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橋洞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野狐參禪未改癡心

“荒山野狐好參禪,癡心換來鬢毛斑,有悲有喜有真幻,無規無矩無方圓,南腔北調情切切,東塗西抹意綿綿,不登正果也極樂,管他地覆與天翻。”這首《自題小像》為公安縣畫師易正林先生作於1992年夏天,也是他對自己整個繪畫人生的調侃寫照。

縱觀易老一生,為畫癡迷,為領略繪畫真諦,嘗盡人間疾苦,依然不忘初心,苦求技藝,終繪就了瑰麗的人生,讓生命大放異彩。

易正林,自號為易老癡,公安縣鄭公渡人,一生命運坎坷。幼時,幾乎餓死,少年因家境貧困輟學,後自學書畫,終修得正果。其山水畫作意境優美,風格獨特,不僅贏得了不少國內同行們的認可與贊美,甚至流傳到海外,也頗受人歡迎。

初識易老,是在等待法籍學者到來的一個茶話會上。2018年10月7日,法籍學者倪平先生不遠萬裏輾轉深圳來到公安縣城,向易正林先生致謝,只為易老一幅流傳到法國的國畫。為迎接倪平的到來,三袁研究院副院長張遵明先生和以邱德山、李銀、鄢先軍等為代表的易老昔日弟子們早已經作好了充分的準備,如派車接送、準備茶水等事宜,並特選在公安縣城環境清幽、琴音伴流水的荊茗苑舉辦這次茶話會,以促進中法藝術交流。之前,我有幸接到了李壽和老師自深圳打來邀我參加這次茶話會的電話。

易老是隨性親和之人,他言談舉止溫婉得似無丁點脾氣,那股脫俗逸塵之氣,婉如清風明月潤心間,讓人心生親切與敬仰之情。他談繪畫,談人生哲理,關心地詢問我的工作與生活,輕聲軟語,宛如我慈愛、溫和的老父親,讓人生出一些柔柔的感動。

易老有一頭濃密的白發,倔強挺立,宛如他不向命運低頭的不屈個性。談得多了,便從閑聊裏,了解了易老與他的過去。他少年輟學,歷經生活磨難,自學起了繪畫,這一畫就是五十四載春秋,雖經嚴寒酷暑,也從不間斷。

在對藝術追求的路上,易老將自己比喻為俄羅斯克雷索夫寓言故事中的一只螞蟻,這只螞蟻拖動了超過自身重量近三十倍的一根稻草。可見,沒有頑強的毅力是辦不到的。

在談到易老前,我覺得很有必要介紹他那幅流傳到國外的畫,也因為這幅畫,我才能領略到易老畫作的魅力,並結緣於他。

一幅國畫流傳到法國的故事

《杭州西湖美景圖》是易正林先生早年的作品,多年前,他將其贈給了世交好友李壽和先生(公安三袁研究專家、旅深中國一級作家)。這幅畫畫面筆墨濃淡相宜、清新雅致、墨色生輝;再以氣勢磅礴、行雲流水的書法配上袁宏道的《西湖》散文小品,完美地將詩書畫融於一體,意境清遠,格調高雅。將其視若瑰寶的李壽和珍藏多年後,於2017年將其委托法籍好友倪平先生贈送給了一位畢生從事於三袁研究的法國老太太艾梅裏。艾梅裏老太太乃國外從事三袁研究的第一人,與倪平先生關系要好。只因艾梅裏曾托倪平贈送給李壽和三本關於三袁研究方面的書,還有她的一本散文集。這本散文集第一篇為《西湖》,李壽和覺得這幅西湖美景圖更合意境,蘊意深遠,便忍痛割愛回贈給了她。

艾梅裏老太太得到此畫,愛不釋手,將其懸掛於墻上,日日欣賞。倪平將畫帶給艾梅裏後,回到家對此畫竟是念念不忘。倪平琢磨著:自己研究袁宏道的博士論文《文經哲緯》一書將在巴黎出版,如果以此幅畫作為此書的封面設計圖,那該多好!他向艾梅裏老太太說了自己的想法,並得到三袁研究專家李壽和等人的一致贊同。隨後,倪平和國畫作者易正林通過李壽和多次電話輾轉聯系,並得到了易正林的同意。倪平以逆評為筆名的《文經哲緯》出版後,他覺得出於尊重與禮貌,應該見見易正林,以便當面致謝。於是,他在深圳約請李壽和同往公安縣,恰逢李壽和正為住深圳的公安縣業余作者的手指畫選題忙於采訪與策劃出版等事宜,沒法走開。在李壽和無暇作陪的情況下,倪平不顧勸阻,執意一人萬裏迢迢趕赴到公安縣城,住在易老家裏,與易老暢談國畫與哲學、還有禪宗佛理的關系,彼此友情深厚,足見異域學者對易老畫作的欣賞與推崇。

