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之炸魚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2

西鹹傳媒網(作者周其運)

四月天前是冬天

狄金森在詩中寫,“如同親人相見在一個夜晚,我們隔墻交談,直到青苔爬上了唇際,將我們的名字淹沒”。常說浮生若夢,若真能如是,寧願長醉書山墨香之中,便可與你夜夜交談,聽你緩緩念詩,“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你就像那四月天,溫暖宜人,把所有的美好留給世間。可是,人人只見你盈盈笑意、姿態芳華,又有幾多人知曉這路途中的寂寞和掙紮。

1904年6月10日,林徽因出生在浙江杭州的一個書香世家。因是家中長孫女,祖父林孝恂對其給予厚望,特於《詩經·大雅》中取象征美譽與美德的“徽音”二字為名,而她的一生似乎也是對此完美的踐行。

然而,上天是公平的,他給你一些,便不給你一些。

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堪稱是民國政壇上的叱咤風雲的倜儻人士,且很有文學功底,是個頗具文藝氣質的人,他對林徽因的影響很大。文學上的啟蒙固不可少,但感情上的傷害亦是有的。有如此優秀父親的她,母親何雪媛卻著實是個很平凡的婦人。她是林長民的第二任妻子,在生下長女林徽因後,又生了一男一女,卻相繼夭折。在那個封建思想還未完全散去,仍是“母憑子貴”的年代裏,這引起了公爹林孝恂的不滿。出於子嗣方面的考慮,林長民後來又娶上海女子程桂林為妾,程亦無什麼文化,可是性情乖巧,又一連生了幾個兒子,頗得林長民的寵愛。自然另一方面也就冷落了林徽因的生母何氏,何氏長期幽居在冷僻的後院,過著分居的孤單生活,脾氣越來越壞。幼小的林徽因隨母居住在後院的小房子裏,靜靜的等待著父親的到來。可是,父親常年的缺席,讓她感到悲傷和寂寞,所以,她甚至會幻想起水痘,因為它像“水珠”,滿身的水珠,多麼浪漫。可這浪漫又多麼脆弱和心酸。

往事成風,若幹年後,梁從誡說他的母親林徽因:“她愛父親,卻恨他對自己母親的無情;她愛自己的母親,卻又恨她不爭氣;她以長姊真摯的感情,愛著幾個異母的弟妹,然而,那個半封建家庭中扭曲了的人際關系卻在精神上深深地傷害過她”,這種說法不無道理。雖然最終,林徽因還是憑借自己的聰慧贏得了林長民的喜愛,然則縱使這樣,當她在受到父輩們誇獎稱贊後回到被遺忘冷落的後院,面對幾乎被遺棄的母親的淒涼景況,我想她必得拿出十萬分的勇氣和堅強,努力學習努力生活才能成就日後的她吧。

費慰梅曾描述那時林徽因的情狀:“她的早熟可能使家中的親戚把她當成一個成人而因此騙走了她的童年。”林徽因有童年麼,或許有,但過的太快又有的太少,後之視今,也能嘗到那些落寞的味道。許是少年時代品味夠了冷清和寂寥,所以在能自主的青年時代,她才如此的喜愛群體活動,如此的熱愛舉辦沙龍。

常有人說,時間在流逝。可是,時間會流逝麼?時間不會流逝,流逝的是我們。不知不覺的,林徽因長到了16歲,這一年成為了她人生軌跡分水嶺的重要一年。

1920年春,林長民赴歐洲考察西方憲制,特意攜林徽因同行,旅居倫敦一年有半。而這次遠行,也可是說是開啟了她新的人生歷程,也是這段經歷,讓她無論在學問上還是情感上都有了一次巨大的成長,就這樣,林徽因從此都告別了她的少女時代。

林長民是一個愛交朋友的人,即便到了歐洲,都會有一些中國同胞、華僑以及外國友人來與他茶話聊趣。母親不在身邊,林徽因此時就扮演了一些母親的角色,端茶倒水,偶爾與父親的朋友交談幾句。那時的林徽因就開始接觸一些名人: H·C·威爾斯、T·哈代、K·曼斯菲爾德、新派文學以及旅居歐洲的張奚若、陳西瀅、金嶽霖……林徽因並沒有怯場,相反在一次次地與這些文藝人接觸的時候,她認真學習虛心求教,反倒能深層次地懂了些,有時候還可以和他們對上很多話。

說來也巧,他們在歐洲暫住的房子,主人是一位女建築師。女建築師家裏總會擺設一些“稀奇古怪”的建築,各式各樣的錢幣等等,這讓林徽因在好奇之余,誘發了她在建築上的興趣,這些神奇的建築物,甚至讓她有些許癡迷。在與女房東慢慢地接觸下,她發覺自己深深地迷戀上了建築美學。她也漸漸明白:建築不僅是為了遮蔽風雨,也不單單是溫暖的家,它也可以蘊含著各色文化與精神素養。

英倫是個充滿魅力的地方,悠久的歷史文化,整潔的街道,碧藍的天空,還有和大師們暢快的精神交流,這樣的日子無疑是快樂的,但第一次出門在外的寂寞也必不可少,父親林長民畢竟有公務在身,常常要去歐洲大陸開會,林徽因只好從早到晚孤單的打發漫長的二十四小時。後來她回憶那時情景:“我獨自坐在一間碩大的書房裏看雨,那是英國的不斷的雨。我爸爸到瑞士國聯開會去,我能在樓上能嗅到頂下層樓下廚房裏炸牛腰子同洋鹹肉。到晚上又是在碩大的飯廳裏(點著一盞頂暗的燈)獨自坐著(垂著兩條不著地的腿同剛剛垂肩的發辮),一個人吃飯,一面咬著手指頭哭——悶到實在不能不哭!”

直至認識了風趣的徐誌摩,寂寞的時光少了,但林徽因卻實在不像他人所言,就此對徐誌摩萌生戀情,但如此才子佳人能夠相遇,已然是人間一道風景。可是,若人生若只如初見,那該多好。

初次相遇,林徽因才16歲,正值妙齡,而徐誌摩已然23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可是,愛情萌生的時候,一切也無法阻止,這個身著白衣、容貌纖麗的少女隨即成為他的女神,他心裏永恒的素材,一個被他無數次理想詩化的女子,於是他便展開了驚動世人的熾熱追求。1922年3月,徐誌摩在德國柏林寫信給原配張幼儀提出離婚,可即便這樣,徐誌摩還是沒有贏得芳心。徐誌摩浪漫、飄逸、一身才氣,可是詩人的愛像是懸崖峭壁,她的家庭背景,她的教育教養,她的理智學識都不允許她再向詩人跨出一步,徐誌摩迷人的部分同時也是令人無法把握的部分,以至於林徽因終究無法用同樣的激情去回應這段“愛情”,終究沒有許給徐誌摩一個未來。

林徽因對徐誌摩的感情是一種矛盾的結合體,一方面有很多好感,他的出現是她生活裏的一個奇遇,林徽因遇到徐誌摩的時候,她只有十六歲,還處於涉世不深的階段,處於青春期的少女可能會被徐誌摩的浪漫與直接所感染,是對浪漫與文學的追求上的誌同道合的知己關系;一方面又心存芥蒂,不會背棄家裏為她安排的主流的人生道路。徐誌摩是有婦之人,善良的林徽因不想成為第三者破壞他的家庭。更重要的一點是林覺民有許多妻妾,而林徽因的母親受到很多冷落,她小時候也被父親冷落很久,甚至一度不得不與祖父母居住,雖然後來憑借聰慧的天分和後期的努力在林覺民的子女中脫穎而出,得到林覺民的格外看中和賞識,可是內心始終有一個心結,所以又希望選擇一個對感情踏實的人。因此她需要的丈夫應該更是一個對待生活浪漫不枯燥,對待感情卻專一不移的人。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她逐漸明確了婚姻的選擇方向,在文藝的浪漫與建築的踏實中,她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踏實的生活,而浪漫只是一種生命的調味品,卻不是自己的主食。

不過平心而論,徐誌摩對林徽因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可以說,他是林徽因在文學道路上的引路人。林徽因的朋友費慰梅女士曾說過:“徽音對徐誌摩的回憶,總是離不開那些文學大家的名字,如雪萊、曼殊斐兒、吳爾芙。我猜想,徐在對她的一片深情 中,可能已不自覺地扮演了一個導師的角色領她進入英國詩歌和英國戲劇的世界……同時也迷惑了他自己。我覺得徽音和誌摩的關系,非情愛而是浪漫,更多的還是文學關系。 在我的印象裏,徽音是被徐誌摩的性格、熱忱和他對自己的狂戀所迷惑,然而她只有十六歲,並不是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樣世故。他不過是父親身邊的一個女學生而已。徐誌摩的熱烈追求並沒有引起這個未經世事女孩子的對等反應。他的出現只是她生活裏的一個奇遇,不至於讓她背棄家裏為她已經選好的婚姻。”

多年以後,林徽因也曾對自己的兒女說:“徐誌摩當初愛的並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象出來的林徽因,而事實上我並不是那樣的人。”或許,在逐漸加深的交往中,林徽因清楚徐誌摩想要的是他理想中的英國才女,是曼殊菲兒和布朗寧夫人,可自己並不是,如此,倒不如讓自己永遠理想的存活在詩人的夢裏。

1921年,林長民公務結束準備離開歐洲,林徽因與建築美學的緣分似乎在這一刻戛然而止,而她與徐誌摩的這一場曾引起眾人矚目和議論的“情緣”似乎也就此畫上句號。“你曾經容顏奪目,我曾經努力,用古老的愛情方式來愛過你”,葉芝給他愛慕了一生的女人這麼寫,而這句,又何嘗不是徐誌摩的寫照,他的一生從未忘記過這個女子。不過,該結束的始終要結束。林長民帶林徽因回國,繼續她正常的學業,進入培華女中學習。培華中學是英國教會在北京開辦的一所貴族女校。也許,這所中學並沒有給林徽因帶來什麼建築美學上的營養,但是卻讓林徽因滋長了其它方面易於今後發展的各種素養,諸如語言的溝通能力。教會學校的特色就是 “中英文並進”,這對林徽因的語言美學的啟蒙是有很大影響的。中西女中會教導學生“要秀外慧中,有嚴格的教養和堅強的性格”,“一生年輕和愉快地生活”也是他們給予的許諾。

忍耐和堅持雖是痛苦的事情,可是卻漸漸會為你帶來好處,林徽因也逐漸迎來了生命中的四月天。

一場車禍“訂”終身

林徽因與梁思成訂婚時,金嶽霖曾題“梁上君子、林下美人”的對聯贈與他們夫婦,貼切天成,而《林徽因傳》裏也有一個比喻形容他們夫婦情深:“如果用梁思成和林徽因終生癡迷的古建築來比喻他倆的組合,那麼,梁思成就是堅實的基礎和梁柱,是宏大的結構和支撐;而林 徽因則是那靈動的飛檐,精致的雕刻,鏤空的門窗和美麗的闌額。他們是一個厚重堅實,一個輕盈靈動。他們的組合無可替代。”

他們常被人形容為佳偶天成珠聯璧合,他們的婚姻也常被世人艷羨當作典範。但是,殊不知這一段完美的感情並非上天賜予而他們只需坐享其成。這段婚事,從被提起到最終完婚,差不多歷時10年,其間的又曲折自然不少,只不過對他們而言,這一路雖長而勞累,卻不苦澀。

一段幸福的婚姻必是得到父母祝福的。事實上,梁啟超很早就有打算讓林徽因做自己長子梁思成妻子的打算,而梁、林兩家無論從門戶、地位、學識還是其它方面來看,他們都非常匹配,以至於當林徽因和父親林長民從歐洲回來時,梁啟超似乎就有意將二人的婚姻提上日程。梁啟超十分滿意這門婚事,曾經專門寫信給大女兒梁思順,將自豪之情與喜悅之情溢於言表:“老夫眼力不錯吧?”可是,如此晶瑩剔透的才女亦要經歷濁濁人世的淘洗,無奈她未來的“婆婆”李蕙仙並不喜歡她,很是反對林徽因嫁入梁家。這麼好的女子,她為什麼會拒絕呢?有人懷疑是出色女子對更出色女子的本能的嫉妒,實則不然。真正緣由應該是與兩個女子家庭背景有著極大關系,李蕙仙是順天府尹李朝儀之女、清末著名維新派大臣、禮部尚書李端棻之堂妹,受到的是完整系統的封建禮教的教育與熏陶。因此,在她心目中更喜歡那種大家閨秀,林徽因雖然也是大族家庭,可是到處結交各種人士,出盡風頭,顯得過於張揚,而梁思成看起來卻安分許多,甚至近乎木訥,所以有很多擔心,甚至直接寫信給梁思順表明擔心和態度。

這下梁啟超開始為難了,這個結發妻子與直接一起經歷了清末民初政壇、文壇的驚濤駭浪,她總是給梁以安慰和鼓勵,助梁施展才華,替梁抄錄文章,做梁文的第一位讀者。李於她病逝後,梁啟超寫下了一篇情文並茂的《祭梁夫人文》,可見在他心目中的分量,因此出於對妻子的敬重,只能好言勸說,可是卻無法改變李蕙仙的態度。沒有母親祝福的婚姻是不幸的,而對於梁啟超,老婆不認可的婚姻,是棘手的,於是這件事暫時陷入僵局。

然而至於1923年5月7日,事情又有了進一步發展,1923年5月7日是國恥日,梁思成騎摩托車上街參加遊行示威,不幸被汽車撞倒,住進醫院,繃帶一直纏到腰間。林徽因不避嫌疑衣不解帶的在病床前照顧梁思成,逗他開心,安慰他,還幫他翻身擦汗,無微不至的關懷讓看在眼裏的梁啟超甚感欣慰,也讓二人的心走的更近。此時,梁思成和徐誌摩之間也發生了這樣一件小事,由於車禍的原因,梁思成左腿比右腿短了小小一截,腳略有些跛,而徐誌摩對林徽因的追去又傳的很是沸沸揚揚,梁思成盡管和林徽因的感情很深也感到很多的壓力,以至於感到無法承受,打算放棄林徽因,這時徐誌摩卻突然很奇怪的對他說了一番話氣:“你不能放棄,因為徽徽要你;你不能放棄,因為我也從未放棄!”每次看到這裏,我都覺得無論後人怎麼詬病徐誌摩的感情史,他在我心裏都是一個謙謙公子,赤誠如嬰孩。

福禍相依,次年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婚姻也發生了轉機,1924年9月13日李蕙仙病逝於北京,橫亙在他們之間的最大阻力沒有了,唯一的阻力就是梁思成的大姐梁思順受到母親影響,此前一直與目前站在同一立場,於是梁啟超果斷出擊,迅速說服了她,而林徽因也在努力通過接觸讓她改變看法,在不斷的接觸中,她也發現了林徽因的優點,此事圓滿解決。

1928年,林徽因與梁思成在渥太華梁思成姐夫任總領事的中國總領事館舉行婚禮。而他們的婚禮在加拿大引起巨大反響,曝光率極高,重要原因不僅是金嶽霖所說的“梁上君子,林間美人”的郎才女貌的珠聯璧合,還因林徽因自己設計的婚禮服飾,尤其是東方韻味的頭飾震驚世人。遵從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又帶著西式風格,具有中西合璧的特色,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結合在當時可以說是新舊相兼,郎才女貌,門第相當。

新婚之夜,梁思成問她:“這個問題我只問一遍,以後再也不提,為什麼你選擇的人是我?”

林徽因說:“這個問題我要用一生來回答,準備好聽我回答了嗎?”

婚後梁思成對林徽因呵護倍至,而最明顯的表現是梁思成堅持每天為林徽因做早餐。

我想談起林徽因的人生,是誰也繞不過金嶽霖的,一直覺得她何其幸運,不僅擁有一份完美的愛情,更擁有來自另一個男子真情實意無欲無求的友情,多麼難得。我想這與林徽因本身是分不開的,因為她本身是那麼的優秀,那麼璀璨,以至於讓周圍的人忍不住的仰望她。就像梁思成說:“林徽因是個很特別的人,她的才華是多方面的。不管是文學、藝術、建築乃至哲學她都有很深的修養。她能作為一個嚴謹的科學工作者,和我一同到村野僻壤去調查古建築,測量平面爬梁上柱,做精確的分析比較;又能和徐誌摩一起,用英語探討英國古典文學或我國新詩創作。她具有哲學家的思維和高度概括事物的能力”。

可是這樣一個極具才華的女子,在感情方面卻是很青澀,像一個永遠也長不大的小妹妹。1932年,梁思成從外地回來,此時他們已結婚四年,很少見過林徽因如此沮喪的梁思成問她怎麼了,林徽因哭喪著臉說:“我苦惱極了,因為我好像同時愛上了兩個人,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梁思成非常震驚,然而經過一夜無眠翻來覆去的思想鬥爭後,第二天他告訴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選擇了老金,我祝願你們永遠幸福。”後來林將這些話轉述給金嶽霖,金嶽霖回答:“看來思成是真正愛你的,我不能傷害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我應該退出。”從此他們再不提起這件事,三個人仍舊是好朋友,每天都要在一起聊幾個小時,不但在學問上互相討論,有時梁思成和林徽因吵架,也是金嶽霖做仲裁,把他們糊塗不清楚的問題弄明白。自此以後,金嶽霖從此不再以娶林徽因為目的進行交往,只是見她作為朋友,維持著一份純潔的友誼。雖然娶林徽因已經無望,可還是立下誓言,為林徽因終身不娶,而他也確實終身未婚,用一種情感上的精神層面的愛戀愛了林徽因一生。

那個時代戰亂不止,但同時群星璀璨,那個時代的人們物質匱乏,但每個人都是那麼的溫潤風雅。想起一張西南聯大的老照片,一群學者衣衫襤褸,卻氣宇軒昂的立於天地間。想世間無數的人糾結於情愛的漩渦,可若當事人都能如他們般純粹無私的為其著想,這世上有少了多少悲劇和煩惱?

建築,心靈的詩歌

有沒有那麼一個人,讓你想要變得美麗,不是為了吸引,也不是因為喜歡,只是因為有這麼一個人,帶給你美的體驗,讓你身不由己的想要跟隨、想要改變?如果帶著這個問題去問梁思成的話,我想答案一定是林徽因。他們一生心靈相偎,一條重要的紐帶便是建築。

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梁啟超的安排下同時赴美攻讀建築學,然而命運之神總會在不經意處給你設置一個障礙。

1924年9月,兩人一起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學院學習,均從三年級課程讀起。但林徽因滿懷希望立誌建築學的願望卻在入學初期碰了一次壁,梁思成順利的進入到美術學院建築系。可是建築系卻有一個不收女生的規定,因而林徽因未能進入建築系。可是她並未因此放棄理想,當采用直接的路徑無法走通時,聰明的她就采用了迂回戰術,將學籍註冊在美術系,英文名字是Lin Phyllis Whei-Yin。然後,選修了建築系的主要課程,實現了自己的誌願。1927年夏,從美術學院畢業後,又入耶魯大學戲劇學院學習舞臺美術設計半年。而這些國外的求學與生活經歷對她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牢牢奠定了她後來在建築學的一些列成就。

對於這段求學經歷,林徽因無疑是滿心歡喜的,她夢寐以求的建築學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出類拔萃,能夠從事自己熱愛的學科,這是一件多麼值得慶幸的事情。當她還不到二十歲時,就立下了學建築的誌願,她覺得這是一個“把藝術創造與人的日常需要結合在一起的工作”。

自此,她充分運用了自己奔放的創造力,以及嚴謹思維方式,將自己的聰慧、才幹和天分全部融匯一體,全身心投身於建築事業。甚至在1936年,還與梁思成一起登上了寧靜肅穆的天壇祈年殿屋頂進行實地測量,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敢於踏上皇帝祭天宮殿屋頂的女性。

林徽因的美讓人驚嘆,她才華的更讓人欽佩,文潔若曾贊譽說,“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曾出現過像達。芬奇那樣的多面手。 他既是大畫家,又是大數學家、力學家和工程師。林徽因則是在中國的文藝復興時期脫穎而出的一位多才多藝的人。她在建築學方面的成績,無疑是主要的,然而在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等方面,也都有所建樹”。

但是,更讓人敬重的應該是她對朋友對祖國一生熱忱的品質,我想這樣的林徽因才更是應該為人所記住所懷念的。就像李健吾在懷念林徽因的文中寫的那樣,“既耐得住學術的清冷和寂 寞,又受得了生活的艱辛和貧困。沙龍上作為中心人物被愛慕者如眾星捧月般包圍的是她,窮鄉僻壤、荒寺古廟中不顧重病、不憚艱辛與梁思成考察古建築的也是 她;早年以名門出身經歷繁華,被眾人稱羨的是她,戰爭期間繁華落盡困居李莊,親自提了瓶子上街頭打油買醋的還是她;青年時旅英留美、深得東西方藝術真諦, 英文好得令費慰梅贊嘆的是她,中年時一貧如洗、疾病纏身仍執意要留在祖國的又是她。這樣的林徽因,在朋友間引起的,又是另外一種評說,李健吾抗戰期間聞聽 林徽因雖罹患重病而不離開祖國時,激動地說:“她是林長民的女公子,梁啟超的兒媳。其後,美國聘請他們夫婦去講學,他們拒絕了,理由是應該留在祖國吃苦。”

結 語

如果說時間是條河流的話,那麼我們都不過是被投入水中的石子。河流永遠不緩不急,永遠奔流不息,石子卻有大小之別。那麼,這些為歷史所記住的人是什麼呢?我想,他們應該是從天際隕落的那些,是集天地靈氣的一類。王利芬曾說過一段讓我很感動的話,她說,“讓我折服的永遠是精神和人格的魅力,讓我感動的從來都是做人的真誠,讓我佩服的一直都是過人的智慧,我相信,這些東西才真正是人類的精華所在。” 無論社會如何變化,我始終覺得,良好的品質才會贏得人們真正的尊重,也是人類真正應該繼承的東西。

有人說,真正的巨人活在時間的深度裏,因為他們從不畏懼,從不逃避。

青澀的林徽因,成熟的林徽因,美貌的林徽因,聰慧的林徽因,文學家的林徽因,建築學家的林徽因,讓人甘願俯首稱臣的林徽因,讓人嫉妒遭人責罵的林徽因,這樣真實,這樣令人感動,一如她這一生,未曾掩飾自己真心,亦不曾閃避困窘生活。其實,我們都走在人生的同一條路上,只是或遠或近,卻從來絡繹不絕。

去相信生活,無論快樂與否,都必須過活;去相信青春,無論受傷與否,都必須堅持;去相信付出,無論收獲與否,都必須努力。從低谷翻越叢山峻嶺,一寸一寸的戰鬥,總有一天會得庭院閑庭信步。你我都有著同樣豐富的人生,你我都有著同樣璀璨的青春,只是,我們可能沒林徽因那麼令人矚目,亦沒有那神奇的男子甘願為我們癡情一生,但亦值得珍重這難得的人生。 加油吧。

張愛玲:曠世才女寫傳奇,繁華散盡是滄桑

2007年,著名導演李安的一部名為《色·戒》的電影讓湯唯成為一時頗受爭議的焦點話題,但透過電影本身,單就題材而言便頗具傳奇色彩:

上世紀40年代抗日戰爭時期的上海為背景,講述女大學生王佳芝利用美色接近漢奸易先生意圖行刺的故事;佳芝成功勾引易先生並準備下手時,卻發現自己已動真情,於是通風報信讓易先生逃過一劫,易先生卻決定趕盡殺絕。

而這個電影是由一個同名短篇小說改編而成,只是作者張愛玲早已去世,但她的曠世才華和傳奇經歷卻成為人們始終談論的話題。

張愛玲的家族與太多的重大歷史事件緊緊牽扯在一起,特別是她的曾外祖父更是一位近代史中的風雨人物—李鴻章。

她的祖母李菊耦,名李經璹,小字菊耦(一作菊藕、鞠耦)。有人說為晚清重臣李鴻章的長女,也有說是他的第二個女兒,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二十二歲出嫁,這在當時可謂晚婚,按理說憑借她的身世、相貌及才情應該早早出嫁才對,因而一種李鴻章對這個女兒的過於疼愛而導致她的長久待字閨中似乎頗有說服力。甚至據說李菊耦的母親也並不滿意李鴻章挑選的女婿張佩綸,一度極力反對。因為菊耦容貌秀麗,琴棋書畫皆通,張佩綸那時是年屆40的鰥夫,有過兩任妻子,相貌也極為平平。他是清流派的代表人物,耿直自負,曾經到處彈劾官員,“一疏出,朝野聳聽”。他也彈劾過李鴻章議和。此時正做著李鴻章的幕僚,因而就有了李鴻章愛才心切,促成此事的說辭。

他們結婚後,張佩綸的仕途並沒有太大改變,家庭生活卻頗為幸福,與李菊耦相處融洽,甚至合寫一本武俠小說,而李菊耦育有一子一女,其子名張誌沂,就是張愛玲的父親;其女名張茂淵,即張愛玲筆下文字中常提到的“姑姑”,也都是對張愛玲影響極大的人物。

