夢到什麼或許沒有那麼重要,但夢中的情緒情感卻非常重要。

案例:一位來訪者夢到姐姐的孩子死了,自己反而不難過,甚至有一些期待。這種情緒在夢醒的時候還歷歷在目,使她感到困惑和自責。其實她的情感和姐姐跟外甥沒多大關系,而是曾經在家族葬禮中出現的男士另她一見鐘情,夢中的葬禮,也許會讓那位男士再出現。

總結

理論知識講完了,你是否還是雲裏霧裏,一籌莫展呢?

這情形就好像,一個並不特殊的日子裏,你的朋友親手做了一個蛋糕送給你,讓你猜他做蛋糕的目的一樣,你雖然不能直接從蛋糕推測出朋友的用意,但通過觀察蛋糕的外形,品嘗它的味道,還是能夠對別人的用心略知一二。

因此,我們如果要對夢進行解析,就必須從觀念上拋開夢的外在表現內容對我們判斷能力的影響,化整為零,從片段和元素入手,引導夢者對這些元素、片段進行自由聯想,再結合自己的一些生活經歷,從而做出分析解釋。不論分析的對錯,都是一種自省的過程。

結尾

現實中,我們因為道德、恐懼等種種因素的約束,不得不呈現出“善”的一面。只有在夢中,我們才會呈現出自我更真實的一面。弗洛伊德帶著我們還原了人性,所以不論他的觀點的對錯,不論自我解夢的對錯,只需要試著靜靜的品讀自己,跟真正的自己打個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