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大全夢見團子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澎湃新聞記者 楊寶寶

二十四節氣是什麼?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是指導古人耕作、生活的日歷。但對於朱應來說,更重要的是,節氣是過日子的方式,是盼頭、是希望。跟著節氣應時而食,好好生活,就是踏實、美好的一生了。

11月1日,霜降之後的美好秋日,書畫藝術家、生活家朱應帶著她的新書《小食裏的光陰:二十四節氣之美》來到了上海圖書館書店與讀者分享她的“節氣美學”。

《小食裏的光陰:二十四節氣之美》

在朱應的新書分享會上,每個購書的讀者都會得到一件比書還重的禮物,一袋1公斤重的大米。“好好吃飯”是她對讀者們最真心實意的祝福。

這也是朱應自己的生活美學。自小生長在江南的小鎮,朱應兒時最美好的回憶就是跟著外婆,從年頭吃到年尾。

朱應(左)與讀者分享她的“節氣美學”

江南講究應時而食,什麼節氣就要吃什麼食物。每一樣樸素紮實的小點心,都跟著節令,有最新鮮的味道,過了季節,任憑你再饞,也難覓蹤跡,只能盼著新的一年,那個美好的時節再次到來。一年一年輪回之中,美好的小食依次重來,過日子就總是有期盼。

長大以後,朱應依舊忘不了這些食物。她帶著兒子去江南鄉下探尋那些曾經在她味蕾上跳動,在她內心留下痕跡的小食。很多兒時美味已經逐漸消失,只有幾個年紀頗大的老人還在堅持制作。朱應覺得可惜,每一樣都尋了來,認認真真和老人“學藝”,還原她記憶中的江南味道。

立春的名糕、清明的春團、寒露的青豆、立冬的芝麻糖……每一款小食,朱應都會去尋覓古法小食手作人,同時翻古書,尋典故,琢磨古人對生活的極致用心。然後再親手設計小食包裝,一遍遍繪制有愛的字畫,用生活美學的態度再造那些溫情的美食,讓大家對傳統節日有了新的感知和憧憬。

於是有了《小食裏的光陰:二十四節氣之美》這本書。書裏有很多書法繪畫作品,與節令小食、四季風物一起,傳遞出作者對生活日常的美的理解。

十二款古法手工江南節令小食,在朱應的精心還原、制作和描繪中,與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二十四節氣息息相通,仿佛都有了生命和靈性,承載著多少人兒時的美好回憶。

那些日漸被遺忘的傳統儀式與慢生活,就這樣在這一筆一畫、一糕一點中獲得了新生。

“節氣是什麼?是盼頭,是希望。”在尋訪小食手藝人的路上,朱應越來越感受到節氣深植在他們的心中,成為一種與生俱來的生活方式。

青團是清明時節江南一帶的節令小食,碧綠可愛的艾草團子近些年又成為了“網紅”,被商家開發出了鹹蛋黃、小龍蝦等多種時興口味。

朱應卻追溯到了艾草團子之前,找到了這個綠胖團子那一抹可愛綠色更早的來源:南瓜葉。

“南瓜葉青團很久沒有被提起,估計很多人聽也沒聽說過。”朱應認識的一位老人,是從自己的長輩手中傳承下了南瓜葉青團的做法。

做南瓜葉青團是一項費時費力的工作。南瓜葉要選用南瓜未成熟時藤上的綠葉,儲存過冬,來年春天才能做出幾只春團;粉不能用現成的,要用整個臘月來曬,這樣口感最糯;紅豆不能用市場上的大紅豆,得用自家種的赤小豆,個頭雖小,味道和營養都好很多。

“這樣慢慢做上幾只團子,可以用上一整天時間。”從這樣“慢慢做”的過程中,朱應感受到的,是對食物的敬畏之心。老人耐心地做著團子,給朱應講如何從長輩手中學來這份手藝。在她手把手的教學中,朱應觸摸到了那份傳承下來的感念,“他們對生活的態度,很耐心、很踏實,這是一種很高級的生活美學。”

除了尋訪古法小食,朱應也喜歡寫字。她有書法功底,卻寫一手稚拙可愛的字,寫“浪漫”,就加上兩只花花綠綠的棒棒糖,寫“喜樂”就團上兩只橘紅的柿子,看了就讓人心裏露出一個放松的笑容。

有讀者很喜歡她的字,問她如何寫出這樣的風格。朱應回,自己有個哥哥寫一筆“大家範兒”的書法,但她看了,總覺得有些距離,“不寫字的人會覺得書法離我們很遙遠。我有兩個孩子,想以媽媽和現代女性的身份,通過寫字傳達自己的那份樂趣和天真,希望大家看到我的作品,能感受到這份天真。”

朱應愛美,她認為美是一種福氣,存在於生活中。而應時的生活美學,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

“重要的是去做。”她徐徐道來,“去體會四時節氣的流轉變化,去觀察身邊的一草一木,去收獲每個時令的鮮美豐碩,感受應時生活的妥帖與舒適。不急,慢下來以後,生活就會給我們一個答案。”

責任編輯:梁佳

校對:欒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