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不解夢小說

頻道:解夢 日期: 瀏覽:1

鷓鴣天

南宋朱熹

脫卻儒冠著羽衣,

青山綠水浩然歸。

看成鼎內真龍虎,

管甚人間閑與非。

生羽翼,上煙霞。

回頭只見冢累累。

未尋跨鳳吹簫侶,

且伴孤雲獨鶴飛。

一錘定音

春秋村除了村長周天子,還有個代替村長行政的“班長”,那就是魯國。前面講過,周公的長子伯禽被封到魯國。魯國最早是在河南省,現在的魯山縣附近,後來遷移到山東省曲阜市附近。因為周公的關系,加上伯禽也為成王東征立下了很大的功勞,所以受封的時候非常隆重。不僅有其他諸侯國沒有的禮器,還被允許用天子禮樂。這樣的待遇只有魯國和殷商後嗣宋國能享受,我們看《詩經》有十五《國風》,然而《頌》的部分只有《周頌》《魯頌》和《商頌》,足以說明魯國的地位。

孔子曾經說過,“魯衛之政,兄弟也”。什麼意思呢?魯國和衛國的先祖是兄弟,而且兩國在政治方面也差不多,當然結局也相似。兩國都是周室最親近的老牌諸侯,立國最早,存續時間也都有八百多年,始終對周王室心懷忠誠,當其他諸侯國紛紛稱王的時候,魯衛兩國都沒動過這個心思。更重要的是整個春秋戰國五百多年,魯國和衛國在諸侯爭霸戰中都是默默無聞,飽受欺淩,最後被徹底消滅。

我們不禁要問,憑著那麼好的條件,為什麼混成了這樣?看來,起點高未必意味著成就也高,起跑快未必能堅持到終點。對於魯國來說,結局從出發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

伯禽剛剛被分封為魯君的時候,過了三年才向周公述職(匯報工作),周公問,“怎麼這麼晚才來啊?”伯禽回答說,“我改變魯國的風俗、禮節,守喪滿三年才除去喪服,所以來晚了。”這之前人家姜太公五個月就回國述職了,周公問“怎麼這麼快啊?”姜太公回答說,“我簡化君臣之禮,沿用當地風俗,所以很快。”周公嘆息著說,“唉,恐怕魯國的後代要向齊國稱臣啊!政治必須簡單方便,平易近人,這樣人民才會歸順。”

周公不愧為大政治家,一句話道破天機。齊國因為簡政從俗而崛起為東方大國,魯國卻在繁文縟節中越來越衰弱。齊國為中華民族貢獻了兵聖孫子,魯國為中華民族貢獻了文聖孔子。齊國率先稱霸諸侯,魯國經常挨齊國的欺負。這種施政方針的區別也導致了齊國和魯國民風的差異,直至今天,山東人的性格裏還存在著矛盾的兩面。

話又說回來了,魯國固然被楚國消滅,齊國最後也被秦國吞並了。何況,源於魯國的儒家文化深深地影響了後來的每個朝代和每個中國人。那麼齊國和魯國,到底誰是勝利者呢?

山東省曲阜市的萬仞宮墻

春秋時代的起點

我們都知道,孔子作《春秋》開始於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所以魯隱公是春秋時期的大名人,因為他拉開了一個時代的序幕。

魯惠公的嫡夫人孟子沒有生孩子,繼室聲子生下了公子息。幾年後,魯惠公聽說宋武公的次女仲子很奇怪,怪在哪裏呢?這孩子生下來手心裏就寫著四個字,“為魯夫人”!魯惠公趕緊派人求婚,這真是天賜的姻緣啊。仲子為惠公生了公子允。惠公非常寵愛仲子,準備將國君之位傳給公子允。

魯惠公在位四十六年,沒來得及確定接班人就死了。公子息在魯國人的擁戴下繼承君位,不過他倒是不貪,還立公子允為惠公世子,表示自己只是學習周公,等公子允長大之後再把君位讓給他。“隱公”的含義就有假的、非正式的意思,然而禍根也就這麼埋下了。

魯隱公十一年(公元前712年)。前面介紹過魯國的公子翚(字羽父),這家夥位高權重,貪婪陰險。權力已經很大了,他還想跟國君平起平坐,於是悄悄地跟魯隱公商量:

“我們魯國人這麼擁戴你,幹脆我替你把公子允殺了,你正式當國君,到時候封我為太宰,這不是兩全其美嗎?”

不料隱公很生氣,怒衝衝地斥責公子翚說:

“允還年輕,我是怕人心不穩才幫他攝政。現在允也長大了,我正想交出君位,找個地方養老呢。你怎麼能這樣想?”

公子翚碰了釘子,當然不高興了,而且害怕自己的悄悄話傳到公子允的耳朵,等他繼承君位之後,那自己不就麻煩了嗎?他又跑到公子允身邊說壞話:

“你哥哥跟我說了,他要殺了你霸占君位,怎麼辦?與其坐以待斃,還不如先下手為強!”

公子允畢竟年輕,也就信以為真,還真讓公子翚去殺害了隱公,自己正式繼位魯君,也就是後來的魯桓公。

如果魯隱公說的是真話,那還算是個不錯的國君,遺憾的是沒有提防公子翚,稀裏糊塗地做了冤死鬼。相比同時代的鄭莊公,魯隱公在政治方面實在不值得稱道。

曲阜孔廟風景圖

作者簡介

書名:禮崩樂壞的春秋

(不一樣的中國歷史故事)

作者:薛舟