李菊耦喪偶時僅38 歲,帶著7歲的兒子和2歲的女兒,靠帶來的嫁妝生活。張愛玲小時候纏著老女傭講祖母的故事,“她想了半天方道:‘老太太那辰光總是想方(法)省草紙。’我覺得大煞風景,但是也可以想象我祖母孀居後坐吃山空的恐懼。”李菊耦守寡終老,“在親戚間有孤僻的名聲”,於1912年辭世,時年46歲。

張愛玲的父親張誌沂是典型的遺少。當年寡母旁無依靠,望子成龍,致力於閉門教子,“背不出書,打!罰跪”。“我父親一輩子繞室吟哦,背誦如流,滔滔不絕一氣到底,末了拖長腔一唱三嘆地作結。沈默著走了沒一兩丈遠,又開始背另一篇,我聽著覺得心酸,因為毫無用處。”

張愛玲的母親原名黃素瓊,門庭顯赫,祖父黃翼升是清末長江七省水師提督,通常稱軍門黃翼升。在李鴻章淮軍初建、開赴上海時,黃翼升所統帶的五千水師也歸李鴻章節制,是他的副手。她深受五四新潮的影響,上世紀20年代出國留洋,學過油畫,跟徐悲鴻、蔣碧微等都熟識,沐浴歐風美雨,她是一個新派的女性,比較明顯的就是後來覺得名字不夠浪漫,出洋時自己就改為黃逸梵。黃逸梵雖然生身豪門,但由於是小妾所生,父母又早逝,因此童年並不幸福。

張誌沂和黃素瓊22歲結婚,當時結婚時是人人稱羨為的“金童玉女”,門當戶對,才貌般配,1920年9月30日張愛玲(原名張瑛)出生於上海麥根路(今泰興路),他們除了女兒張愛玲,還有一個兒子張子靜,1921年12月11日,唯一的弟弟張子靜出生。。對此,張愛玲有一篇名叫《弟弟》的文章:

“我弟弟生得很美而我一點都不。從小我們家裏誰都惋惜著,因為那樣的小嘴,大眼睛與長睫毛,生在男孩子的臉上,簡直是白糟蹋了,長輩就問他:“你把眼睫毛借我好不好?明天就還你。”然而他總是一口回絕了。有一次,大家說起某人的太太真漂亮,他問道:“有我好看麼?”大家常常取笑他的虛榮心。

他妒忌我畫的圖,趁沒人的時侯拿來撕了或是塗上兩道黑杠子。我能夠想象他心理上感受的壓迫。我比他大一歲,比他會說話,比他身體好,我能吃的他不能吃,我能做的他不能做。

一同玩的時侯,總是我出主意。我們是“金家莊”上能征慣戰的兩員驍將,我叫月紅,他叫杏紅,我使一口寶劍,他使兩只銅錘,還有許許多多虛擬的夥伴。開幕的時侯永遠是黃昏,金大媽在公眾的廚房裏咚咚乇菜,大家飽餐戰飯趁著月色翻過山頭去攻打蠻人。路上偶而殺兩頭老虎,動行老虎蛋,那是巴鬥大的錦毛球,剖開來像白煮雞蛋,可是蛋黃是圓的。我弟弟常常不聽我的調派,因而爭吵起來,他是“既不能命,又不受令”的,然而他實在是秀美可愛,有時侯我也讓他編個故事:一個旅行的人為老虎追趕著,趕著,趕著,潑風似的跑,後頭嗚嗚趕著——沒等他說完,我已經笑倒了,在他肋上吻一下,把他當個小玩意。

有了後母之後,我住讀的時侯多,難得回家,也不知道我弟弟過去時是何等樣的生活。有一次放假,看見他,吃了一驚。他變得高而瘦,穿一件不甚幹凈的藍布罩衫,租了許多連環圖畫來看。我自已那時侯正在讀穆時英的,《南北極》與巴金的《滅亡》,認為他的口胃大有糾正的必要,然而他只晃一晃就不見了。大家紛紛告訴我他的劣跡,逃學,忤逆,沒誌氣。我比誰都氣憤,附和著眾人,如此激烈地詆毀他,他們反而倒過來勸我了。

後來在飯桌上,為了一點小事,我父新打了他一個嘴巴子。我大工業地一震,把飯碗擋住了臉,眼淚往下直淌。我後母笑了起來道:“咦,你哭什麼?又不是說你!你瞧,他沒哭,你倒哭了 !”我丟下了碗衝到隔壁的浴室裏去,閂上了門,無聲地抽噎著。我立在鏡子前面,看我自已的掣動的臉,看著淚滔滔流下來,像電影裏的特寫。我咬著牙說:“我要報仇。有一天我要報仇。”

浴室的玻璃窗臨著陽臺,拍的一聲,一只皮球蹦到玻璃上,又彈回去去了。我弟弟在陽臺上踢球。他已經忘了那回事了。這一類的事,他是慣了的。我沒有再哭,只感到一陳寒冷的悲哀。” 但此後張愛玲和弟弟交集並不多,甚至成名後,弟弟創辦一個刊物找她約稿,她竟然拒絕,卻給他一些自己畫的插圖。

可是張愛玲父母兩人的關系並不想想象的美好,甚至談不上順利。婚後的張誌沂吸食鴉片、嫖妓、娶姨太太,這些都讓接受了新思想的黃逸梵無法容忍,更看不慣他無所作為,因此每日都是爭吵,爭吵,日益升級的爭吵,張愛玲4歲時,黃逸梵便借口小姑張茂淵出國留學需要女伴監護,於是同去英國,上美術學校,“畫油畫,跟徐悲鴻、蔣碧微、常書鴻都熟識”,“踏著這雙三寸金蓮橫跨兩個時代,她在瑞士阿爾卑斯山滑雪至少比我姑姑滑得好”。終至不可調和,婚姻破裂。致使黃逸梵多次出走國外,到後來一生漂泊在國外,最後終於客死國外,成為我們中國第一代“出走的娜拉”。

吃喝嫖賭五毒俱全的父親當然也不甘寂寞,很快便找了一位戲子做妾。這戲子早年本是妓女,被人叫做老八。繼母開始對待愛玲還算不錯,有時帶她去年跳舞,還給她買蛋糕吃。父親延襲祖制,對姐弟倆要求甚嚴。經常躺在床上抽著大煙,讓愛玲給他背書聽。然而繼母因為操持家務繁忙,又加上還要照顧姐弟倆,漸漸變得不耐煩起來,有時還常發發脾氣。上了脾氣的繼母,來幹脆連老公都打,甚至拿痰盂砸他的頭。張家族裏人實在看不慣這女人的德性,一氣之下逼她離開張家。她就走了,還帶了滿滿兩榻車銀器一塊上路。

1928年,父親辭去職務,由天津搬回上海,母親和姑姑也由英國返回上海。張愛玲開始學習繪畫,英文和鋼琴,並開始讀《三國演義》、《西遊記》、《七俠五義》等古典名著。張誌沂一度因毒癮深重而差點喪生,“離死很近了 我很害怕了”。逃過一劫的他打算振作,承諾戒鴉片,遣走了姨太太,黃逸梵回國過了幾年孩子們眼中童話般的家庭生活,但丈夫故態復萌,還想花完妻子的錢就此將她禁錮在國內,這場婚姻於1930年最終破裂。張愛玲和弟弟被判給父親撫養。1930年入黃氏小學插班讀六年級。張瑛改名為張愛玲(改自其英文名:Eileen),同年父母協議離婚,母親與姑姑搬出寶隆花園洋房,在法租界租房住,張愛玲仍然隨父親生活。

1932年,母親去往法國,張愛玲首次發表短篇小說《不幸的她》於聖瑪利亞校刊。1933年,張愛玲在聖瑪利亞發表第一篇散文《遲暮》,並開始與父親學寫舊詩。1934年,張誌沂與民國政府前總理孫寶琦之女孫用蕃在國際飯店舉行婚禮。孫用蕃當時年紀也不小了,有說36歲,有說29歲。孫用蕃是陸小曼的好友,婚後床頭掛著陸小曼畫的油畫瓶花,她們都有阿芙蓉癖。父親和繼母婚後經常在榻上一同吞雲吐霧。

“家族的日趨衰敗,家庭的不幸,父母的離異,自然給女兒張愛玲留下了抹不去的陰影,以後曾多次體現在她的作品裏,對她的創作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劉繼興認為,在張愛玲小時候的成長環境中,既流著濃濃的中國傳統的血液,也吹著新鮮的來自西洋的風。傳統和現代、守舊和改革、舊式與新式,正是在這種矛盾的共生與交織中,造就了張愛玲日後驚艷的文字與綺麗的風格。”在她而這種風格似乎她首次發表短篇小說《不幸的她》中就有有明顯的體現:

“秋天的晴空,展開一片清艷的藍色,清凈了雲翳,在長天的盡處,綿延著無邊的碧水。那起伏的海潮,好像美人的柔胸在藍網中呼吸一般,摩蕩出洪大而溫柔的波聲。幾只潔白的海鷗,活潑地在水面上飛翔。在這壯麗的風景中,有一只小船慢慢的掉槳而來:船中坐著兩個活潑的女孩子,她們才十歲光景,袒著胸,穿著緊緊的小遊泳衣 服,赤著四條粉腿,又常放在船沿上,讓浪花來吻她們的腳。像這樣大膽的舉動,她倆一點也不怕,只緊緊的抱著,偎著,談笑著,遊戲著,她倆的眼珠中流露出生命的天真的誠摯的愛的光來。”

對於張愛玲,張誌沂雖然不能說寵愛有加,卻是倍加欣賞的,跟她談論文學,13 歲那年的一天, 張愛玲在書攤上讀了一本張恨水的通俗小說, 曲折多變的情節深深地吸引了她, 以後她又專門找了幾本讀了。讀了幾本之後, 張愛玲忽發奇想, 我要是也能寫幾部通俗小說該多好啊。有一天她開始動筆了, 人物都是《紅樓夢》中現成的, 有賈寶玉、林黛玉, 還有賈政、王夫人, 更有襲人、晴雯等人, 不過這些人穿的都是現代人的衣服, 說現代人的話, 做現代人的事, 逛上海灘, 徜徉十裏洋場, 乘人力車, 到霓虹燈下談情說愛……

小說每寫好一個章節, 都要拿給父親看, 父親往往欣然命筆,擬很像樣的回目,目等小說寫完了, 訂成上下兩冊手抄本, 赫然寫上書名《摩登紅樓夢》。在午後的客廳裏,和她談談親戚間的笑話,張愛玲也說,“寂寞的時候,他喜歡我”。

父母離異後她跟著父親和繼母過,有資料記載繼母當著張父對張愛玲很好,背著張父又是一副嘴臉,給張父造成張愛玲不孝不尊重長輩的假像,一次,當張愛玲向他提出,要去姑姑那裏住幾天時,他情知妹妹與前妻同住,卻余情未了,在鴉片榻上柔聲慢應了一聲。

躺在煙榻上的張誌沂,心情相對平和,但是兩個禮拜之後,張愛玲從母親那裏回來時,他剛剛起床,有下床氣,心情沒那麼好,再經後妻一挑唆,想起前妻,就是一個尖銳的盛氣淩人的影像,一意投奔過去的張愛玲,也跟著變得可惡起來。他所有的怒氣,在那一刻爆發。張愛玲和繼母矛盾激化,大鬧一場後,張愛玲被父親毒打,關在自家後院幾個月,差點病死在裏邊。這段經歷後來被她直接寫進了小說《半生緣》中。一次偶然,她得以逃出家,投奔了母親,從此與父親恩斷義絕。

事實上,對於後母,張愛玲有意無意采取的總是敵對的態度。她在《對照記》裏,曾經諷刺過孫用蕃,說她“趨炎附勢”。

“我父親要結婚了……如果那女人就在眼前,伏在鐵欄桿上,我必定把她從陽臺上推下去,一了百了。”從張愛玲留下的文字看,她與後母孫用蕃是勢不兩立的。事實上,孫用蕃做了張家姐弟的後母後,一心想和兩個孩子搞好關系。怎奈每每事與願違。

孫用蕃出嫁前也是個人物,對於張愛玲的“攻擊”,她是不可能一直忍讓的。那年張愛玲中學畢業,其生母(黃素瓊)恰巧回國。這當口,她向父親提出要出國留學。張廷眾暴跳如雷,他一直認為前妻拋棄這個家就是留洋學壞了,如今女兒又學樣來揭他的傷疤,這還得了!

孫用蕃很清楚,讓張愛玲留學是黃素瓊的主意,這麼做費錢不說,明擺著是女人之間微妙的“奪女大戰”,便忍不住當場斥責張愛玲:“你母親離了婚還要幹涉你們家的事。既然放不下這裏,為什麼不回來?可惜遲了一步,回來只好做姨太太!”

埋在兩人心裏的雷終於炸開。孫用蕃清楚,這個姑娘是留不住了。後來就有了有名的、被張愛玲寫進《私語》裏的“一記耳光”事件。孫家後人回憶說,當時孫用蕃沒有像《私語》裏寫的那樣“罵開了”,也沒有“打嘴巴子”,只是在被張愛玲推的時候閃了腰,“哎喲”了一聲,事後張廷眾也沒對女兒拳打腳踢。張愛玲所記錄的自己被痛打一頓後關禁閉是扭曲誇張的。她的確是在家裏被“隔離”了一段日子,但那是因為她得了瘧疾,怕傳染給家人。只是張愛玲的文學天才不僅呈現在作品中,也出現在回憶中。

後來,張愛玲在自傳體小說《雷峰塔》的第三章中改變態度懺悔了,說是“誤解了、褻瀆了後母孫用蕃的一番良苦用心”

母親黃逸梵雖收留了她,但也表示手頭很緊張,她現在有兩條路:“要麼嫁人,用錢打扮自己;要麼用錢來讀書。”張愛玲選擇了後者。1938年,她以遠東區第一名的成績考上倫敦大學。但天不作美,二戰迫在眉睫,局勢不穩,她只得放棄遠赴英國,於1939年進入香港大學就讀。

張愛玲在港大讀書時格外用功,功課每每名列前茅,因為獎學金對她來說很關鍵。與父親關系破裂,他不會再給她一個子兒,而倚靠母親久了,她也曾寫過“母親的家已經不復是柔和的了”。

在港大,她是宿舍樓唯一暑假無家可歸的學生。1941年底她又見證了香港淪陷,一個炸彈落在對街,“差點炸死了,都沒人可告訴,她若有所失”。當時她還未及畢業,戰爭讓求學無望,只得重返上海;1942年夏,張愛玲與返回上海,與姑姑居住在愛丁頓公寓6樓65室,於是下決心寫文章養活自己,踏入文壇。開始了寫作 生涯,在《 泰晤士報》上寫影評和劇評。在英文《 二十世紀》月刊發表《中國人的生活與服裝》、《中國人的宗教》、《洋人看戲及其他》等散文和其他五六篇影評。1943年,張愛玲認識了當時月刊《 紫羅蘭》的主編,作家 周瘦鵑。五月,張愛玲在該刊物上發表小說《 沈香屑第一爐香》該篇文章使張愛玲在上海文壇一炮打響,嶄露頭角。隨即進入創作的井噴期,六月,張愛玲發表續作《 沈香屑·第二爐香》。7月,張愛玲認識了評論家 柯靈。此後張愛玲在《 雜誌》、《 萬象》、《 古今》等刊物發表《 茉莉香片》、《 到底是上海人》、《 心經》、《 傾城之戀》等一系列小說,散文,代表作相繼問世,一舉成名。

張愛玲稿件使用每張25行每行20格的稿紙,紙質是輕薄的航空紙,稿紙左下方印有“張愛玲稿紙”或“愛玲專用”。她習慣用黑墨水鋼筆直排書寫,字娟秀略顯瘦長,每一字、每一標點分開得清清楚楚,安穩地拘束在小方空格裏,極少幾個字稍微出格。張愛玲的字型最明顯的特點:筆劃規規矩矩,沒有僵硬的棱角,彎角呈微微的弧狀,字尾不見勾。寫錯之處,以墨水塗抹掩蓋字跡,形似有長有短的細長狀墨條;從墨條右方拉出一小段下斜的直線,線的上方補上修改的文字。年輕張愛玲寫稿,字字充滿稿紙的方格,字型較長,不少字明顯衝出方格框線外。字跡老練,不像十多歲小姑娘的字,倒有六七十歲長者字的老辣。字的筆劃若遇彎角,筆勢剛硬、棱角犀利;筆劃若遇直豎,一筆快速畫下,像持匕首劃下即倏急收刀,也像尖銳的針插在紙上。多半的字喜歡連筆,碰到需挑勾的筆劃,則強硬地挑起。遇有錯字,字上打個圈算是舍棄,原本寫的內容清晰可見。

張愛玲與胡蘭成,一個是當時上海最負盛名的女作家,一個是汪偽政府的要員。在亂世之中,他們的相識、相知、相戀,及至最後的分手,都堪稱是一場“傳奇”.

1944年已在汪偽政府中任職的胡蘭成,正在南京養病。初春的一天,在南京的一座庭院的草坪上,當他收到蘇青寄來的雜誌《天地》第十一期,讀到《封鎖》的時候,喜不自勝。文人與文人之間的那種惺惺相惜,使他對作者張愛玲充滿了好奇。於是他立即寫了一封信給蘇青,對張愛玲的小說大加贊許,並表示極願與作者相識。蘇青回信說,作者是位女性,才分頗高。這更是讓胡蘭成對張愛玲念念不忘。不久,他又收到了蘇青寄來的《天地》第十二期,上面不僅有張愛玲的文章還有她的照片。他越發想結識張愛玲了。胡蘭成回到上海之後就去找蘇青,要以一個熱心讀者的身份去拜見張愛玲。蘇青婉言謝絕了,因為張愛玲從不輕易見人。但胡蘭成執意見,向蘇青索要地址。蘇青遲疑了一下才寫給他——靜安寺路赫德路口192號公寓6樓65室。胡蘭成如獲至寶。雖然此時,他是個有妻室的人,而且,是他的第二次婚姻。

胡蘭成第二天就興衝衝地去了張愛玲家,她住的赫德路與他所在的大西路美麗園本來就隔得不遠。可張愛玲果真不見生客。胡蘭成卻不死心,從門縫裏遞進去一張字條,寫了自己的拜訪原因及家庭住址、電話號碼,並乞愛玲小姐方便的時候可以見一面。第二天,張愛玲打了電話給胡蘭成,說要去看他,不久就到了。張愛玲拒絕他的到訪,又自己親自去見他。其實早前,胡蘭成因開罪汪精衛而被關押,張愛玲曾經陪蘇青去周佛海家說過情。因此,她是知道他的。於是,就這樣見面了。

真正見了面,胡蘭成只說與他所想的全不對。他一是覺得張愛玲個子之高,二是覺得她坐在那裏,幼稚可憐相,不象個作家,倒象個未成熟的女學生。但他兩人一談就是五個小時。從品評時下流行作品,並問起張愛玲每月寫稿的收入。胡蘭成送張愛玲到弄堂口,並肩走著,他忽然說:“你的身裁這樣高,這怎麼可以?”

次日,胡蘭成去回訪張愛玲。她房裏竟是華貴到使他不安,胡蘭成形容說,三國時劉備進孫夫人的房間,就有這樣的兵氣。那天,張愛玲穿了一件寶藍綢襖褲,戴了嫩黃邊框的眼鏡。多年後,胡蘭成對這些細節都有著清晰的回憶。此後,他每天都去看張愛玲。一天,他向張愛玲提起刊登在《天地》上的照片,張愛玲便取出來送給他,還在後面題上幾句話: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裏。但她心裏是歡喜的,從塵埃裏開出花來.

這一年,胡蘭成38歲,張愛玲24歲。但很快,他們戀愛了。他們談情說愛的方式似乎是他們最初相識的延續。胡蘭成在南京辦公,一個月回一次上海,一住八、九天。每次回上海,他不回美麗園自己的家,而是徑直趕到赫德路,先去看張愛玲。兩人每天在一起,喁喁私語無盡時。但當時世人並不了解他們之間的感情,只覺得胡蘭成的政治身份是漢奸,又有妻室,年紀大到幾乎可以做張愛玲的父親。

1944年8月,胡蘭成的第二任妻子提出與他離婚。這給了張愛玲與胡蘭成的愛情一個升華的機會——結婚。他們就這樣結婚了,沒有法律程序,只是一紙婚書為憑。因為胡蘭成怕日後時局變動,自己的身份會拖累張愛玲。沒有任何儀式,只有張愛玲的好友炎櫻為證。

這一段時間,也是張愛玲創作生涯中的黃金時間。

而張愛玲的散文《愛》,在開頭就說,這是一個真的故事。的確是真的故事,是胡蘭成的庶母的故事。

時間已經接近了44年年底,時局明顯地在變動。日軍在中國的勢力已經江河日下。而胡蘭成作為汪偽政府的官員,也有了危機感。有一個傍晚,兩人在張愛玲家的陽臺上看上海的暮色。胡蘭成對她說了當下的時局,恐自己將來有難。

1944年11月,胡蘭成到湖北接編《大楚報》,開始了與張愛玲的長期分離。那是一個時常有警報和空襲的時期。

但胡蘭來武漢不久,他便與漢陽醫院一個17歲的護士周訓德如膠似漆。他不向小周隱瞞張愛玲,但又向她表明要娶她——只有做妾了。但小周的生母是妾,她的反應是,不能娘是妾,女兒也是妾。於是胡蘭成又進行了一次婚禮,似乎全然忘了張愛玲的存在。而張愛玲對此一無所知。她給他寫信來,還向他訴說她生活中的一切瑣碎的小事。

1945年3月,胡蘭成從武漢回到上海。在張愛玲處住了一個多月。此時,他才將小周的事情告訴了張愛玲。此時,張愛玲的心已被刺傷了,但她仍是愛他的。於是她只有默默承受。兩個人在一起,胡蘭成倒是再也不提小周了。也許他就是這樣一個只看見眼前的人。

可惜,5月,胡蘭成又回到了武漢。一見到小周,就有回家的感覺——他又忘了張愛玲了。

時局大亂,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胡蘭成末日也來了,重慶方面定會懲辦他這樣的漢奸。於是他逃到了浙江,化名張嘉儀,稱自己是張愛玲祖父張佩綸的後人。

胡蘭成就又勾引上了範秀美。未到溫州,兩人便已做成夫妻,對範家人以及鄰居也以夫妻相稱。

然而,已有半年未曾見面的張愛玲,竟一路尋著來到了溫州。一個清晨,胡蘭成與張愛玲在旅館說著話,隱隱腹痛,他卻忍著。等到範秀美來了,他一見她就說不舒服,範秀美坐在房門邊一把椅子上,但問痛得如何,說等一會兒泡杯午時茶就會好的。張愛玲當下就很惆悵,因為她分明覺得範秀美是胡蘭成的親人,而她自己,倒象個“第三者”或是客人了。還有一次,張愛玲誇範秀美長得漂亮,要給她作畫像。這本是張愛玲的拿手戲,範秀美也端坐著讓她畫,胡蘭成在一邊看。可剛勾出臉龐,畫出眉眼鼻子,張愛玲忽然就停筆不畫了,說什麼也不畫了,只是一臉淒然。範秀美走後,胡蘭成一再追問,張愛玲才說:“我畫著畫著,只覺得她的眉神情,她的嘴,越來越像你,心裏好不震動,一陣難受就再也畫不下去了。”這

離開溫州的時候,胡蘭成送她,天下著雨,真是天公應離情。她嘆口氣道:“你到底是不肯。我想過,我倘使不得不離開你,亦不致尋短見,亦不能夠再愛別人,我將只是萎謝了。”

此後的八、九個月時間,兩人偶有通訊。張愛玲也會用自己的稿費接濟胡蘭成,只因怕他在流亡中受苦。

有一次,胡蘭成有機會途徑上海,在危險之中,他在張愛玲處住了一夜。他不但不懺悔自己的濫情,反倒指責張愛玲對一些生活細節處理不當。還問她對自己寫小周的那篇《武漢記》印象如何,又提起自己與範秀美的事,張愛玲十分冷淡。當夜,兩人分室而居。

幾個月後,1947年6月,胡蘭成收到了張愛玲的訣別信: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經不喜歡我的了。這次的決心,是我經過一年半長時間考慮的。彼惟時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難。你不要來尋我,即或寫信來,我亦是不看的了。

小吉就是小劫的意思。此時的胡蘭成已經脫離了險境,在一所中學教書,有了較安穩的工作。張愛玲選擇他一切都安定的時候,寫來了訣別信,隨信還附上了自己的30萬元稿費。自此以後,這二人一場傳奇之戀,就這樣辛酸地謝幕了。胡蘭成曾寫信給張愛玲的好友炎櫻,試圖挽回這段感情,但張愛玲沒有理他,炎櫻也沒有理他。這段感情,真的是謝幕了。張愛玲曾對胡蘭成說:“我將只是萎謝了。”萎謝的不僅僅是愛情吧,還有文采,此後張愛玲的創作也進入了低谷。

50年代初,胡蘭成移居日本,與上海大流氓吳四寶的遺孀佘愛珍同居。而張愛玲也已離開大陸到了香港。胡蘭成得到消息,曾托人去訪她,但未遇著,那人便留下了胡蘭成在日本的地址。半年後,胡蘭成收到了一張明信片,沒有擡頭,沒有署名,只有熟悉的字跡:手邊若有《戰難和亦不易》、《文明與傳統》等書(《山河歲月》除外),能否暫借數月作參考?