在荊茗苑舉行簡單的會談接風洗塵後,倪平、張遵明、易老弟子們與我等一行人浩浩蕩蕩來到易老家。易老先生家客廳墻壁上,還掛著一幅巨大的中堂畫。我細細觀賞了那幅中堂畫,一幅千山萬壑圖,顯得氣勢磅礴,山中雲霧蒸騰,猶如仙境,而畫的兩側則書有左宗棠題江蘇省無錫梅園的一幅對聯:

“擇高處立尋平處坐向寬處行;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

這簡短的24字聯參透了易老的人生觀與處世哲學,彰顯了他胸懷遠大的道德情操。可見,易老不僅有著精湛的畫技,更有著高雅的人格魅力。在對藝術追求的路上,他表現出無盡的情與癡,還有一意孤行的執迷。

無盡的渴望

“筆尖要佈五彩雲,煙霞先後不同春。造化給我當老師,天才還需杵成針。一圖造就千古事,萬載辨得善惡情。乘上黃鶴遊環宇,全靠孑身一點靈。”這首小詩為易老作於1960年秋天。小詩有對命運的慨嘆,也有人生的自信與驕傲。

易正林出生於1946年,那是個物資貧乏的年代,缺吃少穿,醫療水平均低下,饑病如影常隨,隨時都面臨著死亡的威脅。他對書、對知識,有著無盡的渴望。解放初期,在物質與糧食極度匱乏的處境下,他偷偷利用母親給的零錢去買書。上初中時,他利用糧票買書,差點兒餓死。初二下學期,作為家庭經濟支撐的哥哥英年早逝,家境的貧窮,迫使他不得不輟學。那一年,他年僅13歲,還是個不諳世事的孩子。可嚴峻的現實與理想的巨落差,讓他變得早熟、煩惱。他想讀書,想為國效命,渴望書本,渴望知識的澆灌,這份渴望就如同魚兒對生命之水的強烈需求。可在貧窮落後的偏僻鄉村,想見到標誌著文明起源的紙張都是何其之難?更不用說能讀上一本書了。割草供竈門(舊時做飯燒柴禾)之余,聽不遠處校園傳來的上課鈴聲,無疑是一種心靈上的煎熬。前途迷茫、矢誌不渝的讀書情結,一度讓他情緒低落到極點。當時的他寫了一首小詩,以明失落心跡:“今望五中母校,不由愁鎖眉梢,只因家庭困苦,故將學業丟棄。八年的寒窗攻讀,每日何辭辛勞,只望氣蒸雲夢,如今瓦解冰消。痛哉惜哉苦哉,淚飛頓化滔滔,滿腹憂郁心事,何日方能遺消……”。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那份對知識的深切渴盼,今坐課堂幸福求學的莘莘學子又有幾人能懂?

正在他終日緊鎖雙眉,幾近喪失生活的勇氣時,一位好友似乎讀懂了他的悲傷,借給他一本艾蕪的短篇小說《南行記》。易正林如獲至寶,幾日看完後,又復借得高爾基的《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等書。高爾基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對易正林而言,書是讓心靈煥發新生力量的源泉。受書中勵誌人物的鼓舞,他發誓:要努力奮發,做出成績,為家人爭光,為國效力!書照亮了他的人生之路,讓他重拾生活的信心。因此,在易老心裏“文學作品是人類靈魂的導師,是人類前進的北鬥星。”書,給了他前行的方向。

一次,在思及自己往後人生道路時,又想到課本中王冕童年放牛畫荷的故事,他眼前靈光一閃,王冕能自修畫作,並成為元代著名畫師,我為什麼不能?想到此,竟是激情澎湃,至晚,夜不成寐。夜半起床,仰望蒼穹,點點閃亮的星星,蘊藉著無限希望。就這樣定了,學繪畫吧!