後面是張愛玲在美國的地址。胡蘭成大喜,以為舊情可復,又以為張愛玲還很欣賞自己,便馬上按地址回了信,並附上新書與照片。等到《今生今世》的上卷出版之時,他又寄書過去,作長信,為纏綿之語。張愛玲一概不回,末了才寄來一張短箋:

蘭成:

你的信和書都收到了,非常感謝。我不想寫信,請你原諒。我因為實在無法找到你的舊著作參考,所以冒失地向你借,如果使你誤會,我是真的覺得抱歉。《今生今世》下卷出版的時候,你若是不感到不快,請寄一本給我。我在這裏預先道謝,不另寫信了。

愛玲

胡蘭成一見,便徹底斷了念頭。至此,這段愛情是真真地謝幕了。

張愛玲從未就這一場戀情說過只言片語,我們只有從胡蘭成所著的《今生今世》中《民國女子》去考證。

1946年桑弧經過著名劇作家柯靈的介紹認識了張愛玲,隨後便邀請張愛玲為文華公司創作電影劇本。起先張愛玲面露猶豫之色,說她沒寫過,很陌生,經過桑弧和文華公司宣傳主任龔之方的力勸,終於點頭答應。

張愛玲雖然沒寫過電影劇本,但她在自己早期的文學創作中已經受到了電影的影響,有意識地借鑒了一些電影語言的技法。張愛玲為文華公司創作第一個電影劇本是《不了情》。講述一個企業家和女家庭教師的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最後家庭教師因不忍破壞男主人的家庭幸福,悄然離去,結束了這段仿佛註定是傷感而無結果的愛情。這部影片只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1947年2月,《不了情》作為文華公司的開山之作正式開拍,導演桑弧,主演為舒適和陳燕燕。該片上映後一炮打響,賣座極佳。

借著《不了情》造成的轟動效應,桑弧想乘勝追擊,再請張愛玲寫個劇本,這次桑弧的構想是喜劇,已經有了腹稿,張愛玲也嘗到了《不了情》轟動的甜頭,對桑弧的建議慨然應允,桑弧把電影構想告訴張愛玲後,她一氣呵成,很快寫出了《太太萬歲》的劇本。

《太太萬歲》是文華公司的第二部影片,陣容強大,薈萃了張伐、蔣天流、上官雲珠、石揮等明星。這部影片敘述了在一個庸俗紛擾的城市背景中,陳思珍嫁給了一個沒出息的丈夫。為丈夫能開辦公司,她騙得父親資助,但丈夫得錢後卻結交了交際花,最後幾乎破產。陳思珍提出與丈夫離婚,最後發現丈夫對自己的真情,倆人又重歸於好。該片格調清新,開了當時中國電影的喜劇新風氣。影片中善用細節和機智對白描寫女性心理、處境,張愛玲的劇本應居首功,而桑弧對張愛玲敘述的故事情有獨鐘,他認真運用喜劇幽默和嫻熟的電影技巧,把張愛玲獨有的文學情味發揮的淋漓盡致。這部影片哀而不傷,悲喜交集,桑弧對於喜劇的把握在這部影片裏已經成熟。當時桑弧31歲,張愛玲26歲。

張愛玲與桑弧等人結識之後,除了寫電影劇本,又開始發表小說了,她為《大家》創刊號創作了《華麗緣》,又把《不了情》的劇本改成了中篇小說《多少恨》,桑弧和友人龔之方等人還幫助張愛玲策劃出版了《傳奇》的增訂版。

因為先後有這些合作,桑弧經常和龔之方等人去張愛玲家聊天,談事情,這時與胡蘭成離婚後的張愛玲,心情較為開朗,對朋友很熱情,她喜歡與人聊天,如果人多,她也特別愛聽人家高談闊論,聽到好聽的故事還會哈哈大笑。桑弧為人忠厚,性格拘謹,因為談論劇本,張愛玲與桑弧一編一導,年貌相當,才情匹配,不久即成為小報緋聞的描寫對象。期間,也有朋友也試圖撮合兩人,因桑弧性格內向,與張愛玲的交往中之談公事不言私情。文華影片公司創始人之一龔之方回憶說,當時,桑弧年輕,人又忠厚老實,尚未婚配,在旁人看來,張愛玲與他正是天生一對。可實際上,從他們本人來說,張愛玲雖然與胡蘭成已經分手,可心中的創痛依然沒能釋懷;桑弧則性格內向,拘謹得很,和張愛玲只談公事,絕不會提及什麼私事。可是,桑弧的朋友還是“瞎起哄”要撮合他們倆。張愛玲已故的親弟弟張子靜編寫的《我的姐姐張愛玲》一書中,除了介紹了當初桑弧與張愛玲合作的一些情況,還提到了有人為他倆撮合親事未果的一段往事。據龔之方當時公開的說法:他親自上門去替桑弧提親,而張愛玲的反應是略感詫異。她的回答並不是語言,只是對我搖頭、再搖頭和三搖頭,意思是叫我不要說下去了。

1948年,繼《不了情》、《太太萬歲》大獲成功後,桑弧擬將張愛玲的名作《金鎖記》改編拍成電影,可是這第三度合作,因為女主角張瑞芳久治不愈的肺結核,以及動蕩的時局,最終不了了之。張愛玲和桑弧的合作到此為止,雖然當時滬上小報曾經風傳二人緋聞,但桑弧以“叔紅”為筆名撰文評論《十八春》後,再也沒有與張愛玲有任何聯系,甚至張愛玲逝世,桑弧也沒有寫什麼悼念和回憶性的文章。

1955年秋天,張愛玲從香港移民美國,就在這一年,她的第一部英文小說《秧歌》在美出版。年少便成名,一向才高心也高的張愛玲,決心在英文的文學裏也要有所作為。第二年3月,她得到著名的麥道偉文藝營的贊助,便去到那裏,專事文學寫作,爭取出版第二部英文小說。在這裏,張愛玲邂逅了美國白人作家甫德南·賴雅。

賴雅是德國移民後裔,年輕時就很有文學天賦,文筆也還不錯。他個性十足,知識淵博,談吐豪放,處事灑脫。他結過一次婚,有一個女兒。但生性奔放自由的他,很不適應婚姻的束縛,便與女權主義者的前妻解除了婚約。後來,他雖結交過不少怡人的女友,但她們中沒有一個願意與這個男人共結連理,直到他65歲時遇到了張愛玲。36歲的張愛玲與65歲的賴雅產生了忘年之戀,3月13日,他倆第一次見面,便有“相逢何必曾相識”之感。這以後,便相見日歡,談文學,談文化,談人生,談閱歷,越談越投緣。到了5月初,簡直到了難分難舍的程度,關系進展得神速。7月5日,賴雅接到張愛玲的一封信,說已懷了他的孩子。此時,賴雅覺得自己有一種道德責任,又覺得張愛玲厚道、可愛,是一個賢妻型的女人,於是,他向她求了婚,但要求她墮胎,不要孩子。到了當年的8月18號,也就是相識的半年之後,他們在紐約結了婚。

婚後,賴雅表現得異常勤快和愉悅,他早早地起床,在安靜的晨曦中任意揮灑他的光陰,他可以在玩賞油畫中度過整整一個上午。他不能像以前那樣揮霍他的時間了,因為張愛玲的生活自理能力比他還差。比如她愛喝咖啡,但她不喜歡自己去煮。而賴雅是寧可花費一上午的時間去研磨咖啡,親自動手烹制出真正的意大利咖啡。

新婚剛兩個月,這位寄托著張愛玲全部生活希望的賴雅又一次中風,並接近死亡。經濟拮據與身體惡化的65歲的賴雅,努力自己以一個強有力男人的面目出現在張愛玲面前,以轉移她沮喪的情緒。他向她保證,他不會死,不會離她而去。

但他倆飽一頓饑一頓,連個住處也沒有保障。為了糊口,張愛玲也像賴雅一樣,不得不寫一些“爛”劇本之類的東西,而分散了文學力作的完成。有一天夜裏,張愛玲做了一個夢,夢見一位不認識的作家,取得極大的成就,相比之下,自己很丟人。早上醒來,她向賴雅哭述了這個夢,他設法安慰她,但他從內心裏知道,這是對貧困無名和不公正遭遇的一種抗議。

在張愛玲38歲生日的那一天,美國聯邦調查局派人來核查賴雅欠款一案。來人走後,兩人做了一點青豆、肉和米飯。餐後又一起去劇院看了一場喜劇電影,笑出了眼淚。散場後,兩人在蕭瑟的秋風中,步行回家。到家後又感到餓了,將剩飯吃了個精光。張愛玲告訴賴雅,這是她平生最快樂的一次生日……

後來他們搬到了加州,依賴年老多病越來越依賴她,甚至根本無法離開她。張愛玲為了謀生和發展,在婚後的第五年,不得不決定回到港臺去尋找機會。而賴雅卻憂心忡忡,預感到大難到頭了,她將離他而去,也就是說她將拋棄他而遠走高飛。在臺灣時,張愛玲又得到賴雅再一次中風昏迷的消息,但她沒有足夠的錢去買機票回美,況且還要籌一些錢為他進一步治療。於是,她決定先到香港,趕寫《紅樓夢》等劇本賺一些錢,然後才回美國。此時的她,也受到疾病的折磨,眼睛因潰瘍而出血,而寫作又要靠眼睛,每日的熬夜,使眼睛更加惡化。劇本完成後由於種種原因,而沒被接受。那時她透過香港的萬家燈火,眺望大洋彼岸,自嘆在這茫茫的世界裏,除了遠在天邊的賴雅,自己完全是孤獨的。這時的賴雅病情稍有好轉,便迫不急待地寫信催她回去,說是在紐約找了一個公寓小套間,她一定會喜歡。此時的張愛玲已心力交瘁並歸心似箭,她再也呆下去了。

張愛玲帶著垂死的賴雅為生計到處奔波。那時的賴雅已經只剩下一把骨頭,也不能怎麼動彈了。在一個地方安頓下來,有親友看他,他將頭扭向墻壁,並讓其離去。過去,賴雅總是要讓別人在生活裏有了他而歡樂,如今他受不了別人因他而難過。1967年10月8日,賴雅在張愛玲的身邊走完人生最後的路。

1995年9月初,在洛杉磯的西木區,一代文學女奇才張愛玲在公寓中孤然辭世,享年七十四歲。身邊沒有親友,沒有熟人,甚至連一個生人也沒有。多天後,公寓管理員發覺有什麼不對勁,這才發現那房裏的女人已經芳魂升入了天堂……有人說張愛玲的房東發現她逝世於加州韋斯特伍德市羅徹斯特大道的公寓,因動脈硬化心血管病而去世,終年75歲,被發現的時候她已經過世一個星期。

宋明煒《張愛玲傳》(花千樹2001年)(警察)發現她平躺在臥室的地板上,已經死去。房間裏的空調打開著,她的身下鋪著一條精致的地毯,她躺的姿勢看上去非常舒適,面容也十分安詳。

清秋子《張愛玲私人生活史》(京華出版社2010年)張愛玲躺在房間惟一的一張靠墻的行軍床上,溘然長逝。她穿旗袍是一件赭紅色的旗袍。身下墊著的是一張灰藍色的毯子。

葉偉《風華是一指流砂》(貴州人民出版社2012年)1995年中秋節,一個團圓的美好日子。美國洛杉磯的一間公寓裏,房東發現,一個幾天沒有出現的租客一個中國老太太,死在了自己的房間裏。她躺在地上 男童馬甲,身上蓋著一張薄毯子。

於清《張愛玲未完》(花城出版社2011年)“公寓經理”用自備的鑰匙打開房門。只見老人安靜地躺在地毯上,蓋著精致的毛毯,像是睡著了。再仔細一看,老人早已去世。墻上的空調機還開著,惟一的家具那張巖石桌子的桌面上攤開著一部尚未完稿的長篇小說《小團圓》。

潘飛《永遠的張愛玲》(中國城市出版社2008年)“房東”用備用的鑰匙打開了老人的房門,只見老人靜靜地躺在她喜歡的地毯上,身上搭著一床精致的毛毯,安詳地睡著了。

西嶺雪《西望張愛玲》(東方出版社2007年)她死得相當安靜,仿佛只是睡著了。衣衫整齊,神態安詳,躺在門前的一方藍灰色地毯上,身邊放著裝有遺囑的黑皮包她把一切都安排好了。而且,她穿的,仍是旗袍,赭紅色的旗袍。

任茹文、王艷《張愛玲傳》(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10年)洛杉磯警署的官員打開了張愛玲公寓的門,出現在他們眼前的是一幅無法形容的淒涼的畫面一位瘦小、穿著赭紅色旗袍的中國老太太,十分安詳地躺在空曠大廳中的精美地毯上,桌子上,有一沓鋪開的稿紙,有一支未合上的筆。

白落梅《因為懂得所以慈悲》(中國華僑出版社2012年)張愛玲穿著赭紅色旗袍,安詳地躺在空曠大廳中的精美地毯上。身上沒有蓋任何東西,手腳自然平放,她是那麼瘦弱,那麼孤獨,又那麼平靜,那麼傲然。她的房舍真的很簡單,浩白的墻壁沒有任何裝飾品。狹小的桌兒上,還有幾張散落的稿紙,以及一支筆。一個手拎袋裏,裝著幾篇散稿,還有一部永遠不能完成的手稿《小團圓》。

林式同描寫“一床藍灰色的毯子”,“一床”是指一張疊著一張的毯子,總共四張,而不是一張,他說得不清楚,所以大家搞錯不在意料之外。但無論如何張愛玲都不是躺在地上,也不是身上蓋著毛毯,而房間裏也沒有任何桌子。林式同沒有提過什麼“赭紅色的旗袍”,而晚年奇瘦的隱士張愛玲也不見得會去量身定做新旗袍。

不少人爭論張愛玲去世多少天才被發現,現在許多的說法是去世七天。我有一份張愛玲正式的死亡證書,裏面寫著死因是心血管疾病,死亡時間是9月8日12點半,但這是發現她死亡的日期,並不是死亡當天的日期。其實去世了多少天,由法醫來判斷,但那份報告從來沒有公開過,所以那些說死了三四天甚至七八天的人,是沒有證據證明的。以上

生前指定林式同為遺囑執行人林式同需要處理兩件事。其一,處理遺體。9月30日,治喪小組的成員林式同、張錯、張信生三人在加州租船出公海撒骨灰,尊重遺願同時遵守法律。其二,張愛玲在遺囑中說她所擁有的東西交給宋淇夫婦,包括錢財與一些遺物。於是林式同再去張愛玲家整理遺物,這所房子位於洛杉磯市10911號RochesterAvenue206室,根據林式同的描述:“正對著電梯口,一條筆直的走道,四面沒有窗,灰灰的日光燈,整天亮著。到了盡頭,靠左邊,就是張愛玲住的房門。一打開門,房裏彌漫著沈郁的空氣,我很快的把所有的窗戶打開……地上擺著許多紙袋,包著不同東西,門旁靠墻放著那一張窄窄的行軍床,上面還鋪著張愛玲去世時躺的那床藍灰色的毯子,床前地上放著電視機、落地燈、日光燈,唯一的一張折疊桌倚在東墻近門的地方,廚房裏擱著一把棕色的折疊椅,一具折疊梯,這就是全部的家具了。這些東西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輕便好拿,包括電視,她原來有個小的,只有五六吋,大概太小了,看不清楚,搬家後買了一個新的,大一點,有十幾吋,也不重。張愛玲買了大量的燈泡,因為她怕黑怕冷清,電燈電視一天到晚開著,這習慣她曾經跟我談起過,‘有時還藉電視聲音催眠’。對門朝北的窗前,堆著一疊紙盒,就是寫字臺,張愛玲就坐在這堆紙盒前面的地毯上,做她的書寫工作……墻上沒有掛任何東西,連一張日歷也沒有,真可算是家徒四壁。張愛玲的房內除了她自己的作品和定期雜誌外,還有張愛玲最愛的《紅樓夢》和丈夫賴雅的親筆簽名書。

“更衣室裏除掛著的衣服外,地上堆滿了各色各樣的紙袋……她從來不用箱子,什麼都是臨時現買,一搬家就丟的丟了。她不用普通的女鞋,唯一常用的是膠底浴用拖鞋,買了好幾大包,全是新的,用臟就丟。”此外張愛玲生前在韓國城租了一個三英尺見方的小倉庫來擺東西,全用紙袋裝著。

林式同將張愛玲家裏的物品歸類,分為九大塊:一、銀行財務及稅務部分,需要讓律師處理,其結果將專函報告;二、家具,包括電視、燈桌、桌子等;三、衣服,包括化妝品等;四、來往信件,分為宋淇夫婦、親戚(姑姑與弟弟)與其他人的信件;五、作品手稿;六、身份證明,包括結婚證、公民證;七、隨身用品:眼鏡、假牙等;八、照片;九、書籍。

9月19日,遺體在洛杉磯惠澤爾市玫瑰崗墓園火化。9月30日,骨灰由林式同、 張錯、高全之、張紹遷、許媛翔等人攜帶出海,撒於太平洋。

張愛玲的銀行存款在美國有六個戶口,花旗銀行、美國銀行等,總共找到28107.71元美金,張愛玲銀行的28000多元美金,當時美元兌港幣匯率是7.75左右,所以張愛玲死後共有20多萬港幣。

銀行外幣存款剩余32萬多美元。這不是法律認可的證據,只是一張字條。按照當年的匯率,那大概是240萬港幣。如果張愛玲當年帶這筆存款回中國,就是個百萬富翁了。今天莫言拿到100萬美元的諾貝爾文學獎金,還會給人取笑他在北京買不起一套房子,但在1995年,240萬港幣在內地(或香港)不是一個小數目。

蕭紅:一生坎坷 文風獨特

蕭紅身上確實有著太多可供談論的話題,而最大的爭議卻是她的感情經歷與文學風格。

1911年6月2日(農歷五月初六),蕭紅出生於呼蘭城區一封建地主家庭。遠祖張岱,蕭紅祖父張維禎一代從阿城區福昌號屯遷到呼蘭。

母親姜玉蘭,生一女三子,蕭紅是第一個孩子。1919年8月母親病故。同年12月,父親張廷舉續娶,繼母梁亞蘭對蕭紅姐弟感情一般。

1.蕭紅與汪恩甲

1928年底1929年初,家人為蕭紅包辦了一門婚事,男方即汪恩甲,汪恩甲相貌堂堂,師範學校畢業後擔任一名小學教員,他哥哥是教育局的官員,父親則是地方軍隊的一個高級將領。訂婚後,盡管女一中的校規很嚴格,汪恩甲還是經常來學校看望蕭紅。後來在汪恩甲的父親去世時,蕭紅還去參加了葬禮。兩人交往期間,汪恩甲又辭去小學教職,到哈爾濱進大學預科班深造。當時蕭紅還在念初二,與未婚夫來往密切,還給他織過毛衣。但後來隨著交往的加深,兩人的關系逐漸發生了變化。可能是蕭紅發現了汪恩甲的某些缺點甚至是惡習,明顯地漸漸開始疏遠他。曾經有人說汪恩甲的惡習可能指的是抽大煙。蕭紅的一位中學好友還記得,蕭紅曾經表示厭惡與一個煙鬼結婚。差不多就在畢業前夕,蕭紅結識了法政大學的學生陸哲舜。也有人說已有妻室的陸哲舜是蕭紅的遠房表親,是阿城福昌號老家那邊一位親屬的親屬。通過與陸哲舜的接觸,蕭紅還認識了他的幾位同學。後來蕭紅到北京讀書的時候,這些年輕人也成了蕭紅的朋友。

可是喜歡讀書的蕭紅並不滿足,看到幾個要好的同學都有了繼續讀書的機會,她心裏很著急。就在此時,汪家提出了結婚的要求,並希望蕭紅畢業後就舉辦婚禮。對於馬上結婚蕭紅是不情願的,可是父親讓她盡快回去完婚。這等於給已生嫌隙的父女關系雪上加霜,不善於溝通的兩代人為此更加僵持起來。無奈之際,蕭紅私下裏與要好的同學商議辦法。在同學的支持下,她最終下決心要抗婚出逃。可是出逃是需要錢的,雖然家裏每個月都會給她一些生活費,但這錢也已所剩無幾了。

這時候,蕭紅從已經到北京讀書的哈爾濱同學那裏了解了北京學校的一些情況,而與她熟悉的陸哲舜也已經準備去北京。得知這些信息後,她決定自己也去北京讀書。當年7月,在得到家裏一筆辦嫁妝的錢款後,蕭紅先是到服裝店裏做了一件新大衣,隨後就同陸哲舜結伴去了北京。在北京,他們找到一處離學校不遠的平房小院住了下來。

蕭紅的抗婚出逃在家裏引起了軒然大波,在呼蘭城裏也不脛而走。驚世駭俗之舉,無論是親屬還是鄉人都難以接受。

黑龍江省教育廳以教子無方解除蕭紅父親張廷舉教育廳秘書一職,調巴彥縣任教育局督學。呼蘭縣張家子弟受不了輿論壓力,紛紛轉學離開呼蘭。雙方均受到了來自家中的催逼和警告,陸張兩家不斷去信去電報,陸家人斷絕了其經濟來源,兩人的生活捉襟見肘。在重重壓力下,生活向來優裕的陸哲舜選擇了對家庭妥協,而蕭紅也不情願地回到了哈爾濱,隨後被軟禁家中。這場風波最初並未動搖蕭紅與汪恩甲的關系,被迫回家一個月後,她又與未婚夫一道去北京購物,告訴朋友很快就要結婚。但是,未婚夫的哥哥汪恩厚逼迫弟弟與蕭紅分手,蕭紅到法庭狀告汪恩厚代弟休妻。可是曾為弟弟婚事牽線的汪家大哥汪恩厚卻節外生枝了。他聽說了蕭紅離家赴京的事,惱怒地要求弟弟汪恩甲立即退婚。面對如此尷尬的局面,不僅蕭紅異常氣惱,張家也很難接受。於是蕭紅將代弟退婚的汪恩厚告上了法庭。出人意料的是,在法庭上,汪恩甲為保全哥哥在教育界的名聲,居然承認是自己要退婚的。並提出解除婚約,官司遂以蕭紅敗訴告終。蕭紅一怒之下回到家鄉。在孤立無助的寂寞中,她漸漸原諒了戀人。1931年,在福昌號屯近7個月的軟禁生活後,蕭紅終於逃了出來,20歲的她從此斷絕了和家中的聯系。

1931年11月,流浪街頭一個多月的蕭紅找到了汪恩甲,二人和好如初,並在哈爾濱東興順旅館開始與他同居。

到1932年春,久居旅館的蕭紅和汪恩甲已欠下600多百元(相當於現在的5萬)的食宿費,住所也被換成了走廊盡頭裝雜物的黑屋子。一天,汪恩甲說要回家去取錢,結果獨自離去,不知所終。對於汪恩甲的失蹤事件,也有學者後來考證是因為參加反日活動,被日本憲兵暗殺。

1.蕭紅與蕭軍

蕭紅困居旅館,處境艱難,旅館停止飲食供應,天天向蕭紅索債,並揚言要把蕭紅賣給妓院抵債。

只好寫信向哈爾濱《國際協報》副刊編輯裴馨園求助,信裏說:“我是一個二十歲的女學生,因為反抗父親包辦婚姻,毅然出走,但是社會對我多麼不公平啊!我逃出了封建家庭,卻沒有逃脫一個偽君子設下的陷阱。他欺騙了我,侮辱了我,拋棄了我! 現在我住在濱江飯店,欠老板六百元的巨債,被當作人質,每走一步都受到旅店嚴密的監視,真像一只被封在繭裏的蛹,孤獨、窒息。我簡直不敢相信,難道現今的世界還有賣人的嗎?有?我就將要被賣掉。誰能救我呀?上帝!誰能救我!我曾經有過少女的夢想,美麗的青春,可如今這一切都毀滅了……也許人生除了冰冷和憎惡而外,還應該有溫暖和愛。我還年輕,還有憧憬和追求,還要生活,要奮鬥,請你們伸出手來。”寫信人是蕭紅。這封信在編輯部裏引起了不少的震動。