三年自然災害時期,餓死人是極頻繁的事。連飯都吃不飽,又何來錢買到可臨摹的畫冊?他不甘心,環顧一眼貧窮的家。墻角一只舊瓷盆映入眼簾,盆雖銹跡斑駁,但裏面的花鳥蟲魚圖案仍然清晰,還有自己收集的廢棄紙煙盒,都是最好的臨摹教材。畫筆呢?也自是有的,就用母親用木柴燒飯後留下的火屎(炭狀物)吧!那是天然又獨特的炭畫筆。無紙,就在門板上畫畫。解決了教材、畫筆與紙張等問題,他為自己的小聰明竊喜不已。數年後,易老作下一首小詩,描述了當年立誌繪畫的宏願與決心:“明知獨上高樓,天涯路遠,甘願為伊憔悴,衣帶漸寬,尋夢千百度,嘗盡苦歷盡艱,彈指數十年,個中滋味,自品酸甜。”繪畫成了他生命中最癡迷的戀人,他為其牽掛,為其夜不成寐,一片癡情,天地可鑒!

夢裏良師夜傳授

在摸索著繪畫,而不得要領之際,他多麼渴望有一位老師,給他諄諄教誨。在窮鄉僻壤,如何才能尋到一位畫師呢?他日日思,夜夜想。沒想到,這位老師是真的乘著鸞雲飄然而至了。那年,他才14歲,居住在鄭公渡。白天在鄭公渡綜合商店當刻印章的小學徒,晚間進入夢鄉,他忽然看到一位白髯長者飄然走到自己床前,也不說話,笑盈盈地執著他的手,帶他走進一間寬敞而金碧輝煌的宮殿。他好奇地環顧四周,只見墻壁上有無數幅卷軸之畫,畫風奇特,又境界優美,大大豐富了他的視野,令他對繪畫的真諦有了新的認知。待他想要致謝時,白髯長者忽然間就不見了。他急欲追上前去,忽然間就醒了,才驚覺原是一場夢。回想夢中情景,歷歷在目。他想,白髯長者一定是上帝派來指導他畫作的仙師。此後,連續多夜,仙師都於夢中給他的畫作指點迷津。易老虔誠地敬稱這位老師為“夢中師”。

如同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寒冷的冬天渴望溫暖般,人只有在極度渴望某樣東西而不得時,才能寄托於夢。他將此事告知綜合商店白鐵師傅嶽山老爹求解夢,迷信的嶽山老爹瞅了一眼他,叮囑道,鬼也,當以飯祭之,可安也。小小少年,並沒覺得鬼的可怕,反而對這位“鬼師”充滿了感激之情。此後,在幾十年的繪畫生涯裏,夢中之畫常見,他執筆全都畫了下來。於甲午年清明節,他特作這首《清明祭》以報師恩:“夢裏依稀憶師尊,白發白髯飄白綾,牽手導引多重殿,註目驚賞萬千珍。花艷雀鳴風光好,山青水秀景色新。可嘆孺子資質鈍,有負長者數夜情。”世間本無神靈,神靈自在心中。我想,易老該感謝的人是他自己,對藝術執著、狂熱的追求才是指引他、教導他的智慧之師。

展翅鯤鵬墜青雲

1962年與1963年兩年間,國家對三年自然災害進行政策調整後,允許一些個體手藝人輪流做生意。那時的易正林已自學了《蘇聯業余素描繪畫教程》,又偷學了畫炭精像的手藝,開始了既刻字又畫像的手藝人生活。由於畫作栩栩如生,贏得了小鎮人的稱頌,名聲大噪,經濟狀況也得到改善。有了經濟支撐,便大量購買繪畫類的書籍,開始了國畫的學習與研究。他畫山水,畫花鳥蟲魚,給人畫條幅,畫中堂,並成了小鎮唯一能畫的青年人,未來如一幅幅美麗畫卷,鋪展在面前,他眼裏全是希望的曙光。

1964-1965年,政局穩定,百廢待興,全國掀起了意識形態教育熱潮。各村莊的生產隊辦起了文化室,以文娛活動,歌頌社會主義新人新事,大力宣傳毛澤東思想的偉大。易正林被抽調出來,成為毛主席敬仰館館裏的一名畫人,甚至有機會到外地學習。他非常珍惜這次工作機會與學習成長機會,繪畫時,特別認真,做任何事搶在前面,贏得了領導們欣賞的眼光。

轉眼到了1965年下半年與1966年上半年,興起了全國山河一片紅的熱潮,各村莊到處用紅油漆刷標語,唱紅歌,開會遊行都擡著巨幅毛主席畫像。也就在那時,易正林開始鉆研油畫技術。他畫毛主席肖像,畫得維妙維像,贏得不少人好評。

1966年,受文革影響,當時年僅二十歲的易正林懵懵懂懂地聽從了進駐鄭公手聯社黨工作隊隊長的勸告:年輕人不要走白專道路,要又紅又專。隊長又親手給他掛上了紅衛兵袖章。因此,他也就卷入了文革大潮,成了黑筆桿子,被關押批判,搞勞動,寫檢查。為保全自己,妻子不得不與他離婚。幸福的家庭分崩離析,人生跌入谷底,展翅的雄鷹從雲端跌落,夢想摔個七零八落。

夢想重新揚帆啟航

所幸黑夜很快過去了,頭頭們見審查不出什麼,便放了他,他全心投入繪畫中。1972年,縣輕工局秉承縣政府意見,辦工藝美術廠,易正林作為出色的繪畫人才,被調到縣工藝廠任設計員,由業余繪畫轉向專業繪畫,人生之旅開始揚帆起航。易老的筆記中,把這歸功於冥冥中上天的眷顧與安排。他不知,把握命運的“上天”是勤奮換來的。當年十月,盡管已是寒風瑟瑟,內心卻是暖如春天。他興奮地從偏僻的鄭公渡鄉村小鎮來到了公安縣城工藝美術廠。生活雖陋,條件也艱苦,他卻依然喜歡。生活因有了夢想,而變得意趣盎然。他要拾起夢想,認真設計,多出成績。

1977年,由於工作出色,他又被調到全縣最大的企業公安床單廠任美術設計。這裏又是一片新的天地,在巨大的競爭壓力面前,他不停奔跑,總算站穩腳跟,贏得一席之地。他把寄養在鄉下父母家的女兒接到縣城來上學,又在朋友們的撮合下,遇到了心儀的戀人,並重組了家庭。日子漸漸好起來了,也給了他更多的希望與信心。為表孝心,他高興地接來母親與自己一家人同住,並寫有詩一首表達當時的幸福生活:“鳥語花香生紫煙,白墻黑瓦翠綠間。高堂不嫌桑榆短,妻女辨析書中難。笑語歡言金滿鬥,自力更生苦也甜。醒來雖惜日照短,秉燭再造玉欄幹。”只要心中還有夢,苦難只能變成一種磨礪,夢的種子正生根發芽!在工作上,他肯學,肯鉆研,不怕累,事事搶著幹,寬容對待他人,深得同事與領導們的喜歡,同時,也為他贏得更多外出學習的機會,讓他開闊了視野。

寒梅孤綻不懼風雪摧

改革開放後,農村家庭“分田到戶”,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而城市國營企業的自主經營權也得到了改善,企業打破“鐵飯碗”自負盈虧。由此,企業內員工的競爭力也增大。作為一名自學成才的美術設計員,相比美術院校出來的專業美術生,是有著明顯差距的。為了彌補自己的短板,他只有拼命學習,才不會被競爭下崗。現任妻子帶來一個繼子,又為他生育了一個兒子,加上與前妻所生之女,還有母親,一共六口人,全靠他和妻子那點微薄的工資維持著,生活的艱難可想而知。為維持家庭開支,他只有一邊上班一邊兼職。他把一天的時間,劃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努力工作;第二部分,做兼職賺收入;第三部分,學習與睡覺。他每天的睡眠時間都只在三、四個小時。沈重的壓力如山,令他喘不過氣來。本以為只要努力學習、拼命趕超同事就可以了,沒料,更艱難的事還在後面。兒子患重病住院,醫生說,一時難以治愈。望著因病瘦削不堪的兒子,他的心都碎了。他不能讓兒子離開自己,即便全世界都放棄了他,他也不會放棄。一名父親的神聖使命感迫使著他踏上了艱難尋醫問藥的征程。任憑山高路遠,他也不畏懼。但凡聽到有好的藥方與名醫,他都會不顧路途遙遠,急忙趕過去。只要能救兒子,上刀山,下火海,他也願意。也許是他的誠心感動了上天,兒子竟然被醫好了。為救兒子,盡管家裏已是貧窮如洗,夫妻倆依然非常高興。供三個子女上學、給兒子買藥、贍養母親,已是一筆不小的數字,相比疾病帶來的痛苦,足以令他們感到欣慰。

困難面前,他從不退縮,工作崗位競爭激烈,那就認真學,認真設計吧!沒錢,節衣縮食,利用業余時間拼命賺吧!他相信困境總會過去,陽光總會到來。就是在那樣的處境下,他一步步走了過來,並獲得了紡織部設計百花獎,紡織部部優獎,湖北省紡織系統各種各種設計獎和理論獎。還被評為當時荊州地區紡織戰線的設計標兵,公安縣電視臺也在孱陵時空欄目中作墨彩人生的專題報道。個人也被載入《公安縣縣誌》。