裴馨園與孟希、舒群等文學青年先後到旅館看望蕭紅,第一個來看望蕭紅的是舒群,當時哈爾濱發了大水,已經將旅館的一樓淹沒了,舒群買了兩個饅頭、一包煙,包成小包捆在頭頂,遊著泳到了蕭紅棲身的旅館,看見蕭紅只穿一件洗得發白的天藍色的舊旗袍,赤著腳,拖了一雙變了形的女鞋。因為懷孕,旗袍的開襟一直扯到了腰際。蕭紅那時非常憔悴,臉色蒼白,神態疲憊。又冷又餓的蕭紅看見了雪中送炭的舒群,實在難以抑制激動的心情。舒群的家被大水淹沒,全家已成難民流落到南崗,旅館外面是一片黑洞洞的汪洋,苦惱的舒群無法立即轉回去,就在蕭紅房間的地上蹲了一夜。第二天舒群將此事告訴了好朋友“三郎”。“三郎”一聽義憤填膺,當即要求只身前往。報社副主編裴馨園遂派“三郎”去探望蕭紅,給她帶去一些書籍和雜誌,兩人日久生情,互相愛慕。

為了營救蕭紅,蕭軍想盡辦法依舊無法把她接走,因為蕭紅欠下的房租實在是太多了,有600多塊。蕭軍付不起,他一籌莫展。

1932年的7月份,哈爾濱連續降水27天,整個城市都在洪水中浸泡著。8月7日夜,松花江決堤,洪水泛濫市區,哈爾濱大片地區成了汪洋澤國。蕭紅所在的東興順旅館,一片混亂。由於蕭紅欠旅館的錢太多,旅館仍然不讓蕭紅離開。蕭軍趁夜租了一條小船,用繩子把蕭紅救下來,蕭紅得以擺脫困境,到裴馨園家暫住。

該到分娩的時候了,蕭軍將她送進了哈爾濱市立第一醫院。初秋的一個雨夜,蕭紅在醫院裏順利生下一名女嬰。產後她的身體十分虛弱,因為交不出醫療費,她常常要受到醫生的冷落。蕭軍常常來看她,並對醫院那種冷落病人的態度和做法提出了責問。孩子生下後因無力撫養而送人,後夭折。

1932年11月,出院後,蕭紅、蕭軍從歐羅巴旅館搬到道裏商市街25號(今道裏區紅霞街25號),開始共同生活。(蕭紅蕭軍,意思為“小小紅軍”) 。因為沒有錢,店老板抽走了雪白的被褥床墊,他們躺在光禿禿的棕板上,睡眠還可以將就,可是咕咕作響的肚子不能將就。他就出去給她找吃的,孤苦無助的蕭紅終於投入了蕭軍火熱的懷抱。

獲得自由後的蕭紅和蕭軍因沒有固定收入,二人僅靠蕭軍當家庭教師和借債勉強度日,生活非常困苦。就經常出入當鋪,四處借貸,而此時的蕭紅又即將分娩。蕭軍身體力行,冒嚴寒,忍饑餓,外出四處打工授課,養活產後在家待業的蕭紅。就在一個三等的貧民醫院裏,蕭紅生了一個女嬰。然而他們實在養不起這個女嬰,就有醫院看門的老大爺把這個孩子抱走了。

1934年10月, 在魯迅的支持下,他們搭乘日本貨船來到了殖民地上海,住在大陸新村,成了魯迅的鄰居。魯迅將蕭紅、蕭軍介紹給茅盾、聶紺弩、葉紫、胡風等左翼作家。不久,蕭紅力透紙背的的長篇小說《生死場》在上海出版, 贏得了像茅盾、鄭振鐸、巴金這樣的重量級人物的稱贊。當時在文學界引起很大的轟動。

不幸的是,隨著文學創作的初步成功和經濟生活的初步改善,自負傲慢的蕭軍卻感情粗疏、性格暴躁, 而且有著嚴重的大男子主義和用情不專的士大夫習氣。她的寂寞與懦弱、優柔寡斷、百依百順的心理和性格特點使得蕭紅一忍再忍,委曲求全。但蕭紅和蕭軍之間還是走到決裂邊緣。

蕭軍和一個名叫陳涓的女子明鋪暗蓋,蕭紅和蕭軍之間發生了衝突,爭吵日益激烈,性格暴躁的蕭軍經常拳腳相向。

為了緩解衝突,蕭紅動身去了日本,而蕭軍則回到青島。客居他鄉的蕭紅仍然思念著蕭軍,她在給蕭軍的信裏還張羅著要為他買柔軟的枕頭和被子。但當蕭紅滿含希望地回到蕭軍身邊後,他們的矛盾卻發生了進一步激化。最終,兩人在1938年4月初公開分手。

3.蕭紅與端木蕻良

蕭紅在分手時又懷著蕭軍的孩子,她與另一位東北作家端木蕻良結婚。

蕭紅比端木蕻良大一歲,兩人是1937年10月在武漢相識的。端木蕻良和蕭軍、蕭紅都是東北老鄉,也都是文人,端木蕻良與蕭軍、蕭紅夫婦一開始就相處得不錯,幾個人在一起就像兄弟姐妹,又像同誌會,同吃同住,關系融洽而隨便。他們經常討論文學創作和時勢發展,還揚言要組織宣傳隊,開飯館等,年輕人經常又笑又唱又說又鬧,把房頂都快掀掉了。

在這段時間裏,蕭紅對端木蕻良很有好感,兩人在一些問題上也有相同的看法。端木蕻良身材瘦高,穿著洋氣,說話和聲細氣,性格內向,文質彬彬,與蕭軍的粗獷、好強、豪放、野氣形成鮮明對比。當幾人在爭論問題時,端木蕻良一般都站在蕭紅一邊,又從不與人發生正面衝突,只是采取迂回戰術。這些都使蕭紅對他產生了好感。尤其讓蕭紅感到欣慰的是,端木蕻良“不只是尊敬她,而且大膽地贊美她的作品超過了蕭軍的成就”。這是其他朋友沒有做過的。

端木蕻良對蕭紅文學成就的贊賞,對蕭紅有特殊的意義,使她感受到來自一個男性對她才華的贊美。在端木那裏,蕭紅可以享受到那種在蕭軍處永遠也得不到的東西——充分被尊重。時日漸長,蕭紅似乎對端木蕻良產生了好感,但對於這種感覺,她自己也不清楚是否是愛。

一日,蕭紅再次來到端木蕻良寓所,端木不在,蕭紅又如往常一樣收拾陳設。看到昔日生活過的小屋,蕭紅心裏突然很亂,她在書桌上留了一張字條,寫下如此文字:“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從武昌直至西安,端木蕻良一直在蕭紅的身旁。對於端木蕻良的追求,蕭紅並非不放在心上,但她還不能馬上把感情轉移到他身上來,她強烈地意識到自己是個女性,一個軟弱、缺乏自信、感到無力支撐自己感情的女性。因為文人的惺惺相惜,蕭紅在臨汾與蕭軍分別後,與端木有了更多的接觸,常常主動找端木談創作,談她的身世。

蕭紅對端木蕻良那種微妙的變化,蕭軍是分明感知的,他表面隱忍,在內心深處卻結了死結。這就使兩蕭本已裂痕重重的感情生活面臨著新的考驗。蕭軍本人、蕭紅與端木蕻良都敏感地發現了三人之間關系微妙的變化。

蕭紅在臨汾與蕭軍分別後,與端木蕻良有了更多的接觸,常常主動找端木蕻良談創作,談她的身世。兩人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但還沒有確定戀愛關系,直到蕭軍又來到西安後,蕭紅提出與蕭軍正式分手時,蕭紅與端木蕻良也沒有真正考慮過兩人的關系。

蕭紅提出與蕭軍正式分手時,蕭紅與端木也沒有真正考慮過兩人的關系。1938年4月,身懷六甲的蕭紅跟蕭軍分手後,與端木同去武漢。這時的端木還從沒有想過要結婚的問題,而蕭紅也還拿不定主意到底怎麼辦。

此時她已懷孕,但懷的竟是蕭軍的孩子。可以想象蕭紅把自己陷入了一種什麼樣的境地。極度地失望、無邊的孤獨、難以言說的對男人的憤怒,使她日益自憐自傷,自我封閉。“我算什麼呢?屈辱算什麼呢?……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邊和累贅是笨重的……而且多麼討厭啊,女性有著過多的自我犧牲精神,這不是勇敢,倒是怯懦,是在長期的無助的犧牲狀態下養成的自甘犧牲的惰性。……不錯,我要飛,但同時覺得……我會掉下來。”

對於兩蕭的離異,朋友們大都感到惋惜,並且大都譴責端木蕻良是第三者。1938年5月在武漢舉行婚禮那天,參加婚禮的有端木三哥未婚妻劉國英的父親、劉國英和她在武漢大學的同學、蕭紅的日本朋友池田幸子,還有文化界的胡風、艾青等人。蕭紅穿一件旗袍,端木著一套西裝,婚禮辦得既簡單又隆重。主持婚禮的胡風提議新人談戀愛經過時,蕭紅說:“張兄,掏肝剖肺地說,我和端木蕻良沒有什麼羅曼蒂克的戀愛史。是我在決定同三郎永遠分開的時候,我才發現了端木蕻良。我對端木蕻良沒有什麼過高的要求,我只想過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沒有爭吵、沒有打鬧、沒有不忠、沒有譏笑,有的只是互相諒解、愛護、體貼。我深深感到,像我眼前這種狀況的人,還要什麼名分。可是端木卻做了犧牲,就這一點我就感到十分滿足了。”

但蕭紅與端木蕻良結合後,受到許多朋友的非議與疏遠。她感到友情的封鎖,這給她帶來了新的煩惱與苦悶。蕭紅與端木蕻良最初結合是有感情基礎的,但兩人性格的差異日漸在生活中顯露出來,互相都會感到失落與幻滅,感情悲劇也就不可避免,蕭紅盡管倔強勇敢,但畢竟需要丈夫的呵護與溫存,況且在多難和病重時期更是如此。而端木蕻良從小就受到別人的照顧與溺愛,依賴性很強,又是生活能力很差的人,不會也不懂得要關愛呵護妻子,反而仍要蕭紅來為他操心受累。

從前與蕭軍在一起時,蕭紅感到男子剛硬的一面,時間一長,家庭生活必定會發生種種不愉快。現在端木來了,從他身上體會到男人剛柔的一面:“沒有打鬧、沒有不忠、沒有譏笑,有的只是互相諒解,愛護、體貼。”蕭紅感到很滿足,這就夠了。端木新良與蕭紅二人最終能走到一起,不是偶然的。他們的出身經歷、人格氣質和審美修養有不少相通之處。他們結合的時候,兩人都已經是成熟的作家。所以在創作上,彼此的吸附力很大。相互影響,使雙方的創作風格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蕭紅與端木成婚之後,婚姻生活相對平靜,也沒有家庭暴力,但端木屬於依賴性非常強的男人,家裏大小事情都要蕭紅來扛,而蕭紅的身體本來就不好,此後更是每況愈下,這些瑣碎的事情不能不讓蕭紅覺得厭煩。蕭紅是一個熱情大方、大膽奔放、心靈手巧、懂得生活的人,而端木蕻良卻有些懶散、做事慢,這就註定著兩人在生活中會有很多的摩擦。時間一長,當愛情在生活中磨平了棱角後,該產生的親情還沒有形成,註定在婚姻的繼續中不會有幸福,所以也就會有人們在今天說,在日軍逼近武漢和香港之時,端木兩次拋下蕭紅,這成為了今天人們詬病端木蕻良的重要原因。

關於第一次,在1938年8月武漢大轟炸時,端木一人乘船走了,拋下蕭紅一人在武漢。資料記載的內容多半是兩人婚後不久,日軍轟炸武漢,端木蕻良留下大腹便便的蕭紅,一人前往重慶。

實際情況是這樣的:那時,羅烽、白朗和他們的母親在武漢,要買船票去重慶,蕭紅要端木找羅烽,托羅烽在買船票的時候,也幫他們買兩張,準備和他一起走。可羅烽第一次只買到兩張船票,他要給端木和蕭紅先走,但他倆覺得托人買票已經夠交情了,何況他們還有老人呢。因此就要白朗和老太太先走了。沒幾天,羅烽又買到兩張船票,到小金龍巷來告訴端木,是不是他和蕭紅先走,他一個人好辦,但蕭紅卻說白朗和老太太已經到重慶了正等著他去照顧呢,怎能讓他留下來呢?端木說是,便要蕭紅和羅烽先走。蕭紅對端木說:“你和羅烽先走吧,我肚子這麼大,和他一起走,萬一有點什麼事,他也不好照顧我。倒是你,要是我走了,你一人留在這兒,我還真有點不放心呢。”……

端木臉色一沈:“那怎麼行?你一人留下來,我能放心嗎?要不你先走,要不我倆一起留下來。”蕭紅又急又氣大聲說:“好不容易有張票,你還不趕快走,我一個女的,又是大肚子,肯定會有人來照顧的,你留下來,緊張了,誰來照顧你?我能放心嗎?”蕭紅果斷地從桌上拿起一張船票說:“別猶豫了,羅烽,這張票你拿去,明天下午我送他上船。”就這樣,端木和羅烽上船走了。

蕭紅歷經磨難到達重慶, 1938年年底,蕭紅在白朗家生下一子,孩子不久即夭亡。

1939年4月,蕭紅和端木蕻良回到了武漢。不久,端木蕻良去了四川,蕭紅也來到了重慶。因為在碼頭跌跤傷了胎兒,蕭紅流產了。從這以後,蕭紅的心情十分陰郁,脾氣也變得暴躁易怒。在朋友們的關懷照料下,蕭紅的身體才逐漸得到了一些恢復。蕭紅太需要安寧和休息了,但她卻無法得到滿足。因為和這個書生氣十足的人一起生活,很多事情需要她出面應付,甚至鄰人與這位作家發生爭執,也得由她出面抵擋。可以後的生活,對蕭紅來說更加艱難。

如靳以在《悼蕭紅》裏提到的,說端木每天睡到中午12點,吃過飯,還要午睡。而蕭紅則每天燒飯洗衣服,跑來跑去買東西。有一次,端木打了女傭人,蕭紅跑到鎮公所,還陪女傭人去驗傷。蕭紅說:“好像打人的是我不是他!”這件事當時影響很大,梅誌在《“愛”的悲劇—憶蕭紅》裏講到一個鄰居用嘲笑的口吻說:“張太太,你們文學家可真行呀,丈夫打了人叫老婆去跑鎮公所,聽說他老婆也是文學家,真賢惠啊!”蕭紅與端木生活在一起時,感情上是有缺陷的,不然她不會說:“我好像命定要一個人走路似的……”蕭紅很快面臨更大的失望。端木與她性格相差太遠,且視女人為附庸,雖不動粗,但在精神上對她十分壓抑。她向朋友抱怨說她不愛端木,看不起他。端木對於蕭紅的文字後來也表現得十分的輕視,當著她的面對她的朋友說,她不就會寫那些婆婆媽媽的東西嗎?對於一個以文字為生命的女子,這傷害可想而知,蕭紅曾對聶紺弩說,端木是膽小鬼、勢力鬼、馬屁鬼,一天到晚都在那裏裝腔作勢。為什麼蕭紅那麼貶低端木,最後卻跟他結合?她對梅林說的:“人不能在一個方式裏面生活。”丁玲和聶紺弩等好友都勸她離開端木,“高飛”去延安,但蕭紅猶豫再三,終拒絕了建議,與端木留下了。

1940年1月底,蕭紅隨端木蕻良離開重慶,飛抵香港,住在九龍尖沙嘴樂道8號。2月5日,“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香港分會”在大東酒店舉行歡迎會,歡迎他們的到來。3月,蕭紅參加香港女校紀念三八勞軍籌備委員會在堅道養中女子中學舉行的座談會。8月3日,香港文協、青年記者協會香港分會、華人政府文員協會等文藝團體聯合在加路連山的孔聖堂召開紀念會,紀念魯迅先生六十歲誕辰。蕭紅在會上負責報告魯迅先生生平事項。紀念會上還演出了蕭紅到港後寫的啞劇《民族魂》。1941年4月,美國進步作家史沫特萊回國途經香港,特意到九龍看望病中的蕭紅。後來蕭紅聽從史沫特萊的建議到瑪麗醫院做全面檢查,才發現患有肺結核。於是,在10月份住院打空氣針治療。因受醫院冷遇,11月底蕭紅返回九龍家中養病。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當天,柳亞子先生應蕭紅之約,到九龍樂道蕭紅住處去探望她。9日晚,端木和駱賓基護送蕭紅到香港,住進思豪酒店五樓張學良之弟張學銘預訂的一所大房間內。

端木為籌款,離蕭紅而去,並對駱說:“你不要走,陪陪蕭紅,我一會兒就回來。”蕭紅害怕駱賓基也要走,說:“你不要離開我,我怕……我是要活的。”端木不是不辭而別,端木最初有突圍的打算,她對蕭紅說從今天起,就不來了,他已經和她說了告別的話。但後來因蕭紅的病日漸加重,他改變了主意。端木離開蕭紅和駱賓基33天,既不告而別,又沒有聯系,1942年1月12日,日軍占領香港。蕭紅病情加重,端木又在1月12日回到了蕭紅身邊以後,直到她逝世,以及料理後事。蕭紅被送進香港跑馬地養和醫院,蕭紅因呼吸道疾病惡化導致失語,醫生誤診認為是喉瘤,需要接受手術治療。端木因親戚曾在醫療事故中遭受重創而力勸蕭紅拒絕外科手術,但久病的蕭紅對健康的渴望實在太強烈,毅然簽字接受手術治療。由於戰亂中的醫院無法提供良好的護理,導致被草率傷口發炎,手術致使蕭紅不能飲食,身體衰弱,新傷舊疾耗盡了蕭紅那原本就虛弱的身體中的全部的生命力。

1月15日,端木蕻良和駱賓基將蕭紅轉入瑪麗醫院。第二天,蕭紅精神漸復,她在紙上寫下“我將與藍天碧水永處,留下那半部《紅樓》給別人寫了”,“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1月21日,瑪麗醫院由日軍接管,蕭紅又被送進紅十字會在聖提士反設立的臨時醫院。1月22日,蕭紅與世長辭,在戰火紛飛中,寂寞地離開了人間,享年31歲。1月24日,蕭紅遺體在跑馬地背後日本火葬場火化後,葬於淺水灣。

蕭紅去世後,很多人把蕭紅早逝的原因統統歸到端木身上,面對眾多的指責和排斥,他只有沈默。

當有人問起端木與蕭紅的關系時,端木答道:“關於有人肆意歪曲事實,其實,也很容易理解。一對夫婦天天吵架,不可能和他們的創作成正比例。或者說,夫婦不和絕不是創作的動力。排比一下我們的創作產量質量,這個問題就會迎刃而解的。”

端木在蕭紅去世18年後才續娶鐘耀群為妻,由此可見,他對蕭紅的感情還是很深的。他不僅一直保存著一縷蕭紅的遺發,而且經常寫詩懷念蕭紅,這些詩都不是為了發表,只是表示他心底裏對蕭紅的感情。十年浩劫以後,端木幾乎年年都要去廣州銀河公墓,為蕭紅掃墓,自己不能去時就托朋友去,並寫悼詩獻於墓前。

1987年11月4日,端木與鐘耀群一起到蕭紅墓前祭掃並獻詞一首,題為《風入松·為蕭紅掃墓》:“生死相隔不相忘,落月滿屋梁,梅邊柳畔,呼蘭河也是蕭湘,洗去千年舊點,墨鏤斑竹新篁。惜燭不與魅爭光,篋劍自生芒,風霜歷盡情無限,山和水同一弦章。天涯海角非遠,銀河夜夜相望。”

3.蕭紅與駱賓基

1940年1月,重慶遭到了日寇戰機的狂轟濫炸,為躲避災難,蕭紅拖著病體與端木蕻良飛抵了香港。這時,她的身體越來越差了,咳嗽、頭痛、失眠,但她在疾病和孤寂中仍傾力寫作。重病之中的蕭紅因為沐浴著愛情的陽光,仍然樂觀開朗。有一次刮十二級臺風,端木忽然在家裏接到一個電話,說蕭紅病危。端木坐了船冒著風浪和生命危險,過海去看她。結果一到瑪麗皇後醫院,蕭紅睡得挺好,而且一見他來了還很高興。端木告訴她護士給他打電話說她不好了,蕭紅就咯咯咯地笑。其實端木不知道這個電話是蕭紅自己打的。

此時,駱賓基走進了她的生活。駱賓基是蕭紅胞弟張秀坷的好友。

1935年暑期,駱賓基回到琿春,想赴蘇聯東方大學就讀,但邊境已被日本關東軍嚴密封鎖,便轉赴哈爾濱。在那裏他幸運地結識了金劍嘯等一批左翼文藝青年,得知蕭軍的《八月的鄉村》和蕭紅的《生死場》在魯迅扶持下出版,讓他備受鼓舞。他追循“二蕭”的足跡奔赴上海,向以魯迅為代表的左翼文藝陣營“報到”。長篇小說《邊陲線上》剛寫完前兩章,他就迫不及待地寄給魯迅。當時魯迅已重病在身,又是長篇的開端,便回信說一時恐難看稿。1936年10月,《邊陲線上》即將收尾,卻傳來魯迅逝世噩耗。駱賓基在悲痛、失望中鼓足勇氣致信茅盾。經茅盾推薦,巴人任主編的上海天馬書店準備出版《邊陲線上》。淞滬戰爭爆發後,天馬書店被炸,幸運的是書稿被巴人保存了下來。直到1939年11月,這部反映東北抗日義勇軍鬥爭的長篇《邊陲線上》,才由巴金任主編的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八·一三”炮聲一響,駱賓基立刻到抗戰組織請纓,先是在“青年防護團”,不分晝夜地搶救、運送傷員,後來又參加了一支準備開赴敵後打遊擊的“別動隊”。也是在這個時期,他開始以駱賓基為筆名,在《烽火》、《吶喊》等報刊發表了大量的反映抗戰的報告文學,後來結集成《大上海的一日》,這是他在文學戰線上的第一聲吶喊。1937年12月,駱賓基赴浙東嵊縣從事救亡宣傳活動,1938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擔任嵊縣縣委宣傳部長。1940年,駱賓基因故失去黨組織關系。整個40年代,他輾轉於桂林、香港、重慶、上海等地從事文學活動。

作為蕭紅同鄉的東北人,他到香港後,自然很想認識女作家蕭紅和端木蕻良,並希望能夠得到老鄉的關照。一天,在朋友的介紹下,他與蕭紅相見並相識。以後蕭紅將這位同鄉介紹給端木,端木把自己在《時代文學》上連載的《大時代》停下來,發表駱賓基的《人與土地》,標題畫則是蕭紅的傑作。為了感謝蕭紅夫婦對他的幫助,駱賓基經常去看望他們。而端木因忙於事務,經常來去匆匆。這樣對於病榻中的蕭紅來說駱賓基的看望則減去了她的孤寂感。駱賓基投奔到端木蕻良那裏,他暗戀上了蕭紅。

對於駱賓基與蕭紅的感情,很多文中都有細致的描寫,現摘編過來,錦上添花:蕭紅住院期間,對她懷有敬慕之情的駱賓基則長時間廝守在她身旁,以致護士小姐都以為他是蕭紅的丈夫。病中的蕭紅有著無限的思鄉之情,駱賓基那一口濃烈的東北口音,配上他那娓娓動人的聲調,對蕭紅不啻有種飲甘露而止渴的作用。他們在一起談話往往顯得很投機,駱賓基小蕭紅六歲,所以蕭紅總像姐姐關心弟弟一樣與他拉家常。他們談到東北老家的風俗習慣,蕭紅興致極高,言談中不免流露出對家鄉深深的懷念。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蕭紅在九龍樂道。日軍亦開始向香港發動進攻。當時九龍已陷於炮火之中,“炸彈聲不絕於耳”。病中的蕭紅非常害怕,她有一種無法把握自己命運的空虛感,也迫切需要有人陪伴她。九龍很快被日軍占領,九龍的難民冒著炮火逃往香港。蕭紅拖著疲憊的身體,也混在難民中逃到香港。這時,滯留九龍的文化人基本上都逃到香港,但香港也危在旦夕。大家心裏都明白,香港的淪陷僅僅是個時間問題。當時中共駐港機構和東江遊擊隊正在組織文化人撤離香港。端木原來也準備乘機撤離,但看到蕭紅的病情他還是留了下來。柳亞子、周鯨文等人撤離香港之前,都分別來看蕭紅,向她告別。

這時的端木既要照顧蕭紅,又要考慮撤退以及籌款事宜,同時還要與文化人保持聯系,因此顯得非常忙碌。考慮到蕭紅身邊又不能沒有人,於是端木有時幹脆請駱賓基多照顧蕭紅,“你不要走,陪陪蕭紅,我一會兒就回來。”駱賓基自然感到責無旁貸。

在炮火聲中,駱賓基的到來使臉色慘白又夾著恐懼的蕭紅,仿佛有一種絕處逢生的驚喜。她緊緊握住他的手,說道:“你不要離開,我好害怕……”駱賓基反而像一個大哥哥一樣安慰她:“不要怕,我會一直在你的身邊的。”

蕭紅點了點頭。此刻,疲憊已極的她仍然緊緊握住駱賓基的手,慢慢地合上眼皮。

1942年1月12日,蕭紅被送入跑馬地養和醫院。離開的端木突然回來,並帶來行李,表示願意住院護理蕭紅。傍晚,駱賓基回時代批評書店宿舍,安安靜靜睡一覺。13日,養和醫院醫生會診後,誤斷蕭紅患喉瘤,遂進手術室開刀,割開喉管,致使病情轉劇。傍晚,蕭紅與端木、駱賓基縱談人生,說:“我還想寫些東西,可是我知道我就要離開你們了”,“這樣死,我不甘心!”端木和駱在床側泣不成聲,並商量如何挽救她。

這天,端木外出,蕭紅與駱賓基談得很多,她說:“我早就該和端木分開了,我要回家鄉去。你能不能先把我送到上海,送到許廣平那兒就行了。”蕭紅情緒有些激動,她看著駱賓基頗為不放心的表情,接著說:“你不要為我擔心,我不會在這個時候死的,我還有《呼蘭河傳》第二部要寫,我會好起來的。”最後,她竟有點喃喃自語。突然,蕭紅眼中有一種淒楚和蒼涼的神情,她衝著駱賓基說:“……駱君,到那時你肯娶我嗎?”他不由地楞住了。

由於被迫東躲西藏,加之醫院藥物匱乏,蕭紅的肺結核日益嚴重。18日,端木和駱賓基把蕭紅轉入瑪麗醫院,重新動手術,換喉口的呼吸管。

1942年1月19日,她的喉管被痰阻塞,已不能出聲。她自知來日可數,遂艱難地用手勢要來紙筆,疾書了臨終遺言:“我將於藍天碧水用處,留得年半部‘紅樓’給別人寫了。”喘息片刻,再寫:“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此時的蕭紅喉腫、胸悶、呼吸困難,被送入養和醫院。因庸醫誤診,做手術時大傷了蕭紅的元氣,身體更加虛弱。接著又將蕭紅送往聖士提凡女校改成的臨時醫院。21日晨,蕭紅回光返照,狀頗愉快,吃了半罐頭牛肉。那時,醫務人員已全部撤走,護士也不見了。22日,這是一個淒涼的冬日,年僅三十一歲的蕭紅在紅十字會臨時醫院裏呼出了生命的最後一口氣息。”24日,端木操辦蕭紅火化事宜,她的骨灰分作兩部分,遵遺囑有一部分葬在了香港淺水灣邊,沒有碑文,只有一個寫有“蕭紅之墓”的木牌,孤零零地插在荒涼的墳前。另一部分秘密埋於聖七提反女校校園的山坡,其目的是想將來按照蕭紅生前遺願,將骨灰移葬於魯迅墓旁。

1944年,在蕭紅彌留的44天裏,駱賓基照顧蕭紅走完了人生的最後一程,並將她安葬。後來,駱賓基對外宣稱:蕭紅在端木離開以後,曾經答應自己,如果她的病情好轉,一定嫁給駱賓基。

二、蕭紅與文學

蕭紅深得祖父張維禎的喜愛,經常帶她到後花園玩耍。這裏面的後花園,也就是後來出現在《呼蘭河傳》裏面的大花園,一個擁有她很多記憶的地方。由於受到祖父以古詩為主的啟蒙教育,使蕭紅從小就打下較好的文學基礎。

蕭紅少小和祖父學古詩打下了音韻的良好基礎,也開啟了對宇宙人生的感悟。她在中小學接受的語文教育基本以古文為主,剛剛能夠閱讀,就遍覽家中的唐詩宋詞,包括《紅樓夢》在內的古典小說;中學期間學習書法篆刻,一度迷戀鄭板橋的書法;這些都影響了她的創作,她晚期小說對人生無奈的慨嘆,明顯滲透著古代的時空觀念。

1930年,為了反對包辦婚姻,逃離家庭,

蕭紅與中學同學同居懷孕後被棄,困於旅館,困窘間向報社投稿,並因此結識報社的蕭軍,兩人相愛,蕭紅也從此走上寫作之路,兩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寫信結識魯迅,1934年到上海找魯迅,並且最終與魯迅相識,同年完成長篇小說《生死場》,次年在魯迅幫助下作為“奴隸叢書”之一出版,蕭紅由此取得了在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生死場》是最早反映東北人民在日本帝國主義統治下生活和鬥爭的作品之一,引起當時文壇的重視。魯迅為之作序,給予熱情鼓勵。抗日戰爭爆發後,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後應李公樸之邀到山西臨汾,在民族革命大學任教。1940年去香港。蕭紅帶有左翼現實主義風格的小說還有一部長篇小說《馬伯樂》,但質量不高。她更有成就的長篇是寫於香港的回憶性長篇小說《呼蘭河傳》,以及一系列回憶故鄉的中短篇小說如《牛車上》、《小城三月》。其中長篇小說《呼蘭河傳》被香港“亞洲文壇”評為20世紀中文小說百強第九位。

蕭紅生前一共出版了10本書,短短10年寫下近百萬字,文體遍及詩歌、小說、散文、戲劇和評論。她承襲了宿命的苦難,在錯動的歷史中艱難跋涉,民族國家的基本立場與左翼的意識形態,使她從民間的歷史視角敘述現代性劫掠中的潰敗、變革與抗爭,一開始就進入了人類最前衛的文化思潮和藝術思潮,以“對著人類的愚昧”為自己的文學使命,文化人類學是其基本的學科基礎,天命的原始思想是她闡釋民間精神的泛文本背景。

“晚飯過後,火燒雲上來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臉紅紅的。大白狗變成了紅的了,紅公雞變成金的了,黑母雞變成紫檀色的了。餵豬的老頭兒在墻根靠著,笑盈盈地看著他的兩頭小白豬變成小金豬了。他剛想說:“你們也變了……”旁邊走來一個乘涼的人,對他說:“您老人家必要高壽,您老是金胡子了。”

天空的雲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彤彤的,好像是天空著了火。

這地方的火燒雲變化極多,一會兒紅彤彤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黃,茄子紫,這些顏色天空都有,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

一會兒,天空出現一匹馬,馬頭向南,馬尾向西。馬是跪著的,像是在等著有人騎到它背上,它才站起來似的。過了兩三秒鐘,那匹馬大起來了,馬腿伸開了馬脖子也長了,一條馬尾巴可不見了。看的人正在尋找馬尾巴,那匹馬就變模糊了。

忽然又來了一條大狗。那條狗十分兇猛,它在前邊跑著,後邊似乎還跟著好幾條小狗。跑著跑著,小狗不知跑到哪裏去了,大狗也不見了。

接著又來了一條大獅子,跟廟門前的大石頭獅子一模一樣,也是那麼大,也是那樣蹲著,很威武很鎮靜地蹲著。可是一轉眼就變了。要想再看到那頭大獅子,怎麼也看不到了。

一時恍恍惚惚的,天空裏又像這個,又像那個,其實什麼也不像,什麼也看不清了,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愛好它的孩子。一會兒工夫火燒雲下去了。”(《火燒雲》選自《呼蘭河傳》的第一章第八節)

維新的鄉紳之家的特殊文化環境,又使她得以進入應對潰敗的新文化潮流。由於神秘婚約的束縛,她與家庭的關系由緊張到徹底決裂,更前衛的新派知識者的思想啟蒙,使她天然地易於接受激進的左翼思潮。蕭紅一生學過4種外語。除了中學主修英語之外,在哈爾濱期間和蕭軍一起學了俄文,在上海學過世界語,到日本又學了日文。各種語言構成多維的參照,使她對漢語細微奧妙的感悟更加敏銳細膩。

她的創作一開始就以“意識到的歷史內容”引人矚目,而且是從民間的視角、以民間的記憶與民間的方式敘述。蕭紅因此而成為民族歷史的書寫者,她的創作和其他作家的創作一起,成為全民抗戰的先聲,帶有民族集體記憶的特殊意義。

班昭:出生名門 文史兼修

班昭出身儒學世家,父親班彪是光武帝劉秀朝中的一名文官,當時已是遠近聞名的學者,不但學問精深,學識淵博,更喜讀史書。班昭生活在這樣的家庭,深受父兄的影響,自幼養成了勤學苦讀的良好習慣,學問廣博,很有才幹。

她開始習讀《詩經》、《楚辭》,過目不忘,到四五歲時,就張口成誦了。後來,她見哥哥幫助父親搜集資料,準備續寫《史記》,很有興趣,便也讀起史書來,也很想為父親著書立說貢獻一份力量。

班彪外出回來,聽見班固和班昭正在書房內爭吵,便停下細聽原因。只聽班固道:“你只有八歲,正是應該用心讀書的時候,怎能好高騖遠呢!”班昭反駁道:“你能比我大幾歲?你能幫父親,我就不能幫嗎?再說,我正是利用這個機會,向你們學習啊!”

班固又說:“寫書是件大事業,不能有絲毫差錯,不是誰都能幹得了的。”班昭回答:“那你怎麼能幹?你能比我高得了多少?你忘了,我倆當著父親的面背書,你還沒我背得流利呢!

班固說:“你畢竟是女孩子,過幾年就出嫁了。著書立說,這可是一輩子的事,你能一輩子不出嫁嗎?”只聽班昭哭叫著說:“我就要幫助父親寫書,一輩子不嫁!”

班彪生怕他們再吵下去傷了兄妹感情,當即進屋制止說:“都不要吵了!”班固見父親來了,搶先說道:“妹妹見我幫你搜集資料寫書,她竟放下書不讀,也不說一聲,便私自亂寫起來了。不信,您看看,這就是她寫的。”

班彪從班固手中接過一看,果然是班昭的字跡,頭一頁是個很大的“傳”字,不由大吃一驚,再顧不得聽他們兄妹爭吵,便坐在桌前,靜心地讀了下去。

班固見父親對妹妹寫的東西看得如此認真,也不敢再和妹妹爭論了。班彪看完之後,不但沒有責備班昭,反而驚喜地問道:“你什麼時候學會寫傳記的?”班昭說:“我聽哥哥說您的書要接著《史記》寫下去,我就拿來仔細看了看,以為您得先寫‘紀’、‘誌’、‘考’,我覺得‘傳’好寫,就照葫蘆畫起瓢來了;不過,我的目的是把材料堆在一起,供父親參考,並不是真的寫書。”

班彪更加高興地說:“好有心計的孩子。你寫的這幾個人物,雖然粗糙些,但語言流利,已經成型,有的地方還很生動呢!看起來,我再也不用愁幫手不夠了。”

班昭見父親表揚她,沒有沾沾自喜,反而靦腆地低下頭說:“我知道自己讀書少,寫書還力不能及;哥哥批評得也對,應該專心讀書。請父親放心,我今後會一邊讀書一邊學寫書的。”

因此班昭的德才深得漢和帝的器重,和帝多次召她進宮,讓皇後和諸嬪妃拜她為師,向她學習儒家經典、天文、數學,從而使班昭聲名大震。

十四歲時,班昭嫁於同郡人曹世叔。所以人們又把班昭叫做“曹大家”(家通姑)。以個性而論,曹世叔活潑外向,班昭則溫柔細膩,夫妻兩人頗能相互遷就,生活得十分美滿。丈夫早年去世後,班昭清守婦規,舉止合乎禮儀,氣節品行非常好。

班昭的文采首先就表現在幫她的哥哥班固修《漢書》,這部書是我國的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是正史中寫的較好的一部,人們稱贊它言賅事備,與《史記》齊名,全書分紀、傳、表、誌幾類。

《漢書》是一部續《史記》的歷史巨著,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一百篇,共120卷。由於司馬遷的去世,《史記》記事止於西漢武帝大初年間。後雖有人補寫,班彪認為“多鄙俗,不足以踵其書”,便想接著司馬遷的思路寫下去。該書當時取名為《後傳》。班昭的哥哥班固,勤奮好學,飽讀史書,胸有文略,對父親續寫《史記》很是贊成,認為這是千古事業。為了給父親搜集資料,曾跑遍中原各州,以取得第一手資料。他歷盡千辛萬苦,也從無怨言。當時班固才二十二歲。他便收集史料,撰寫《後傳》60余篇,意在補齊“太初以後,闕而不錄”的部分,但公元54年,史書剛剛寫了六十多篇,班彪因病故去。班固繼承父誌,整理遺稿,嘆其“所續前史未詳”,遂開始編寫一部始於高祖創業,終至王莽覆亡的(包括西漢全部歷史的)《漢書》。卻有人給漢明帝上表,誣告班固私自在家修改國史。明帝大怒,立即下旨將班固逮捕下獄。其弟班超獲悉,趕赴洛陽上書明帝,幸被召見,明帝查明班固不是私改國史,而是補寫國史,是件好事,不僅將班固釋放,還任命班固為蘭臺令史,和其妹班昭、弟弟班超人宮,堂堂正正地編寫史書,並取名《漢書》。公元92年,班固又因竇憲一案的牽連,死在獄中。此時,《漢書》雖已基本完成,但其中的八表和《天文誌》還未最後寫完,稿本散亂。

幸虧漢和帝知道班昭是一位博古通今、學識過人的巾幗奇才,即召她和馬續到皇家的東觀藏書閣續修《漢書》。為繼父兄遺誌,欣然奉召。後來又得到漢和帝的恩準,可以到東觀藏書閣參考典籍,所以寫起來得心應手。在藏書閣經年累月孜孜不倦地閱讀了大量史籍,整理、核校父兄遺留下來的散亂篇章,並在原稿基礎上補寫了八表:《異姓諸侯王表》、《諸侯王表》、《高惠高後文功臣表》、《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外戚恩澤侯表》、《百官公卿表》、《古今人表》和《天文誌》。班昭《漢書》出版以後,獲得了極高的評價,學者爭相傳誦,《漢書》中最棘手的是第七表《百官公卿表》,第六誌《天文誌》,這兩部分都是班昭在她兄長班固死後獨立完成的,但班昭都謙遜地仍然冠上她哥哥班固的名字。

至此,這部完整的《漢書》,歷經40年的編撰工作,終告完成。雖先後經過四個人之手撰寫,但讀起來卻“後先媲美,如出一手”,十分和諧。除整理、續寫《漢書》外,據說《漢書》剛問世時,因其文義深奧,很多人難以通曉。皇帝便讓當時著名的學者馬融跟隨班昭學習,並多次下詔令班昭入宮講讀,讓皇後和貴妃跟她學習,稱她為“大家”,每逢各地貢獻珍貴稀奇物品,就叫班昭作賦贊揚。

當時的大學者馬融,為了請求班昭的指導,跪在東觀藏書閣外,聆聽班昭的講解!班昭在傳播和普及《漢書》方面,也頗有貢獻。

班昭除在史學方面編撰《漢書》卓有成就外,她還是一位傑出的文學家,著有賦、頌、銘、諫、書、論等文章16篇,輯成《大家集》三卷,但可惜大都失傳,現只留下《東征賦》和《女誡》7篇。清代女作家趙傅在《後漢列女頌(並序)》中贊她“東觀續史,賦頌並嫻。”

班昭主要生活在漢和帝時代,漢和帝在班超死後不久就駕崩了,皇子劉隆生下來才一百天,就嗣位為漢殤帝,鄧太後臨朝聽政,不到半年,殤帝又死,於是以清河王劉祜嗣位為漢安帝,安帝才十三歲,鄧太後仍然臨朝聽政。

鄧太後臨朝聽政後,特許班昭參與政事。班昭為政勤奮,鄧太後非常滿意,破格加封班昭之子曹成為關內侯,官至齊國的國相。

永初年間,太後的哥哥大將軍鄧騭以母喪為由,上書朝廷,請求退職。太後不打算批準,征問班昭。

班昭於是上疏說:“皇太後陛下美德盛行,秉承堯舜之政,廣開言路,兼聽狂夫、村民之見。臣下愚昧,得遇明主,敢不披肝瀝膽,以報皇恩。

臣聽聞最高尚的品德莫過於謙讓,所以歷代盛贊,神靈賜福。先賢伯夷、叔齊互讓國君,天下佩服他們的高風亮節;太伯讓位給季歷,孔子再三稱贊。因此他們美德盛傳,揚名於世。《論語》說:‘能用禮讓治國,從政還有什麼可為難呢?’由此可見,推讓的美德,影響深遠。

如今四位國舅堅守忠孝,主動辭官歸隱,如果以邊關未寧而拒絕,日後國舅或有微小過失,只怕謙讓之名不可復得,盡妾之愚見,陳言於此。妾自知言不足取,聊表蟲蟻之心,以報皇太後之恩。”

太後聽從了班昭的建議,同意鄧騭等人的請求,於是鄧騭等人得以辭官還鄉。

班昭以師傅的名義幫助太後處理朝政,十分盡心盡力。鄧騭是鄧太後的哥哥,管理軍隊,十分受器重,後來他們的母親去世,他就上書回家料理後事,太後猶豫不決,就問班昭的意見,班昭就說:“大軍(鄧騭)如果趁著現在功成身退是最佳時機;否則的話如果再發生戰爭,他如果稍微有差遲,一世英名不就全沒有了嗎?”鄧太後認為言之有理,批準了鄧騭的請求。

班昭還有一個兄弟是班超,我們如今常用的兩個成語“投筆從戎”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是他的口語演化而成的,反映出他的智勇過人,他出使西域,以功封定遠侯,拜西域都護,揚漢威直至中亞三十年之久。

班超從小就很用功,對未來也充滿了理想。雖然為人有大誌,不拘小節,但卻孝順恭謹,居家操持很勤苦,但他不以此為恥。班超口才很好,廣泛的閱讀典籍,常拿著《公羊春秋》閱讀。

公元62年(永平五年),班超的哥哥班固被召入京任校書郎,班超和他的母親也一同遷居至洛陽。班超家境貧寒,靠替官府抄寫文書來維持生計。後來,他去找相面的人看相,相面的人說:“你的先輩雖是平民百姓,但你日後定當在萬裏之外封侯。”班超問他原因,相面的人說:“你額頭如燕,頸脖如虎,飛翔食肉,這是萬裏封侯的相貌啊!”

後來,漢明帝問班固說:“你弟弟現在哪裏呢?”班固說:“在替官府寫書,用掙來的錢奉養老母親”。於是明帝就任命班超為蘭臺令史,掌管奏章和文書。但他不甘於為官府抄寫文書,終於有一天,他正在抄寫文件的時候,寫著寫著,突然覺得很悶,忍不住站起來,丟下筆說:“大丈夫應該像傅介子、張騫那樣,在戰場上立下功勞,怎麼可以在這種抄抄寫寫的小事中浪費生命呢!”

隨竇固出擊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時間裏,平定了西域五十多個國家,為西域回歸、促進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貢獻。

公元95年(永元七年),朝廷為了表彰班超的功勛,下詔封他為定遠侯,食邑千戶。

班超感覺久居在偏遠的異地,年老以後便逐漸開始思念故國。漢和帝永元十二年,班超派他的兒子班勇隨安恩國入貢的使者回到洛陽,帶回他給皇帝的奏章:“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謹遣子勇,隨安西獻物入塞,及臣生在,令其目見故土。”然而奏章送上去之後,三年後朝廷仍不加理會。

班昭想到死去的哥哥班固,對年已七十,客居異鄉的哥哥班超,產生一股強烈的的依戀、憐憫心情,於是不顧一切地給皇帝上書:

班超剛出塞時,就立誌捐軀為國,時逢陳睦被害,班超以一己之力,輾轉異域,幸虧有陛下的福德庇佑,得以全活,至今已有三十年了。當初跟隨他一起出塞的人,都已作古。班超年滿七十,衰弱多病,即使想竭盡報國,已力不從心。如有突發事件,勢必損害國家累世的功業。

我聽說古人十五從軍,六十還鄉,中間還有休息、不服役的時候。因此我冒死請求陛下讓班超歸國。班超在壯年時候竭盡忠孝於沙漠之中,衰老的時候則被遺棄而死於荒涼空曠的原野,這真夠悲傷可憐啊!如果班超逝命喪異域,邊境有變,希望班超一家能免於牽連之罪。”

班昭代兄上書,說得合情合理,絲絲人扣,漢和帝看後非常感動。特別是文中的最後兩句,引用周文王徐靈臺,掘地得死人之骨,而更葬之。魏文侯之師田子方,見君棄其老馬,以為少盡其力,老而棄之,非仁也,於是收而養之。兩則故事明諷暗示,漢和帝認為不再有所決定,實在愧對老臣,於是派遣戊己校尉任尚出任西域都護,接替班超。班昭以她的文采和才情使她的哥哥班超得以回朝。

漢和帝永元十四年八月,班超回到洛陽,拜為射聲校尉,他離開西域疏勒時本已有病,來不及和妹妹好好地聊聊,加以旅途勞頓,回家一個月就病逝了。

班昭以她的文采,完成了哥哥班固的《漢書》打動漢和帝的心,使哥哥班超回歸洛陽。班昭的文采還表現在她寫的《女誡》七篇上。班昭晚年,身患疾病,家中女子們又正當出嫁的年齡,班昭擔心她們不懂婦女禮儀,令未來的夫家失面子,辱沒了宗族,於閑暇時作《女誡》七章,以做勉勵,書成後,對宮內婦女的教育很有幫助。

馬融讀後認為很好,讓自己的妻子、女兒學習。

《女誡》包括:卑弱、夫婦、敬慎、婦行、專心、曲從和叔妹七章。本是用來教導班家女兒的私家教課書,不料京城世家卻爭相傳抄,不久之後便風行全國各地。

在“卑弱”篇中,班昭引用《詩經·小雅》中的說法:“生男曰弄漳,生女曰弄瓦。”以為女性生來就不能與男性相提並論,必須“晚寢早作,勿憚夙夜;執務和事,不辭劇易。”才能克盡本份。

在“夫婦”篇中,認為丈夫比天還大,還須敬謹服侍,“婦不賢則無以事夫,婦不事夫則義理墜廢,若要維持義理之不墜,必須使女性明析義理。”

在“敬慎”篇中,主張“男子以剛強為貴,女子以柔弱為美,無論是非曲直,女子應當無條件地順從丈夫。”一剛一柔,才能並濟,也才能永保夫婦之義。

在“婦行”篇中,訂定了婦女四種行為標準:“貞靜清閑,行己有恥:是為婦德;不瞎說霸道,擇辭而言,適時而止,是為婦言;穿戴齊整,身不垢辱,是為婦容;專心紡織,不茍言笑,烹調美食,款待嘉賓,是為婦工。”婦女備此德、言、容、工四行,方不致失禮。

在“專心”篇中,強調“貞女不嫁二夫”,丈夫可以再娶,妻子卻絕對不可以再嫁,在她的心目中下堂求去,簡直是不可恩議的悖理行為,事夫要“專心正色,耳無淫聲,目不斜視。”

在“曲從”篇中,教導婦女要善事男方的父母,逆來順受,一切以謙順為主,凡事應多加忍耐,以至於曲意順從的地步。

在“叔妹”篇中,說明與丈夫兄弟姐妹相處之道,端在事事識人體、明大義,即是受氣蒙冤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萬萬不可一意孤行,而失去彼此之間的和睦氣氛。

班昭年逾古稀而逝,皇太後為她素服舉哀。

蔡文姬:顛沛流離 才華橫溢

蔡文姬是東漢末年陳留(今河南開封杞縣)人,她的父親是當時的名人蔡邕。蔡邕是是當時大名鼎鼎的文學家和書法家,還精於天文地理,妙解音律,梁武帝稱他:“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如有神力。”當代史學家範文瀾講:“兩漢寫字藝術,到蔡邕寫石經達到最高境界。”他的字整飭而不刻板,靜穆而有生氣。除《嘉平石經》外,據傳《曹娥碑》也是他寫的,章法自然,筆力勁健,結字跌宕有致,無求妍美之意,而具古樸天真之趣。同時,蔡邕還是曹操的摯友和老師。

蔡文姬生在這樣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學能文,又善長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音樂天賦自小過人,她6歲時聽父親在大廳中彈琴,隔著墻壁就聽出了父親把第一根弦彈斷的聲音。其父驚訝之余,又故意將第四根弦弄斷,居然又被她指出。長大後她更是琴藝超人。

蔡文姬從小以班昭為偶像,因此從小也留心典籍、博覽經史。並有誌與父親一起續修漢書,青史留名。

蔡文姬第一次出嫁,遠嫁河東衛家,她的丈夫衛仲道是大學出色的士子,可惜好景不長,不到一年,衛仲道便因咯血而死。兩人無子女,蔡文姬遭到衛家嫌棄,認為她"克死丈夫",當時正年少氣盛、心高氣傲的蔡文姬,哪裏能受得了這種白眼,她不顧父親的反對,憤而回家。

東漢末年,政府的腐敗,社會動蕩,終於釀成了黃巾起義,使豪強地主為代表的地方勢力擴大。大將軍何進被宦官十常侍殺後,袁紹曹操等何進部將在洛陽盡誅十常侍,董卓進京後,為鞏固自己的統治,想籠絡人心,聽到蔡邕名氣大,刻意籠絡名滿京華的蔡邕,就把他請來,封他做官,對他十分敬重,三天裏連升三級。三日周歷三臺,拜中郎將,後來甚至還封他是高陽侯。董卓在朝中的逆行,引起各地方勢力的聯合反對,董卓火燒洛陽,遷都長安,董卓被呂布所殺。