1993年,易老因不願與單位某領導同流合汙,做出有損單位利益之事,而受到威脅、迫害。向上申請反映無果後,易老一氣之下,主動離開單位,來到了南方海南三亞謀生。“屈屈懸崖梅,冷對冰雪摧,寧肯玉消隕,不願骨低垂。”在這首小詩中,易老把自己比擬為一株冷對冰雪摧殘的懸崖梅,寧願粉身碎骨,也不願與不法行為同流合汙,可見,易老的高風亮節、雅潔清高的風骨更與常人不同。

望著南方這座人流湧動,到處是年輕人的陌生城市,年過半百的易正林茫然不知所措。“步履維艱尋芬芳,青山日暮莽蒼蒼。鴉背幾點殘陽血,黃葉數片秋風涼。塵海如夢淚迷眼,雲煙似影發成霜。老矣江湖歸未遂,筆墨丹青畫短長。”這首《殘陽》小詩為易老寫於1993年,寫出了他漂流三亞的淒苦與無助。由於手中盤纏不多,晚上他只能睡橋洞,白天則出去找工作。在黯淡的日子,他始終沒有丟掉自己的夢想。找完工作回來,依然每天作畫。

最美應是巔險處

“我為青山生白發,青山為我增風采,崖石壘壘疊千古,草木深深載萬家,霧鎖塵昏丘壑暗,雲開玉宇峰嶂霞,最美應是巔險處,登高豈懼寒颯颯。”易正林認為,從藝者如登險峻高山,必須要有不畏艱難險阻的勇氣與定力,才能欣賞到燦霞之美景。

所幸,他很快找到工作,並將業余時間投入到繪畫中。他熱愛山川河流,故他的作品多為山水畫。他畫有山高路遠的世外桃源、林木繁茂的原始森林、流水潺潺的小溪,他將誌趣與情感全融入其中,所有作品無不透出山水的純凈、壯闊與幽靜之美,讓身處塵世的心靈不染纖塵,好一片寧靜的精神家園!所有見過他作品的人都喜歡,他們或購買或鼓勵,其中欣賞者不乏政府官員、知名學者,還有大型雜誌社主編等。

如今,這一路走來,易老已步入古稀之年,可創作的勁頭,依然不減當年。走進易老簡陋的畫室,滿室都是他創作的畫卷,有完成的,也有半成品,案頭上各色顏料、畫筆,幾乎占據了半個臺面,散發著筆墨紙硯之清香。

易老告訴我,他繪畫的宗旨是以山水畫為平臺,展現山川河流美景,為祖國祈福。為了表達對繪畫矢誌不渝的熱愛,他用一首古體詩明心誌,“平生愛書畫,誌趣投山林,筆動草木淚,墨湧頑石情。祈福山河壽,祝願日月明,清香一縷縷,合眾拜觀音。”

他不僅自己繪畫,還教授學徒,鼓勵他人繪畫。經他教出的弟子遍布天涯海角,大多學有所成,在競賽中獲獎,自己辦展館。在他的鼓勵下,畢業於清華大學的女兒易平(如今定居在美國)也研究起了國畫與西方油畫。在他的指導下,一位熱愛繪畫、並於七十歲才開始學畫的老農,竟能將梅蘭竹菊畫得有模有樣;在他的“煽動”下,不解繪畫的李壽和老師竟然特意花一個下午的時間去易老家,聽他講畫竹的來龍去脈,並激發起學畫竹的豪情。見到我,易老甚至也勸我學繪畫。我不解,易老認真地告訴我,畫依於仁,據於德,遊於藝,成於道,是修心、樹德的平臺。我聽完,對易老淡泊處世、不與人同流合汙的氣節有所領悟,頓時,肅然起敬。只有排除欲念、潛心追求藝術之美的人,才有一顆美麗的靈魂。

再仔細欣賞易老的畫,山水或壯美、或寧靜、或遼闊,或幽深,每幅都美得如此生動靈性。也許受到倪平佛學思想的影響,還有道家思想的影響,觀易老近兩年的作品,有的又飽含了禪意與人生哲理,美得直達心靈。給山水賦予最美的氣節與精神,於平淡處發現生活的美,苦中有甘,易老用他的畫筆在民間繪就了一幅幅不平凡的美麗人生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