蔡邕覺得在董卓手下,比在漢靈帝手下的時候強多了。到了董卓被殺,蔡邕想起董卓待他不錯,嘆了一口氣。這樣一來惹惱了司徒王允,認為他是董卓一黨的人,把他抓了起來。盡管朝廷裏有許多大臣都替他說情,王允還是不同意,結果文姬歸漢圖立軸。

董卓死後,他的部將李傕、郭汜等人又攻占長安,軍閥混戰的局面終於形成。長安一帶百姓到處逃難。蔡文姬也跟著難民到處流亡。那時候,匈奴兵趁火打劫,擄掠百姓。在“中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縱獵圍城邑,所向悉破亡。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長驅入朔漠,回路險且阻。”的狀況下,有一天,蔡文姬碰上匈奴兵,被他們搶走。匈奴兵見她年輕美貌,在這十二年中,她嫁給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賢王,飽嘗了異族異鄉異俗生活的痛苦。打這以後,她就成了左賢王的夫人,左賢王很愛她。她也為左賢王生下兩個兒子,大的叫阿迪拐,小的叫阿眉拐。她還學會了吹奏“胡笳”,學會了一些異族的語言。

她在南匈奴一住就是十二年,雖然過慣了匈奴的生活,還是十分想念故國。

在這十二年中,曹操也已經基本掃平北方群雄,把漢獻帝由長安迎到許昌,後來又遷到洛陽。曹操當上丞相,挾天子以令諸侯。人一旦在能喘一口氣的時候,就能想到過去的種種,尤其是在誌得意滿的時候,在這回憶中,想到少年時代的老師蔡邕對他的教導,感念好友蔡邕之交情,當他得知蔡邕的女兒被撈到了南匈奴時,他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攜帶黃金千兩,白壁一雙,要把她贖回來。

左賢王當然舍不得把蔡文姬放走,但是不敢違抗曹操的意誌,只好讓蔡文姬回去。蔡文姬

蔡文姬多年被擄掠是痛苦的,現在一旦要結束十二年的羶肉酪漿生活,離開對自己恩愛有加的左賢王,和天真無邪的兩個兒子,分不清是悲是喜,只覺得柔腸寸斷,淚如雨下,在漢使的催促下,她在恍惚中登車而去,在車輪轔轔的轉動中,能回到日夜想念的故國,當然十分願意;但是要她離開在匈奴生下的子女,又覺得悲傷。十二年的生活,在這種矛盾的心情下,點點滴滴註入心頭,從而留下了動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

《胡笳十八拍》是一篇長達一千二百九十七字的騷體敘事詩,原載於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卷五十九及朱熹《楚辭後語》卷三,兩本文字小有出人。對這首詩是否為蔡文姬所作,學術界爭議頗大。

蔡文姬的《悲憤詩》為五言敘事體,一百零八句,對這首詩,學術界的看法較為一致,公認為是蔡文姬所作,但也有學者認為是民間作品。

“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後漢祚衰。天不仁兮降亂離,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幹戈日尋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煙塵蔽野兮胡虜盛,誌意乖兮節義虧。對殊俗兮非我宜,遭忍辱兮當告誰?笳一會兮琴一拍,心憤怨兮無人知。

戎羯逼我兮為室家,將我行兮向天涯。雲山萬重兮歸路遐,疾風千裏兮揚塵沙。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為驕奢。兩拍張弦兮弦欲絕,誌摧心折兮自悲嗟。

越漢國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無生。氈裘為裳兮骨肉震驚,羯羶為味兮枉遏我情。鼙鼓喧兮從夜達明,胡風浩浩兮暗塞營。傷今感晉兮三拍成,銜悲畜恨兮何時平。

無日無夜兮不思我鄉土,稟氣合生兮莫過我最苦。天災國亂分人無主,唯我薄命兮沒戎虜。殊俗心異兮身難處,嗜欲不同兮誰可與語!尋思涉歷兮多艱阻,四拍成兮益淒楚。

雁南征兮欲寄邊聲,雁北歸兮為得漢青。雁飛高兮邈難尋,空斷腸兮思愔愔。攢眉向月兮撫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彌深。

冰霜凜凜兮身苦寒,饑對肉酪兮不能餐。夜間隴水兮聲嗚咽,朝見長城兮路杏漫。追思往日兮行李難,六拍悲來兮欲罷彈。

日暮風悲兮邊聲四起,不知愁心兮說向誰是!原野蕭條兮烽戍萬裏,俗賤老弱兮少壯為美。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壘,牛羊滿野兮聚如蜂蟻。草盡水竭兮羊馬皆徙,七拍流恨兮惡居於此。

為天有眼兮何不見我獨漂流?為神有靈兮何事處我天南海北頭?我不負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負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制茲八拍兮擬排憂,何知曲成兮心轉愁。

天無涯兮地無邊,我心愁兮亦復然。人生倏忽兮如白駒之過陳,然不得歡樂兮當我之盛年。怨兮欲問天,天蒼蒼兮上無緣。舉頭仰望兮空雲煙,九拍懷情兮誰與傳?

城頭烽火不曾滅,疆場征戰何時歇?殺氣朝朝衝塞門,胡風夜夜吹邊月。故鄉隔兮音生絕,哭無聲兮氣將咽。一生辛苦兮緣別離,十拍悲深兮淚成血。

我非食生而惡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生仍冀得兮歸桑梓,死當埋骨兮長已矣。日居月諸兮在戎壘,胡人寵我兮有二子。鞠之育之兮不羞恥,憋之念之兮生長邊鄙。十有一拍兮因茲起,哀響纏綿兮徹心髓。

東風應律兮暖氣多,知是漢家天子兮布陽和。羌胡蹈舞兮共謳歌,兩國交歡兮罷兵戈。忽遇漢使兮稱近詔,遺千金兮贖妾身。喜得生還兮逢星君,嗟別稚子兮會無國。十有二拍兮哀樂均,去住兩情兮難具陳。

不謂殘生兮卻得旋歸,撫抱胡兒兮註下沾衣。漢使迎我兮四牡騑騑,胡兒號兮誰得知?與我生死兮逢此時,愁為子兮日無光輝,焉得羽翼兮將汝歸。一步一遠兮足難移,魂消影絕兮恩愛遺。十有三拍兮弦急調悲,肝腸攪刺兮人莫我知。

身歸國兮兒莫之隨,心懸懸兮長如饑。四時萬物兮有盛衰,唯我愁苦兮不暫移。山高地闊兮見汝無期,更深夜闌兮夢汝來斯。夢中執手兮一喜一悲,覺後痛吾心兮無休歇時。十有四拍兮涕淚交垂,河水東流兮心是思。

十五拍兮節調促,氣填胸兮誰識曲?處穹廬兮偶殊俗。願得歸來兮天從欲,再還漢國兮歡心足。心有懷兮愁轉深,日月無私兮曾不照臨。子母分離兮意難怪,同天隔越兮如商參,生死不相知兮何處尋!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與兒兮各一方。日東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隨兮空斷腸。對營草兮憂不忘,彈鳴琴兮情何傷!今別子兮歸故鄉,舊怨平兮新怨長!泣血仰頭兮訴蒼蒼,胡為生兮獨罹此殃!

十七拍兮心鼻酸,關山阻修兮行路難。去時懷土兮心無緒,來時別兒兮思漫漫。塞上黃蒿兮枝枯葉幹,沙場白骨兮刀痕箭瘢。風霜凜凜兮春夏寒,人馬饑豗兮筋力單。豈知重得兮入長安,嘆息欲絕兮淚闌幹。

胡笳本自出胡中,緣琴翻出音律同。十八拍兮曲雖終,響有余兮思無窮。是知絲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樂各隨人心兮有變則通。胡與漢兮異域殊風,天與地隔兮子西母東。苦我怨氣兮浩於長空,六合雖廣兮受之應不容!

《胡笳十八拍》是感人肺腑的千古絕唱,它的作者就是蔡文姬。欣賞此詩,不要作為一般的書面文學來閱讀,而應想到是蔡文姬這位不幸的女子在自彈自唱,琴聲正隨著她的心意在流淌。隨著琴聲、歌聲,我們似見她正行走在一條由屈辱與痛苦鋪成的長路上……

南匈奴人在蔡文姬去後,每於月明之夜卷蘆葉而吹笳,發出哀怨的聲音,模仿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成為當地經久不衰的曲調。中原人士也以胡琴和箏來彈奏《胡笳十八啪》非常盛行,據傳中原的這種風尚還是從她最後一個丈夫董祀開始的。

蔡文姬在周近的衛護下回到故鄉陳留郡,但斷壁殘垣,已無棲身之所,在曹操的安排下,嫁給田校尉董祀,這年她三十五歲,公元208年,爆發了著名的“赤壁之戰”。

蔡文姬嫁給董祀,起初的夫妻生活並不十分和諧。蔡文姬飽經離亂憂傷,時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華,生得一表人才,通書史,諳音律,自視甚高,對於蔡文姬自然有些不足之感,然而迫於丞相的授意,只好接納了她,在婚後第二年,董祀犯罪當死,她顧不得嫌隙,蓬首跣足地來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

當蔡文姬為董祀求情時,曹操正在丞相府大宴賓客,公卿大夫,各路驛使坐滿一堂,曹操聽說蔡文姬求見,曹操知道在座的大臣名士中不少人都跟蔡邕相識,對大家說: “蔡邕的女兒在外流落了多年,這次回來了。今天讓她來跟大家見見面,怎麼樣?”

大夥兒當然都表示願意相見。曹操就命令侍從把蔡文姬帶進來。蔡文姬披散頭發,赤著雙腳,一進來就跪在曹操面前,替她丈夫請罪。她的嗓音清脆,話又說得十分傷心。座上有好些人原來是蔡邕的朋友,看到蔡文姬的傷心勁兒,不禁想起蔡邕,感動得連鼻子也酸了。

曹操聽完了她的申訴,說:“你說的情形的確值得同情,但是判罪的文書已經發出去了,有什麼辦法呢?”

蔡文姬苦苦央告說:“大王馬房裏的馬成千上萬,手下的武士多得像樹林,只要您派出一個武士,一匹快馬,把文書追回,董祀就有救了。”說罷又是叩頭。曹操念及昔日與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慘的身世,倘若處死董祀,文姬勢難自存,於是立刻派人快馬加鞭,追回文狀,並寬宥其罪。

曹操看到蔡文姬在嚴冬季節,蓬首跣足,心中大為不忍,命人取過頭巾鞋襪為她換上,讓她在董祀未歸來之前,留居在自己家中。

從此以後,董祀感念妻子之恩德,對蔡文姬重新評估,夫妻雙雙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在風景秀麗,林木繁茂的山麓。若幹年以後,曹操狩獵經過這裏,還曾經前去探視。蔡文姬和董祀生有一兒一女,女兒嫁給了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師為妻。

在一次閑談中,曹操表示出很羨慕蔡文姬家中原來的藏書。蔡文姬告訴他原來家中所藏的四千卷書,幾經戰亂,已全部遺失時,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當聽到蔡文姬還能背出四百篇時,又大喜過望,於是蔡文姬憑記憶默寫出四百篇文章,文無遺誤。

文姬一生三嫁,命運坎坷,丁廙在《蔡伯喈女賦》描述了她的婚姻:“

伊大宗之令女,稟神惠之自然;

在華年之二八,披鄧林之矅鮮。

明六列之尚致,服女史之語言;

參過庭之明訓,才朗悟而通雲。

當三春之嘉月,時將歸於所天;

曳丹羅之輕裳,戴金翠之華鈿。

羨榮跟之所茂,哀寒霜之已繁;

豈偕老之可期,庶盡歡於余年。”

班婕妤:善詩賦,有美德

班婕妤楚令尹子文的後人,名叫班恬。其父班況生了三個兒子和她這個女兒。幼子班稚生班彪,班彪又生班固、班超和班昭。班恬為漢成帝的妃子,善詩賦,有美德。初為少使,立為婕妤。是漢成帝的後妃,在趙飛燕入宮前,漢成帝對她最為寵幸。

班婕妤在後宮中的賢德是有口皆碑的。當初漢成帝為她的美艷及風韻所吸引,天天同她膩在一起,班婕妤的文學造詣極高,尤其熟悉史事,常常能引經據典,開導漢成帝內心的積郁。班婕妤又擅長音律,常使漢成帝在絲竹聲中,進入忘我的境界,對漢成帝而言,班婕妤不止是她的侍妾,她多方面的才情,使漢成帝把她放在亦妾亦友的地位。

漢朝時期,皇帝在宮苑巡遊,常乘坐一種豪華的車子,綾羅為帷幕,錦褥為坐墊,兩個人在前面拖著走,稱為“輦”;至如皇後妃嬪所乘坐的車子,則僅有一人牽挽。漢成帝為了能夠時刻與班婕妤形影不離,特別命人制作了一輛較大的輦車,以便同車出遊,但卻遭到班婕妤的拒絕,她說:“看古代留下的圖畫,聖賢之君,都有名臣在側。夏、商、周三代的末主夏桀、商紂、周幽王,才有嬖幸的妃子在坐,最後竟然落到國亡毀身的境地,我如果和你同車出進,那就跟他們很相似了,能不令人凜然而驚嗎?”

漢成帝認為她言之成理,同輦出遊的意念只好暫時作罷,當時王太後聽到班婕妤以理制情,不與皇帝同車出遊,非常欣賞,對左右親近的人說:“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在這裏,王太後把班婕妤與春秋時代楚莊公的夫人樊姬相提並論,給了她這個兒媳婦最大的嘉勉與鼓勵。楚莊王才即位的時候,喜歡打獵,不務正業,樊姬苦苦相勸,但效果不大,於是不再吃禽獸的肉,楚莊王終於感動,改過自新,不多出獵,勤於政事。後來又由於樊姬的推薦,重用賢人孫叔敖為令尹宰相,三年而稱霸天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王太後把班婕妤比作樊姬,使班婕妤的地位在後宮更加突出。當時的人都說班婕妤侍君不逾禮法,可與周宣王的姜後雞鳴戒旦,前後媲美。班婕妤當時加強在婦德、婦容、婦才、婦工等各方面的修養,希望對漢成帝產生更大的影響,使他成為一個有道的明君。可惜漢成帝不是楚莊王,自趙飛燕姐妹入宮後,漢成帝沈迷於酒色,遠離了班婕妤的規勸及影響,班婕便受到冷落。

趙氏姐妹入宮後,飛揚跋扈,許皇後十分痛恨,無可奈何之余,想出一條下策,在孤燈寒食的寢宮中設置神壇,晨昏誦經禮拜,祈求皇帝多福多壽,也詛咒趙氏姐妹災禍臨門。事情敗露以後,趙氏姐妹故意講,許皇後不僅咒罵自己,也咒罵皇帝,漢成帝一怒之下,把許皇後廢居昭臺宮。趙氏姐妹還想利用這一機會對她們的主要情敵班婕妤加以打擊,糊塗的漢成帝色昏頭腦,居然聽信讒言。然而班婕妤卻從容不迫地對稱:“妾聞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修正尚未得福,為邪欲以何望?若使鬼神有知,豈有聽信讒思之理;倘若鬼神無知,則讒溫又有何益?妾不但不敢為,也不屑為。”意思是“我知道人的壽命長短是命中註定的,人的貧富也是上天註定的,非人力所能改變。修正尚且未能得福,為邪還有什麼希望?若是鬼神有知,豈肯聽信沒信念的祈禱?萬一神明無知,詛咒有何益處!我非但不敢做,並且不屑做!”漢成帝覺得她說的有理,又念在不久之前的恩愛之情,特加憐惜,不予追究,並且厚加賞賜,以彌補心中的愧疚。

班婕妤是一個有見識,有德操的賢淑婦女,哪裏經得起互相讒構、嫉妒、排擠。陷害的折騰,為免今後的是是非非,她覺得不如急流勇退,明哲保身,因而繕就一篇奏章,自請前往長信宮侍奉王太後,聰明的班婕妤把自己置於王太後的羽翼之下,就再也不怕趙飛燕姐妹的陷害了,漢成帝允其所請。

從此深宮寂寂,歲月悠悠。班婕妤憫繁華之不滋,藉秋扇以自傷,作《團扇詩》:

新制齊紈素,皎潔如霜雪。

裁作合歡扇,團圓似明月。

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

常恐秋節至,涼飈奪炎熱;

棄捐莢笏中,恩情中道絕。

班婕妤自知,自己如秋後的團扇,再也得不到漢成帝的輕憐蜜愛了。不久,趙飛燕被冊封為皇後,趙合德也成了昭儀,然而這一切在班婕妤看來,似乎都與她毫無關聯了,心如止水,形同槁木的她,除了陪侍王太後燒香禮佛之外,長晝無俚,弄箏調筆之余,間以塗塗寫寫,以抒發心中的感慨,從而為文壇留下了許多詩篇。

她最有名的一首詩是《長信宮怨》。詩從入宮受寵寫起,一直寫到顧影自憐,自己愛惜羽毛,而摒絕繁華,效法古代貞女烈婦,甘願幽居長信宮中,孤燈映壁,房探風冷,想起舊日與皇上的恩愛之情,不覺珠淚飄零,令人肝腸寸斷,一個接一個的白晝,一個接一個的夜晚,無情地吞著花樣的年華,最後寫到只希望百年之後能夠埋骨故鄉的松柏這下。飽含無限的淒槍情懷,使人不忍卒讀。

漢成帝在綏和二年三月,崩於未央宮。漢成帝崩逝後,王太後讓班婕妤擔任守護陵園的職務,從此班婕妤天天陪著石人石馬,諦聽著松風天籟,眼看著供桌上的香煙繚繞,冷冷清清地度過了她孤單落寞的晚年。

卓文君:一段鳳求凰,一首怨郎詩

歷史上,動人的愛情故事很多,女子不顧父母的反對跟著心上人私奔的也大有人在。但一代才女、美女卓文君只因讀懂司馬相如纏綿的琴聲,便毅然拋卻生身父母和富裕的生活,與自己愛慕的人“雪夜私奔”,演繹一曲浪漫動人的愛情戀歌,為後人世代傳唱,實屬罕見。稱之為古代才女天下第一奔應該名符其實。

卓文君,西漢臨邛(屬今四川邛崍)人,生活在漢武帝時代,她是才女,善鼓琴,精詩文,又是美女,“眉色遠望如山,臉際常若芙蓉,皮膚柔滑如脂”便是她美貌的生動寫照。父親是臨邛大富商卓王孫,卓文君生長在富貴之家,可謂千金小姐。這樣的女子,哪個男子不想娶她?只是父親安排了一個政治婚姻,將她許配給當朝皇孫,而使她的命運發生轉折,因為皇孫是個短命鬼,還未成婚便命歸黃泉。這樣,卓文君尚未過門就在娘家守寡。

司馬相如是西漢有名的辭賦家,音樂家。少時家中貧寒,父母雙亡,生活潦倒。出於無奈,又因和臨邛(縣名,治所在今四川邛崍)縣令王吉相友善,便經常去拜見。後經王吉的引薦,結識了臨邛的大富翁卓王孫,到卓王孫家做客。卓王孫見司馬相如豐姿俊雅,又是辭賦巨手,不僅置酒相待,還留在府中一起玩賞園池亭臺。主人客人玩到高興的時候,臨邛縣令便說:“我常常聽人說起長卿很善於奏琴,何不在此彈奏一曲,以增樂趣,我們也可借機領略一下雅樂的韻味,飽飽耳福啊!”

司馬相如本意再三推辭,但眾人哪裏肯依。他只得凝神端坐,專心致誌地彈起琴來。那琴聲,或如行雲流水,或如鳳凰求鳴,聲聲動人心弦,眾人都聽的如醉如癡,彈了一曲又叫彈一曲。卓王孫有一個女兒名叫卓文君,當時正喪夫寡居在家;年紀十八歲,貌美而又聰慧,且琴棋書畫,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司馬相如又正好還沒有娶妻,又從王吉嘴裏得知文君是位賢淑女子,且多才多藝,便生了求凰之心。此時,月光如水,楊柳依依,司馬相如在園中對月撫琴,不禁想起卓文君,想她既然十分喜歡音樂,莫如趁此機會,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

因此,他邊撫琴邊唱起自己創作的歌詩《琴歌》二首,其一是:

鳳兮鳳兮歸故鄉, 遨遊四海求其凰。

時未遇兮無所將, 何悟今夕升斯堂。

有艷淑女處蘭房, 室邇人遐毒我腸。

何緣交頸為鴛鴦, 相頡頏兮共翺翔。

其二是:

凰兮凰兮從風棲,得托孳尾永為妃。

交情通體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

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余悲!

誰知正好一個有心,一個有意。當司馬相如來到臨邛的時候,卓文君就早已聽說了;今天相如來到卓家做客,即席彈琴賦詩,卓文君一直在門後偷偷註視著他,心裏十分喜愛司馬相如的儀容才學;現在又聽到他的《琴歌》,暗自想道:“長卿有情,不知我文君也早已有意。”不禁大為所動,只怕自己配不上司馬相如。

宴罷之後,司馬相如又趁熱打鐵,備下厚禮,讓人送給卓文君左右的侍從,並再次殷勤轉達自己對卓文君的愛慕之情。似泣似訴的求偶之意聲聲入耳,文君聽得如癡如醉。相如多情而又大膽的表白,讓仰慕已久的卓文君,一聽傾心,一見鐘情。他們的私情,卻遭到卓王孫的強烈反對,因為雙方嚴重的門不當戶不對。卓文君前思後想,覺得這是一輩子幸福的事,如果錯過機會,自己恐怕將飲恨終生,卓文君憑著對愛情的憧憬,對追求幸福的堅定,以非凡的勇氣,毅然在漆黑之夜,背著父母逃出卓府,私奔到司馬相如的住處。司馬相如一見卓文君來到,喜不自禁,二人悄悄地連夜購馬,日夜兼程,偷偷跑到相如住所然後與深愛的人一起逃奔到相如的故鄉成都結為百年之好。

卓文君來到成都後,才只相如“家徒四壁”,無以為生。兩人只好再次回到臨邛,開了個酒鋪,文君以弱質女流,親自當掌櫃,相如洗碟打雜,忙裏忙外,他們以經營酒店維持生計。當時卓千金與人私奔並當壚賣酒,成為臨邛小縣城的頭號新聞,遠近轟動,小酒店門庭若市,生意紅火。而卓王孫卻深以為恥,覺得丟盡了他的面子,於是迫不得已分給小夫妻童仆百人,錢百萬緡,並厚備妝奩,接納了這位把生米做成熟飯的窮女婿,打發他們重回成都。從此,小夫妻過上了飲酒作賦、鼓琴彈箏的休閑生活。

後來,司馬相如寫下的《子虛賦》、《上林賦》,才華橫溢,讓好大喜功的漢武帝驚為天人,拜司馬相如為郎官。當時巴蜀兩地社會不穩,司馬相如憑著一枝生花妙筆,以一篇檄文曉以大義,陳之利害,許以賞賜,遂消弭了危險的局勢。漢武帝大喜,再拜為中郎將,持節出使西南邊陲,對蠻夷進行宣撫。司馬相如一朝飛黃騰達,也使嶽父卓王孫刮目相看,覺得女兒慧眼識英才。

司馬相如被舉薦做官後,久居京城,見的美女多了,也有了喜新厭舊的思想。

某日,司馬相如給妻子寄來了一封十三字的書信: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卓文君讀後,淚流滿面。一行數字中唯獨少了一個“億”,這是夫君對自己“無意”的暗示。

她感覺周身發涼,於是懷著悲憤的心情,回了一封《怨郎詩》。詩曰:

一別之後,二地相懸。

雖說是三四月,誰又知五六年。

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裏長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語千言道不完,百無聊賴十憑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圓人不圓。

七月半,秉燭燒香問蒼天,

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似水,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

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忽匆匆,

三月桃花隨水轉,飄零零,

二月風箏線兒斷。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做男。

讀完卓文君的來信,回憶惜日恩愛有加的時光,司馬相如接信之後,慚愧不已,羞悔難當,從此不再提及納妾之事,與卓文君白頭偕老。

甄洛:才貌雙全,眾人相爭

文昭甄皇後是漢太保甄邯的後代,家中世襲二千石俸祿的官職。父親甄逸曾任上蔡令。

甄氏於183年1月26日(光和五年十二月丁酉)出生。據說,其母懷她時,每每睡覺,總夢見一仙人,手持玉如意,站在旁邊守護著她。臨產時,那仙人又入得房中,將一件玉衣蓋在她身上。緊接著,甄宓就呱呱落地。

甄氏三歲的時候,甄逸去世,他的謚號是慕,內外周圍的人更加看重她了。之後相士劉良為甄氏以及甄逸其他子女看相,劉良指著甄氏說:“這個女孩貴不可言。”因此,甄氏從小到大,都沒人敢戲弄她。八歲時,院子外有耍雜技的人,甄氏的家人及幾個姐姐都上閣樓觀看,只有她沒去。幾個姐姐奇怪的問她,甄氏回答:“此難道是女人該觀看的嗎?”

甄洛很喜歡讀書,九歲時,看過的字文都立刻就知道,多次用她哥哥的筆硯寫字,她哥哥就對她說:“你應該學習女工。讀書學習,想當女博士(官名)嗎?”甄氏答道:“聽說古時候賢惠女子,都學習前人的經驗,用來借鑒。不讀書,拿什麼借鑒呢?”

時值東漢末年,群雄並起,天下紛亂。甄宓家所在的中山郡,也被劉虞、公孫瓚、袁紹之間的征戰所波及。兵連禍結,又鬧起了災荒,大片田地顆粒無收。老百姓為了掙紮著活命,稍微有幾個錢的,拿出祖輩積攢的金銀珠寶,換一點救命糧食,沒錢的就只有等死。

甄家作為世家大族,家中囤有很多糧食。張夫人乘機發國難財,高價賣糧,收入許多錢財。財帛日益增多,舉家老小都樂得合不攏嘴,十來歲的甄宓卻越來越不安。尤其是看到路邊成群的餓殍和奄奄一息的人們眼中貪婪渴求的目光,善良和聰明的甄宓再也忍不住了。她就跑去對母親說:母親啊,我聽說過一句話,匹夫無罪,懷璧有罪。現在世道這麼亂,周圍的鄉鄰都饑餓困乏,如果我們再這樣靠囤糧求富,一定會遭禍的。不如把糧食拿出來分給鄉鄰吧!這樣不僅為他人做了好事,對我們自身也是一種保護。

張夫人聽了,覺得有理,便開倉賑濟饑民。甄家在當地素有號召力,附近的富戶也效法開倉。災荒得到緩解,地方也穩定下來。從此,洛神甄宓的賢名廣為流傳。

建安年間,袁紹為他的次子袁熙聘娶了甄氏。公元199年(建安四年),袁熙出任幽州刺史,甄氏留在冀州侍奉袁紹的妻子劉夫人。

甄宓與袁熙結婚後沒多久,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紹在官渡之戰中被曹操打敗,兩年後病死。隨即,曹操引軍進逼河北。袁紹的大兒子袁譚和三兒子袁尚為了爭奪繼承權而自相殘殺,被曹操—擊破。袁譚和袁尚的妻子都奔逃到各自的丈夫那裏,只有甄宓留在鄴城,陪伴著無依無靠的婆婆。

甄氏公元204年(建安九年),冀州鄴城被曹操攻破,劉夫人和甄氏共坐皇堂上。

曹操打敗袁紹後,立即尋找他惦記已久的袁紹兒媳甄宓。

可惜被曹丕搶了先機,曹丕進入袁府中,見到劉夫人和甄氏,甄氏害怕,把頭伏在劉夫人膝上,劉夫人讓人把自己手綁起來。曹丕問:“劉夫人為什麼要這樣?讓你兒媳婦把頭擡起來!”劉夫人捧起甄氏,讓她擡起頭來,曹丕看了一眼,見她美貌非凡,驚為天人。曹操知道了曹丕的心思,就為他迎娶了甄氏。當時還有一說法:曹操攻下鄴,曹丕先進袁府,看到有個少婦披頭散發,臉上也很臟,躲在劉夫人身後哭泣,曹丕她是誰,劉夫人回答:“是袁熙妻子。”然後曹丕幫她把發髻挽起,用手巾擦拭面龐,發現她姿貌絕倫。之後,劉氏跟甄氏說:”現在不用擔心被殺了!

於是曹操只好默許。曹丕於是納甄氏為妻室,很是寵愛。

搞的孔融後來諷刺說周武王滅掉商朝後,把妲己許配給了周公,曹操大驚,問典故何來。他冷冷地說,出自當代。

曹操死心了,曹植卻還始終放不下,於是寫了《感甄賦》。

文中曹植這樣描述洛神的美貌:“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耀秋菊,華茂春松,若輕雲之蔽月,似流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禦。雲望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面輔承權,環姿艷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媚於語言。”從抽象到具體,從神韻、風儀、情態、姿貌,到明眸、朱唇、細腰、滑膚,描繪得淋漓盡致,使人如聞其聲,如睹其形。此外曹植還描寫了洛神的動態美:“體迅飛鳥,飄忽若神,淩波微步,羅襪生坐。轉盼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曹植借飄忽的夢境,活生生把他夢中情人幻化出來,一點癡念,萬縷相思,凝聚成一篇千古不朽的文學作品。

可是宓與曹丕的兒子,也就是後來的皇帝曹睿覺得過於露骨,就把題目改成了《洛神賦》。

甄氏初有寵於曹丕,生下兒子曹叡和女兒曹氏(即東鄉公主)。甄氏對曹丕妾室中有寵的勸勉她們努力上進,對無寵的安慰開導,並常常建議曹丕說:”古時黃帝子孫繁盛,是因為妻妾多的緣故。所以夫君也應該多逑淑媛,讓子嗣旺盛。“曹丕聽了心裏很高興。

曹丕要驅逐一位姬妾任氏時,甄氏問曹丕說:“任氏是鄉黨名族,不論德、色,我都比不上,為什麼要休她?”曹丕說:”太任性,性子急,不溫柔,心裏對我的怨恨很久了,所以休了她。“甄氏哭道:“我受你的寵愛,所有人都知道,肯定會說你休任氏,是因為我的緣故。往上我怕公婆說我自私,往下其他妻妾會數落我受專寵之罪,希望你能重新考慮!”曹丕不聽,就休了任氏。

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七月,曹操西征,隨行的卞夫人途中生病留在孟津,曹丕留守鄴城。當時卞夫人身體虛弱,又擔心曹操的安危,睡覺也不塌實,經常流淚。甄氏要去孟津照顧婆婆,曹丕不想讓她去,就讓下人騙她說卞夫人病好了,甄氏不信,說:“夫人在家,老毛病常犯,現在怎麼好的這麼快?你一定是安慰我!”所以更加擔心。之後得卞夫人回信,說身體已經恢復,甄氏才開心起來。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正月,大軍回鄴,甄氏去迎接,看到卞夫人悲喜交加,感動了周圍的人。卞夫人見甄氏這麼關心自己,也忍不住流淚,還說:“新媳婦怕我上次生病也會象以前那樣反復難愈嗎?我只是有點不舒服,小病而已,十幾天就好了。你看看我的氣色很好呢。”然後嘆道:“真是孝順的媳婦啊。”

公元216年(建安二十一年),曹操東征孫權,卞夫人、曹丕及曹叡、東鄉公主都跟隨,當時甄氏生病所以留在鄴。

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年)九月,大軍還,卞夫人看見甄氏臉色很好,奇怪的問她:“你跟兩個孩子分別那麼久,難道不想念他們,怎麼臉色這麼好,什麼原因?”甄氏笑著回答:“曹叡他們跟隨夫人,我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公元220年(建安二十五年),曹操逝世,其子曹丕繼任為魏王。六月,曹丕南征,甄氏被留在鄴城。同年,曹丕逼迫漢獻帝劉協退位而成為皇帝,即魏文帝。退位為山陽公的劉協將兩個女兒獻與魏室為嬪。除獻帝二女外,曹丕在洛陽,後宮愛幸者有三:貴嬪郭女王,位次皇後;李貴人,生有皇子曹協;陰貴人,東漢大族南陽陰氏女。早在曹丕初即王位時,便進郭女王為夫人,封號等同甄氏。到曹丕稱帝,攜郭女王到洛陽,進封貴嬪,地位僅次於皇後;甄氏則被留在鄴城,仍為夫人,不立為皇後。甄氏愈發失意,有怨言。

公元221年(黃初二年)六月,曹丕遂遣使者至鄴城將甄氏賜死,葬在鄴城,據傳殯葬時披發覆面,以糠塞口。當時,曹丕曾請術士周宣解夢,周宣答:“天下將有貴族女子冤死。”曹丕聞言後悔,派人追回賜死甄氏的使者但已不及。

公元222年(黃初三年),曹丕冊立郭女王為皇後,令甄氏之子曹叡奉郭皇後為母。

公元226年(黃初七年),曹丕駕崩,曹叡即位,朝中掌管禮樂祭祀的官員奏請為甄後追加謚號。於是明帝派司空王朗持節以三牲之禮到甄後陵墓祭祀,又專門為她修建寢廟。

甄氏著有詩歌《塘上行》一首,以沈痛的筆觸抒發了被棄的哀愁與悲痛,整部作品於陰雲密布中透露出一種刻骨的悲傷之情。詩之結尾更是令人肝腸寸斷不忍卒讀:“出亦復苦愁,入亦復苦愁。邊地多悲風,樹木何修修。從君致獨樂,延年壽千秋。” 明代徐禎卿在《談藝錄》中感慨此詩雲:“詩殊不能受瑕,工拙之間,相去無幾,頓自絕殊。”

花蕊夫人:亂世情緣,風華絕代

前蜀亡後,後唐莊宗以孟知祥為兩川節度使,孟知祥到蜀後,後唐內亂,莊宗被殺,孟知祥野心膨脹,訓練甲兵,到唐明宗死後,孟知祥就僭稱帝號,但不數月而死,孟昶繼位。孟知祥處心積慮,晝夜辛勞所創下的局面,傳到孟昶的手上,十年不見烽火,不聞幹戈,五各豐登,鬥米三錢,都下仕女,不辨菽麥,士民采蘭贈芬,買笑尋樂,宮廷之中更是日日笙歌,夜夜美酒,教坊歌妓,詞臣狎客,裝點出一幅升平和樂的景象。

孟昶是個非常懂得享樂的人,據傳宋太祖滅後蜀後,侍衛們領了宋太祖的旨意前去收拾東西,這些人居然連他的小便器也收來了。那溺器是最汙穢的東西,侍衛們怎麼還要取來呈給太祖呢?只因孟昶的溺器與眾不同,乃是七寶裝成,精美無比。侍衛們見了,十分詫異,不敢隱瞞,取回呈覽。太祖見孟昶的溺器,也是這樣裝飾,不覺嘆道:溺器要用七寶裝成,卻用什麼東西貯食呢?奢靡至此,安得不亡!命侍衛將它打得粉碎。

孟昶是個非常懂得享樂的人,他廣征蜀地美女以充後宮,妃嬪之外另有十二等級,其中最寵愛的是“花蕊夫人”費貴妃。孟昶天天顛倒在宮女隊裏,每逢宴余歌後,略有閑暇,便同著花蕊夫人,將後宮侍麗召至禦前,親自點選,揀那身材婀娜,資容俊秀的,加封位號,輪流進禦,其品秩比於公卿士大夫,每月香粉之資,皆由內監專司,謂之月頭。到了支給俸金之時,孟昶親自監視,那宮人竟有數千之多,唱名發給,每人於禦床之前走將過去,親手領取,名為支給買花錢。孟昶日日飲宴,覺得肴饌都是陳舊之物,端將上來,便生厭惡,不能下箸。花蕊夫人便別出心裁,用凈白羊頭,以紅姜煮之,緊緊卷起,用石頭鎮壓,以酒淹之,使酒味入骨,然後切如紙薄,把來進禦,風味無窮,號稱“緋羊首”,又叫“酒骨糟”。孟昶遇著月旦,必用素食,且喜薯藥,花蕊便將薯藥切片,蓮粉拌勻,加用五味,清香撲鼻,味酥而脆,又潔白如銀,望之如月,宮中稱為“月一盤”。

孟昶最怕熱,每遇炎暑天氣,便覺喘息不定,難於就枕,於是在摩河池上,建築水晶宮殿,作為避暑的地方。其中三間大殿都用楠木為柱,沈香作棟,珊瑚嵌窗,碧玉為戶,四周墻壁,不用磚石,盡用數丈開闊的琉璃鑲嵌,內外通明,毫無隔閡,再將後宮中的明月珠移來,夜間也光明透澈。四周更是青翠飄揚,紅橋隱隱。從此,盛夏夜晚水晶宮裏備鮫綃帳、青玉枕,鋪著冰簟,疊著羅衾,孟昶與花蕊夫人夜夜在此逍遙。

這晚還有雪藕、冰李,孟昶又一次喝醉了,但覺四肢無力,身體搖擺不定,伏在花蕊夫人香肩上,慢慢地行到水晶殿前,在紫檀椅上坐下。此時倚閣星回,玉繩低轉,孟昶與花蕊夫人並肩坐在一起,孟昶攜著夫人的素手,涼風升起,那岸旁的柳絲花影,映在摩河池中,被水波蕩著,忽而橫斜,忽而搖曳。孟昶回頭看夫人,見穿著一件淡青色蟬翼紗衫,裏面隱約地圍著盤金繡花抹胸,乳峰微微突起,映在紗衫裏面,愈覺得冰肌玉骨,粉面櫻唇,格外嬌艷動人。孟昶情不自禁,把夫人攬在身旁。夫人低著雲鬟,微微含笑道:“如此良夜,風景宜人,陛下精擅詞翰,何不填一首詞,以寫這幽雅的景色呢?孟昶說:“卿若肯按譜而詠,朕當即刻填來!”夫人說:“陛下有此清興,臣妾安敢有違?”孟昶大喜,取過紙筆,一揮而就,遞與夫人,夫人捧著詞箋,嬌聲誦道:“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一點月窺人,欹枕釵橫雲鬢亂。起來瓊戶啟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屈指西風幾時來,只恐流年暗中換。”

然而就在蜀主孟昶與花蕊夫人不道流年挾彈騎射,遊宴尋詩的時候,中原地區的後周歸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尉,殿前都檢點趙匡胤效法郭威,演一幕“黃袍加身”的鬧劇,取代後周而君臨天下,國號宋,改元建隆整軍經武,南征北伐,目標逐漸指向後蜀。花蕊夫人屢次勸孟昶礪精圖治,孟昶總認為蜀地山川險阻,不足為慮。

宋太祖乾德二年十一月,宋太祖趙匡胤命忠武節度使王全斌率軍六萬向蜀地進攻,並命工匠在汴梁為蜀主孟昶起造住宅,諭令將士:“行軍所至,不得焚蕩廬舍,驅逐吏民,開發邱墳,剪伐桑朽,凡克城寨,不可濫殺俘虜,亂搶財物。”這月汴梁大雪,宋太祖在講武堂設壇帳,衣紫貂裘帽視事,忽對左右說:“我被服如此,體尚覺寒,念西征將士,衝犯霜霰,何以堪此?”即解下紫貂裘帽,遣太監飛騎趕往蜀地賜給王全斌,且傳諭全軍,以不能遍賞為憾事。於是宋軍人人奮勇,十四萬守成都的蜀兵竟不戰而潰。孟昶對花蕊夫人說:“我父子以豐衣足食養士四十年,一旦遇敵,竟不能東向發一矢!”

乾德三年元宵剛過,司空平章事李昊草表,孟昶自縛出城請降,自王全斌出兵之日算起,才六十六天後蜀滅亡,比起前蜀王衍被後唐所滅還快,而兩次草擬降表的都是李昊,於是有心情忠憤不平的人晚上在李昊的家門上寫道:“世修降表李家”。綠柳才黃的時候,孟昶,花蕊夫人與李昊一行三十三人被押赴汴梁,杜宇聲聲:“行不得也,哥哥!”“行不得也,哥哥!”實在叫人心碎。到汴梁後,孟昶被封為秦國公,封檢校太師、兼中書令。宋太祖趙匡胤如此優待孟昶,只因他久聞花蕊夫人艷絕塵寰,欲思一見顏色,以慰渴懷,又不便特行召見,恐人議論,便想出這個主意,重賞孟昶,連他的侍從家眷也一一賞賜,料定他們必定進宮謝恩,就可見到花蕊夫人。果然如此,那天謝恩,孟昶的母親李夫人之後就是花蕊夫人。太祖格外留神,覺得她才至座前,便有一種香澤撲鼻中,令人心醉,仔細端詳,只覺得千嬌百媚,難以言喻,等到花蕊夫人口稱臣妾費氏見駕,願皇上聖壽無疆時,那一片嬌音,如鶯簧百囀,嚦嚦可聽,方才把太祖的魂靈喚了回來,但兩道眼光,仍射住在花蕊夫人身上,一眨不眨。花蕊夫人也有些覺得,便瞧了太祖一眼,低頭斂鬟而退。這臨去時的秋波一轉,更是勾魂攝魄,直把宋太祖弄得心猿意馬。七天後孟昶暴疾而終,年四十七歲,史家多認為是太祖毒死的。

太祖聽到孟昶已死,輟朝五日,素服發表,賻贈布帛千匹,葬費盡由官給,追封為楚王。孟昶死後,他的母親並不哭泣,但舉酒酹地,說道:“你不能以一死殉社稷,貪生至此,我也因你而茍活在人間,不忍就死,現在你死了,我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呢?”於是絕食數天而死。孟昶葬在洛陽,他的家屬仍留汴京,少不得入宮謝恩。太祖見花蕊夫人全身縞素,愈顯得明眸皓齒,玉骨珊珊,便乘此機會,把她留在宮中,通令侍宴。花蕊夫人在這時候,身不由己,只得宛轉從命,飲酒中間,太祖知道花蕊夫人能詩,在蜀中時,曾作宮詞百首,要她即席吟詩,以顯才華,花蕊夫人吟道:“初離蜀道心將碎,離恨綿綿,春日如年,馬上時時聞杜鵑。三千宮女皆花貌,共鬥嬋娟,髻學朝天,今日誰知是讖言。”

吟罷,說道這詞是當日離開蜀國,途經葭萌關時寫的,寫在驛站的墻壁上。還說:“當年在成都宮內,蜀主孟昶親譜‘萬裏朝天曲’,令我按拍而歌,以為是萬裏來朝的佳讖,因此百官競執長鞭,自馬至地,婦人竟戴高冠,皆呼為‘朝天’。及李艷娘入宮,好梳高髻,宮人皆學她以邀寵幸,也喚作‘朝天髻’,那知道卻是萬裏崎嶇,前往汴京,來見你宋主,萬裏朝天的讖言,卻是降宋的應驗,豈不可嘆麼?”宋太祖趙匡胤聽罷長久不語,連飲三杯,說道你再做一首新的。花蕊夫人沈思片刻,再啟朱唇:“君王城上樹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宋太祖本也是個英雄人物:當年千裏送京娘,當年以一條棍棒打遍十八座軍州。此時有感於花蕊夫人的故國之思,亡國之痛,竟更加深了對花蕊夫人的愛慕之心。飲了幾杯酒後的花蕊夫人,紅雲上頰,更覺嫵媚動人,太祖攜著花蕊夫人的手,同入寢宮,不久封花蕊夫人為貴妃。自此太祖每日退朝必到花蕊夫人那裏,飲酒聽曲。

這日退朝略早,徑向花蕊夫人那裏而來,步入宮內,見花蕊夫人正在那裏懸著畫像,點上香燭,叩頭禮拜。太祖不知她供的是什麼畫像,即向那畫像細看去,只見一個人端坐在上,眉目之間好像在什麼地方見過一般,急切之間,又想不起來,只好問花蕊夫人。夫人不意太祖突如其來,被他瞧見自己秘事,心下本就驚慌,見太祖問起,連忙鎮定心神,慢慢回答道:“這就是俗傳的張仙像,虔誠供奉可得子嗣。”太祖聽如此說,笑道:“妃子如此虔誠,朕料張仙必定要送子嗣來的。但張仙雖掌管送生的事,究竟是個神靈,宜在靜室中,香花寶櫃供養,若供在寢宮裏面,未免褻讀仙靈,反幹罪戾。”夫人聽了太祖的話,連忙拜謝。

實際上花蕊夫人所供的並不是張仙,而是蜀主孟昶。她本與孟昶相處十分恩愛,自從孟昶暴病身亡,她被太祖威逼人宮,因為貪生怕死,勉承雨露,雖承太祖寵冠六宮,心裏總拋不下孟昶昔日的恩情,所以親手畫了他的像,背著人,私自禮拜,不料被太祖撞見,只得謊稱是張仙。可憐那些宮裏的妃嬪,聽說供奉張仙可以得子,便都到夫人宮中照樣畫一幅,供奉起來,希望生個皇子,從此富貴。不久,這張仙送子的畫像,竟從宮禁中傳出,連民間婦女要想生兒抱子的,也畫一軸張仙,香花頂禮,至今不衰。如此,孟昶九泉有知,也一定會十分感念花蕊夫人了,後人有人詠此事:“供靈詭說是神靈,一點癡情總不泯;千古艱難惟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

花蕊夫人後來因介於宋廷權力之爭,在立太子的問題上觸犯了太祖弟弟光義的利益,在一次打獵時,被趙光義,也就是後來的宋太宗亂中一箭射死。太祖雖然英明,也無從追究,正在悲悼中,又有一個軍機消息傳來,便把雄心提起,又去用兵……

唐婉:滿城春色宮墻柳,一把辛酸淚

唐婉,字蕙仙,生卒年月不詳。陸遊的表妹,陸遊母舅唐誠女兒,唐婉生得很漂亮,自幼文靜靈秀,而且是當時有點小名氣的才女,才華橫溢。陸家曾以一只精美無比的家傳鳳釵作信物,與唐家訂親。陸遊母親的嫂子即是唐婉的母親。陸遊的母親尚未出嫁的時候,在娘家與嫂子關系不和。由此,自然也不喜歡嫂子生的女兒。但是當時的風俗經常是親上加親,因而唐婉還是過了門。陸遊二十歲(紹興十四)與唐婉結合。

不料唐婉的才華橫溢與陸遊的親密感情,引起了陸母的不滿(女子無才便是德)。

陸遊、唐婉更是魚水歡諧、情愛彌深,沈醉於兩個人的天地中,不知今夕何夕,把什麼科舉課業、功名利碌、甚至家人至親都暫時拋置於九霄雲外。陸遊此時已經蔭補登仕郎,但這只是進仕為官的第一步,緊接著還要赴臨安參加“鎖廳試”以及禮部會試。新婚燕爾的陸遊留連於溫柔鄉裏,根本無暇顧及應試功課。陸遊的母親唐氏是一位威嚴而專橫的女性。她一心盼望兒子陸遊金榜題名,登科進官,以便光耀門庭。目睹眼下的狀況,她大為不滿,幾次以姑姑的身份、更以婆婆的立場對唐婉大加訓斥,責令她以丈夫的科舉前途為重,淡薄兒女之情。但陸、唐二人情意纏綿,無以復顧,情況始終未見顯著的改善。陸母因之對兒媳大起反感,認為唐婉實在是唐家的掃帚星,將把兒子的前程耽誤貽盡。於是她來到郊外無量庵,請庵中尼姑妙因為兒、媳蔔算命運。妙因一番掐算後,煞有介事地說:“唐婉與陸遊八字不合,先是予以誤導,終必性命難保。”陸母聞言,嚇得魂飛魄散,急匆匆趕回家,叫來陸遊,強令他道:“速修一紙休書,將唐婉休棄,否則老身與之同盡。”這一句,無疑晴天忽起驚雷,震得陸遊不知所以。待陸母將唐婉的種種不是歷數一遍,陸遊心中悲如刀絞,素來孝順的他,面對態度堅決的母親,除了暗自飲泣,別無他法。

但有件事情更加讓她她無法容忍:唐婉婚後數年未育。她不願意讓兒子因為這個女人而絕了後。遂命陸遊休了唐婉。陸遊與唐婉難舍難分,不忍就此一去,相聚無緣,於是悄悄另築別院安置唐婉,陸遊一有機會就前去與唐婉鴛夢重續、燕好如初。無奈紙總包不住火,精明的陸母很快就察覺了此事。嚴令二人斷絕來往,最後,兩人終究被迫離婚。

離婚後陸遊先娶婦,新娘姓王,過門後很快生了孩子。唐家憤憤不平,覺得不把女兒嫁出去,面子會失盡。於是將女兒嫁於當時也很有點名氣的另外的一個文人皇家後裔同郡士人趙士程。趙士程對唐婉很好。他是唐家的世交朋友,完全知道陸遊的文友,對陸遊比較欽佩,也很同情唐婉,想盡力令她幸福。

公元1155年(紹興二十年),禮部會試失利後陸遊到沈園去遊玩,偶然遇見了唐琬,兩個人都非常難過。陸遊感傷地在墻上題了一首《釵頭鳳》 (紅酥手)詞:

紅酥手 黃滕酒 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惡 歡情薄 一懷愁緒 幾年離索 錯 錯 錯

春如舊 人空瘦 淚痕紅溢鮫綃透 桃花落 閑池閣 山盟雖在 錦書難托 莫 莫 莫

1156年,唐婉來到沈園瞥見陸遊的題詞,不由感慨萬千,於是和了一闕《釵頭鳳》(世情薄):

世情薄 人情惡 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幹 淚痕殘 欲箋心事 獨語斜欄 難 難 難

人成各 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聲寒 夜闌珊 怕人尋問 咽淚裝歡 瞞 瞞 瞞

這兩閡詞出自不同的人之手,卻浸潤著同樣的情怨和無奈,因為它們共同訴說著一個淒婉的愛情故事——唐婉與陸遊沈園情夢。

唐婉是一個極重情誼的女子,與陸遊的愛情本是十分完美的結合,卻毀於世俗的風雨中。趙士程雖然重新給了她感情的撫慰,但畢竟曾經滄海難為水。與陸遊那份刻骨銘心的情緣始終留在她情感世界的最深處。自從看到了陸遊的題詞,她的心就再難以平靜。追憶似水的往昔、嘆惜無奈的世事,感情的烈火煎熬著她,使她日臻憔悴,悒郁成疾,在秋意蕭瑟的時節化作一片落葉悄悄隨風逝去。沈園一會後,唐婉悲慟不已。隨後不久便抑郁而終。

此時的陸遊,仕途正春風得意。他的文才頗受新登基的宋孝宗的稱賞,被賜進士出身。以後仕途通暢,一直做到寶華閣侍制。這期間,他除了盡心為政外,也寫下了大量反映憂國憂民思想的詩詞。到七十五歲時,他上書告老,蒙賜金紫綬還鄉了。陸遊浪跡天涯數十年,企圖借此忘卻他與唐婉的淒婉往事,然而離家越遠,唐婉的影子就越縈繞在他的心頭。此番倦遊歸來,唐婉早已香消玉殞,自己也已至垂暮之年,然而對舊事、對沈園依然懷著深切的眷戀。常常在沈園幽徑上踽踽獨行,追憶著深印在腦海中那驚鴻一瞥的一幕,這時他寫下了“沈園懷舊”詩:

其一: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飛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帳然。

其二: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無復舊池臺;

傷心橋下春波綠,疑是驚鴻照影來。

沈園是陸遊懷舊的場所,也是他傷心的地方。他想著沈園,但又怕到沈園。春天再來,撩人的桃紅柳綠,惱人的鳥語花香,風燭殘年的陸遊雖然不能再親至沈園尋覓往日的蹤影,然而那次與唐婉的際遇,伊人那哀怨的眼神、差怯的情態、無可奈何的步履、欲言又止的模樣,使陸遊牢記不忘,於是又賦“夢遊沈園”詩:

其一: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園裏更傷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綠蘸寺橋春水生。

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

玉骨久沈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

此後沈園數度易主,人事風景全部改變了昔日風貌,已是“粉壁醉顆塵漠漠”,唯有“斷雲幽夢事茫茫”。陸遊八十五歲那年春日的一天,忽然感覺到身心爽適、輕快無比。原準備上山采藥,因為體力不允許就折往沈園,此時沈園又經過了一番整理,景物大致恢復舊觀,陸遊滿懷深情地寫下了最後一首沈園情詩:

沈家園裏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

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

此後不久,陸遊就溘然長逝了。

時過境遷,沈園景色已異,粉壁上的詩詞也了無痕跡。但這些記載著唐婉與陸遊愛情絕唱的詩詞,卻在後世愛情的人們中間長久流傳不衰。

薛濤:清詞麗句,人文關懷

在唐代女詩人中,薛濤和李冶、魚玄機最為著名。薛濤與劉采春,魚玄機,李冶,並稱唐朝四大女詩人。卓文君、薛濤、花蕊夫人、黃娥並稱蜀中四大才女。薛濤的詩,不僅如世所傳誦的《送友人》、《題竹郎廟》等篇,以清詞麗句見長,還有一些具有思想深度的關懷現實的作品。在封建時代婦女,特別是象她這一類型婦女中,是不可多得的。她曾到過接近吐蕃的松州,有《罰赴邊有懷上韋令公》詩,其第一首說:“聞說邊城苦,而今到始知。羞將門下曲,唱與隴頭兒。”對防守邊疆士兵的艱苦生活寄以深切同情。楊慎說它“有諷諭而不露,得詩人之妙”(《升庵詩話》)。《四庫全書總目》也認為她的《籌邊樓》“托意深遠”,“非尋常裙屐所及”。有《錦江集》5卷,今佚。《全唐詩》錄存其詩1卷。近人張蓬舟有《薛濤詩箋》。事跡見《唐詩紀事》、《唐才子傳》。

薛濤字無女子氣,筆力峻激。其行書妙處,頗得王羲之法,少加以學,亦衛夫人之流也。每喜寫己所作詩,語亦工,思致俊逸,法書警句,因而得名。若公孫大娘舞“劍器”,黃四娘家花,托於杜甫而後有傳也。然濤字真跡皆佚。

薛濤自貞元初被罰赴邊回,即退隱於成都西郊之浣花溪甚久。浣花之人多業造紙,濤惜其幅大,不便寫己所作小詩,她在成都浣花溪采用木芙蓉皮作原料,加入芙蓉花汁,制成深紅色精美的小彩箋,後世流行之紅色小八行紙,薛濤箋也。多用於寫情詩情書,表達愛慕思念之意,在當時及後世極為流傳。因為薛濤所發明,所以稱為薛濤箋。至於稱浣花箋、松花箋、十樣箋為濤箋者,實誤。浣花殆假借地名;松花恐浣花筆誤,況松花嫩綠色;而十樣箋出自北宋。時謝景初於浣花溪專造十色箋(深紅、粉紅、杏紅、明黃、深青、淺青、深綠、淺綠、銅綠、淺雲),號謝公箋。

據《名媛詩歸》說:“濤八九歲知音律,其父一日坐庭中,指井梧示之曰:‘庭除一古桐,聳幹入雲中’令濤續之,即應聲曰‘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父愀然久之”可見其才思之敏捷。其父聞後,除了訝異她的才華,更覺得這是不祥之兆,恐其女以後淪為迎來送往的風塵女子。濤早年喪父,母孀居,二人相依為命,生活極其窘困,及她到十六歲時,詩名已遐邇皆聞,因其有姿色,通音律,善辯慧,工詩賦,迫於生計,遂入樂籍,成為當時著名的女詩人。

當時,薛濤在詩壇已有盛名,令元稹十分仰慕,只恨無緣一面。直到元和四年(809)元稹任監察禦史,奉使按察兩川,才有機會托人與薛濤相識。三十八歲的薛濤,成熟且有魅力,才情俱備,年老色未衰,吸引了亡妻的元稹。二人一見如故,相見恨晚,共同賦詩吟詞,好不愜意。

元稹確實是個懂詩的人,尤其是他寫給薛濤的情詩更令薛濤愛潮洶湧。在薛濤自稱自己已經老了,比不得那些如花似玉的女孩子時,元稹的詩著實給她很大的刺激。他寫道:風花日將老,佳期猶渺渺。不結同心人,空結同心草。如此這般,兩人開始日日談詩,日日遊玩在錦江邊上,相伴於川中各地。

薛濤已經38歲,對迎來送往的詩妓生涯早已頗感厭倦,見到元稹,即有托身相許之意。她還作過一首詩《池上雙鳥》:雙棲綠池上,朝暮共飛還;更忙將趨日,同心蓮葉間,表達了她追求真情摯愛願與元稹雙宿雙飛的願望。然而此一段纏綿繾綣的情感,一場轟轟烈烈的姐弟戀之後,元稹要回京城了,從此天涯兩分。

薛濤在《贈遠》詩中是這樣描繪的:“知君未轉秦關騎,日照千門掩袖啼。閨閣不知戎馬事,月高還上望夫樓。”大約兩人分手之際,元稹曾答應過了卻公事之後,會再來成都與薛濤團聚。但世事難測,實際情形並不如約定的那樣,元稹後來仕途坎坷,官無定所,在後來頻繁的調動之中,原本比薛濤年輕的元稹,自然不能堅守愛情,加之唐代官吏與妓女交往並無禁令,元之移情別戀,也就在所難免。盡管分手之後,兩人也還保持文墨往來,但在元稹一面,似乎只是應付,並非如當日之信誓旦旦了。

從此這份感情也宣告終結。“別後相思隔煙水,菖蒲花發五雲高。”元稹訴說著別後的相思,卻沒有任何行動,聽憑薛濤在成都無限淒涼地隱居,終身未嫁。這個曾與他情深似海的女人,在短暫的歡娛之後,薛濤只有遠望長安,掩袖悲嘆,像所有盼望丈夫歸來的妻子,在月缺月圓的時候,登樓寄托一份懷舊的哀思,只能在蒙羞的寂寞中度過余生。

韋臯鎮蜀之初(貞元元年、公元七八五年),南越獻孔雀一只,臯依濤意,於使宅開池設籠以棲之。至大和五年(公元八三一年)秋,孔雀死。次年夏,濤亦卒。一些詩詞中提到的“韋令孔雀”也就是指的這段史話。

太和五年,公元832年一個秋日的黃昏一代才女薛濤香消玉殞,65歲的薛濤永遠閉上了她寂寞的眼睛。當時的劍南節度使段文昌為她親手題寫了墓誌銘,並在她的墓碑上刻上了“西川女校書薛濤洪度之墓”,至此,女校書便真的成了薛濤的別名。但真正葬於何處,史料並無明確記載,畢生致力於研究薛濤的專家,原上海大公報記者張蓬舟老先生根據晚唐詩人鄭谷詩句“渚遠清江碧簟紋,小桃花繞薛濤墳,朱橋直指金門路,粉堞高雲,窗下斷琴翹風足,波中濯錦散鷗群,子規夜夜啼巴蜀,不並吳鄉楚國聞”,推測薛濤墳應在望江樓東面的錦江之濱。當然也有學者認為薛濤晚年生活在城西浣花溪。按照常理推斷死後也應葬在城西一帶。由於沒有明文記載,當然也不排除葬在城東的可能。晚清貴陽詩人陳矩《洪度集》雲:“墓去井裏許,在民舍旁”,李淑熏的《記薛濤墳》中載:“江樓南去二三裏,荒隴猶留土一抔”可知薛濤墓距薛濤井最多二三裏之遠。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前,距望江樓公園僅一墻之隔的四川大學校園曾有薛濤墓並題有墓碑,只可惜毀於十年動亂之中,蹤跡全無,為後人破解其真偽留下了無窮的遺憾。

就中國文學史而言,兩人也許算得一段佳話;但從薛濤個人的角度來說,卻是一幕遙遠淒清的回憶。薛濤悒郁寡歡,終身未嫁。

朱淑真:生世迷案,才華傳世

朱淑真號幽棲居士,宋代女詩人,亦為唐宋以來留存作品最豐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時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縣),《四庫全書》中定其為“浙中海寧人”,一說浙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生於仕宦之家。夫為文法小吏,因誌趣不合,夫妻不睦,終致其抑郁早逝。又傳淑真過世後,父母將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無定論。現存《斷腸詩集》、《斷腸詞》傳世,為劫後余篇。

生前曾自編詩詞集(《寫懷二首》“孤窗鎮日無聊賴,編輯詩詞改抹看”),死後散佚。孝宗淳熙九年(一一八二)宛陵魏仲恭(端禮)輯為《斷腸集》十卷,未幾錢唐鄭元佐為之作註,並增輯後集七卷(一本把第七卷厘為兩卷,作八卷)。此外尚有《斷腸詞》一卷行世。

朱淑真詩,以清汪氏藝蕓書舍影元抄《新註朱淑真斷腸詩集》(藏北京圖書館)為底本。校以民國徐乃昌影元刻本(簡稱元刻本)、清光緒嘉惠堂刊《武林往哲遺著》本(簡稱武林本)、清抄本(藏北京圖書館)等。

朱淑真相傳朱淑真作品為其父母焚毀,後人將其流傳在外的輯成《斷腸集》(詩)2卷,《斷腸詞》1卷及《璇璣圖記》,輾轉相傳,有多種版本。

其詩詞多抒寫個人愛情生活,早期筆調明快,文詞清婉,情致纏綿,後期則憂愁郁悶,頗多幽怨之音,流於感傷,後世人稱之曰“紅艷詩人”。作品藝術上成就頗高,後世常與李清照相提並論。流傳頗廣的《生查子》:“……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一闋,長期以來被認為歐陽修所作,其實是當時怕壞了女子的風氣,才將作者改為了歐陽修的。

朱淑真書畫造詣相當高,尤善描繪紅梅翠竹。明代著名畫家杜瓊在朱淑真的《梅竹圖》上曾題道:“觀其筆意詞語皆清婉,……誠閨中之秀,女流之傑者也。”明代大畫家沈周在《石田集·題朱淑真畫竹》中說:“繡閣新編寫斷腸,更分殘墨寫瀟湘。”由此可見,其能力非尋常深閨女子可比,當與李清照並駕齊驅。朱淑真,她的詩作受到市民的激賞,卻在死後遭到父母的焚燒(據魏仲恭《斷腸詩集序》)。她顯然是英年早逝的“問題美女作家”。

她的別號是“幽棲居士”,為南宋多情才女和美女,與李清照齊名,有《斷腸集》存世。從“鷗鷺鴛鴦作一池,須知羽翼不相宜”(《愁懷》)來看,她的婚姻是不幸的,因此,有些作品泄露了婚外戀情,被一些學者剝奪著作權。

但是,她的作品還是存有大膽露骨的香艷鏡頭:“但願暫成人繾綣,不妨常任月朦朧”——纏綿於情愛連時間也不管了,“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猶如今人當街親吻一般大膽。

朱淑真曾作一“圈兒詞”寄夫。信上無字,盡是圈圈點點。夫不解其意,於書脊夾縫見蠅頭小楷《相思詞》,頓悟失笑:“相思欲寄無從寄,畫個圈兒替。話在圈兒外,心在圈兒裏。單圈兒是我,雙圈兒是你。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月缺了會圓,月圓了會缺。整圓兒是團圓,半圈兒是別離。我密密加圈,你須密密知我意。還有數不盡的相思情,我一路圈兒圈到底。”夫閱信,次日一早雇船回海寧故裏。朱淑真的“圈兒詞”實際是詠月詩的形象化表達,是抽象畫的另一種形態。詩人的幽默含蓄風趣演繹得淋漓盡致。

圈兒詞的作者一直有爭議,也有稱清朝的梁紹壬寫的,但是朱淑真寫的已被有關學者證明。

朱淑真後人給朱淑真的詩集作序,說她“嫁為市井民妻”,當根據考證,她的丈夫應該不是普通市民,而是一個小官吏,朱淑真所不滿於他的,並不是無財無勢,而是才學不能相稱,心靈無法溝通。婚後不久,她便因失望而發出了這樣的抱怨:“鷗鷺鴛鴦作一池,須知羽翼不相依。東君不與花為主,何以休生連理枝?”。

對於《生查子》詞,作者究竟是歐陽修還是朱淑真,一直都存有爭議。詞的含義淺白易懂,寫的就是一個少女與情人的約會,作者是誰,卻惹來爭議:閨閣婦女自稱:“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按那時的說法,無疑就是邀人私奔之詞,要比李清照被後人指責:“閭巷荒淫之語,肆意落筆”來得更為嚴重。所以明代的楊慎在《詞品》裏一本正經地斥責朱淑真為“不貞”。

朱淑真到底是在和丈夫離異後才另覓愛人,還是在無愛的婚姻中出軌,並無明確記載。但根據她實在娘家的情況來看,她最後應該已經跟丈夫分居,縱使沒有得到正式的休棄,不算“大歸”,事實上已經離異。後考證其因與情人分手而“悒悒抱恨而終”,“其死也,不能葬骨於地下,如青冢之可吊。”有人據此猜測她又可能是投水自盡,死於湖中,屍骨都不能安葬。

南宋淳熙九年(1182)有一個名叫魏仲恭的人,將朱淑真的殘存作品輯錄出版,並為之作序。序文開頭說:“比在武陵,見旅邸中好事者往往傳頌朱淑真詞,每茄聽之,清新婉麗,蓄思含情,能道人意中事,豈泛泛所能及?未嘗不一唱而三嘆也!”

柳如是:秦淮八艷,氣節長存

柳如是,本名楊愛,字如是,又稱河東君,因讀宋朝辛棄疾《賀新郎》中:“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自號如是。與馬湘蘭、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顧橫波、寇白門、陳圓圓同稱“秦淮八艷”。後嫁有“學貫天人”“當代文章伯”之稱的明朝大才子錢謙益為側室。

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際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聰慧好學,但由於家貧,從小就被掠賣到吳江為婢,妙齡時墜入章臺,改名為柳隱,在亂世風塵中往來於江浙金陵之間。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與《尺牘》。此外,柳如是有著深厚的家國情懷和政治抱負,徐天嘯曾評價“其誌操之高潔,其舉動之慷慨,其言辭之委婉而激烈,非真愛國者不能。”

明朝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柳如是出生,後被輾轉販賣,幼年不幸,身世不清;明崇禎元年(1628年),柳如是為江南名妓徐佛收養。柳如是並不迷醉其中。

明思宗崇幀五年(1632年),柳如是嫁與年逾花甲的大學士周某為侍妾。周狀元出身,常把她抱於膝上,教她讀詩學文。其他妻妾醋意大發。周某死後,柳如是被迫下堂而去,重操青樓舊業。

明崇禎五年壬申(公元1632年),柳如是流落松江,改舊名,自號“影憐”,表濁世自憐意。在松江與復社、幾社、東林黨人交往,常著儒服男裝,文與諸人縱談時勢、和詩唱歌。

柳如是與李待問、宋征輿、陳子龍等都發展過一段戀情,但迫於封建禮教所阻。其中與陳子龍的一段情愫,雙方情切意篤,長居松江南樓,賦詩作對,互相唱和。可惜南樓唱和的美景不長,陳子龍元配張氏帶人鬧上南樓。柳如是不甘受辱,悲切而毅然地離去。雖然如此,陳子龍對於柳如是仍不死心。但陳子龍在抗清起義中不幸戰敗而死。柳如是擇婿要求很高,許多名士求婚她都看不中,有的只停留在友誼階段。

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二十歲的柳如是結識了原朝廷禮部侍郎、28歲即得探花的錢謙益,崇禎十三年(1640年)柳以男妝相,柳儒士之名與錢再相遇,錢並在其居住之半野堂之處以“如是我聞”(佛教經書結集常以此詞起頭,其意為敘述諸沙門共同聆聽釋迦牟尼佛開示。)之名另築一“我聞室”以呼應柳如是之名。並帶著柳如是徜徉於湖光山水,詩酒作伴。柳如是感其深情,願嫁此時早已年過半百的錢謙益。

崇禎十四年(1641年),柳如是嫁給了東林領袖、文名頗著的大官僚錢謙益。錢謙益娶柳後,為她在虞山蓋了壯觀華麗的“絳雲樓”和“紅豆館”,金屋藏嬌。兩人同居絳雲樓,讀書論詩相對甚歡。錢謙益戲稱柳如是"柳儒士"。柳如是後生有一女。

當崇禎帝自縊,清軍占領北京後,南京建成了弘光小朝廷,柳如是是支持錢謙益當了南明的禮部尚書。不久清軍南下,當兵臨城下時,柳如是勸錢謙益與其一起投水殉國,錢謙益沈思無語,最後走下水池試了一下水,說:“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奮身欲沈池水中”,卻給錢謙益硬托住了。於是錢謙益便靦顏迎降了。

錢謙益降清去北京,柳如是留在南京不去。錢謙益做了清朝的禮部侍郎兼翰林學士,由於受柳如是影響,半年後便稱病辭歸。

順治四年(1647年),錢謙益因黃毓祺反清案被捕入獄,順治五年(1648年),柳如是四處奔走,救出了錢謙益。

柳如是在病中代他賄賂營救出獄,並鼓勵他與尚在抵抗的鄭成功、張煌言、瞿式耜、魏耕等聯系。柳如是並盡全力資助,慰勞抗清義軍,這些都表現出她強烈的愛國民族氣節。錢謙益降清,本應為後世所詬病,但賴有柳如是的義行,而衝淡了人們對他的反感。

康熙三年(1664年)五月二十四日,錢謙益去世。錢謙益去世後,鄉裏族人聚眾欲奪其房產,柳如是為了保護錢謙益家產業,竟用縷帛結項自盡。惡棍們雖被嚇走,一代才女卻這樣結束了一生。享年四十六歲。柳如是死後葬於虞山佛水山莊。是年其女年17歲,已嫁給無錫趙玉森編修之子。

柳如是是活動於明清易代之際的著名歌妓才女。她個性堅強,正直聰慧,魄力奇偉。就文學和藝術才華,她被稱為“秦淮八艷”之首。書畫也負名氣,她的畫嫻熟簡約,清麗有致;書法深得後人贊賞,稱其為“鐵腕懷銀鉤,曾將妙蹤收”。

此外,柳如是作為傳統社會一介女子,卻有著深厚的家國情懷和政治抱負。在與其往來的名士中,張溥、陳子龍、李存我均是有錚錚風骨的民族誌士,柳如是常與他們縱論天下興亡。在盛澤時,柳如是曾對張溥說:“中原鼎沸,正需大英雄出而戡亂禦侮,應如謝東山運籌卻敵,不可如陶靖節亮節高風。如我身為男子,必當救亡圖存,以身報國!”

李師師:傳奇女子,文學題材

李師師,生卒不詳,北宋角妓(才貌出眾的名藝妓、交際花,與賣淫為主的色妓有別),汴京(今中國河南省開封市)人。其事跡多見於野史,筆記小說。據傳,李師師曾深受宋徽宗喜愛,並得到宋朝著名詞人周邦彥的垂青,更傳說曾與《水滸傳》中的燕青有染,由此可見,其事跡頗具傳奇色彩,也間接證明了李師師的才情容貌非常人能及。李師師早年艷滿京城,在仕子官宦中頗有聲名,她與宋徽宗的故事也傳為佳話,而宋徽宗被擄,北宋亡後李師師的下落也成為了千古之謎。

李師師原本是汴京城內經營染房的王寅的女兒,三歲時父親把她寄名佛寺,老僧為她摩頂, 她突然大哭。老僧人認為她很象佛門弟子,因為大家管佛門弟子叫“師”,所以她就被叫做王師師。在王師師四歲時,父親因罪死在獄中。她因此流露街頭,以經營妓院為業的李蘊見她是個美人坯子,於是將她收養,並隨其姓,改名為李師師,並教她琴棋書畫、歌舞侍人。

後來,李師師成為汴京名伎,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孫競相爭奪的對象。最後連宋徽宗也聞其名而想一睹芳容。高俅、王黼自然慫恿宋徽宗,並信誓旦旦地保證不會走漏消息。

一見到李師師,宋徽宗就覺得這些年簡直是白活了。李師師不卑不亢、 溫婉靈秀的氣質使宋徽宗如在夢中。李師師與高俅早就相識,見位高權重的高大人竟然對這位陌生的客人畢恭畢敬,心下疑惑,但可以確定這也是得罪不得的達官顯貴,於是殷勤侍奉。

第二天天還沒亮,宋徽宗急忙穿好衣服,與高俅王黼趕回去上朝。從此,宋徽宗對後宮佳麗視若無睹, 隔三差五就以體察民情為由,出宮來李師師這裏尋歡作樂,有時還叫著大學士王黼同去。李師師漸漸也知道了他的真實身份,萬歲爺駕臨,怎敢不百般奉承!如今的李師師可非往日可比,身份雖然仍是名伎,卻也“名花有主”,有權勢的王公貴族也只能望“師”興嘆。

可是偏有武功員外郎賈奕以前與李師師交情深厚,一日偶遇李師師,便去她家中留宿, 酒後不免醋意大發,寫了一首諷刺宋徽宗的詞:閑步小樓前,見個佳人貌似仙;暗想聖情渾似夢,追歡執手,蘭房恣意,一夜說盟言。滿掬沈檀噴瑞煙,報道早朝歸去晚回鑾,留下鮫綃當宿錢。宋徽宗聽說後大怒,差點殺了他,最後還是貶到瓊州做了個參軍。

其實在所有的客人中,李師師最中意的是大才子周邦彥。有一次宋徽宗生病,周邦彥趁著這個空兒前來看望李師師。二人正在敘闊之際,忽報聖駕前來,周邦彥躲避不及,藏在床下。宋徽宗送給李師師一個新鮮的橙子,聊了一會兒就要回宮,李師師假意挽留道:“現已三更,馬滑霜濃,龍體要緊。”而宋徽宗正因為身體沒全好,才不敢留宿,急忙走了。

周邦彥酸溜溜地填了一首詞: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錦幄初溫,獸香不斷,相對坐調笙。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豈知宋徽宗痊愈後來李師師這裏宴飲,李師師一時忘情把這首詞唱了出來。宋徽宗問是誰做的,李師師隨口說出是周邦彥,話一出口就後悔莫及。宋徽宗立刻明白那天周邦彥也一定在屋內。臉色驟變,過了幾天找借口把周邦彥貶出汴京。

李師師為其送行,並將他譜的一首《蘭陵王》唱給宋徽宗聽:柳蔭直,煙裏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閑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淒側,恨堆積,漸別浦縈回,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沈思前事似夢裏,淚暗滴。宋徽宗也覺得太過嚴厲了,就又把周邦彥招了回來,封他為大晟樂正,命定正雅樂。

1125年,宋徽宗禪位給太子趙桓,太子尊徽宗為道君太上皇帝,住在太乙宮內,專奉道教。不久,金兵大舉入侵,宋軍節節敗退,宋徽宗與宋欽宗在靖康之難成了金人的俘虜。金軍本想連李師師一起俘虜,但沒有成功。

由於正史不屑於提到李師師的名字,但在野史傳聞及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